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区2021-2022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116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茂南区2021-2022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116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茂南区2021-2022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116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茂南区2021-2022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1162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试卷整套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单元测试(第五单元)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单元测试(第五单元),文件包含茂南区2021-2022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茂南区2021-2022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茂南区2021-2022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
(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24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龚自珍《己亥杂诗》)
(4)《望岳》中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坚毅豪迈的气概的句子是:□□□□□,□□□□□。(杜甫《望岳》)
(5)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达在苦难之中依然对前途抱有希望的句子是:□□□□□□□,□□□□□□□。(陆游《游山西村》)
(6)《望岳》中写细望之所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的句子是:□□□□□,□□□□□。(杜甫《望岳》)
2.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tiǎo dòu( )。
(2)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wěi suǒ( )。
(3)那里装的是什么xiān lù qióng jiāng(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4)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hōng hōng liē liē( )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
3. 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展刚是一个孝子,今天特地为八十大寿的父亲举办了一场寿宴,场面非常热闹。他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A.孝子 B.大寿 C.感谢 D.令尊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是( )(3分)
A.欣赏对联,可以增长人文知识和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陶冶情操。(在“和”后面加上“了解”)
B.据悉,目前只有个别省份使用高考课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删除“包括”或者“由......组成”)
C.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工厂的订单减少了一倍。(将“减少”改为“降低”)
D.北京市鼓励乘客合乘出租车已解决出行打车难。( 在“打车难”后面加上“的问题”)
5. 【立德树人·文化自信】在“汉字偏旁探源”活动中,老师在钉钉群“家校本”发布了任务单,请你运用课外积累的知识完成表格。(4分)
“汉字偏旁探源”任务单
偏旁
汉字
成语/名句
我的发现
①________
人迹~至
通过“汉字”栏的篆文字形,我明白了“”
“ ”“ ”是汉字“④________”作偏旁时的不同形式。
罗
②________(成语)
③________
学而不思则~
二、阅读(46分)
(一)文言文比较阅读(19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⑥。
(选自《晋书·安贫乐道》)
【注释】①耽:非常爱好。②营:谋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⑤哂(shěn):讥笑。⑥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_
(2)无案牍之劳形 劳:____________
(3)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 或: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 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9.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不 营 产 业 常 丐 食 诵《诗》虽 家 无 斗 储 意 怡 如 也
10.【甲】文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乙】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结合两文分析两人“君子”形象的异同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一)(10分)
口味·耳音·兴趣
汪曾祺
①我有一次买牛肉,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中年妇女,看样子是个知识分子,南方人。轮到她了,她问卖牛肉的:“牛肉怎么做?”我很奇怪,问:“你没有做过牛肉?”-----“没有。我们家不吃牛羊肉。”----“那您买牛肉——?”----“我的孩子大了,他们会到外地去。我让他们习惯习惯,出去了好适应。”
②这位做母亲用心良苦,我于是尽了一趟义务,把她请到一边,讲了一通牛肉做法,从清炖、红烧、咖喱牛肉,直到广东的蚝油炒牛肉、四川的水煮牛肉、干煸牛肉丝……
③有人不吃羊肉。我们到内蒙去验生活。有一个女的不吃羊肉,闻到羊肉味都恶心,这可苦了。她只好顿顿吃开水泡饭,吃咸菜。看见我吃手抓羊贝子(煮全羊)吃得那样香,直生气!
④有人不吃辣椒。我们到重庆去体验生活。有几个女演员去吃汤圆,进门就嚷嚷“不要辣椒!”卖汤圆的冷冷说:“汤圆没有放辣椒的!”
