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 人体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重点突破练(三)(学案+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高中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人体的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案+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高中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案+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高中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微专题四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相关曲线分析和实验设计(学案+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高中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其他植物激素(学案+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应答优秀课后作业题
展开第三章 人体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章末检测试卷(三)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既有较严格的分工,也有一定的协作、联系。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两者紧密关系的是( )
A.吞噬细胞 B.抗体
C.细胞因子 D.溶菌酶
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是骨髓、脾等免疫器官
B.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C.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D.血液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3.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可以由相应的记忆细胞分化而来,而d不可以
4.下列均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5.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免疫效应
B.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免疫反应
C.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
D.自身免疫功能缺陷
6.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下图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摄取、处理并暴露抗原,②为提呈抗原
B.细胞c完成⑤⑥时需要物质甲和过程③的刺激
C.物质甲和物质乙都属于信息分子,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D.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发生⑨时,⑦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7.(2021·哈尔滨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免疫失调所引起的疾病,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旦接触过敏原,必会发生过敏反应
B.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D.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8.(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下列关于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需要辅助T细胞传递抗原
B.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
C.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抗原
D.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
9.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B.抗原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抗体是人体产生的
C.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
D.抗体有特异性,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等
10.为探究某种药物Q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是否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有关,某科研小组将患细菌性疾病的小鼠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药物Q,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注射等量的免疫增强剂,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药物Q能够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药物Q可通过促进小鼠T细胞数量的增加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D.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11.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
A.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B.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C.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D.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12.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
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13.直接注射抗体或注射疫苗都可以使人体获得免疫。如图是某人获得抗破伤风芽孢杆菌抗体的两种途径及其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途径①注射的是抗体
B.当破伤风芽孢杆菌第一次侵入人体时,进行免疫预防的有效途径是途径①
C.正常情况下,途径②曲线在7天后逐渐下降,主要是记忆细胞的数目减少造成的
D.破伤风芽孢杆菌再次侵入人体时,与图相比,人体内抗体出现峰值的时间比途径②早
14.人类Rh血型有Rh+ 和Rh- 两种,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R和隐性基因r控制。Rh+ 的人有Rh抗原, Rh- 的人无Rh抗原。若Rh+ 胎儿的Rh抗原进入Rh- 母亲体内且使母体产生Rh抗体,随后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则引起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若这位Rh- 母亲又怀一Rh+ 胎儿,下列对这两个胎儿的相关基因型及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一定相同
②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不一定相同
③两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相同
④第二个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比第一个胎儿严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干细胞
C.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D.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所致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2021·南京高二月考)柯萨奇病毒会使婴幼儿患手足口病,部分患儿感染柯萨奇病毒康复后对手足口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B.B细胞能够识别侵入机体的柯萨奇病毒
C.康复患儿的体液中存在可特异性识别柯萨奇病毒的记忆细胞
D.再次侵入机体细胞的柯萨奇病毒会直接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17.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同一匹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该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蛇毒素是抗原,能促进该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
B.将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同一匹马的体内,使该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B细胞和抗蛇毒素
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
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该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18.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溶酶体
B.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辅助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C.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辅助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19.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侵染T细胞会引发免疫缺陷综合征
