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二单元 第1课 小伙伴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二单元  第1课 小伙伴 教案第1页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二单元  第1课 小伙伴 教案第2页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二单元  第1课 小伙伴 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美术第1课 小伙伴优质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美术第1课 小伙伴优质教案及反思,共6页。
    七年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对人物的五官把握会比较困难,但对表现小伙伴的特征及不同的表情可能会产生极强的兴趣。学生由于初次接触五官比例问题,在课堂练习中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2.1 第一学时
    2.1.1教学目标
    1、了解头像的基本比例及其五官特征。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或明暗表现方法描绘出人物头像和头像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感知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关系。
    2.1.2学时重点
    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形体结构、透视等共性规律。
    2.1.3学时难点
    用简单的线条或明暗表现方法描绘出人物头像。
    2.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对照、提问、示范法等。
    活动2【导入】教学用具
    教师:头像挂图
    学生:绘画工具
    活动3【导入】一、引导阶段:
    我们升入了新年级,走进了新校园,也结识了不少的新伙伴,面对一个伙伴,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物头像)。本课我们将了解用绘画的不同方式表现人物,通过以线条或光影的造型方法表现我们的伙伴。
    活动4【导入】二、讲解新课:
    1、向学生展示多种人物头像图片,提问:人物的头形、气质相同吗?脸型大概可以分为哪几种基本形?
    申:脸型上庭窄,中庭阔,下庭小,颧骨饱满多肉。也就是我们生活中说的鹅蛋脸。 甲:上宽下窄。
    由:上窄下宽,梨子脸,圆润。
    田:脸型短而圆,并且带方。
    用:脸型不对称,一边腮骨大,一边腮骨小。一边脸大,一边脸小。
    国:又称方脸。主要是下颌骨侧方的下颌角肥大、粗壮所致。
    目:三庭平均且长,偏窄。
    风:脸大,腮骨外扩。
    总结:头部的几路基本形:申、甲、目、田、国、由、用、风
    2、让学生亲自动手来测量一下五官比例。(出示正面及侧面人物头像图片)
    总结人物头像基本比例:
    A、脸部的长度(三庭)
    从额头发际线到下颚为脸的长度,将其分为三等分:由发际线到眉毛,眉毛到鼻尖,鼻尖到下颚为三庭。
    B、脸的宽度(五眼)
    理想脸型的宽度为五个眼睛的长度,就是以一个眼睛的长度为标准,从发际线到眼尾(外眼角)为一眼,从外眼角到内眼角为二眼,两个内眼角的距离为三眼,从内眼角到外眼角,又一个眼睛的长度为四眼,从外眼角再到发际线称为五眼。
    3、表情:人有丰富的表情,我们常以喜怒哀乐来概括。多种多样的表情是通过眼、眉、嘴的不同形态表现的。
    4、透视:如果人的头部产生俯仰或侧转运动 ,那么画面中五官的比例、位置和形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5、头像写生方法:(教师示范)
    在我们观察人物形象时,第一印象往往是最强烈也是最本质的,它包括人物的外形、五官和精神面貌。我们在作画时要牢牢抓住这一点,对所画人物形象做到心中有数。具体确定头像在画面中的基本位置,注意头、颈、肩的衔接关系以及头发、脸型、颈部的比例位置,进一步明确五官的比例和特征。深入刻画时,重点突出人物的形象和表情特征,线条要流畅有力。最后,从画面整体效果出发,调整完成。
    6、学生写生,教师指导。
    7、作业点评
    三、小结:
    要想表现好人物的形象,就要了解人物的五官比例,再根据观察到的每个人的不同变化去进行表现。
    画人物是一个十分讲究观察的工作,要不断通过写生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
    2.2 第二学时
    2.2.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
    2、能力目标: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德育目标: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2.2.2学时重点
    通过分析各种动态形象和写生练习,掌握人体比例与动态变化规律。
    2.2.3学时难点
    准确表现符合人体比例和动态变化规律的坐姿形象。
    2.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人体比例教学挂图;一张2开的白板纸、人物动态录象或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2、学生准备:人体木头人模型,课前预习《校园伙伴》一课,并观察校园中同学们的姿态。准备画纸、铅笔或其他画笔。
    活动2【导入】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体验人物写生练习。
    活动3【导入】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出示四幅比较有特点的人物动态画面(或四幅生活学习中赋予动态的画面),来引导同学们分析因不同的动态生成的美感体验,引入新课:“同学们,校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校园里的伙伴又是我们最熟悉的。我们今天就来用手中的笔描绘一下身边的伙伴,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伙伴’。面对一个伙伴,首先应该做什么,是不是拿起画笔就能表现出来?生答:按照一定比例来表现。(用投影出示“人体比例的定义”:利用人体比例图指导学生测量各种姿势人体大致比例。)
    2、新授。
