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过关检测A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第一章过关检测(A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北京时间2020年9月23日20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此时该地刚刚日落。下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北京 B.黑龙江
C.新疆 D.西藏
2.该学生于9月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9时48分12秒 B.20时3分56秒
C.19时56分4秒 D.19时52分8秒
3.该地日落时赤道上处于9月23日的理论范围几乎是( )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三 D.全球
答案:1.C 2.D 3.D
解析:第1题,北极星仰角为当地纬度,从图中看该地北极星仰角为40°,可知该地位于北纬40°;9月23日为秋分日前后,各地地方时18时日落,由材料可知该地北京时间20时日落,可知该地位于东经90°,故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第2题,一个恒星日是23时56分4秒,比一个太阳日24小时短3分56秒,因此织女星每天会比北京时间早3分56秒出现在同样位置,2天应提前7分52秒,因此当9月25日在同样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时,北京时间为19时52分8秒。第3题,人们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和180°经线为界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该地日落时为北京时间9月23日20时,可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180°,因此全球为同一天。
下图表示地球公转运动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读图,完成第4~5题。
4.当地球公转到丁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B.此时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90°
C.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5.地球由丁处公转到甲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 )
A.大于23°26' B.小于23°26'
C.等于23°26' D.等于46°52'
答案:4.C 5.C
解析:第4题,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丁位置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且向北移动。第5题,地球位于丁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地球位于甲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等于23°26'。
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7题。
图1
图2
6.判断图1中河流的横截面剖面图为(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沉积物)( )
7.若在两河口处建港口,应分别建在( )
A.甲岸、丙岸
B.乙岸、丙岸
C.甲岸、丁岸
D.乙岸、丁岸
答案:6.B 7.C
解析:第6题,图1中的河流位于北半球,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偏向甲岸,即南岸,河流不断冲刷南岸,泥沙不断在北岸堆积。第7题,为了提高船舶的吨位和便于船舶的停靠,应选择河口水深的一侧建设港口,即受河流侵蚀的一侧。
下图反映的是北半球M、N、P三地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情况。读图,完成第8~9题。
8.图中反映冬至日状况的一组是( )
A.M1、N1 B.M2、N2
C.M1、P2 D.N1、P2
9.三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P、M、N B.M、N、P
C.N、M、P D.P、N、M
答案:8.B 9.B
解析:第8题,北半球各地夏至日昼长夜短,冬至日昼短夜长,而且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大、冬至日小,据此可知M2、N2、P2反映的是冬至日状况,而M1、N1、P1反映的是夏至日状况。第9题,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降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据此可以判断三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M、N、P。
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读漠河(53°N)某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完成第10~12题。
10.该日最接近(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1.该地位于北京的(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2.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 )
A.3小时
B.3小时16分
C.4小时
D.3小时32分
答案:10.B 11.A 12.D
解析:第10题,图示该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0°,该地纬度为53°N,故太阳直射点位于23°N,故该日最接近夏至。第11题,该地正午12:00时,北京时间为11:52,该地位于北京偏东方向;北京纬度约为40°N,该地为53°N,位于北京的偏北方向。故该地位于北京的东北方向。第12题,由日出、正午时间,可计算出日落时间为20:20(北京时间);该地正午12:00时,北京时间为11:52,则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早8分钟,日落时当地时间为20:28,该地暮光为日落至午夜(当地24:00)的时间,故该地暮光持续时间为3小时32分。
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21时的太阳位置。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该地经度为( )
A.30°E
B.15°W
C.60°E
D.75°W
14.该地纬度可能为( )
A.50°S B.50°N
C.10°S D.10°N
答案:13.B 14.B
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太阳位于该地正南方,故该地地方时为正午12时,比北京时间晚9小时,故该地经度为15°W。第14题,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该地的地理纬度位于21°34'~68°26';读图可知,此时太阳位于观测地正南方,故该地的地理纬度为北纬21°34'~68°26'。
2020年1月,重庆某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格雷斯教授来渝讲学。下图为格雷斯教授与重庆某大学王教授联系接机事宜的聊天截图。据此完成第15~16题。
15.根据格雷斯教授与王教授的聊天信息可推知,格雷斯教授飞抵重庆江北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
A.10日05:00 B.10日21:00
C.11日04:00 D.11日12:00
16.格雷斯教授到达重庆后,发现( )
A.夜长比伦敦长 B.日出时刻比伦敦早
C.昼长比伦敦短 D.正午太阳高度比伦敦小
答案:15.D 16.B
解析:第15题,从图中可看出,格雷斯教授出发时伦敦时间为10日13时,由此可计算出出发时的北京时间为10日21时。飞机飞行约15小时抵达重庆江北机场,此时北京时间为11日12时。第16题,1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短,重庆纬度低,其昼比伦敦长,夜比伦敦短,日出更早;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方降低,故1月重庆正午太阳高度比伦敦大。
下图为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第17~18题。
17.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B.寒露(10月8日前后)
C.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D.清明(4月5日前后)
18.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
A.南半球 向北移动 B.北半球 向北移动
C.北半球 向南移动 D.南半球 向南移动
答案:17.C 18.A