B.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C.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D.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20.(2021·山东济南质检)用实验动物可以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具体方法是将同种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实验动物。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然后全都适时接种同种病毒。下列是关于该实验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原理是疫苗进入动物体内后可刺激B细胞,使之分化后产生记忆B细胞,当再次接种相同抗原后,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B.接种同种病毒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免疫反应一样强烈
C.为确定疫苗的有效浓度,需要对实验组注射不同浓度的疫苗
D.本实验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
21.(11分)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的。如图甲表示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图乙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
(1)图甲所示过程为病毒未侵入人体细胞内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共同将其清除。图甲中细胞②可以通过产生__________来促进细胞④的增殖、分化。
(2)图甲中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有________(填序号),细胞________(填序号)在抗原刺激和白介素的作用下,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一步增殖、分化为能产生抗体的________细胞。
(3)由图乙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进行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有关________进行调节。免疫细胞能接受这二者的调控,是因为其细胞上具有__________。
(4)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39 ℃,此时人体产热量________散热量;人体还会出现呼吸速率加快等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部位。
(5)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
22.(12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的发现,这与2011年“利用树突状细胞(一种抗原提呈细胞)开发疫苗治疗癌症”获同样奖项的发现,均是基于人类对免疫功能和肿瘤相关机制的分析为基础研究突破。下面是两项成果部分研究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分析,树突状细胞将肿瘤特异性抗原信息__________给辅助T细胞后,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的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的__________细胞会最终将肿瘤细胞裂解。
(2)为了使患者体内的树突状细胞能够“表达”肿瘤抗原,研究者的具体做法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入从患者体内取出的树突状细胞内,再将成熟表达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输入到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成员树突状细胞治疗癌症的作用。
(3)根据图2分析,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后到达癌组织区域,会借助细胞表面______________分子识别肿瘤细胞的MHC分子(组织相容性抗原),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的PD -1分子一旦被PD -L1激活,将启动自身的凋亡程序,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__________免疫监视。依据这一发现,科研人员研制了两种特异性极强的靶向药物,请结合图2推测两种药物的抗肿瘤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免疫治疗是指通过免疫激活类药物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或通过免疫抑制类药物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1)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器官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A等,可以明显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类药物的使用____________(填“容易”或“不容易”)让病人患上其他感染性疾病。
(2)树突状细胞中的YTHDF1蛋白能促进溶酶体中蛋白酶的合成,导致肿瘤细胞上的抗原性物质被分解,影响抗原提呈细胞对肿瘤细胞上抗原性物质的提呈,从而抑制T细胞的免疫活性。
①将大小相同的某组织肿瘤块分别接种到YTHDF1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身上。结果发现,接种到YTHDF1基因敲除小鼠身上的肿瘤块____________(填“远大于”或“远小于”)接种到野生型小鼠身上的肿瘤块。
②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处理野生型小鼠,可以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抗原提呈细胞对肿瘤细胞上抗原性物质的提呈。
(3)研究发现,血清抗体具有治疗作用。现有禽流感病毒的血清抗体,请以健康小鸡为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该血清抗体具有治疗禽流感的作用(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淋巴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是由机体产生抗体,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导致的,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回答问题:
(1)图中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与健康人相比,桥本氏病患者体内该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________。
(2)桥本氏病是一种________病。图中细胞X是________________。当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时,细胞Y是由 ______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3)G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s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H)浓度存在差异。如果患者血清TH浓度持续偏________________,可以排除患Graves病的可能性。但需进一步检测血清TSH浓度,以探查患病位置是在甲状腺、下丘脑还是垂体,从而判断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
①若血清TSH浓度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TSH浓度显著升高,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
②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无变化,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
③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有所升高,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
25.(10分)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ASFV侵染后,猪的免疫系统能消灭一定数量的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在免疫应答中,辅助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
(2)当ASFV侵入猪细胞后,需要_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才能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免疫,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病毒则需相应的__________与之结合,将其清除,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3)要阻止非洲猪瘟的进一步蔓延,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最好的手段是研制出有效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①疫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研究机构已初步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为判断该疫苗的有效性,他们将未接触过ASFV的生长状况相同的生猪随机均分为两组,并编号为甲和乙,进行了如下实验:
项目
甲组
乙组
注射
是否发病
注射
是否发病
第一次实验
1 mL非洲猪瘟疫苗制剂
否
a
否
第二次实验
1 mL含
ASFV制剂
是
1 mL含ASFV制剂
是
a处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与解析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既有较严格的分工,也有一定的协作、联系。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两者紧密关系的是( )
A.吞噬细胞 B.抗体
C.细胞因子 D.溶菌酶
答案 A
解析 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摄取、加工并处理抗原),能体现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紧密关系,A正确;抗体和细胞因子只参与特异性免疫,B、C错误;溶菌酶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是骨髓、脾等免疫器官
B.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C.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D.血液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答案 C
3.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可以由相应的记忆细胞分化而来,而d不可以
