







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课文ppt课件
展开1.结合实例,了解地层和化石在研究地球演化中的作用2.根据地质年代表,说出主要地质年代的大致时间和主要事件,了解地球的演化简史3.结合实例,从生物演化、海陆变迁、构造运动和矿产形成等方面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
研究历史途径:地层与化石
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解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经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固结成岩
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
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岩石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岩石
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浅海环境
页岩——形成于静水环境
玄武岩——岩浆喷发冷凝而成
地层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层形成时的地表环境。
石灰岩地层受流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地貌
①层理②上新下老③反映形成时期的地表环境
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某地区发现大量的含煤地层可推断其古地理环境是( )
A.珊瑚繁生的浅海B.辽阔的温带草原 C.干燥的热带沙漠 D.湿热茂密的森林
化石: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是确定所在地层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
同一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
三叶虫是节肢动物门中已经灭绝的三叶虫纲中的动物。它们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在古生代早期达到顶峰,此后逐渐减少至灭绝。最晚的三叶虫于2.5亿年前二叠纪结束时的生物集群灭绝中消失。三叶虫是非常知名的化石动物,其知名度可能仅次于恐龙。在所有的化石动物中三叶虫是种类最丰富的。大多数三叶虫是比较简单的、小的海生动物,它们在海底爬行,通过过滤泥沙来吸取营养。它们身体分节,有带沟将身体分为三个垂直的叶。
同一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级。
生物的生存与环境密切相关,依据化石可以推断当时的地理环境。
相隔60公里的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一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思考:两地中,哪一地层最古老?哪一地层最年轻?
若岩层出现缺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地质年代表 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或先后顺序的时间单位,叫地质年代。根据地质年代先后顺序,把地球历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编成的时间顺序表。
具有物质意义,指示的是地层
具有时间意义,只表示时间
寒武纪被称为“”三叶虫时代”
奥陶纪出现保存至今"海洋中的活化石”
生活于泥盆纪,曾以鲨鱼为食,是当时的海洋霸主
一、地球历史的记录1.地层与化石(1)地层: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和① ;通常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2)化石: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② 及其遗迹。化石是确定所在地层的年代和③ 的重要依据。 2.地质年代表(1)地质年代: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或先后顺序的④ 单位。 (2)地质年代划分:地球历史按照⑤ 、代、纪等时间单位。
把地质事件与大致对应的时期用线段连接起来。
二、地球形成与演变简史星云内盘物质碰撞吸积,形成原始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形成⑥ 、地幔、地壳→水圈形成→出现生命。
情景1:材料一 夹藏于不同地层里的化石,不仅记录了它本身的生存活动历史,而且更能显示出地层的“年龄”,成为人类开启地球这一座“迷宫”的钥匙。它们是研究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各种学科的依据和突破口。 材料二 某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一组化石和岩石图片。
任务1 该化石所处的地质年代是什么?
任务2 说明两个地质年代生物进化的特征。
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陆地上逐渐出现植物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出现鱼类,陆地上出现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陆地上蕨类植物繁盛,出现裸子植物。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
任务3 推测煤层形成的地理环境特征。
任务4 判断岩石类型并说明其特征。
沉积岩。含有生物化石;具有层理构造。
2 教材“简化的地质年代表”及下图。
任务1 地质年代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任务2 说出对氧气、煤炭形成至关重要的因素及其原因。
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阶。 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组、段),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
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植物生长产生大量有机物,为煤炭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探究导引阅读教材P13表1-2-1“简化的地质年代表”,思考下列问题。1.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填写生物的大致演化过程。
2.总结生物进化的规律。
答案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具有不可逆转性。
1 从过程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 从分布空间看:由海洋向陆地扩展
3 生物演化过程中经常出现此消彼长
经过6500万年的分裂、漂移
发生在中生代的构造运动导致了泛大陆的解体;发生在晚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导致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概念:由地球内部力量引起的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
影响:导致海陆变迁、地形的变化,气侯的变化、生物的演化。以及对于一些矿产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矿产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矿产资源是如何形成的呢?
三、地球的演化过程(导学案)1.生物演化(1)时间分布: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2)空间分布:⑦ 向陆地扩展。 2.海陆变迁泛大陆,所有大陆联合(2亿~3亿年前)→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2亿年前)→七大洲、四大洋轮廓出现(5 000万年前)→七大洲、四大洋格局正式形成。3.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导致⑧ 、地形变化,对气候的变化、生物的演化以及一些矿产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4.矿产形成伴随构造运动、海陆变迁、生物演化和气候变化,地质历史上出现多个重要成矿期。前寒武纪——⑨ 、古生代——⑩ 、中生代——煤炭。
选择正确选项分别填入空白处①蓝藻 ②无脊椎动物 ③蕨类 ④氧气 ⑤联合古陆 ⑥爬行动物 ⑦两栖动物 ⑧哺乳动物
情景1 我国天文学家戴文赛先生认为,整个太阳系是由同一原始星云形成的。这个星云的主要成分是气体及少量固体尘埃。原始星云一开始就有自转,并同时因自引力而收缩,形成星云盘,中间部分演化为太阳,边缘部分形成星云并进一步吸积演化为行星。下图示意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任务1 原始地球怎样形成的?
地球起源于大约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星云盘内的物质经过碰撞吸积,逐渐演化成原始地球。
任务2 “今日”地球是怎样形成的?
早期地球温度逐步降低,内部物质出现分异,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聚集而形成地核,密度较小的物质向上集中,形成地幔和地壳。
任务3 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何区别?
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而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
任务4 你认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什么?
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为原始地球温度高,无氧气,也无臭氧层,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2 2018年1月15日,科研人员宣布发现了一种乌鸦大小、像鸟一样的恐龙,它有色彩艳丽的羽毛,生活在1.61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的中国东北,科研人员将它命名为“彩虹”。图Ⅰ为彩虹恐龙化石,图Ⅱ为彩虹恐龙想象复原图。
任务1 恐龙生活在地球历史上的哪个时代?任务2 简要说明恐龙生活的时期生物进化的表现。
裸子植物极度兴盛;爬行动物大量繁殖;爬行动物逐渐向鸟类进化;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任务3 恐龙早已灭绝了,我们是如何认识这种早期爬行动物的? 任务4 恐龙灭绝之后生物是如何演化的?
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使我们获知了恐龙的基本信息及其生活的古地理环境。
恐龙灭绝后,地球历史进入新生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重大飞跃。
下图为某地质勘测队在同一地区不同勘测点所探测的地层剖面图。
任务1 说出图甲中由老到新各岩层的层序。 任务2 与乙图相比,说出甲图中缺失的地层并推测其缺失的可能原因。
Ⅳ、Ⅴ。Ⅳ、Ⅴ地层形成时地势较高,未发生沉积过程(或者Ⅳ、Ⅴ地层在形成后,地壳抬升,地层出露,被外力侵蚀掉)。
任务3 勘探过程中发现4地层中多为石灰岩,而3地层中多为页岩,据此分别指出地层所形成的地表环境。
3地层为页岩,多形成于静水环境;4地层为石灰岩,多形成于浅海环境。
1.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史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教学演示课件ppt,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2化石,》知识结构,前寒武纪,中生代,地球的演化历程,二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四矿产形成,矿产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示范课课件ppt,共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历史的纪录,岩石圈的组成,岩石圈,化石研究的意义,定点演练,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地质年代表GT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地球历史的记录,地球主要演化特征,自主检测,情境探究,方法突破,应用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