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无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904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无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904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无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904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无答案))
展开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2019人教版)
地 理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住宅区的建筑布局对采光影响较大。图1是我国某城市的一个住宅小区布局示意图,该小区建筑都是总高33层的楼房。图2是6月22日7:00和12月22日15:00的小区甲楼房影子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P、Q日影出现的时间分别是( )
①P:6月22日7:00 ②P:12月22日7:00 ③Q:6月22日15:00 ④Q:12月22日15:00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小区广场阳光照射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
A.夏季早晨 B.冬季早晨 C.夏季傍晚 D.冬季傍晚
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合形成黑龙江干流。下图为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合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河心沙洲一年中面积最小的是(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4.石勒喀河南岸泥沙淤积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石勒喀河南岸开阔 B.石勒喀河含沙量大
C.地转偏向力作用明显 D.额尔古纳河流速较快
如图为某年2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当天北京局部有零星小雪,东北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雪天气。读图回答此时( )
A.东北地区暴雪区域多处于暖锋的锋后 B.北京降雪小是因为锋前暖气团较干燥
C.海南岛东部沿海受风暴潮袭击 D.珠三角地区可能会发生泥石流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区域内大致可划分为湖泊区、外围区和周边区三部分。湖泊区内分布着大小湖泊近百个,湖水冬季不结冰,周边区为人类居住活动较多的区域。研究发现,湖泊区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其它区域,具有“暖岛效应”。读巴丹吉林沙漠不同区域冬季白天和夜晚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该区域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高山冰雪融水 B.地下水 C.大气降水 D.河流水
6.与白天相比,夜晚的湖泊区( )
A.暖岛效应消失 B.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层较稳定 D.风力显著增强
7.相对于湖泊区,周边区昼夜温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绿洲面积大 B.聚落分布多 C.距离海洋近 D.冬季多云雨
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位于天山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每年某个季节湖泊的水面昼化夜冻,冰雪渐融,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自然奇观(图一),其中以湖区西岸大河口景区和南岸白鹭洲景区最为壮观。读博斯腾湖区域图(图二),完成下面小题。
8.一年中,博斯腾湖最有可能发生“推冰”奇观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博斯腾湖沿岸的大河口景区和白鹭洲景区“推冰”奇观最为壮观,影响其的风力主要是(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0.下列关于博斯腾湖湖水是淡水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
A.流域内降雪多,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B.所处流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C.有河流流出湖泊,使湖水向外排泄 D.地处外流区,且有大量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盐分。
下图为“内蒙古地区主要名山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问题。
11.根据当地垂直植被带分布规律判断,甲处植被带应为( )
A.落叶阔叶林带 B.荒漠带 C.高山灌丛带 D.山地针叶林带
12.贺兰山乙植被带只分布在东坡,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海陆分布
13.黄岗梁与贺兰山西侧地区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沙漠化 B.盐碱化 C.石漠化 D.红漠化
西湖龙井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生产地域面积包括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周边的168km2。 下图为杭州西湖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4.图中“西湖龙井”茶园的主要分布地( )
A.地形为平坝 B.位于背阴坡 C.土壤为酸性 D.人口很稠密
15.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闻名天下,享有“百茶之首”“绿茶皇后”之美誉。 这主要得益于( )
A.手工炒茶,经验丰富 B.历史悠久,文化优势
C.地理环境独特 D.知名品牌,产品形象
16.关于西湖龙井的保护生产地域为168 km2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B.西湖龙井茶产地内部有一定的一致性
C.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优势和特色 D.西湖龙井茶产地与其他茶叶区有差异性
下图中阴影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17.目前( )
A.我国生态脆弱区都位于内流区 B.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类型较单一
C.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生态脆弱 D.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生态稳定
18.图中序号所示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一一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B.②地——围湖造田打坝淤地
C.③地——过度开采地下水 D.④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2017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根据规划,北京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主副结合发展、内外联动发展、南北均衡发展、山区和平原地区互补发展。右图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核心区”对应的城市功能区主要为(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旅游区 D.行政区
20.北京城市规划中布局“多点”的首要目的是( )
A.加快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C.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 D.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1.在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体系的过程中,北京市加强区域协作的主导方向( )
A.建设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B.聚焦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发展轴
C.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涵养区
D.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提升国际交往功能
毛嘴镇位于湖北省仙桃市西部,通过承接武汉市产业转移逐渐形成规模化的服装产业集群,由此被誉为"中国女裤之都”。下图示意毛嘴镇产业转移资本的本地化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与武汉相比,毛嘴镇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 B.技术 C.资本 D.劳动力
23.吸引劳动力主动回流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范围扩大 B.基础设施完善 C.就业机会增加 D.乡镇环境改善
24.产业转移对毛嘴镇产业带动最为显著的是( )
A.旅游服务 B.棉花种植 C.餐饮零售 D.机械制造
看我国某自然区的四地景观图,回答下列小题。
25. 四地景观所属的自然区是( )
A: 青藏高寒区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 北方地区 D: 南方地区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请按要求作答)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去。
材料一:青海湖(图a)区盛行西北风,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风沙堆积(图b)。青海湖区沙丘主要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
材料二:青海湖水温分层现象随季节而变化,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1)指出湖边植被增加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青海省湖滨风沙入湖现象严重,分析海晏弯西侧沙堤的成因。
(3)说出青海湖夏、秋季节水温分层现象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具有“北陡南缓”的地形特征,且南北坡内又有阴阳坡之分。2000-2016年,秦岭整体植被覆盖度为84%,北坡为75%,南坡为86%。下图示意秦岭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在坡度、坡向上的差异。
(1)指出影响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
(2)说出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与坡度的关系。
(3)简述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的坡向差异。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转移,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河南省规划了180多个产业集聚区,同时也获得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支持,加之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优势,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和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较高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是指产业转移对当地创新能力作用的大小)。下图为河南省2007—2015年承接产业转移程度空间分布图(左图)和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空间分布图。
(1)判断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分布与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2)分析河南省成为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的主要原因。
(3)从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进步角度,说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分析郑州市成为河南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主要承接地的原因。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甲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 下表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乙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
城市 | 地区生产总值(×108元) | 产业结构(%)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重庆市 | 17558.8 | 7.4 | 44.2 | 48.4 |
成都市 | 12170.2 | 3.9 | 43.0 | 53.1 |
南京市 | 10503.0 | 2.4 | 39.2 | 58.4 |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__________;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__________。
(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规划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含答案)),共20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含答案)),共18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含答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