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a~d分别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浆细胞,d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A错误;产生抗体的细胞可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化形成,B错误;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C正确;c、d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记忆细胞分化而来,D错误。
4.下列均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答案 C
解析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具有广谱性,可以预防多种病原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预防作用,它们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5.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免疫效应
B.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免疫反应
C.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
D.自身免疫功能缺陷
答案 B
解析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和器官损害所引起的疾病,故B正确。
6.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下图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摄取、处理并暴露抗原,②为提呈抗原
B.细胞c完成⑤⑥时需要物质甲和过程③的刺激
C.物质甲和物质乙都属于信息分子,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D.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发生⑨时,⑦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答案 C
解析 过程①是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处理新型冠状病毒并暴露出抗原的过程,过程②是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提呈给辅助T细胞的过程,A正确;过程③是抗原刺激B细胞的过程,细胞c进行的过程⑤是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过程⑥是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的过程。过程⑤⑥的发生必须有物质甲(细胞因子)和③同时刺激,B正确;物质甲是细胞因子,是信息分子,物质乙是抗体,不属于信息分子,C错误;治愈的患者发生的⑨是新型冠状病毒二次进入机体,过程⑦是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7.(2021·哈尔滨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免疫失调所引起的疾病,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旦接触过敏原,必会发生过敏反应
B.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D.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答案 A
解析 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会发生免疫反应,A错误;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B正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C正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体液,可以通过血液传播,D正确。
8.(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下列关于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需要辅助T细胞传递抗原
B.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
C.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抗原
D.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
答案 D
解析 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需要辅助T细胞传递抗原,A正确;侵入到人体内的病毒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过程阻止病毒的传播,再通过细胞免疫过程予以消灭,B正确;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靶细胞被裂解,释放出的抗原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C正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针对体液中和宿主细胞中的病原体发挥作用,D错误。
9.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B.抗原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抗体是人体产生的
C.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
D.抗体有特异性,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等
答案 B
解析 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也可能是自身损伤或癌变的细胞,B错误。
10.为探究某种药物Q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是否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有关,某科研小组将患细菌性疾病的小鼠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药物Q,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注射等量的免疫增强剂,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药物Q能够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药物Q可通过促进小鼠T细胞数量的增加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D.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答案 A
解析 吞噬细胞不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也在特异性免疫中参与抗原的处理、提呈过程,A项错误;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a组与b组比较说明,药物Q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项正确;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a组与b组比较说明,药物Q能增加T细胞数量,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C项正确;b组与c组的比较说明,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D项正确。
11.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
A.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B.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C.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D.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当小鼠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所以进行细胞免疫,产生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把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小鼠细胞混合培养,测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最终能说明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凋亡,最终使病毒暴露在细胞外。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
12.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
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答案 B
解析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细胞质基质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据图示可知,③由神经系统产生、⑤由免疫系统产生、⑧由内分泌系统产生,则它们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B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C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D错误。
13.直接注射抗体或注射疫苗都可以使人体获得免疫。如图是某人获得抗破伤风芽孢杆菌抗体的两种途径及其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途径①注射的是抗体
B.当破伤风芽孢杆菌第一次侵入人体时,进行免疫预防的有效途径是途径①
C.正常情况下,途径②曲线在7天后逐渐下降,主要是记忆细胞的数目减少造成的
D.破伤风芽孢杆菌再次侵入人体时,与图相比,人体内抗体出现峰值的时间比途径②早
答案 C
解析 注射疫苗能让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为途径②,而注射抗体为免疫治疗,刚注射时抗体含量较高,随时间延长,含量逐渐下降,为途径①,A正确;破伤风芽孢杆菌第一次侵入人体时,体内没有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为及时把破伤风芽孢杆菌清除,需直接给人体注射抗体,B正确;正常情况下,途径②曲线在7天后逐渐下降,主要是因为破伤风芽孢杆菌的数目减少造成的,免疫反应减弱,C错误;破伤风芽孢杆菌再次侵入人体时,与题图相比,由于在第一次免疫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所以人体内抗体出现峰值的时间比途径②早,D正确。
