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 放牧放牛山歌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放牛山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音乐与地区有密切关系,能较完整地用地方语言演唱《放牛山歌》,表达四川牧童欢乐、愉悦劳动的心情。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
在歌曲演唱的学习过程中,运用感受体验、模仿表演等方法,了解并初步掌握四川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四川的山歌魅力(衬词)。
3、知识与技能
学会歌曲中重点节奏,二分音符,能够用动作表演,并记住节拍运用到歌曲演唱当中。
二、学情分析
《放牛山歌》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第5册第六课内容。这首歌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歌曲以欢快的情绪展现了孩子们在劳工过程中喜悦之情。歌曲中众多衬词,能够有效地调动孩子们学唱这首歌的积极性。本课通过了解四川地区特点来激发学生的情绪,用高亢嘹亮的声音调动学生们情绪。并利用多遍聆听以及让学生感受四川方言衬词,字句来了解四川民歌,并创设放牛的唯美情景在表演时进行大胆演绎。
三、教学重点
1、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1、学会歌曲中重点节奏,二分音符,能够用动作表演,并记住节拍运用到歌曲演唱当中。
2、让学生掌握歌曲中出现的背上那背个呦喂的节奏,并能够准确的演唱。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情况设计了五个环节:
1、情境导入
2、聆听感受
3、学唱歌曲
4、拓展练习
5、总结课堂
同学们,你们好,听说我们八班是一葛非常聪明而且声音很好听的班,所以我呢,特别想和咱们班分享一节音乐课,你们想吗?那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呀,姓李,所以你们可以叫我?
生回答:李老师!
那李老师要用李老师的方式向你们问好,你们能用我的方式回答我吗?
通过用对说(用上双响筒,节奏的准确性把握)
对唱 1 2 3 4 | 5 0 ||
5 4 3 2 | 1 0 ||
依次将三种节奏在C-F半音调来回以问唱形式与学生对唱。(设计意图:在认识学生过程中,掌握了学生对节奏的感觉,同时也掌握了学生的声音音色条件,为后面在课中环节的把握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认识。)
你们的声音真好听!
(一)情境导入
1、由大自然的背景音乐片段朗诵导入。
师:接下来,李老师将要带你们去个地方,请你们轻轻闭上眼睛,带上小耳机仔细听: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幽静的山谷中,四面环山,郁郁葱葱,有鸟儿从天空中飞过,白云朵朵,玉米飘香,水中的鱼儿,自语自在的游着,远处的山峰,随云缭绕。满眼都是风景,随处都是清流。
师:那你觉得这个地方美吗。你都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由大自然的背景音乐片段朗诵导入,给学生营造一种山谷中美的意境。)
2、利用有趣的引子对唱,感受山歌的美。
师:其实呀,这么美的一切都发生在山谷中,山谷有一种声音特别美,你们猜猜是什么啊?生:回声!
师傅:你们真聪明,对了!是山谷里的回声!那回声的声音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吗?引导学生回答回声的强弱力度对比——声音力度越来越小。
师:那我们也来试试山谷的回声!
生模仿师,层层递进,
师;嘿 7 6 生:嘿 5 3
师:嘿呦呵7656 生:嘿呦呵 5653
师生:嘿呵!
师:你们用会对唱的回声来跟我一起模仿回声。(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与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感受山歌的形式。为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聆听感受
1、引出放牛山歌进行第一次聆听,师做歌曲歌词律动。
师:你们的回声太好听了,看看把谁给引来了。试问歌曲的主人公都有谁?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主人公,并将放牛郎儿和牛儿图贴在提前画好的山中背景的版面。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这首歌描述的是什么事情?
生自由诉说,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描述讲的是,放牛娃牵着牛儿开心的在山中唱歌。(设计意图:初步激发学生热情,通过聆听表演,贴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内容)
2、第二次聆听歌曲,采用范唱的方式,在师生进一步交流互动中,熟悉歌曲。
师:如果你是放牛郎,你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生:高兴,开心
师:想不想听听李老师演唱一遍?
范唱后引导学生将“赶牛”、“捡柴”动作做出来。(设计意图:通过聆听老师范唱,对歌词的理解做动作,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
3、再次感受歌曲旋律。
师:这一遍,我们一起当一把放牛娃!
带学生一起做律动。(设计意图:通过带学生有表情的进行律动,让学生再一次感受放牛郎的情绪,体验情感)
4、通过聆听发现歌曲的衬词不同,引出四川民歌,理解山歌含义,从而引出歌名,板书《放牛山歌》。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的歌词和平时我们见的歌有些不一样?引导学生找出并读出来这些衬词“哟喂”“那个”“啥”等衬词。
师:这是哪里的民歌?(四川)其实呀,这是在四川民歌很特色的一种用法,这些字在歌词里并没有实际含义,只是加入了这些字更能表达歌曲的情感。我们中国民歌的形式特别多,其中最特色的一种载体就叫做“山歌”。大家开动以下脑子,想想为什么叫山歌呀?
