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初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第18讲 北方地区(共60张PPT)
展开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1.黑土地 黄土地(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 、青藏高原 以东, 内蒙古高原 以南,秦岭—淮河 以北,东临渤海 和黄海 。 (2)地形:以平原 和高原 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 平原和华北 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 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 和暖温带 ,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主要集中于夏季 。 (4)土壤:“黑土地”为东北 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肥沃的黑色土壤。 “黄土地”为黄土高原 ,被深厚的黄土覆盖。黄河 、海河 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农业类型: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是我国重要的 旱作农业 区。 (2)农作物:小麦 、玉米 、谷子 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 、棉花 、大豆 等经济作物。 (3)灾害:春旱 严重。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 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 措施,以及发展节水农业 。
东北三省 1.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 、吉林省 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和河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形以山地 和平原 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有鸭绿江和图们江流过;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 ,有黑龙江流过;山地间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 (3)气候:气候冷湿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农业: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 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2)农作物:主要有小麦 、玉米 、大豆 、水稻 等,作物熟制为一年收获一次 ,春种、夏忙、秋收、冬储。 (3)灾害: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 (4)环境保护:为了保护(湿地)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工业: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工业的摇篮”,我国最大的重工业 基地。 (2)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丰富的煤 、铁 、 石油 资源。 (3)工业部门: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等工业部门比较完整的重 工业体系。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见下页图)(1)范围:东起A太行 山脉,西至C乌鞘岭,南抵D秦岭,北抵B长城。(2)主要省级行政区域:跨陕西、山西、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河南7个省级行政区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2.黄土高原的成因广泛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 、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3.水土流失问题(1)水土流失原因:①黄土的特性:黄土土质疏松 、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气候特点:降水集中在7、8月份,而且多暴雨 。 ③植被特点: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④地形条件:黄土坡度较大,易发生水土流失。⑤人类活动:人们过垦过牧 、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生态环境恶化。
(2)水土流失的后果:①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②水土流失使沟谷 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③使泥沙大量输送到河流的下游,给河道整治和防洪 造成巨大困难。 (3)水土保持: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 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 修挡土坝 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来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 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北京 1.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位于40°N、116°E,属于暖温带。(2)海陆位置:位于华北 平原的西北角,北面是燕山山脉,西面是太行 山脉,西北是内蒙古高原,东面面向渤海。
2.自然环境(1)地形和地势: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势特点是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2)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河流:主要有潮白河和永定河。
3.城市职能:首都,是全国的政治 、文化 、国际交往 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4.名胜古迹:长城 、颐和园 、天坛 、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和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故宫 。 5.现代化大都市(1)城市空间拓展,兴建许多的新区和卫星 城。 (2)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3)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 的改善。目前,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的目标迈进。
(2017·甘肃定西安定会考,31~33)读北京市略图(图甲)及北京市多年气温和降水量图(图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3题。
1.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华北平原北缘B.从西北方向可进入黄土高原C.东临渤海D.南面是长江中下游平原2.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A.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高温干燥C.冬季温和湿润D.夏季低温多雨3.基于北京的城市职能,你认为最适合在北京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煤炭工业B.化学工业C.高新技术产业D.钢铁工业
解析:本组题考查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读图可知,第1题,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边缘;第2题,北京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第3题,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不适合发展大型企业,特别是有污染的企业。
4.(2017·甘肃定西安定会考,28)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 )A.大豆、甜菜、春小麦、玉米B.甘蔗、冬小麦、水稻、玉米C.甜菜、荔枝、春小麦 、大豆D.花生、亚麻、甜菜、大豆5.(2016·甘肃兰州中考,11)北京属于典型的 气候,夏季 ,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光热条件不同程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适合生长的农作物为大豆、甜菜、春小麦、玉米等。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的气候类型和特点。北京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2015·甘肃定西安定中考,25~26)读东北地区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①是大兴安岭B.②是长白山地C.③是辽河平原D.④是松嫩平原7.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B.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C.土壤主要为黑土,土壤肥沃D.主要农作物有青稞、油菜、甘蔗等
解析:第6题,①为大兴安岭,②为小兴安岭,③为长白山脉,④为三江平原。第7题,东北地区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土壤为黑土,土壤肥沃;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
8.(2015·甘肃兰州中考,25)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其城市职能为全国的 中心、 中心和 中心。
9.(2015·甘肃武威中考,9)读黄土高原部分地区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表景观呈现出 的特点。 (2)简要分析形成这种地表景观的自然原因。(3)请你为当地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沟壑纵横(2)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3)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陡坡种草植树,保护植被,缓坡兴修梯田等。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开发和治理。第(1)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第(2)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第(3)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具体措施是大力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10.(2017·甘肃兰州中考,28)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阴影区A是 平原,它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这里纬度较高,农作物可以一年 熟。 (2)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从地势上来说,它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从气候上来说,它大体是多年平均 毫米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 (3)辽中南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4)B是 海,近年来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近海海域水体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其人为原因可能是 。
答案:(1)松嫩 一(2)三 400(3)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4)渤 向海洋排放大量污染物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第(1)题,阴影区A是松嫩平原,它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这里纬度较高,农作物可以一年一熟。第(2)题,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从地势上来说,它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从气候上来说,它大体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第(3)题,辽中南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第(4)题,B是渤海,近年来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近海海域水体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其人为原因可能是向海洋排放大量污染物。
考法1东北三省——商品粮基地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例1(2017·山东青岛中考)读我国某地区图,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甲地——电子工业B.乙地——种植业C.丙地——制糖工业D.丁地——畜牧业
考法2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及其治理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例2(2017·内蒙古赤峰中考)目前,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污染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因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答案:C
考法3北京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
