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图文ppt课件
展开课程标准:了解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 争等史实;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 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重点: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难点:战争期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西线从北海往南延伸到瑞士边境,在这里是英、法对德作战。
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由俄国对德奥作战
概括协约国阵营在一战后期发生哪些变化?
1.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2.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
(1)美国为什么要选择战争后期参战?
(2)美国为什么要加入协约国方参战?
(3)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三阶段:1917——1918年
(1)威尔逊宣称美国参战目的是什么? 其真实的用意何在,你怎么看?
①威尔逊: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各民族解放、捍卫人类的权利。 ②真正目的: 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材料一 1917年4月2日,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鳌头。美国工业总产值1914年为249.2亿美元,1919年为639.71亿美元,增长156.7%。 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迄1919年,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一百亿美元,成了二十个国家的债主。
(2)中立使美国获得实利,那美国为什么要参战? 为什么要加入协约国方参战?
原因:①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 ②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 ③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直接原因) ④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⑤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根本原因)
由于英国在海上的封锁,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猛跌,几至于无。而与协约国的贸易量增加了三倍。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紧密联在一起,再也不能隔岸观火,而是伺机而动。
自1916年2月3日至4月6日,德国潜艇击沉了10艘美国船只。为美国参战提供口实。
俄国发生二月革命,美国担心俄国可能退出一战,协约国战败,20亿美元的贷款付诸东流。
(3)美国参战会对战局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三 美国军队投入欧洲战场
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①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经济、军事力量。
对德宣战后,美国不仅中断了对德、奥的军火供应,而且先后派遣200万军队开赴欧洲战场;1917年6月派遣几十艘军舰协助英国海军,进一步限制德国,使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归于失败。
②对协约国的物资供应迅速增加,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加速一战结束。
美国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的贷款,达350亿美元,从物资上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③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协约国。
美国宣布参战后,中国等国纷纷参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国扩大到27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
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直接因素: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根本目的:捞取战利品和战后霸权
①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②对协约国的物资供应迅速增加,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加速一战结束。③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协约国。
府院之争: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关于中国是否参加一战的争斗,实质是美日在中国利益的争夺。
2008年11月05日中新社电,在巴黎一战华工纪念碑前,法国以隆重仪式纪念为法捐躯的一战华工。法国退伍军人部部长波克尔表示,纪念一战华工,是要让所有人不忘这段历史,牢记华工对法国作出的贡献。
2.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
-----实质是美日在中国利益的争夺。
材料一: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步兵团吧,他们中1/3的人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骤雨的榴霰弹中耐心等待,等待拾起倒下同伴的步枪…… ——俄 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
材料二:战壕里的俄国士兵向采访他的英国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武器——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正如你看到的,这不是战争,而是一场屠杀。他们(德国)有大炮和毒气,我们只有胸膛!”
材料三:俄国军队数量诚然惊人,可惜却是弊端丛生。军队上层食古不化,他们无视科技进步和军事领域的巨大变化……仍然死抱着过去那一套陈腐过时的理论不放,坚信刺刀胜过子弹……
(1)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是什么?
标志: 1918年《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退出一战的原因?
①腐朽落后的俄国,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②俄国的工业发展落后于西欧,完全没有经济实力来进行反对第一流工业强国的现代化战争。
③对德战争的屡遭败绩激化了人民的不满情绪,引起了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④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苏俄丧失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和白俄罗斯一部分共计约占100万平方公里领土;向德交付60亿马克赔款。 ——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
关于一战,有人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
1917年“十月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有力地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和反战的立场,鼓舞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反战运动。
①腐朽落后的俄国,各种矛盾尤为突出。②俄国的工业发展落后于西欧。③对德失败激化国内矛盾,引发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④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3.俄国退出大战
请阅读课文,概括同盟国集团在一战最后阶段的变化。
1.1918年战事(战争进入最后阶段) ①德国西线进攻 1918年3月—7月 ②协约国军的反攻:
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1918年7月)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1918年9月至10月)
1.1918年战事 ①德国西线进攻 ②协约国军的反攻
战场失利加剧国内危机基尔港水兵兵变,柏林工人起义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福煦有意问道:先生们,你们要什么? 他们回答:你们的谈判建议。 福煦耸耸肩说:啊,我们没有任何停战建议。我们十分愿意作战。 德国代表们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坚决和无奈地说:但是,我们必须得到条件,我们不能继续作战了。 福煦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笑着说:啊!你们是来请求停战吗?那是另外一回事。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第一阶段(1914年)
第二阶段(1915— 1916年)
第三阶段(1917— 1918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俄国退出大战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战略主攻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
材料一 同盟国和协约国力量对比
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学思之窗】长远来看,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战败的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德国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与美国的贸易中断;协约国可以得到美国的贷款,与美国有密切的贸易来往;美国的参战;德国工业实力不如英法。
总之,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⑴经济: 德奥集团的经济实力处于劣势(主要原因)
⑶国内:同盟国内部矛盾尖锐,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⑷国际: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①低估了对手实力②军事战略失误
德国爆发 “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匈牙利发生革命,建立起匈牙利共和国,奥匈解体。
意大利参加协约国;美、中、日等中立国参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俄国经济特别落后,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 B.俄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 C.俄国最早建立工人政党 D.俄国工人政党没有受到机会主义的毒害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C.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家经济濒于崩溃 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3.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是 ①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了对手的实力 ②美国的参战 ③《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德军放松警惕 ④协约国军队的总反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 旷日持久的战争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 旷日持久的战争教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战的经过,“施里芬计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3 明治维新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3 明治维新图片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武士地位高,幼年高藤,武士走向没落,几只蒸汽船,黑船事件,惊破太平梦,少年高藤,青年高藤,明治维新,岩仓使节团的出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评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1,问题2,美国的“中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