⑤许多东西不吃,“下去”很不方便。到一个地方,听不懂那里的话,也很麻烦。
⑥我们到湘鄂赣去体验生活。在长沙,有个人的鞋坏了去修鞋,鞋铺里不收,“为什么?”-----“修鞋的不好过。”-----“什么?”-----“修鞋的不好过!”我只得给他翻译一下,告诉他修鞋的今天病了,他不舒服。
⑦上了井冈山,更麻烦了:井冈山说的是客家话。我们听一位队长介绍情况,他说这里没有人肯当干部,他挺身而出,他老婆反对,说是“辣子毛补,两头秀腐”──“什么什么?”我又得给他翻译:“辣椒没有营养,吃下去两头受苦。”这样一翻译可就什么味道也没有了。
⑧我去看昆曲,“打虎游街”、“借茶活捉”……好戏。小丑的苏白尤其传神,我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笑声。邻座是一个唱花旦的京剧女演员,听不懂,直着急,老问:“他说什么?说什么?”我又不能逐句翻译,很遗憾。 我有一次到民族饭店去找人,身后有几个少女在叽叽呱呱地说很地道的苏州话。一边的电梯来了,一个少女大声招呼她的同伴:“乖面乖面(这边这边)!”我回头一看:说苏州话的是几个美国人!我们那位唱花旦的女演员在语言能力上比这几个美国少女可差多了。
⑨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尝(有些吃的我也招架不了,比如贵州的鱼腥草);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四川话、苏州话、扬州话(有些话我也一句不懂,比如温州话)。否则,是个损失。
⑩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选自汪曾祺《食神》)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给中年妇女讲了一通牛肉的做法,说明我乐于助人,对于这位母亲的做法很是赞赏。
B.美国少女语言能力比唱花旦的女演员差多了。
C.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语言表达就生动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D.“我”精通多种牛肉的做法, 说明“我”对生活的热爱、兴趣的广泛。
13.选文的“中年妇女”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14.“口味、耳音、兴趣”三者之间有何联系,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现代文阅读(二)(17分)
一寸都不能少
阎秀丽
①爹拄着镐头,背靠着地头上的一棵杨树,磕了磕鞋里的土,然后眯着眼睛,看着面前一排排笔直的垄沟,延伸到炊烟的最深处。
②他的眉头忽然皱了一下,用手在眼前上下比量一番,又在地头来回走了几遍,越走眉头皱得越紧。
③我纳闷儿地看着爹,低声问娘:“我爹怎么了?”
④“谁知道抽的哪门子风。”娘说。
⑤“这都快中午了,我饿了,喊我爹回家吧。”我咽了口唾沫,看了看爹的背影,对娘说。
⑥爹性子急躁,还保留着在部队的作风,做什么事都极认真、讲原则,差一点儿也不行,他不发话,我可不敢擅自“离队”。
⑦娘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又看了看我,回头喊了一嗓子,爹没应,又喊了声,爹还是没理,自顾自地在地头上走来走去。娘生气了,拉着我的手就往家走。我回头,发现爹正猫着腰,似乎在一条垄沟里寻找着什么东西。
⑧我和娘回到家,吃了午饭,便又去了地里。还没等到地方,就发现我家的地里站着一群人,有很大的吵架声从人群里传出来。
⑨吵架的,竟然是爹和老瓦叔!爹和老瓦叔怎么能吵吵起来?他们俩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⑩听说爹当兵走的时候,老瓦叔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你就放心去部队吧,家里有我呢。即使后来他们都成家了,我家的农活儿老瓦叔还是像以前那样,没少帮忙干。爹也很感激,每次回来都会和老瓦叔喝两盅,唠上好一阵子。
⑪我和娘钻进人群,看到爹拎着镐头,额头上青筋暴起,指着离他不远的老瓦叔,高一声低一声地吼着。
⑫“弟妹你来评评理,你说说你家人,非得说我占了你家的地,这怎么可能?你家的地这些年都是怎么种的?还不是每年开春我帮你们家种?他说地不对劲儿,这不是埋汰我吗?”【A】老瓦叔涨红着脸,横在娘的面前气哼哼地说。
⑬我心里也有些生爹的气,狠狠瞪了爹一眼。老瓦叔虽然爱占点儿小便宜,可平时没少帮我家忙。他家的日子比较紧巴,但也不会干占地这样的事啊!
⑭娘赶紧笑着说:“别听他胡说,你怎么能占我家的地呢?”爹几步跨到要离去的老瓦叔面前,两手一张吼道,“把地的事儿整明白再走!”
⑮“哎,我看你是没完没了啊,谁稀罕占你家地咋的?当初分地的时候是有文书的,你这块地有多少条垄沟,你数数,看少没少!”
⑯“垄沟是一条没少,界石也在那儿埋着,看哪儿都没毛病,但是垄台儿变窄了!当初分地的时候,界石正对着这棵小树。”父亲指着地头儿的杨树说,“当时我是不是还开玩笑说不用埋界石,用这棵树当界石得了。你说树要是死了咋办,还得以界石为准。这你都忘了?要不咱们拿上尺,按照文书重新量一下?”