14.人类Rh血型有Rh+ 和Rh- 两种,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R和隐性基因r控制。Rh+ 的人有Rh抗原, Rh- 的人无Rh抗原。若Rh+ 胎儿的Rh抗原进入Rh- 母亲体内且使母体产生Rh抗体,随后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则引起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若这位Rh- 母亲又怀一Rh+ 胎儿,下列对这两个胎儿的相关基因型及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一定相同
②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不一定相同
③两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相同
④第二个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比第一个胎儿严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据题可知,母亲的基因型为rr,父亲的基因型是RR或Rr;第二个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为二次免疫,因此比第一个胎儿严重。
15.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干细胞
C.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D.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所致
答案 C
解析 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A正确;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干细胞,这样不会发生排斥反应,B正确;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细胞毒性T细胞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C错误;皮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所致,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2021·南京高二月考)柯萨奇病毒会使婴幼儿患手足口病,部分患儿感染柯萨奇病毒康复后对手足口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B.B细胞能够识别侵入机体的柯萨奇病毒
C.康复患儿的体液中存在可特异性识别柯萨奇病毒的记忆细胞
D.再次侵入机体细胞的柯萨奇病毒会直接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答案 ABC
解析 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A正确;B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B正确;康复患儿的体液中存在可特异性识别柯萨奇病毒的记忆细胞,该病毒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C正确;抗体不能与细胞内的病毒结合,D错误。
17.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同一匹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该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蛇毒素是抗原,能促进该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
B.将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同一匹马的体内,使该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B细胞和抗蛇毒素
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
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该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答案 AB
解析 蛇毒素属于抗原,促进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A正确;将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B正确;抗蛇毒素属于抗体,其作用是和蛇毒素结合,阻止蛇毒素毒杀细胞,C错误;蛇毒素不会侵染细胞,不会使马产生细胞免疫,D错误。
18.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溶酶体
B.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辅助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C.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辅助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答案 ABC
解析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溶酶体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项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项错误;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项错误。
19.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侵染T细胞会引发免疫缺陷综合征
B.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C.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D.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答案 ABC
解析 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胸腺,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骨髓和血液,D错误。
20.(2021·山东济南质检)用实验动物可以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具体方法是将同种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实验动物。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然后全都适时接种同种病毒。下列是关于该实验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原理是疫苗进入动物体内后可刺激B细胞,使之分化后产生记忆B细胞,当再次接种相同抗原后,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B.接种同种病毒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免疫反应一样强烈
C.为确定疫苗的有效浓度,需要对实验组注射不同浓度的疫苗
D.本实验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答案 ACD
解析 该实验原理是二次免疫的原理,即疫苗进入动物体内后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后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当再次接种相同抗原后,记忆B细胞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A正确;由于对照组接种的是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接种的是含疫苗的接种物,再次接种同种病毒后,对于对照组而言发生的是初次免疫反应,对于实验组而言发生的是二次免疫反应,而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快而强,B错误;为确定疫苗的有效浓度,需要对实验组注射不同浓度的疫苗,比较不同浓度疫苗下机体的免疫反应,C正确;本实验接种的是病毒,机体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正确。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
21.(11分)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的。如图甲表示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图乙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
(1)图甲所示过程为病毒未侵入人体细胞内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共同将其清除。图甲中细胞②可以通过产生__________来促进细胞④的增殖、分化。
(2)图甲中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有________(填序号),细胞________(填序号)在抗原刺激和白介素的作用下,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一步增殖、分化为能产生抗体的________细胞。
(3)由图乙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进行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有关________进行调节。免疫细胞能接受这二者的调控,是因为其细胞上具有__________。
(4)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39 ℃,此时人体产热量________散热量;人体还会出现呼吸速率加快等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部位。
(5)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
答案 (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白介素 (2)①②④ ④ 浆 (3)激素 相应的受体 (4)等于 脑干 (5)第一次感染后人体内产生的埃博拉病毒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及存活时间有限
22.(12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的发现,这与2011年“利用树突状细胞(一种抗原提呈细胞)开发疫苗治疗癌症”获同样奖项的发现,均是基于人类对免疫功能和肿瘤相关机制的分析为基础研究突破。下面是两项成果部分研究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分析,树突状细胞将肿瘤特异性抗原信息__________给辅助T细胞后,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的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的__________细胞会最终将肿瘤细胞裂解。
(2)为了使患者体内的树突状细胞能够“表达”肿瘤抗原,研究者的具体做法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入从患者体内取出的树突状细胞内,再将成熟表达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输入到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成员树突状细胞治疗癌症的作用。
