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建筑科技大附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匪我愆期(qiān) 侘(chà)傺 规距 尔卜尔筮
B. 渐车帷裳(shāng) 靡盬(gú) 驰聘 泣涕涟涟
C. 夙兴夜寐(sù) 窈窕(yǎ tiǎ) 兰皋 神采奕奕
D. 氓之蚩蚩(máng) 瞥见(piē) 修姱 犹豫不绝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字形能力。
A.“规距”的“距”应改为“矩”。
B.“渐车帷裳”的“裳”应读“cháng”,“靡盬”的“盬”应读“gǔ”;“驰聘”的“聘”应改为“骋”。
D.“氓”应读“méng”,“犹豫不绝”的“绝”应改为“决”。
故选C。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政府措施得力,“禽流感”期间全市居民生活安之若泰。
B. 晋陶渊明厌恶官场,最终退避三舍,过上了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C. 三峡移民迁至山东新家后,移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并安土重迁,注重生产。
D. 《中学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在众多专家和学者的通力合作中已功败垂成,并开始实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安之若泰: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符合“‘禽流感’期间”政府措施得力的语境,成语使用正确。
B.退避三舍: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语境指陶渊明厌恶官场隐居,不是“避免冲突”,成语使用错误。
C.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与句中“迁至新家”矛盾,成语使用错误。
D.功败垂成:事情快要成功时遭到失败(含惋惜意)。与后面的“开始实施”矛盾,成语使用错误。
故选A。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部分企业产权不清,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想赢得竞争力,以致难以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B. 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在短短几周时间就取得了5个亿的票房收入,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讲述了一个修复被撕裂的亲情的感人故事所致。
C. 最近有关“北京地铁2元时代或将终结”的讨论,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实际上,大家可能忘了,从分段票价到一律2元,北京地铁票价已经历过多次调整。
D. “用电越多电价越高”,是未来对居民电价调整的方向,这无疑将体现中国节能减排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由于……使……”使得句子残缺主语,可去掉“由于”。
B.“主要原因是由于”重复杂糅,可删去“的主要原因”或“由于”。
D.“这无疑将体现中国节能减排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成分残缺,可改成“这无疑将是体现中国节能减排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故选C。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B. “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题材,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C. 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D.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汉民族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题材”错误,“题材”应为“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错误,应为“刘向辑录的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屈原、宋玉的作品集”。
故选B。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经》是诗,不是经,这在今天是很明确的。但________。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________,另一方面则用于________,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________,________。
①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拿来做教化的工具
②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③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被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④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有些人看到国君或官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作诗献给他们
⑤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被当做表情达意的工具
A. ①⑤③④②B. ③⑤④②①
C. ②④①③⑤D. ①③⑤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排序的能力。
通读语段,可知第一空应填的句子与“但”前面的语句为转折关系,照应“诗”和“经”的称呼,故①句应为首句。
第二空前语境“这些乐歌与③的内容紧密照应。
由“一方面”和“另一方面”可知第二空和第三空为并列关系,属于两个侧面,一方面所指为“乐歌,另一方面引出“政治、外交等角度,第三空应填⑤句。由③句内容与⑤句内容分析形成并列关系。
②句与“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一句联系紧密,故第四空填②句。
④句是对⑤句的举例说明,可作为尾句。
可见正确的排序应为①③⑤②④。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怎样读中国书
余英时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
