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01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02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月夜忆舍弟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月夜忆舍弟巩固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读,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

    1.下面对《月夜忆舍弟》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A.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歌被成为诗史。这首诗是五言古体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B.颔联既写景,又点名时令。上下两句都是实写,那是在白露时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C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对比中道出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宽慰:毕竟是战乱,家信不能寄达弟弟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体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

    2.我会读:根据提示,完成诗歌联读任务。

    【甲】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乙】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戍鼓:戍[shù]楼上的更鼓。戍,驻防。长:一直,老是。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九月,唐朝大将安禄山、史思明率部叛乱,杜甫与几个弟弟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读诗策略一:读懂景语中的情语

    (1)析手法。参照示例,分析【乙】诗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示例:【甲】诗中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边塞月夜的情景:惨白的月光笼罩着大漠,泛起霜雪般的寒光。两句诗渲染了空寂凄清的气氛,烘托守边将士们内心的孤独凄凉,因此触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读诗策略二:借助诗歌意象、创作背景,理解内容情感。】

    (2)探意象。参照示例,结合创作背景,探究【乙】诗中这一意象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示例:【甲】诗中,战士们久处苦寒凄凉的边塞,月明之夜闻听芦管之音勾起思乡之情。仰望明月,遥望故乡,思念亲人。诗中的这一意象寄寓了思念家乡、亲人、厌恶战争的情感。

    3.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千古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理解诗歌尾联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谨,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B.颔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月是故乡明实写眼前明月,抒发了思乡之情。

    C.颈联有望月转入抒情,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尾联两句诗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异曲同工之妙。

    5.诗题中有,作者却没有直接从月写起,写了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6.诗歌鉴赏。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②湿,清辉③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

    【注释】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清辉:月光。虚幌(huǎng):薄到透明的帘帷。双照:共照两人。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__________的角度写边塞的凄凉景象,渲染气氛。

    (2)请分析《月夜》颈联湿”“二字的妙处。

    (3)同样写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这两首诗共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小题。

    【甲】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甲】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B.【甲】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自始自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C.【乙】题目是月夜,诗人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D.【乙】颈联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9.【甲】【乙】两首诗词都以为主要意象,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遭遇不同,所抒发的情感必然也有所差异。试分析两首诗词在情感上的差异。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0.对这两首诗词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的上片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B.【甲】词从我欲又恐何似的心理变化中,展示了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

    C.【乙】诗中的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D.【乙】诗中的断人行从听觉角度、一雁声从视觉角度写边地秋夜,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11.【甲】词和【乙】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之处?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①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②。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这首诗是759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爆发,山东、河南等许多地区都陷入战乱。问死生:探问生死。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五言古体诗有误,应为:五言律诗;

    B.“上下两句都是实写有误,应为:上句实写,下句虚写;

    D.尾联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老是不能送到,更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故选C

    2(1)【乙】诗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路断行人,戍鼓雁声,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烘托诗人孤独凄凉的内心感受,因此触发了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

    (2)【乙】诗中,诗人因为安史之乱与家人分离,仰望明月,思念亲人。诗中的这一意象寄寓了思念家乡、担心兄弟(或家人)安危、厌恶战争的情感。

    【解析】

    (1)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分析示例可知,首先应描绘句中画面,然后分析其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句中画面: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

    渲染气氛: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烘托内心感受:联系写作背景可知,唐朝大将安禄山、史思明率部叛乱,杜甫与几个弟弟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可知,此处作者所见的凄凉之景,烘托了他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感。

    表现感情:联系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可知,此处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

    (2)

    本题考查赏析诗中意象。

    分析示例可知,首先应联系写作背景分析诗人表现了的感情,然后结合相关意象分析意象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

    联系写作背景公元759年九月,唐朝大将安禄山、史思明率部叛乱,杜甫与几个弟弟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可知,诗人因为安史之乱与弟弟分散,音信不通,所以在看到寒露渐起,明月升天,作者仰望明月,思乡怀亲。联系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可知,作者借这一意象,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乡与牵挂之情。联系况乃未休兵可知,作者表现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意。

    3(1)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在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主观感受,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2)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解析】

    (1)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作者借景抒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前一句是纯粹的自然景物描写,后一句则侧重于自己的主观感受;表现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2)

