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道德与法治 一、选择题(共48分)下表中师生之间的微信聊天内容表明 ①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②师生之间通过网络才能实现更好的交流与沟通③学生与老师交流互动,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进步④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促进老师更好地教Q:老师,您今天在课堂上讲了最后那道题的三种解题方法,我想到了一个更简单的做法。您看对吗?A:你的思路非常好,很巧妙!我都没有想到这种方法!Q:向你这个爱钻研的“小老师”学习,解题思路很开阔。A:谢谢老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青春期既给我们带来成长的喜悦,也伴随些许烦恼和困惑。为此,我们应该 A.悦纳身心变化,尽力解决烦恼 B.提高自控力,避免和异性接触 C.完全封闭自己,保护好个人隐私 D.敢于质疑一切事情,挑战所有权威 脑科学研究表明:男性喜欢运用大脑中的灰质思考,灰质中富含大量的神经元,而女性则擅长用大脑中的白质思考,白质包含更多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体,这种差异导致了男女在思考方式上的不同。这一研究成果说明男女生正常交往可以 A.把握交往分寸 B.消除性别差异 C.扩大交往范围 D.学习对方长处 你是否也一直在“后悔过去、担忧未来、不满今天”?当下,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在忍受“心苦”。每天都有一些人因为情绪失控,用暴力对待他人,更多的人则活在纠结、焦虑中。情绪的表达 ①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②情绪的表达要随心所欲,不受压抑。③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④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王晚修后骑车回家不慎摔伤,他伤心难过。过了一会儿,他强打起精神来,对自己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扶起自行车,一拐一拐地骑回家去。小王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转移注意力 B.合理宣泄 C.改变认知评价 D.放松训练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行已有耻,止于至善 D.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新时代中国更离不开他们的奉献: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刘永坦,四十年坚守带出一支驻北国边疆的“雷达铁军”;作为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六十年只干一项事业,引领防护工程科技创新,为我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②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的基础上维护集体利益③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同时必须牺牲个人正当利益④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反对只顾自己的极端个人主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温州某中学初中部校长在经验介绍中谈到,学生“自治”就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幸福空间,其让学生具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做事的能力。以下对“自治”理解正确的有 ①“自治”精神只在“民主制定规则”时得以体现②“自治”需要每个集体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③“自治”意味着完全的自我管理、自由行动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是“自治”的表现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下列生活情景的做法和“四大保护”的要求对应一致的是( )选项四道防线生活情景①家庭保护公安机关对伤害女儿的刘某开出了一张《反家庭暴力告诫书》②学校保护某中学开展“抵制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普法宣传活动③社会保护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要求严查儿童“邪典”视频源头④司法保护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岁的少年李某,因向比自己大27岁的吕某索要100元钱遭拒后,用钢管猛击对方头部,致其死亡。案发后,李某15岁的女友协助李某销毁了作案工具,但不久,两人被民警抓获。为了使青少年吸取教训,你想说( )①远离犯罪,要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坝 ②青少年犯罪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这是一种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理应受到刑法处罚④要有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了解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已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②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③培养健康兴趣,养成良好习惯④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青年陈某在校读书期间不思进取,经常与社会上闲杂人员一起混在娱乐场所,动辄殴打他人,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陈某仍不知悔改。一日,陈某潜入某商厦盗窃被抓,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5年。我们青少年应从陈某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的教训是( )①从小树立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②违法、犯罪行为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③有错不改必然会走上犯罪的道路④自觉遵守法纪,注意防微杜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二、材料题(共52分)观看漫画回答问题。(12分)小林对妈妈说:“明天我跟几个同学一块去看电影。行吗?”妈妈问:“有女生吗?”小林回答:“有。” (1) 妈妈为什么不许小林去看电影?妈妈的理由正确吗?(2) 如果你是小林,应怎样说服妈妈同意自己与同学去看电影? 佳怡在全区举办的中学生演讲比赛中赢得了代表全区参加全市“我的中国梦——中学生演讲比赛”决赛的资格。但面对老师寄予她拿全市第一的厚望,在高兴之余,她又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以致焦躁不安。比赛前,佳怡抽到了一号签,她为自己倒霉的手气感到很恼火,顿时觉得脑子一片空白。成绩出来后,佳怡连前十名都没进去,她感到伤心不已。(12分)(1) 材料中的佳怡都经历了哪些情绪感受?她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情绪感受?(2) 从材料中佳怡的经历可以看出,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由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数学专业学生汪浩、查未、魏远远三人组成的团队,充分备战,团结协作,突破重围,斩获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谈起这支团队的组建过程,汪浩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如同一支实力雄厚的篮球队,打前锋、中场、后卫的不一定是在各个领域最强的,但配合起来一定要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虽然常有分歧,但他们三人都会从大局出发,用激烈的争论换来愈加清晰的思维,正是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为比赛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1) “如同一支实力雄厚的篮球队,打前锋、中场、后卫的不一定是在各个领域最强的,但配合起来一定要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2) “虽然常有分歧,但他们三人都会从大局出发,用激烈的争论换来愈加清晰的思维”。三人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 材料一 观察下面两幅漫面,回答问题。 材料二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16分)(1) 材料一两幅漫画中的人物和材料二中的国家工作人员都有一种怎样的信仰?(2) 为什么要树立这种信仰?
答 案一、选择题题次123456789101112选项DADCCDABCADC 二、材料题13. (1) 妈妈怕小林和女生一起看电影而早恋。妈妈的理由不正确。(2) 小林应该告诉妈妈:男女同学之间正常、健康的交往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看电影是一项正常的娱乐活动,而且是几个同学一起去的,属于集体交往。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14. (1) ①产生的情绪感受:高兴——喜;沉重的压力,焦躁不安——焦虑;为自己倒霉的手气感到很恼火——怒;感到伤心不已——哀。②产生不同情绪感受的原因:老师的期盼,周围环境的影响,自我的心理压力等。(2) 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15. (1) 说明团结力量大(或者集体力量大)。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已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2) ①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②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③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16. (1) 材料一两幅漫画中的人物和材料二中的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法律信仰。(2)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②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