“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
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选自《悦读》,2013年第9期,有删节)
6. 下列对作者“读中国书的方法和态度”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专精”阅读,就是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全部背诵,但至少“三复”,达到“熟”的程度。
B. “博览”是在“专精”的基础上的扩展阅读,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要有目的地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
C. 就态度而言,作者强调要“虚心”,要静心地读,反复地读,读来读去就不会有“先入之见”,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
D. 作者认为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要有“谦逊”的态度,不是不能批判,是不要一开始便狂妄自大,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
7.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下列说法完全属于朱熹观点的一项是( )
A. 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B. 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C. 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D.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读书百遍或许不能够做到,但是反复读多遍一定是不可少的。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代学者戴震堪称“专精”读书的典范,他对十三经,除了“疏”不尽记得外,经文与“注”全都能够背诵下来,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这番基础功夫。
B. 作者认为,“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强调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而不是急于横加“批判”。
C. 鲁迅的话是反封建思想的激愤之词,作者在此引用并不是非议鲁迅,矛头指向的是那些崇尚西洋、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并认为这是一种“创造”的人。
D. 发现古书的漏洞,不是初学者能达到的境界,在没有达到相当程度之后,切不可不尊重原著而对古书中的漏洞“硬去看”;或者“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答案】6. C 7. C 8. A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辨析文中信息能力。
C.“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是误解了原文“‘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的意思,且误解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不会有先入之见”完全否定主观不对。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辨析文中观点态度能力。A.“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是作者的体会,不是朱熹观点;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苏轼的《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不是朱熹观点;D.是余嘉锡对汉代学者董遇读书方法的看法,不是朱熹的言论。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要点能力。A.“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这番基础功夫”有误,从原文看,知识爆炸的现在,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再见槐花
罗昭伦
①故乡的山上有很多的松树和槐树,每当进入春暖花开的季节,那洁白的槐花如雪如银,一串串、一朵朵缀满枝头,满树摇曳,千种风姿,万般神韵。淡淡素雅的槐花,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睛。甜甜的槐香浓浓烈烈,弥漫了山乡的沟沟坎坎,仿佛连空气也变得黏稠起来。
②我的童年就是在这忽浓忽淡的槐香中浸染着度过的。记得那时候,母亲总是挑着担子或扛着锄头走在最前面,而我就像一条尾巴一样,紧随在母亲的后面。山里的农事特别忙碌,也特别难做。家乡的土地多是石骨子坡瘠地、死黄泥田,地层薄,缺水缺肥。所有的肥料、种子和水,以及秋天所有的收获,都要靠人工一担担、一批批地完成。由于家庭条件所迫,父亲只好去外面打工,以换取家庭开支所需的钱。自然,家里的农活就落在了母亲一人单薄的肩上。那时的母亲是高大的,我总是仰了脸跟随在她的身后,只见肩上的担子在母亲很有节奏的脚步声里上下颤动着。母亲那张像男人一样古铜色的脸上,永远挂着一串串亮晶晶的汗珠,头发湿湿的粘在额前。和亮晶晶的汗珠相辉映的是她那永远抹不去的满足的笑,仿佛生活从未亏待过她。母亲就像阿拉伯神话中的那位沙漠巨人,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永不疲惫。
③那个年代,由于家里缺少粮食,又没钱买粮作补充,只好掺和着野菜度日。什么马齿苋、灰灰菜、鱼腥草、野油菜、野山椒、野豌豆、蕨菜等都吃过。但在我的记忆里,槐花蒸饭是最好吃的了。每到槐花开放季节,母亲便在竹竿头上绑上镰刀,拿着它外出采摘槐花。我和妹妹则跟在母亲的后面,看着母亲站在树下,用竹竿钩住枝条往下拧,然后用另一只手抓住槐树枝条采摘槐花。为给母亲分忧,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一手抓住槐树的枝条,一手仔细采摘枝条上的槐花。比我小三岁的妹妹,则调皮地把从地上捡起来的槐花挂在耳朵上当作耳坠玩。槐花的花期不长,槐花盛开几天以后做出来的槐花饭,吃起来的味道就没有槐花刚开花时的味道鲜美了。槐花采回来后,母亲便开始做槐花饭。她把装在篮子里的新鲜槐花在井水里淘洗两三遍后,再放入一个大瓷盆里,均匀地洒上盐巴,再用玉米面或小麦面粉搅拌在一起,让面粉把一朵朵槐花包裹起来,最后放在甑子上蒸。我就是干些跑腿的活儿,到菜园里拔蒜苗、韭菜。采摘回来后,母亲就把蒜苗、韭菜,还有从山上采摘回来的野葱等一一切碎,拌上麻油、酱油、陈醋,撒拌在槐花饭里。拌好的槐花饭,总是增加我的食欲,但又不能多吃。每次吃饭前,母亲就给我和弟弟、妹妹打招呼,每顿一人只能吃一碗,得给在外挣钱的父亲多留些。端着槐花饭,我只好边流泪边慢慢地品味,细细地咀嚼。至今回想起来,那槐花饭真香啊!