例3(2017·海南中考)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其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保定腹地,现有开发程度较低,能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毗邻京津地区,交通便利 ②缓解北京城市压力 ③现有开发程度较低 ④原有工业基础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制约京津冀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B.光照C.荒漠化D.水资源
(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京津冀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推理分析第一步,提取信息。本题考查北京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第二步,读图分析。第(1)题,雄安新区毗邻京津地区,交通便利,新区建设可以缓解北京城市压力。新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广大。第(2)题,由于京津冀地区降水较少,需水量大,制约京津冀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水资源。第(3)题,京津冀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第三步,由以上分析可知,(1)(2)(3)符合题意的选项分别是A、D、C。答案(1)A (2)D (3)C
命题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2017·河北石家庄学考)下表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资料表,据表完成第1~2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B.珠江三角洲C.华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2.该地区适宜发展( )A.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绿洲农业C.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D.以瓜果、甘蔗为主的灌溉农业
解析:本组题考查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华北平原农作物种类。第1题,气候统计资料分析,该地区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高温多雨,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华北平原;第2题,根据华北地区气候特点,该地区适合种植小麦、棉花等旱作作物。
命题点2东北地区3.(2017·湖南怀化中考)松嫩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4.(2017·黑龙江绥化中考)位于我国东北的重工业基地是( )A.京津冀工业基地B.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C.辽中南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解析:松嫩平原位于中温带,热量低,只能一年一熟。
解析:辽中南工业基地是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
5.(2017·广东中考)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劳动人民按节气安排生产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玉米、高粱等)”,是 地区的民间谚语。( )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
解析:“清明忙种麦”,说明是春季种植春小麦;“谷雨种大田(玉米、高粱等)”,说明种植的粮食作物还有玉米、高粱。由此可见是东北平原地区。
6.(2017·山东东营中考)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三省气候冷湿,长冬无夏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C.三江平原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D.夏季降水集中,春旱严重
解析: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漫长,夏季温暖;“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三江平原湿地破坏严重,应退耕还湿;夏季降水集中,春季积雪融化,春旱较少发生。
(2017·山东东营中考)读东北部分城市降雪初日期、降雪终日期和最大积雪厚度的分布图,完成第7~8题。
7.造成图中城市雪期(从当年降雪初日期到次年降雪终日期的天数)长短和最终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8.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解析:第7题,图中城市雪期自南向北越来越长,厚度逐渐增加,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第8题,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的显著地理特征。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描述的是黄土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是青藏高原。
命题点3黄土高原9.(2017·黑龙江绥化中考)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 )A.二人转B.信天游C.京东大鼓D.对山歌
解析:二人转主要流行在东北地区;信天游主要流行在黄土高原地区;京东大鼓主要流行在华北地区;对山歌主要流行在南、北方高原山区。
(2017·内蒙古包头中考)水土流失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下图是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模拟实验之一(实验中都使用粘土)。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图中实验模拟的是哪个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A.地表土质B.植被疏密C.坡度陡缓D.降水强度11.以下哪些人类活动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 )①在陡坡修建梯田 ②在缓坡开辟耕地 ③打坝淤地 ④退耕还林还草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第10题,观察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相同时间内,同等喷水强度,同样沙土条件,坡度大的,杯内沙土多。即在相同条件下,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第11题,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的人类活动有:植树种草、打坝淤地、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在陡坡修建梯田、在缓坡开辟耕地,会加剧水土流失。
(2017·山东临沂中考)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当地的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原面和缓坡上。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结合图1和图2,完成第12~13题。
12.关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破坏交通和村庄B.肥沃土壤大量流失,影响农业生产C.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D.地震、台风加剧,生态环境恶化13.图2所示,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主要是( )A.防止滑坡B.利于耕作C.保持水土D.修筑窑洞
解析:第12题,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和地震、台风加剧没有关系。第13题,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加强生态建设,正确的做法是缓坡建反坡梯田,陡坡植树种草,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
14.(2017·河北保定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下图为黄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1)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包括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 (山脉)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2)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3)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改善自然环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 等。 (4)图中R河为 ,流经黄土高原后,使其成为世界上 量最大的河流。 (5)黄土高原矿产丰富,尤其煤矿、铁矿储量大,因此 (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6)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图2所示的 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
答案:(1)秦岭(2)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或递减)(3)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或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打坝淤地;陡坡地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4)黄河 含沙(5)煤炭工业(或钢铁工业)(6)窑洞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地区。第(2)题,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分析,黄土高原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第(3)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措施有植树造林、建梯田、修挡土坝、打坝淤地、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第(4)题,R为黄河,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居世界之首。第(5)题,黄土高原煤、铁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煤炭工业或钢铁工业。第(6)题,传统民居是窑洞,绿色环保。
命题点4北京15.(2017·湖南邵阳中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B.名胜古迹有故宫、中华门、明孝陵等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D.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解析:中华门、明孝陵不在北京,在南京市。
16.(2017·湖南郴州中考)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所在地,这表明北京是我国的( )A.文化中心B.交通中心C.经济中心D.政治中心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驻地在北京,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2017·湖北孝感中考)读北京市经济结构变化图,完成第17~18题。
17.关于北京市经济结构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最快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C. 2000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达60%D. 201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最大18.北京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了( )A.北京为全国的经济中心B.北京的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C.北京的城市职能对环境要求较高D.北京的能源和水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中考地理复习初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第17讲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42张PPT):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初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第17讲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42张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人文地理差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复习初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第11讲 极地地区(共34张PPT):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初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第11讲 极地地区(共34张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北极地区,读图指导,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复习初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第22讲 乡土地理(共43张PPT):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初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第22讲 乡土地理(共43张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法1,考法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