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原卷+解析卷)
- 2.3.3 物质的量浓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2.2 氯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氯离子的检验-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2.1 氯及其化合物-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1.1 钠及其氧化物-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章末培优 第2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212钠盐及其焰色试验-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212钠盐及其焰色试验-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 班级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课时2 钠盐及其焰色试验重点(1)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用途。(2)了解焰色试验的概念、本质及操作。1.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膨松剂,其原因是①热稳定性差②增加甜味③产生二氧化碳④提供钠离子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详解】由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在面团里形成大量气泡,使得面包变得松软,即原因是①③;故选B。2.(2021·南宁市英华学校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性:碳酸钠 碳酸氢钠B.相同条件下,热稳定性:碳酸钠 碳酸氢钠C.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碳酸钠 碳酸氢钠D.一定条件下,碳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可以转化为碳酸钠【答案】B【详解】A.相同温度下,较易溶,故A错误;B.碳酸氢钠加热发生分解反应 ,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故B正确;C.碳酸钠与酸反应先转化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的速率:碳酸钠碳酸氢钠,故C错误;D.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或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转化为碳酸钠,故D错误;故选B。3.(2021·广东高一期中)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溶液,某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其中合理的是 ①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溶液②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的是Na2CO3溶液③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 NaHCO3溶液④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溶液⑤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溶液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④⑤【答案】D【详解】①Na2CO3和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均会产生沉淀,且几乎无先后顺序,无法区分,①不选;②Na2CO3和NaHCO3溶液均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均变为红色,②不选;③NaHCO3固体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产生,但溶液不行,③不选;④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会先生成NaHCO3,NaHCO3再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④正确;⑤NaHCO3与BaCl2不反应,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溶液,⑤正确;故答案选D。4.(2021·浙江高一期末)实验室按如下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NaCl)的纯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入盐酸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B.在装置②、③间添加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测定结果更准确C.若省去装置④,对测定结果无影响D.反应结束后,无需再通入空气【答案】A【分析】测定纯碱纯度的原理是利用盐酸和纯碱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和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然后测量装置③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即可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进而求出纯碱的质量,进而求出纯碱的纯度,为了防止装置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需先通过装置①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赶走整套装置里的空气,又为了防止空气从装置③右端导管进入,所以需在装置③后连接装置④防止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装置③,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测定原理是利用盐酸和纯碱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和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来计算的,则滴入盐酸前应把装置中含二氧化碳的空气赶走,故A正确;B.若添加饱和NaHCO3溶液洗气瓶,挥发出的HCl气体会和NaHCO3反应生成CO2气体,根据测定原理,对测定纯碱纯度会有影响的,故B错误;C.若省去装置④,则装置③右端导管会从外界进入空气,而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根据测定原理,进入的二氧化碳会对测定结果有影响,故C错误;D.反应结束后,为了使反应生成的CO2气体能都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则需再次通入空气,赶走装置中剩余的CO2气体,故D错误;本题答案A。5.(2020·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一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Ba2+=BaSO4↓B.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O+OH-=CO2↑+H2OC.碳酸钙溶解于盐酸中:CO+2H+=CO2↑+H2OD.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2O2+2H2O=4Na++4OH-+O2↑【答案】D【详解】A.CuSO4与Ba(OH)2反应,Cu2+与OH-可以生成Cu(OH)2沉淀,离子方程式为SO+ Cu2++Ba2++2OH-=BaSO4↓+Cu(OH)2↓,A错误;B.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OH-= CO+ H2O,B错误;C.CaCO3难溶于水,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C错误;D.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O2,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D正确;故选D。6.加热10.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5g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A.58% B.42% C.36% D.64%【答案】A【详解】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时,碳酸钠不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为2NaHCO3Na2CO3+CO2↑+H2O,则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由于碳酸氢钠分解的缘故,设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利用差量法计算,则2NaHCO3Na2CO3+CO2↑+H2O △m2×84 106 62 m 10.0g-8.45g=1.55g m=4.2g所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0g-4.2g=5.8g ,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A。7.(2021·江苏高一期末)取16.8gNaHCO3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将剩余固体分成四等份,分别取四份固体进行实验。下列能够说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的是A.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B.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C.