④暮春时节,我又回到了故乡。其实老家已没什么亲人了,回去只是为了圆一个梦:再看一看那满山遍野的槐花,让浓醇的槐香把久居城里被现代文明污染了的五脏六腑涤濯干净。置身于白茫茫的一片花海之中,踏着当年随母亲走过的山路,我仿佛走近了远逝的童年……
⑤这不是“龙门石”吗?清楚地记得,当年随母亲采摘槐花时,我曾登上过它。站在众山之巅,母亲遥指东方说,你看,山那边是城市,那片天蓝蓝的,很大很大。那是我第一次遥望山外的世界,也是心中种下的第一颗幻想的种子。
⑥多年后的一个早晨,我就是循着母亲手指的方向走出山外,来到了现在居住的这座城市。小城就偎在那片“很大很大的蓝天”边。其实,母亲当时根本就没见过城市。对于城市的全部经验,就是站在这十几公里外的岩石上,所能望见的那片蓝天的一角。这之前以及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母亲从没走过这片障碍重重的大山。母亲的路在山上,犹如槐树的根在山上一样。母亲是由我和妻子以及我的两个女儿陪伴才走进那片蓝天的。母亲进城的那天,两个女儿一左一右扯着奶奶的手,像小鸟一样飞东飞西。母亲仿佛也变成了孩子。
⑦哦,这是“龙泉”么?泉水依然清洌如初。靠了它,山上的庄稼才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不知母亲从这里担走了多少生命之水!只有龙泉知道,只有母亲那呈“S”形严重错位畸变的脊椎知道。那张X光片就留在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档案里,也年年铭记在我的脑海里……
⑧从家乡归来后,我把带回来的一大束槐花,送给已经进城和我居住在一起的母亲。母亲捧着它看了很久很久后,才把脸深深地埋在里面,像见了久别的亲人。待母亲抬起头时,我看见她已是泪眼蒙蒙了。
⑨我紧紧地依偎在母亲的身旁,用手轻轻梳理着她那花白的头发,眼前又弥漫起那满山遍野的银白。
9.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详细描写槐花洁白的颜色和淡雅的清香,奠定深情赞美的感情基调,表达了作者对槐花、对故乡、对母亲浓烈的爱。
B. 文章回忆母亲给“我们”做好吃的槐花饭与开篇浓墨重彩地描写槐花盛开的美景相呼应,并照应了题目,也与文章结尾形成呼应。
C. 文章第三自然段回忆往事,在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发展脉络是:回味期待——兴奋憧憬——失望无奈。
D. 文中“端着槐花饭,我只好边流泪边慢慢地品味”“待母亲抬起头时,我看见她已是泪眼蒙蒙了”,这里“我”与母亲泪均表现了“我们”母子对生活艰辛的切身体会。
10. 请分析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答案】9. D 10. ①以“我”对“那满山遍野的银白”的念想这一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收束全文,留下想象空间。②委婉含蓄地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对母亲深沉的赞美。③对“久居城里”的生活的思索。深化主题,余味无穷。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这里‘我’与母亲的泪均表现了‘我们’母子对生活艰辛的切身体会”说法错误。母亲的泪表现了母亲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段作用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从内容上和结构上进行考虑。
内容上的作用,可以联系本句的含义,突出上下文的什么内容,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感情等。在母亲心中,故乡的记忆,只有这如亲人般的槐花了,内心的不舍和留恋,让母亲泪眼朦胧。“我紧紧地依偎在母亲的身旁,用手轻轻梳理着她那花白的头发,眼前又弥漫起那满山遍野的银白”运用细节描写收束(总结)全文,画面真挚感人,让人印象深刻,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同时,作者将母亲“那花白的头发”与下文“那满山遍野的银白”相呼应,暗示了母亲对家的奉献,也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
从结构上分析,由文章开头“故乡山上有很多的松树和槐树……甜甜的槐香浓浓烈烈,弥漫了山乡的沟沟坎坎,仿佛连空气也变得黏稠起来”可知,最后一段照应了开头,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之势,让文章结构更加圆融。“那满山遍野的银白”点燃了“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对母亲深沉的赞美,对“久居城里”生活的思索,留下想象空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情感,余味无穷。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稹所论建。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
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颛意于守。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出知潮州。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
久之,知漳州。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久之,提举崇禧观。卒,年七十四。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
(选自《宋史·危稹传》,有删改)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
B.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
C.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