解析:第17题,由“今日日出日落时间”可知,“今日”上海昼长为11小时48分,接近12小时,说明该日接近秋分日或春分日;结合“明日日出日落时间”可知,该地“明日”昼长仍小于12小时,但昼长变长,从而可判断当日更接近春分日。第18题,由于该地昼长小于12小时,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由于北半球的昼长变长,所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据此完成第19~20题。
地点 | 甲 | 乙 | 丙 | 丁 |
昼长差 | 0 | 8小时30分 | 13小时56分 | 24小时 |
19.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只考虑纬度因素影响,一年中,四地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总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甲、乙
C.甲、乙、丁、丙 D.丁、丙、乙、甲
答案:19.D 20.A
解析:第19题,昼长差=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根据表格中的昼长差值,甲地昼长差为0,位于赤道,属于热带;乙、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不在寒带;丁地昼长差为24小时,说明有极昼极夜现象,属于寒带。第20题,只考虑纬度因素影响,纬度越低,一年中,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昼长差越小,说明纬度越低。一年中,四地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总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甲、乙、丙、丁。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6分)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自转方向判断,该图为以 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此时北半球为 (节气)。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此时A点地方时为 时,此日A地的昼长为 小时,C点的夜长为 小时。
(4)A、B、C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a、b、c由大到小为 ,其中B地当天正午太阳高度为 。
(5)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答案:(1)南 冬至
(2)(23°26'S,180°)
(3)3 18 12
(4)b>c>a 90°
(5)8
解析:第(1)题,由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知,图中极点为南极点;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北半球为冬至。第(2)题,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读图可知,0°经线为0时,则180°经线为12时,故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S,180°)。第(3)题,0°经线为0时,A点位于0°经线以东45°,故A点地方时为3时。A点位于晨线上,此时为3时,即A点3时日出,可计算出A点昼长为18小时。C点位于赤道上,全年夜长为12小时。第(4)题,由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并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故正午太阳高度b>c>a。第(5)题,此时0°经线为0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应为8时。
2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6月18日17时32分,美国宇航局“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和“月球勘测轨道器”搭乘“阿特拉斯五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28°26'N,81°W)成功发射升空。这是美国宇航局重返月球计划的第一步,意在开创月球探索的新纪元。下图为两个探测器升空当日某时的太阳光照图。
(1)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所在的时区为 ;“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和“月球勘测轨道器”升空时,北京时间为 。
(2)材料二图中的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3)判断材料二图中的是 (填“晨”或“昏”)线,是 (填“晨”或“昏”)线。
(4)依据材料二光照图,计算卡纳维拉尔角的地方时是 。
答案:(1)西五区 2009年6月19日6时32分
(2)A、B C
(3)昏 晨
(4)12时36分
解析:第(1)题,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的经度为81°W,应在西五区;东八区的时间比西五区早13个小时,当西五区为6月18日17时32分时,北京时间为6月19日6时32分。第(2)题,线速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线速度最大的是A、B两点,最小的是C点。第(3)题,顺地球自转方向,是由昼进入夜的界线,应为昏线,则是晨线。第(4)题,由材料二图可知,90°W地方时为12时,可计算出81°W的地方时为12时36分。
2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通过观测“圭”上“表”影的长短变化可确定节气。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圭表示意图。
(1)指出图1中当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度,并描述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2)分析图1中当地球从b位置运行至c位置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将会发生的变化。
(3)图2中“圭”的适宜长度取决于图1中哪个(填字母)位置时的正午“表”影长度?
(4)如图所示安放圭表,主要适用于我国哪些纬度(说出纬度范围)?
(5)简单评价利用圭表确定节气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1)赤道(0°纬线);全球昼夜平分。
(2)减小;缩小。
(3)d。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5)优点: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方便直观,便于观测,直接指导农业生产等)。
缺点:精度受圭表的规格限制较大(用时长,效率低,受天气影响大等)。
解析:第(1)题,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判断a为春分,故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第(2)题,b为夏至日,c为秋分日,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缩小。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圭”的适宜长度取决于冬至日的影子长度,图1中d为冬至日。第(4)题,图中无论冬至日还是夏至日圭表的影子都在北方,故主要应用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第(5)题,结合圭表操作简单,但精度差且容易受天气影响等特点进行评价。
24.(16分)下图中EF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地球公转速度较 。
(2)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时。
(3)此时我国昼长的分布规律是 ,地球表面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
(4)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纬度)、 (经度)。
答案:(1)画图略(EF的右侧为夜半球)。 冬至 快
(2)17 9
(3)由南向北昼长越来越短 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
(4)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23°26'S 45°E
解析:第(1)题,EF为昏线,说明图中EF的右侧为夜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因此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靠近近日点,故公转速度较快。第(2)题,读图可知,135°W(西九区)为0时,北京时间比西九区早17小时,国际标准时间比西九区早9小时。第(3)题,冬至日我国越往北白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第(4)题,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图中135°W为0时,故12时经线为4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