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第三次月考专项(课外阅读)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第三次月考专项(课外阅读)二(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林和靖,名逋,字君夏,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传说他不满当时朝廷昏庸腐败的状况,一心想在西湖孤山隐居下来。一天,他来到一块四面环水、竹青松翠的地方,就兴致勃勃地搭了间茅屋,住了下来。
隐居后的林和靖日日在山清水秀的西湖边吟诗喝酒,兴致高时,还提笔作画描绘秀丽的湖光山色。在美丽的自然景色的环抱下,他耳目清新,心旷神怡,真像来到了人间的天堂。
当然,这种日子久了,林和靖难免有些寂寞,他常常到民风纯朴的百姓家中坐坐,和邻居们关系很好。一天,一位猎户猎罢归来,豪爽地送给他一只白鹤和一只小花鹿,为他做伴。林和靖十分高兴,在山脚旁边造了座亭子,把这两种小动物养在那里。
他给白鹤取名叫“鸣皋”,每天清晨,他把白鹤放出亭子,拍拍它的羽毛,吟道:“鸣皋鸣皋,志冲九霄。”白鹤便通人性地点点头,扑棱翅膀,鸣叫着飞上天空,在白云之际翱翔。林和靖这时总会自得其乐地说:“还是闲云野鹤的生活惬意啊!”
至于小鹿呢,它每日在山坡上跳跃奔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为林和靖的隐居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林和靖有位朋友听说林和靖隐居在一块无比美妙的神仙境地里,特地拜访他。他事先没跟林和靖说,待他一路欣赏着山水风光找到西湖孤山茅屋时,不巧林和靖游湖去了。于是,这位朋友只好在山径里散步,等着林和靖回来。突然,他听到不远处的亭子边“扑棱”一声,一只极为美丽的白鹤直冲南天,在低空旋转。这位朋友正被这奇景吸引,忽
然听到身后哈哈大笑。
“鸣皋冲霄,贵客临门,我赶忙回家了。原来是老兄啊,失敬!失敬!”林和靖朗声说道。朋友正欲问个究竟,亭外却又跑来只花鹿,颈角上挂着酒壶和竹篮,一颠一颠地跑到林和靖身边。林和靖更高兴了:“好样的——我不在家,白鹤给我传信,花鹿为我沽酒,帮我招呼客人,还很周到嘛!”于是,他把以鹤鹿为伴的生活说给朋友听。
朋友听得新奇,道:“你这里有鹤有鹿,独独少了些春色。你不是以高洁自居,酷爱梅花吗?为什么不种上一些呢?”林和靖点头称是,连声说:“知己!知己!”不久,便在亭前屋后,密密地种了三百多株梅花。
第二年,碧绿的梅林便把孤山点缀得郁郁葱葱。待到花儿盛开的时节,只见红梅似火,脂梅如金,白梅像雪,更有一种翠玉一样的绿萼梅,把个小小的孤山点缀成了世外桃源。
这样,林和靖就更不愿离开这片地方啦,他赏梅养鹤,他拒绝出仕,亦不婚娶。他的许多诗画都在这梅林下所做,隐逸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养成了他淡泊深远的诗歌风格。他的画中,意境也多是飘然出尘的。
有天黄昏,夕照下的梅林让林和靖感慨万分,他打开画笔画纸画完了一幅《梅林归鹤》图。正当他准备回屋时,一阵晚风扑面送来梅花的暗香,放眼望去,几枝红梅倒映在清冽的湖面上,疏落有致,在太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苍劲有力。林和靖诗兴大发,在刚画完的画上题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至今为人们称道: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在这西湖孤山下住了一辈子,直到老死,谥号和靖先生。传说他那只丹顶白鹤在主人死后便不吃不喝,日日绕着坟墓哀哀鸣叫,不久也伤心而死。人们后来把养鹤的亭子叫作“放鹤亭”,以纪念林和靖。
1.作者写白鹤“志冲九霄”,小鹿“自由自在”的生活,意在衬托什么?
2.“鸣皋”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诗·小雅·鹤鸣》)中的“皋”意义相同,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楚辞·九章·涉江》)中的“皋”意义相对,“鸣皋”中的“皋”是什么意思?
3.就整篇文章而言,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为什么?
4.林和靖为什么“更不愿离开这片地方”?
5.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本文写的是“梅以和靖为知己”,请你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写写“菊以渊明为知己”,不超过100字。
(二)黄昏无下落
是谁在人脸上镀上一层黄金?