D.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叹奖,倪思认为能够得到危稹这样的人,自己就可以报效国家了。
B. 危稹重视教育,创建学校规矩。嘉定九年时,由危稹提议的学校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通过奏议论对要求建立起来的。
C. 危稹注重军事,奏对封赏之事。危稹在奏对时向朝廷请求恢复以军功大小来赏赐,派遣使者到边疆省察,用丰厚的赏赐提高间谍的水平,同时也讨论了和、攻、守问题。
D. 危敌关注民生,请求减免赋税。漳州每年有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五千缗,为此勒索民众特别厉害,危稹向朝廷上疏请求免除,但常平使有不同意见,危稹因被他弹劾而离职。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转达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
(2)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答案】11. A 12. D
13. (1)转运使杨万里到南康军巡视,突然与他相见聚会,对他夸奖、叹服不已,同他一起游览庐山,互相酬唱应对。
(2)城邑县里有令,如有人被告发受贿,就弹劾罢免他,(然后)没收他的财产用来还给民众。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危稹生性特别孝顺,父亲生病,希望减损自己的寿命来增益父亲的生年,病情不久就痊愈了。真德秀荣登从班,推举危稹以代替自己。危稹死后,又为他撰写墓志铭。“稹性至孝”“父疾”均是主谓结构,意思完整,中间应断开,排除B;“亲年”意思是父亲的生年,作动词“益”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疾”作“寻愈”的主语,“疾寻愈”是主谓结构,意思完整,中间应断开,排除CD。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危稹因被他弹劾而离职”错误,原文说危稹不想同常平使争辩,自己请求离职回家,而非“被他弹劾而离职”。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按”,巡视;“骤”,突然;“酬倡”,酬唱应对。
(2)得分点:“邑令有贿闻者”为被动句,“闻”意为被告发;“劾去”,弹劾罢免;“籍”,没收。
参考译文: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中举为进士。当时洪迈得到危稹的文章,为之赞赏激动不已。调至南康军担任教授。转运使杨万里到南康军巡视,突然与他相见聚会,对他夸奖、叹服不已,同他一起游览庐山,互相酬唱应对。调至广南东路担任帐司,没有到任,因为父亲去世免去职务,调至临安府担任教授。倪思推荐他,又对别人说:“我得到这样的一个儒学之士,可以报效国家了。”危稹因服母丧而免职,不久,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朝为武学谕,改任太学录。
第二年,迁升为武学博士,又迁升为诸王宫教授。危稹虽是以教职为官名,实际上并没有教授,请求改设创立宗子学,设置课试法如太学和武学两学一样,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嘉定九年,新学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通过奏议论对要求建立起来的。迁升秘书郎兼任屯田郎官。
危稹初始进对朝廷,请求恢复按军功大小予以赏赐,表明朝廷说话算数,弄清楚功臣的罪责以表彰忠节,设置武局以提倡习练武事,遣派使者以省察边防,给予厚赏使间谍精干。其次,讨论讲和、攻战坚守的利益与害处,为此请求专心一意坚守。柴中行离开,危稹赋诗送他,违背了宰相的意愿,被贬出朝廷,担任潮州知州。不久,因与金华徐侨通信的文字而被议论,罢黜职务,提举千秋鸿禧观。
很久以后,担任漳州知州。漳州的习俗以不葬亲属为常事,往往停留寄存僧庙古刹,危稹令人在高台、干燥之地开挖、填封三个义冢,规定期限,安葬死者,其中没有属主的无名死者,或有属主而亲属没有财力安葬者,官府代为安葬,一共有二千三百多,并刻石为碑,以便识别。漳州境内有临漳台,位处溪山最优美的名胜之地,在这上面修建龙江书院。建成之后,据经典自己讲习,人们为之心动、羡慕。城邑县里有令,如有人被告发受贿,就弹劾罢免他,(然后)没收他的财产用来还给民众。漳州每年有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五千缗,为此勒索民众特别厉害,前任漳州知州赵汝谠奏请减免五分之二,危稹又向朝廷上疏,全部罢免。恰巧遇常平使有不同意见,危稹不想同他争辩,于是自己请求离职回家。很久以后,提举崇禧观。死时,七十四岁。
危稹生性特别孝顺,父亲生病,希望减损自己的寿命来增益父亲的生年,病情不久就痊愈了。真德秀荣登从班,推举危稹以代替自己。危稹死后,又为他撰写墓志铭。他写的著作有《巽斋集》,对于各种经书有讲义、集解,编辑了各种有关魏、晋、唐各朝时期的诗词、文章。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BD ②.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误,诗歌的标题是“送子由使契丹”,而典故中李揆因担心被扣留,不承认自己是“第一人李揆”,可见诗人此时运用典故的目的应与李揆有相同之处。
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误,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可知,苏轼用这个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
故选BD。
(2)此题考查把握诗歌的形象中的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分析形象特点方法有①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②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③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④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译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云海”交代了二人的处境,即天各一方,“相望”说明二人情深意重;而从诗歌标题来看,苏辙又即将远赴契丹,面对此情此景,“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小儿女之态,描写了自己虽然与兄弟相隔云海,却无须因远行而泪沾衣襟,展现了诗人乐观旷达、洒脱的人物性格。