    (1)下面就让我们亲自动手来测量一下,你就会发现结果的。人体有许多种不同姿态,现在我们主要来测量这四种姿态。”(出示人体四种姿态比例图投影片)
    师:“测量的方法是以人体头的长度为单位,从头到脚垂直测量,看大约有几个头的长度,记录下来。
    在测量中,有一名同学测量比较快,请介绍一下测量方法。(生介绍:用铅笔头与大拇指指甲的距离测伙伴头的长度,然后依次往下测出全身的长度)。
    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测量一下以下几种姿势人体的头长:测坐姿中坐在凳子上、测坐姿中席地而坐和测跪姿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投影片出示数据。
    师:“通过大家的测量,我们得到的结果大致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所差异,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不同的人身体发育的速度存在着差异,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性别,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现在我们来观察这些数据,你会发现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站约7个头长;坐约5个头长;席地坐约3个半头长;跪约4个半头长。(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投影片上揭示出人体比例一般规律的4个数据)大家齐说一遍。”
    (2)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
    师摆一个书上的姿势,要求学生用木头人模型摆出动态的姿势(很多学生没有把握中心,摆出的动态模型到了),师生总结经验进行交流。
    观看录像:运动员跨栏比赛录像,定格在跨栏的一瞬间,请学生用模型摆出这个姿态,不能顺拐(胳膊和腿一顺),个别组任务简单点评后指出运动人体形态的重心。
    师:“立姿与坐姿是表现人体相对静止情况下的形态,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物形态的动作变化很大。在绘画中,大家觉得相对静止的形态容易画,还是运动的形态容易画呢?(生答)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幅图(出示投影片:两种姿态图),看看人体正立和活动时,肩胛带和骨盆带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回答,得出结论:出示文字投影片)正因为人体正立时,肩胛带和骨盆带成水平状,以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所以觉得容易画。而活动的人体,肩胛带与骨盆带倾斜呈相反状,左右不对称了,所以觉得难画。
    重心和重心线。(出示复合投影片:先出示图,再出示概念。)重心是指物体的重力的中心。人体重心大致在脐孔上下。大家从课本范图中找出重心、画出重心线。
    动态线。邀请同学当模特,找出同学动态中的线条是表现人体运动总趋向的主线,我们把它叫做动态线。
    教师范画分步骤完成,写生步骤:①动态线②大形体③深入(衣褶)④完成
    各环节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重心、比例头长,同时考虑构图,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让学生按步骤练习表现,强调工具的利用方法及指导学生练习,不同位置的透视规律(近大远小)。
    学生练习或相互交流、或临摹教师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刚才观察了老师写生的步骤,第一步先画什么?(动态线)第二步再画什么?(大形体)然后再画什么?(深入刻画)最后怎么样?(调整完成)
    活动4【导入】作业展评
    (1)学生互评,每组选出几幅好的作品,上讲台前展示。
    (2)教师评讲作品,指出优缺点。
    活动5【导入】总结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老师引导学生答: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什么是重心和重心线?人体重心大致在哪里?什么是动态线?)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非常好,下节课我们请一名同学上来当模特学习写生与表现,大家准备好铅笔与画纸。
    活动6【导入】课后拓展
    (1)随时做一些校园生活中的人物速写练习,一方面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技能,一方面为以后的创作搜集积累素材。
    (2)运用所学的人体比例知识以及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用线条对家庭成员或社区中的人物进行写生练习,除画静态姿势外,还可以初步尝试用速写方式练习画运动状态中的人物。
    活动7【导入】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和教师范画展示,以及让学生动手操作模型并实际练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较好,教师在学生绘画中的点拨指导,使学生的课堂作业质量得到了提高。本堂课各环节设计与时间安排还需再精炼,相信效果会更好!

    相关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 小伙伴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 小伙伴精品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讲授新课,艺术实践, 学生练习, 展示评价,课后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的学校生活第1课 小伙伴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的学校生活第1课 小伙伴精品教案设计,共3页。

    七年级上册第1课 小伙伴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1课 小伙伴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导阶段,发展阶段,课堂练习,作品展示,课后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