⑰“我……我……”爹的话让老瓦叔忽然结巴起来,【B】他看了看爹的眼睛,又看了看地头的那棵树,赤红着脸说不出话来。
⑱“行了,不就是半条垄的事吗?至于吗!”娘赶紧拽着爹的袖子,低声说道,“他家地少人多,算了。”
⑲“绝对不行!”爹转身离开,声音很大。
⑳打那以后,老瓦叔看到爹和娘的身影,都会讪讪地躲开,满脸的不自在。爹在县里工作,忙起来根本没空回家。家里有什么农活儿,娘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去麻烦老瓦叔帮忙,只能自己干。我心里不由得对爹多了一丝怨气,就因为那半条垄,好好的两家人倒变了仇人一样。
㉑燥热的夏天,一个跟斗跳进了秋天的谷香里。爹弯着腰,身子前倾,飞快地挥舞着镰刀,随着有节奏的刷刷声响,他用脚一勾,镰一挟,谷子便成一抱……爹把收割下来的粮食装了满满两大袋子。他望着我说:“走,去你老瓦叔家一趟。”我虽然纳闷儿,但还是跟着爹去了老瓦叔家。
㉒“送给你啦。”爹将粮食从独轮车上卸下来说。【C】看着爹和满满的两袋粮食,老瓦叔的脸,红得像猪肝。
㉓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我蹦跳着跟在爹的身后,看着阳光被树叶剪碎,落在心里成了点点滴滴的疑惑。忍不住问爹:“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粮食,给他送去干什么啊?”爹说:“他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要不能占咱们家地吗?”
㉔“既然你这么想,那他占就占了呗,还急赤白脸地要回来干吗?咱们挨着累收了粮食又给人送去,图啥呢?”
㉕“两码事。我当兵的第一天,班长就告诉我,有一句话,每个人一定要牢记在心。”爹的眼睛蒙上了一层雾气,“这不仅成为渗进骨子里的习惯,也成了每名军人一生的誓言。”
㉖“啥话?”
㉗爹放下手里的独轮车,身体站得笔直,看着眼前广袤的土地,声音铿锵有力。“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少!”爹的话在蓝天下轰然作响。
(选自《辽宁日报》,有删改)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16.分析选文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
17.按要求完成下列问答。(4分)
(1)赏析选文第㉑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爹弯着腰,身子前倾,飞快地挥舞着镰刀,随着有节奏的刷刷声响,他用脚一勾,镰一挟,谷子便成一抱……”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
18.选文结尾段有何作用?(5分)
三、作文(50分)
19. 时光,太匆匆,它仿佛水一样从我们的身边流过,无声无息,渐行渐远......而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拼搏过、哀伤过、快乐过、感动过的片段,如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开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鲜艳的亮色。
请以“开在记忆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
400
600
四、附加题(10分)
“先生们,我能够说法语、英语、德语和拉丁语。我本可以在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就跟你们交谈的;但是,我想先认识认识你们,然后再考虑考虑。你们用四种语言讲的故事,内容绝对相似,使我确信了你们的身份。”
……
“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的十分之七的表面,大海呼出的气息纯净、健康。大海广阔无垠,人在这里不会孤独,因为他感觉得到周围涌动着的生命。大海只是一种超自然而又神奇的生命载体,它只是运动,是爱,像你们的一位诗人说的,是无垠的生命。实际上,教授先生,大自然的三界都展现在这里:矿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动物界在这里更是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四个植虫群,有三个纲的节肢动物,有五个纲的软体动物,有三个纲的脊椎动物,即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成群的鱼。鱼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总数为一万三千多种,其中在淡水中出现的只有十分之一。大海是大自然的一座宝库。可以说,地球上先有的是大海,地球自大海始,谁又敢说它不会最终归于海洋呢!”
(选自《海底两万里》)
20.请结合尼摩船长的话,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1.海底世界,奇珍无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前,曾到东海龙宫索要了几样宝贝,请写出其中一样。尼摩船长也在海底沉船中获得了很多珍宝,这些珍宝主要用于哪个方面?(4分)
22.《海底两万里》与《西游记》在写作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请从想象手法或故事情节的角度,结合两部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