生:自由回答,山里,森林中唱的歌。
师:对啦,大家说的很对,其实山歌就是指当人们在山间,高原砍柴行路放牧时自娱自乐即兴唱出来的就叫做山歌。
那么我们今天学的这首歌就是四川的一首山歌,歌名叫放牛山歌,大家一起读(设计意图:通过跟学生对歌词衬词的交流,让学生发现四川山歌特点,从而引出中国民歌载体——山歌,让学生了解山歌的含义,从而引出之前学生贴的放牛图,板书放牛山歌。
(三)学唱歌曲
1、用“Li”模唱旋律。
师:我们听了这么多遍了,对旋律比较熟悉了,就一起来唱唱吧!老师来唱音名,你们用“Li”来唱。
2、跟琴学唱教唱第一段,师用“bang”音演唱,学生填词。(设计意图:在每一句的第一个音加重力度,及时引导学生听出强弱力度对比,同时加强旋律准确性,及时纠正不准的音)
3、第二段试着填词。
师:第二段歌词我们试着填词,速度放慢,师弹琴跟唱。
4、完整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我们已经会唱了,那这首歌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我们该如何表现出放牛郎的快乐开心?从歌曲演唱上我们可以怎么处理呢?
生:在速度上,开心的情绪,每一句的重音处理上。(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对歌曲的理解,速度上的调试,乐句的重音对比来激发学生对歌曲的表达。)
(四)拓展练习
1、利用普通话引出四川方言,解决独特的几个发音,并一起用四川方言说说歌词。
师:们唱的是普通话版本的,四川的孩子跟咱们唱的有些不一样,他们是怎么唱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在歌词发音上有什么不一样的!
岩Lai 那个Laguo 啥Sei 柴Cai 哥Guo
说字带入句模仿,与学生讨论,对话,完整将第一段歌词与学生用四川方言对话。(设计意图:学生在不同地方性语言上很感兴趣,尤其是四川方言,用字带句的方式,他们对这种感觉很有兴趣,接收新语言的能力很强,很快就掌握了语调。在教授的过程中,同时可以运用上鼓励激励,对话“要不要得”,“娃儿好聪明”“好不好嘛”等特特色能引起孩子们共鸣的句子)
2、我做你猜
师:我们将有意思的地方读了,那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游戏,老师将旋律上标的颜色在动作上有什么区别。看看谁的观察力最强,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时值。两个颜色分别是什么动作?谁得时值长?
生:自由讨论得出结论。绿色和红色不同的动作。绿色代表一拍,红色代表两拍。(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利用不同动作,使得学生更加清晰感受音符时值不同,培养学生发现观察总结能力,引出知识点,二分音符)
3、听老师范唱,生心里默唱。
师:我听到有人已经迫不及待了,这一遍呀,老师用四川方言演唱,你们在心里默唱,注意特殊字的发音, 师范唱。
全体放声唱,听听谁得发音最标准。
4、师与学生进行山歌对唱,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地方音乐的独有特色(设计意图:用最直观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四川儿歌的独有特色,从实践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学习)
5、利用打击乐器加入到歌曲中创编。
沙锤
串铃
师: 今天我们用四川方言演唱了这首放牛山歌,如何能使这首歌曲更加生动丰富,可以加入一些什么小乐器?
生:沙锤!学生将提前做好的沙锤拿出来。给学生将节奏渗透进去,两个大组演唱,两个大组进行沙锤表演,串铃找两个孩子进行合作。
情景引导:咱们班有声音很浑厚的孩子?放牛郎牵着牛儿回到村庄,当满载着丰收的喜悦发出自豪的声音,牛儿是如何叫的?Mou还记得我们最初的回声对唱吗?我们把牛儿的声音加在回声和歌曲之间,找一个孩子用串铃在合适的时间引出牛儿。结束同样引着孩子们唱完银回声引子和牛儿声。(设计意图:给歌曲增添色彩,将课前的回声同样运用在歌曲前形成前呼后应,将课堂推向高潮,调动学生积极兴趣。)
五、总结课堂:
今天呀,你们的表现感染了我,李老师特别开心,你们有没有和大家分享的,你都学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学习了四川方言演唱放牛山歌,学了二分音符,回声如何演唱等等)
师:我们呀,今天学习了四川方言版本的放牛山歌,山歌很好听,其实呀,我们中华民族还有很多地方山歌小调都很有意思,让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去发现学习更多有意思的山歌,把山歌的快乐延续下去好吗?要不要得?大家都知道,我们近一年陕西开通了去四川哪里的高铁?
生:西成高铁!
师:西成高铁开通后我们系成都只需要四个多小时就到了,那如果有一天你再去四川吃火锅,你也可以把这首歌唱给四川的百倍们,要不要的?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外面歌唱吧!下课!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樱花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樱花获奖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四季童趣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三年级上册四季童趣精品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学唱歌曲《四季童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草原上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草原上一等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过自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