称量固体,继续加热,冷却后再次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不变D.加入稍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质量为2.925g【答案】C【详解】A.NaHCO3和Na2CO3溶液都呈碱性,滴加酚酞后都变红,无法证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故A错误;B. 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NaHCO3也会出现白色沉淀,无法证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故B错误;C. 称量固体,继续加热,冷却后再次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不变,说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故C正确;D. 加入稍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根据Na元素守恒可知,无论碳酸氢钠是否完全分解,最后得到的NaCl始终相等,无法证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故D错误;故选C。8.下列对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把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被检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用硫酸把铂丝洗净④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⑤没有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全部【答案】A【详解】①在观测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故①正确;②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被检物质,进行焰色反应,故②正确;③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目的,不用硫酸来清洗铂丝,故③错误;④焰色反应是电子的跃迁引起的,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故④正确;⑤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反应,故⑤正确;综合分析可知,正确的有①②④⑤,故A正确;故答案选A。9.(2020·浙江高一期中)焰色试验过程中铂丝的清洗和灼烧与钾焰色反应的观察两项操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为止,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B.钾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深的火焰D.没有铂丝可用光洁无锈铁丝代替【答案】C【详解】A.为防止其它离子干扰,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为止,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故A正确;B.钾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以排除钠离子的干扰,故B正确;C.为了能够更加突出被检验试剂的颜色,选用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焰本身颜色的干扰,故C错误;D.铁的焰色几乎为无色,对其它元素的焰色无影响,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反应,故D正确;选C。10.(2021·海原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某物质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焰色反应为紫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可能是钾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钾元素C.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有钠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钾【答案】D【详解】A.钾的化合物中含有钾元素,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焰色反应为紫色,A正确;B.某物质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焰色反应为紫色,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钾元素,B正确;C.蓝色钴玻璃可以过滤黄光,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钠元素,C正确;D.该物质含有钾元素,可以是钾单质,也可以是钾的化合物,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11.(2021·江苏高一期末)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设计方案制备少量碳酸氢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为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C.丁装置是为了吸收丙装置可能逸出的NH3、CO2,防止污染空气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答案】B【分析】工业上侯氏制碱法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入氨气,通入足量的氨气后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所以溶液中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将碳酸氢钠晶体加热后得纯碱碳酸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 利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因盐酸易挥发,所以,二氧化碳中常会含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通过碳酸氢钠的溶液是可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因此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二氧化碳与氯化氢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选项A错误;B.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选项B正确;C. 实验过程中氨气可能有剩余,而稀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所以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末反应的NH3,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氨气极易溶于水,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是防止倒吸,选项C错误;D. 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分离固体与液体,常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过滤操作,选项D错误;答案选B。12.(2021·浙江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月考)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气体可以是空气,反应前和反应后均需通一段时间空气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C.没有a装置会导致所测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D.a装置内应装碱石灰,目的是为了尾气处理【答案】B【分析】用气体X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影响测定结果,X可以是氮气等。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装置B中利用冰水混合物冷却生成的水蒸气,装置C中的碱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后干燥管中为碱石灰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进入装置C影响测定结果,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详解】A.X气体不能是空气,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会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也被装置C吸收,测定碳酸氢钠质量增大,碳酸钠质量减小,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故A错误;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水蒸气进入装置C导致测定二氧化碳质量增大,碳酸氢钠质量增大,碳酸钠质量减小,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故B正确;C.没有装置a,会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也被装置C吸收,测定碳酸氢钠质量增大,碳酸钠质量减小,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故C错误;D.仪器a应装碱石灰,目的是防止外界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中,影响二氧化碳质量测定,故D错误,故选:B。13.