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四年级上册朝景 火车向着韶山跑公开课教案设计
展开第六单元(3课时)
课时 |
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 |
2.听《牧童短笛》 | 授课人 |
|
教材分析: 《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展现了牧童在辽阔美丽草原放牧时的音乐形象及喜悦心情。由四个乐句组成。 《牧童短笛》是著名作曲家贺绿汀的一首钢琴小品。形象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五声调式。
| |||||
教学设计
| 修改栏
| ||||
教学目的: 1、通过演唱《牧童之歌》与欣赏《牧童短笛》,了解牧童 生活,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2、能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表演活动。 教学重点: 1、《牧童之歌》中的连续的附点的演唱。 2、听《牧童短笛》第一段,在每乐句的长音处用动作表示。 教学准备:手鼓一面,铃鼓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新疆音乐的鲜明特征。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身着维吾尔族服饰,带领学生随新疆音乐跳舞进教室,投影仪同步显示天山、草原的背景)。 师:同学们,进教室时播放的歌曲是哪个民族的?能否想大家介绍介绍你所了解的新疆(学生畅所欲言) 2、图片展示,进一步感受新疆的民俗文化。 师:百闻不如一见,那就让我们一起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新疆! (多媒体课件展示反映新疆风土人情的录像。) 3、探索手鼓的打法 教师轻轻地敲响手鼓,并提出问题:这是什么乐器? 师:手鼓是新疆人民唱歌跳舞时最常用的伴奏乐器之一,谁会打手鼓? (小组交流手鼓的打法,每组派代表师范。) 教师介绍手鼓的打法。 (部分学生用铃鼓代替,部分学生拍手或拍板凳。教师弹奏《牧童之歌》,为学生伴奏。) 二、歌曲教学 1、导入歌曲,师:刚才的音乐美么?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新疆民歌——《牧童之歌》,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仔细听,歌中唱了些什么内容(天山、草原、牧童、马儿)? 2、范唱歌曲 3、介绍天山 在《牧童之歌》伴奏带的音乐声中,师生观看天山的风景录像。 师:天山是一座著名的雪山,山顶上的天池更是闻名于世。天山上的雪融化后成为甘甜的水流向山下的草原,哺育了草原上的牧民,滋润了美丽的草原。 4、学生跟琴轻唱。 5、师生共同朗诵歌词。 6、师生共同轻声唱词。 师: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比较难唱(连续附点处)? 采用对比的方法,解决难点:教师范唱第九至十二小节(没加附点与加了附点两种),进行对比。 7、歌曲的处理与表现。 (1)启发学生自主地处理歌曲:怎样体现牧童欢快的心情(学生讨论)? (2)尝试各种方案(歌曲的情绪处理;强弱处理;演唱形式的处理等。如一部分同学唱,一部分同学拍手或用打击乐器伴奏。) (3)师生共同评价:这一活动采用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之从小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会关注、欣赏他人。 三、欣赏《牧童短笛》。 1、导入。师:《牧童之歌》抒发的是一个新疆的牧童的情怀,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音乐。听一听,这段音乐中的小牧童生活在什么地方(出示江南水乡牧牛图)? 2、初听。师:音乐分为几段?情绪有没有变化?能否根据音乐编一个小故事? 3、欣赏第一段。出示歌谱,在长音处暗示学生拍手。 师:刚才我们在每一句的长音的地方用拍手的方法表示,你们还会用哪些动作表现(学生边听音乐边创造性地做动作)?[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4、复听第一段 5、出示童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启发学生为乐曲起名字。 6、揭题并介绍贺绿汀和《牧童短笛》的影响。 7、比较听赏《牧童短笛》与学唱《牧童之歌》的不同感受。 四、小结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我们通过音乐了解了生存在不同地方的两个牧童,感受了牧童的生活,现在让我们也来学做一次小牧童,骑上马儿去放牧。 大家边唱《牧童之歌》,边做骑马动作律动并离开教室。
|
介绍新疆人文文化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内容,时间控制两分钟左右。
| ||||
教 学 反 思
|
在这首歌非常简短,但要唱好它并不容易。在本课教学中,歌曲的细节处理还需加强。学生演唱歌曲的第一乐句时,根据以往的语言习惯很容易将两个“慢”连起来,我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听辨比较自己唱的和老师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并分析第一个慢应该唱几个音使该问题得到了解决。
|
课时 |
第二课时
| 教学内容 |
| 授课人 |
[来源:ZXXK] |
教材分析: 《听一阵歌声》是一首优美的德国民歌,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草原乡土气息。四三拍,全曲共有三个乐句。 《牧羊女》是一首明快的三拍子捷克民歌。以舒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乐句句尾的不同之处。 | |||||
教学设计
| 修改栏