【点睛】送别诗的鉴赏技巧:
(1)从主题入手,体会诗中所抒之情(情感本质)。
(2)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领悟作者所抒何情。
因为赠别诗词是以抒情为主,而情景交融又是中华诗词独有的抒情方法,所以其次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才能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
(3)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
(4)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是深入领会诗意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诗歌创作的理论上来说,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它可以使读者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感的享受。(5)关注谐音修辞手法在赠别诗词中的运用。
(三)(每空1分,共10分)
15. 经典诗文默写。
(1)《诗经·氓》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3)屈原在《离骚》中抒发自己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多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多用比兴手法,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写自己的美德。
(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主人公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于嗟鸠兮 ②. 无食桑葚 ③. 总角之宴 ④. 言笑晏晏 ⑤. 亦余心之所善兮 ⑥. 虽九死其犹未悔 ⑦. 制芰荷以为衣兮 ⑧. 集芙蓉以为裳 ⑨. 谈笑有鸿儒 ⑩. 往来无白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于嗟、鸠、葚、宴、晏、兮、芰、裳、鸿。
四、写作(35分)
16. 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岁月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话题“牵动我心的声音”的偏正结构短语,中心词是“声音”,这是文章写作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的,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或艺术的;“牵动”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牵动我心的声音”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文章重在表达牵动的过程,即为什么牵动,怎样牵动,“我”显示了文章所要使用的人称,整篇文章应表达对声音的怀想、赞美等情感。文章可以实写,比如可写由听到书声、风雨声、教诲声、音乐声等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比如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对声音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所描摹的声音是有感染力的,有震撼力的,表现的“声音”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
细读材料可以发现,材料中涉及的对象无外乎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校园的课钟、窗外的风雨、新岁的爆竹、梦中的短笛等声音,这些可以成为牵动我们内心的声音,但写作之中要挖掘这些声音背后感动人心的力量,如青葱岁月的纯真美好,如父母师长的殷殷期望,如自然界生命的萌动。
行文构思上,可以先确定写作的对象,即“牵动我心的声音”是什么,如父亲的笛声,然后以笛声为线索,将父爱熔铸于笛声之中:年少时爱父亲,其笛声最美;年龄稍长时厌父亲,吹笛被看作“不务正业”;到外地求学时复苏了爱父的情感,其笛声与我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最后以“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收束全篇。
立意:
1.父母的叮嘱声绵延着厚重如山的关怀。
2.老师的谆谆教诲滋润我成长。
3.自然界的声响让我感受生命的律动。
陕西省西安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组,简答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西铁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西铁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附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附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阅读,文学类阅读,语言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