人在慷慨的金色里变为红铜的勇士,破旧的衣裳连皱褶都像雕塑的手笔;人的脸棱角分明,不求肃穆,肃穆自来,这是在黄昏。
小时候,我无意中目睹到了黄昏。感受到那离奇的光从红里变出诡异的蓝。红里怎么会生出蓝呢?它们是两个色系。玫瑰红诞生其间,橘红诞生其间,旋生旋灭。
这是怎么啦?西方的天空发生了什么?我结结巴巴地问大人,那里发生了什么?大人瞟一眼,只说两个字:黄昏。
自那时起,我得知世上还有这两个字——黄昏,并知道这两个字里有忧伤。我盼着观黄昏,黄昏却不常有。多云天气或阴天,黄昏就没了下落。我站在我家屋顶看黄昏。西方的天际在柳树之上烂成一锅粥,云彩被夕阳绞碎,红云有如在烈火中逃窜的野兽,却逃不出西天的大火。太阳以如此大的排场谢幕,它用炽热的姿态告诉人它要落山了。人习以为常,不过瞟一眼,名之“黄昏”。而我心里隐隐有戚焉。假如太阳不再升起,全世界的人会在痛哭流涕中凝视黄昏,每日变成每夜,电不够用,煤更不够用,满街小偷。
黄昏里,屋顶一株青草在夕照里妖娆,想不到生于屋顶的草会这么漂亮,红瓦衬出草的青翠,晚霞又给高挑落下的叶子抹上一层柔情的红。草摇曳,像在瓦上跳舞。原来当一株草也挺好,如果能生在屋顶的话,是一位在夕阳里跳舞的新娘。地上的草叶金红,鹅卵金红,土里土气的酸菜缸金红,黄昏了。
我在牧区看到的黄昏惊心动魄。广大的地平线仿佛泼油烧起了火,烈火战车在天际穿行,在落日的光芒里,山峰变秃变矮。天空盛不下的金光全都倾泻在草地,一直流淌到脚下,黄牛红了,黑白花牛也红了,它们扭颈观看夕阳。天和地如此辽阔,我久久说不出话来,坐在草地上看黄昏,直到星星像纽扣一样别在白茫茫泛蓝的天际。
那时,我很想跟别人吹嘘我是一个看过牧区黄昏的人,但这事好像不值得吹嘘。什么事值得吹嘘?我觉得看过牧区的黄昏比有钱更值得吹嘘。那么大的场景,那么丰富的色彩,最后竟什么都没了,卸车都卸不了这么快。黄昏终于在夜晚来临之前昏了过去。
“我曾经见过最美丽的黄昏”,这么说话太像傻子了。但真正的傻子是见不到黄昏的人。在这个大城市,我已经二十六年没见过黄昏,西边的楼房永远是居然之家的楼房和广告牌,它代替了黄昏。城市的夜没经过黄昏的过渡直接来到街道,像一个虚假的夜,路灯先于星星亮起来,电视机代替了天上的月亮。这么多年我一直以为我失去的仅仅是黄昏,原来还有那么多东西。我一直觉得自己身上缺了一些东西,原以为是缺钱、缺车,后来知道我心里缺了天空对人的抚爱,因为许多年没见到黄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以发问领起下文对黄昏夕阳的描述,引发读者思考,表达上言简意赅,独立成段, 点明题意。
B.作者对黄昏的情感由开始的好奇到忧伤,再到自豪直到最后的反思,逐层深入,每层的感受都与对黄昏夕阳的描写相结合。
C.文中最后一段两个加点的“傻子”含义区别明显:前者指自己对黄昏的痴迷,后者指对人间 之美漠视的人,作者肯定了前者,否定了后者。
D.题目“黄昏无着落”寓意深刻,告诉我们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容易消逝,而人们却无视它的存 在,体现了全文忧伤的感情基调。
2.“黄昏”一词在文中有着丰富内涵,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3.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三)说田野
说起田野,委实人为地有了过多的诗意。但它诗性的本质,却是极少有人去发现,去展示,去述说。我们看到的田野的文字,如同山梁上叠起的阳光,一杆杆、一束束,把黄褐色的土地照得很是溢光流彩了,十二分地金银化了,可那些真正从土地深处溢入生活营养了人生的东西,却被写诗的笔忽略去了。也读到过田野上生发的苦难的文字,泪成得很呢,血也红得很,然那土地对泪和血的吸收却是不见了的,至于血泪在和土地融合之后,新的温馨的丰沃,也是很少有人看到。
我想,田之所以称为田野,并不是因为收割前它四处漫流着黄灿灿的麦香,不是秋天那个很少的天数里,山上山下,漫无边际地到处都是红彤彤的色泽。这些都未免太为诗情,太为次要。我是这样想的,你既然是田野,你不生长庄稼你干什么?作家和诗人都是田野的外姓人家,只有农民们不是。那些人喜欢面对田野惊惊乍乍。老成的农民们,面对田野是什么也不说的,他们月深年久的沉默,和田野深处那没有形声的诗性,其实有着无尽的沟通和暗合。如果你们觉得我还像个农民,记得我的祖祖辈辈都还埋在田野里的话,或多或少,就请信我这么一句:真正的田野是没有的。诗是诗人们的诗,文是文人们的文,田野上并没有那些优美的景物,没有那些诗文。
真正理解田野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就是农民。农民不把田野称田野,农民称田野只说一个字:地。田野这词语本身,就是被诗化了的。几分的诗意,就隐含了几分美美妙妙的假。地,才是还原了田野的本身哩。
地也并不是说有土就是地,必须有劳作,有风不调、雨不顺,必须有许许多多的人,不知从哪一辈开始,祖先们就都埋在那里,连骨头都化成了雾浓浓的土,不小心才会偶见一块布满细小蜂窝的骨核,这才算勉勉强强有了地样。还应该说的,地上不一定要有战马的蹄痕,牛蹄比战马的蹄痕更为接近地心。马蹄太历史化了。田野已经被历史压得潮汗浸浸,那些真正在田野或地里生存的人,却大多被历史挤到了马路边上,且似乎也是该着的,他们也那么地不以为然。
我以为,地也好,田野也好,诗也好,文也好,真正的田野,不是土的丰厚或者贫薄,不是丰收或者歉收,不是马蹄或者牛蹄,该是庄稼和荒草之间,秋天和冬天之间,活着和死去之间,孤孤寂寂地站了一个人;男人也好,女人也罢,但他(她)是必必然然的农民,脸上布满了爷爷的皱纹,搭了一缕奶奶枯干在额上的灰白的头发,远远地瞧去,宛若一柱被雷击劈了的桩木,近了,你才看见,他或她的怀里,拖了一个死了的孩娃。孩娃的肚子鼓着,嘴角挂了浅红灿灿的笑。他是吃了新的将熟的毛豆胀死了的,所以他死了还笑。那人是去找埋藏孩娃的地方,走了千里万里,昼行夜宿,黄昏前赶到了田野的一沃田头,说这里好哩,旱能浇,涝能排,你就在这儿活吧孩娃,你爷你奶还在家等着生老病死,我回去给他们准备棺材去了。也就把孩子埋在那儿走了。一路上没有回头望那小小的新坟,却叮叮当当留下一路的歌声:“一路的庄稼一路的土,一路的活人一路的丘,今天我从庄稼地里过,明天我往庄稼地里留。”这歌声是土地真正深刻的诗哩。