|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唱好《牧羊女》这首轻快活泼的歌曲,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快乐。 2、通过欣赏《听一阵歌声》,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在创造表现中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共同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连音的唱法和清晰的咬字、吐字,在美好甜蜜的气氛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 自然感受并掌握三拍子韵律,掌握强弱f p的记号,并能按要求唱好歌曲。 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聆听乐曲 1、师: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神游这片美丽的牧场,这是一片怎样的牧场? 2、听赏《听一阵歌声》
二、初步感受 1、师:远处走来了一位美丽的牧羊女,她手里拿着鞭子,嘴里唱着欢快的小曲,听听她唱的是什么? 2、听范唱《牧羊女》(可把设计的律动动作边听边表演一下) 3、一起做游戏(歌曲中的强弱练习) 教师扮演牧羊女,学生扮演可爱的绵羊(牧羊女找羊)
× × × ×××× × × × × ×××× ×[来源:Z+xx+k.Com] 白 羊 儿 咩咩咩咩 咩 灰 羊 儿 咩咩咩咩 咩 (游戏要求见教材) 4、加上强弱后,男女分角色接口读 5、老师加上音唱唱看 三、教学歌曲 1、简介捷克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 2、师:你觉得牧羊女唱这首歌曲时有什么样的心情?你能试一试吗?我们跟着钢琴唱唱。 3、第一句听音填词,教师弹歌谱,学生轻声唱出歌词。 4、找一找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异同(只有结尾一个音不同) 5、第四句与第一句相同。 6、一起唱第一段,与录音里的歌声比一比,谁唱得更好。 7、教师范唱第二段歌词,学生模唱 8、第三段师生一起唱 9、分形式演唱:齐唱与独唱 四、拓展歌曲 1、分发打击乐器,一起研究如何为歌曲伴奏 2、表演一边唱一边为歌曲伴奏 3、设计一些情景表演
|
三4时,加入唱谱练习,学生唱每句最后一小节 | ||||
教 学 反 思
|
在《牧羊女》是一首宛转动听的三拍子歌曲,本节课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每个环节的衔接都很紧密,让学生充分感受并体验三拍子的韵律。通过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对学生进行了歌曲的导入,无论是歌曲的学习、律动的表演、还是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的表现都很出色,这与平时扎实有效的学习是分不开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我又一次深深地感悟到:多媒体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确实能把学生引入更美好的境界。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在愉快的审美活动中,心灵得以陶冶、情感得到升华。
|
课时 |
第三课时
| 教学内容 |
| 授课人 |
|
教材分析: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四三拍.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其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交替的节奏,显得格外从容,带出了以级进为主的流畅旋律,有着三拍子舞曲的特点.
| |||||
教学设计
| 修改栏
| ||||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吹奏乐曲 教学难点: 指法熟练,节奏准确的吹奏乐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设备,钢琴. [来源:学.科.网]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乐曲 1.齐奏《小宝宝要睡觉》 2.齐奏《啄木鸟》 3个别检测 4.学习新音re 二、学习乐曲 1.第一遍聆听,感受基本情绪并找所用到的音符 2.单音练习 3.再次聆听录音,分句 4.分句练习 5.接龙吹奏 6分组练习,教师评价 7.分组吹奏展示,教师巡回指导 8.完整吹奏 9.个别学生吹奏示范,互相评价 10.齐奏乐曲,评价小结 三、复习歌曲 1.复习《牧童之歌》 2复习《牧羊女》 四、课堂总结 |
对于个别班级,在”二”分组练习时,要适当分解学习目标,一组专门练习一句. | ||||
教 学 反 思
|
各班的竖笛演奏能力开始有了不同差异,有些班级能在一节课上吹奏一首新的乐曲,但是有个别班级明显跟不上。教师要适当的分解教学目标,让学生尽可能得在一节课上学会一部分知识技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然后再逐步提高学习要求。
|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拔根芦柴花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拔根芦柴花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共2页。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拔根芦柴花 凤阳花鼓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拔根芦柴花 凤阳花鼓教案设计,共4页。
音乐六年级下册北风吹 乌鸦与狐狸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六年级下册北风吹 乌鸦与狐狸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聆听不同体裁,在活动中赏析乐曲的结构,创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