(2021·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期末)A 、B、 C、 D 、E 、F六种物质有如下变化关系,E是淡黄色固体,判断:(1)写出化学式:E 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 (2)E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E: ___________F→C:___________C→D: ___________【答案】Na2O2 Na2CO3 1∶2 2Na + O2 Na2O2 2NaHCO3Na2CO3+H2O+CO2↑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分析】A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粉末E,E为Na2O2,则A为Na,钠与水反应生成B且也能由过氧化钠转化得到,可推知B为NaOH,由于NaOH与二氧化碳得到C,C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得到F,可推知C为Na2CO3、F为NaHCO3,碳酸钠与HCl反应得到D,D也能由过氧化钠转化得到,可推知D为NaCl,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a,B为NaOH,C为Na2CO3、D为NaCl,E为Na2O2,F为NaHCO3,故答案为:Na2O2;Na2CO3;(2)E为Na2O2,过氧化钠中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钠离子,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为1∶2,故答案为:1∶2;(3)A→E是钠的燃烧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O2 Na2O2;F→C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C→D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故答案为:2Na + O2 Na2O2;2NaHCO3Na2CO3+H2O+CO2↑;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14.(2021·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一期中)I.为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取少量Na2CO3粉末加在大试管的底部,另取少量NaHCO3粉末加在小试管底部。预热后在大试管底部加热。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___________(填“A”或“B”)中会出现浑浊现象。(2)实验现象证明,加热条件下,Na2CO3比NaHCO3更___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II.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2)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3)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有关该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中,下列因素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__。A.样品分解不完全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C.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答案】B 稳定 干燥管 将水蒸气变为液态水 AC 【分析】热稳定性:Na2CO3>NaHCO3,NaHCO3受热易分解:,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试管A中无现象;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加热,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通入装置B中,由于温度较低,水蒸气液化形成液态水,从而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装置C吸收生成的CO2,通过比较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得出生成CO2的质量,从而计算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详解】I.(1)NaHCO3受热易分解,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试管A中无现象,证明加热条件下,Na2CO3比NaHCO3更稳定;II.(1)仪器a是干燥管;(2)由分析可知,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将水蒸气变为液态水,从而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3) A.样品分解不完全,生成CO2的质量偏低,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A项选;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未除去生成的水,使CO2的质量偏高,造成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B项不选;C.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得到CO2的质量偏低,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C项选;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空气中含有少量CO2,使CO2的质量偏高,造成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D项不选;答案选AC。15.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和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1)方法Ⅰ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由此可知方法Ⅰ_______(填“能”或“不能”)鉴别和。(2)方法Ⅱ能鉴别和的现象是__________。(3)方法Ⅲ、Ⅳ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与方法Ⅲ相比,方法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A.方法Ⅳ比方法Ⅲ复杂B.方法Ⅳ比方法Ⅲ安全C.方法Ⅳ比方法Ⅲ操作简便D.方法Ⅳ可以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实验,而方法Ⅲ不行(4)若用方法Ⅳ验证和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有的同学在连接盛的试管的导管口观察到开始加热时也有气泡产生,据此认为加热也分解。你认为此观点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5)除了以上方法,请再写出一种鉴别二者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能 盛的装置比盛的装置反应剧烈且反应后的气球大 , D 错误 试管A中的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把二者分别配成溶液后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无现象的为 【分析】方法Ⅰ利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快慢来鉴别,方法Ⅱ利用等质量的、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与稀盐酸反应剧烈且产生的气体多进行鉴别,方法Ⅲ、Ⅳ利用了受热分解可生成,而受热不分解的性质进行鉴别。方法Ⅳ的优点是用一套装置可同时做两个实验,据此解答。【详解】(1)方法Ⅰ中与稀盐酸反应开始时无气泡放出,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时才有气泡产生,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立即有气泡产生,所以能鉴别二者,故答案为:①,;②;③能; (2)方法Ⅱ利用等质量的、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与稀盐酸反应剧烈且产生的气体多进行鉴别,现象为盛的装置比盛的装置反应剧烈且反应后的气球大,故答案为:盛的装置比盛的装置反应剧烈且反应后的气球大;(3)方法Ⅲ、Ⅳ利用了受热分解可生成,而受热不分解的性质进行鉴别。方法Ⅳ的优点是用一套装置可同时做两个实验,故答案为:,;D; (4)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A,可知试管A中温度比试管B中温度高,因此试管B中盛放,且与试管B相连的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与试管A相连的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更能说明稳定性:,连接盛的试管的导管口观察到开始加热时也有气泡产生,是试管A中的空气受热膨胀逸出,故答案是:;错误;试管A中的空气受热膨胀逸出;(5) 把二者分别配成溶液后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无现象的为,此方法也可鉴别,故答案为:把二者分别配成溶液后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无现象的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解释焰色试验的现象和原理,下列有关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课时练习,文件包含212钠的几种化合物焰色试验精准练习-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212钠的几种化合物焰色试验精准练习-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213钠盐与焰色试验分层作业解析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213钠盐与焰色试验分层作业原卷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