这个时候,土地才真正有了历史,有了诗性,成了田野。我一直认为,历史并不是时间的持续,人生也不是时间的记忆,只有埋了孩子还一路唱着从土地上直走过的脚印才是时间、历史和记忆。那留下了这种脚印的土地,是真正的人生命运和田野的诗性。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说田野”为标题,由田野所具备的诗性本质引出话题,先指出有些人不是真正清楚其含义,再用农民与土地的沟通、暗合来阐述田野的内蕴。
B.作者认为,先有土,经过血汗的奋战和浇灌,才逐渐成为地;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们前赴后继,把土地沃成田野,赋予了田野诗性。
C.埋了孩子还唱着歌的农民,和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一样,因为承受了太多的苦难,见惯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所以他们变得隐忍、麻木。
D.全文“说”田野,“说”既含描写之意,又有“论”的意味。“说”的对象是田野,也有田野上劳作的人;“论”了田野的内涵,也赞美了田野的诗性。
2.本文第5段在语言运用上极具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真正理解田野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就是农民”这样的感悟。
田野上的白发
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3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4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11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答案
(一)1.惬意的隐逸生活和闲适的心情。
2.沼泽
3.想象。作者这篇文章是以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为背景想象而成的。
4.种了梅花的孤山,其自然环境更显世外桃源特色,也与林和靖的高洁心志和闲适心情相融合。
5.略
(二)1.B
2.作者小时候在牧区看到的壮美、多变、短暂的黄昏景象;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人间大美的自然景象;被物质和浮华淹没的精神追求。
3.①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昏中的天际比作一锅粥,将红云比作烈火中逃窜的猛兽;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夕阳在落山前的灿烂和不甘心谢幕的情状;③交代了作者忧伤的原因,与下文人们对此无动于衷的态度形成对比。
(三)1.C
2.①修辞格:排比、比喻。比如“不是……不是……该是……”;“宛若一柱被雷击劈了的桩木”等。②大量使用短句,整散句结合,比如“地也好,田野也好,诗也好,文也好……”。③口语化,比如“说这里好哩,旱能浇,涝能排,你就在这儿活吧孩娃”。①整体语言风格冷静理性、深沉蕴藉。(如果从叠词、细节描写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3.①因为那些作家、诗人对田野赋予了过多的诗意而不曾真正从土地深处理解田野;
②农民将田野称为地,这才是真正还原了田野的本真,只有农民才能真正地与田野沟通、交流(农民是真正在地里劳作、生存的人,真正了解田野的内涵);
③农民一代代劳作,对土地深深眷恋并感恩,与土地生死相依,他们懂得土地真正深刻的诗性。
(四)1.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意思对即可)。
2.(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思对即可)。
3.(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2)句中“跪”、“艰难”这两个词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4.D
5.“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意思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三次月考专项(课外阅读)(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三次月考专项 课外阅读(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对全文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第三次月考专项(课外阅读)二(含答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