(3)根据图2分析,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后到达癌组织区域,会借助细胞表面______________分子识别肿瘤细胞的MHC分子(组织相容性抗原),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的PD -1分子一旦被PD -L1激活,将启动自身的凋亡程序,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__________免疫监视。依据这一发现,科研人员研制了两种特异性极强的靶向药物,请结合图2推测两种药物的抗肿瘤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提呈 增殖、分化 激活的细胞毒性T
(2)肿瘤细胞的RNA或肿瘤抗原 患者体内
(3)TCR(糖蛋白) 逃脱 阻止PD -1和PD -L1的特异性结合
23.(12分)免疫治疗是指通过免疫激活类药物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或通过免疫抑制类药物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1)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器官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A等,可以明显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类药物的使用____________(填“容易”或“不容易”)让病人患上其他感染性疾病。
(2)树突状细胞中的YTHDF1蛋白能促进溶酶体中蛋白酶的合成,导致肿瘤细胞上的抗原性物质被分解,影响抗原提呈细胞对肿瘤细胞上抗原性物质的提呈,从而抑制T细胞的免疫活性。
①将大小相同的某组织肿瘤块分别接种到YTHDF1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身上。结果发现,接种到YTHDF1基因敲除小鼠身上的肿瘤块____________(填“远大于”或“远小于”)接种到野生型小鼠身上的肿瘤块。
②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处理野生型小鼠,可以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抗原提呈细胞对肿瘤细胞上抗原性物质的提呈。
(3)研究发现,血清抗体具有治疗作用。现有禽流感病毒的血清抗体,请以健康小鸡为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该血清抗体具有治疗禽流感的作用(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供体器官是否具有活力,血管能否吻合并血流通畅,移植排斥反应能否避免 免疫抑制剂类药物能抑制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变得迟钝,对外来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减弱,使移植的器官更易于成活 容易
(2)①远小于 ②增强
(3)将若干只健康小鸡分成两组,同时注射禽流感病毒后,一组立即注射禽流感病毒的血清抗体,另一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鸡是否出现禽流感症状
解析 (1)器官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可以明显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原因是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变得迟钝,对外来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减弱,使移植器官更易于成活,但这类药物由于降低了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其使用容易让病人患上其他感染性疾病。(2)①将大小相同的某组织肿瘤块分别接种到YTHDF1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身上。结果发现,接种到YTHDF1基因敲除小鼠身上的肿瘤块远小于接种到野生型小鼠身上的肿瘤块,这是因为YTHDF1基因敲除,不能表达YTHDF1蛋白,从而解除了对T细胞的抑制,使细胞免疫作用增强,排斥反应使肿瘤块远小于接种到野生型小鼠身上的肿瘤块。②由题意可知,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处理野生型小鼠,可以增强抗原提呈细胞对肿瘤细胞上抗原性物质的提呈。(3)实验目的是证明该血清抗体具有治疗禽流感的作用,故实验自变量为血清抗体的有无,因变量为小鸡是否出现禽流感症状。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24.(10分)(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淋巴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是由机体产生抗体,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导致的,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回答问题:
(1)图中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与健康人相比,桥本氏病患者体内该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________。
(2)桥本氏病是一种________病。图中细胞X是________________。当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时,细胞Y是由 ______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3)G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s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H)浓度存在差异。如果患者血清TH浓度持续偏________________,可以排除患Graves病的可能性。但需进一步检测血清TSH浓度,以探查患病位置是在甲状腺、下丘脑还是垂体,从而判断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
①若血清TSH浓度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TSH浓度显著升高,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
②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无变化,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
③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有所升高,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增多 (2)自身免疫 B细胞 B细胞和记忆B (3)低 ①甲状腺 ②垂体 ③下丘脑
25.(10分)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ASFV侵染后,猪的免疫系统能消灭一定数量的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在免疫应答中,辅助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
(2)当ASFV侵入猪细胞后,需要_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才能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免疫,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病毒则需相应的__________与之结合,将其清除,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3)要阻止非洲猪瘟的进一步蔓延,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最好的手段是研制出有效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①疫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研究机构已初步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为判断该疫苗的有效性,他们将未接触过ASFV的生长状况相同的生猪随机均分为两组,并编号为甲和乙,进行了如下实验:
项目
甲组
乙组
注射
是否发病
注射
是否发病
第一次实验
1 mL非洲猪瘟疫苗制剂
否
a
否
第二次实验
1 mL含
ASFV制剂
是
1 mL含ASFV制剂
是
a处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 (1)防御 白介素 (2)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 抗体 体液 (3)①刺激猪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②1 mL生理盐水 疫苗制剂丧失了抗原性(或注射的疫苗未能刺激猪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合理即可)
解析 (3)①疫苗的作用是刺激猪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等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②为探究研制出的非洲猪瘟疫苗是否有效,要控制的自变量是是否加非洲猪瘟疫苗制剂,甲组注射1 mL非洲猪瘟疫苗制剂,故乙组注射等量的(1 mL)生理盐水。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章 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应答第二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章 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应答第二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将细菌分泌的外毒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其他版本必修一精品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其他版本必修一精品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检测学生版docx、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检测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其他版本北师大版必修一优秀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其他版本北师大版必修一优秀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单元检测学生版docx、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单元检测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