    考查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意思是: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老是不能送到,更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前一句中的为家书,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后一句未休兵点明了家书长不达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和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4B

    5.描写了鼓声和雁声。点明了月夜的背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

    【解析】

    4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颔联雾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虚写景致,表现对故乡的思念,故选项“‘月是故乡明一句实写眼前明月表述有误。

    故选B

    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诗歌前两句的意思是: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即描写了鼓声和雁声。诗歌的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由此可知,这两句诗点明了月夜的背景,渲染了冷落、沉寂、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凄凉的心情。

    6(1)     视觉     听觉

    (2)“湿”“渲染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表明夜已很深,说明妻子在月夜望月之久,思念之切。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运用了想象的手法,通过想象妻子独自看月思念自己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诗共同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和牵挂在战乱中离散的家人;盼望战乱早日结束,亲人团圆的思想感情。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

    路断行人,这里是写出诗人所见;戍鼓雁声,这里是写出诗人所闻。故诗人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写出边塞凄凉的景象,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2)

    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赏析。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意思是: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湿的意思是湿润的意思是寒冷。雾气使妻子的蓬松的双鬓湿润,月光使妻子的洁白的双臂感到寒冷,表明夜已很深,这两个字描绘出妻子在户外独自站立望月时间久,对自己的思念深,夜深不寐,渲染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

    (3)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比较。

    月是故乡明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作者运用了以景衬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白露节气的清寒,巧妙地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到故乡的明月的描写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地深切思念。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独看是真实写照,却只写远方的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的情景,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闺中只独看是杜甫诗中运用想象的表现手法,想象妻子孤独望月,为他的处境而焦心的情景,实际上抒发了他自己的望月思家之情。故两首诗都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渴望早日结束战争,与家人团聚的心情。

    7B

    8.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在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主观感受,写景生情,景随情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此外,今夜露白、故乡明月的词序稍作变化,化平凡为神奇,成为千古名句。

    9.《月夜忆舍弟》强烈表达了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忧国忧民的情感。

    《水调歌头》对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心情,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好祝愿。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解析】

    7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甲】上阙从幻想上天写起,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又恐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表达了对人间的热爱。下阙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最后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纵观全词,苏轼在中秋之夜,感情起伏跌宕,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因此,并非自始自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故选B

    8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要求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9

    本题考查情感理解。

    【甲】《水调歌头》词的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点明饮酒赏月。接下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含意。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即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千里共婵娟,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表达出乐观旷达的情怀。

    【乙】《月夜忆舍弟》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思乡之作。首联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断人行交代背景,表明战事频繁:秋边一雁声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为月夜渲染一种压抑气氛。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露从今夜白交代时令,即白露节,表明天气渐凉,地面水气凝结,使人顿生凄凉之感。月是故乡明融入诗人主观想象,点明主旨,突出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本来一样洁白的霜露,可在今晚更加苍白;本来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在故乡最为明亮,这完全是诗人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注的主观想象,是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情感的自然流露。颈联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诗人由望月怀乡自然引出对弟弟的思念,绵绵愁思中夹杂着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尾联流露不满,深化主题。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惆怅之情,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深化主题。综观全诗,诗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哀愁胸中涌,对亲人深情字中结,字里行间暗含对现实的不满,对百姓的同情,将常见的怀乡思亲题材写得凄楚动人,沉郁顿挫,而且此诗对仗工整,景中有情,耐人寻味。

    10D

    11.这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10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路断行人,写出画面,是视觉;戍鼓雁声,写出声音,是听觉。

    故选D

    11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分析。

    《水调歌头》是丙辰年的中秋节,作者苏轼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表达了作者希望亲人能够团圆的美好愿望。而《月夜忆舍弟》的标题中忆舍弟和诗句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可知,作者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这里也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所以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是都借月的意象表达了对手足的思念之情。

    12.思乡思念亲人对时局的感伤、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争停止的期盼。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感情理解。

    诗题是月夜忆舍弟,前两联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相关试卷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商山早行、 月夜忆舍弟、 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同步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商山早行、 月夜忆舍弟、 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同步练习(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2018)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2018)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精品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课后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理解性默写,名著阅读,古诗赏析,记叙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