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与社会 第3课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展开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
第三课 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清朝后期,近代报刊蓬勃发展。其中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的是( )
A.时务报 B.万国公报 C.申报 D.国闻报
2.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有( )
①轮船、火车 ②电报、电话 ③看报纸、看电影 ④三跪九叩之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世纪30年代初,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文绣不惧舆论的压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力,与溥仪离婚。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 )
①人们的思想观念在逐步变化 ②法律制度已经非常完备
③教育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④中国女性开始争取婚姻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某戏剧社团要排练一部反映20世纪初上海滩百姓生活的作品。请你在下列老照片中选择合适的场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余之培击孔子,非培击孔子之本身,乃培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李大钊此话意在反对( )
A.专制愚昧 B.封建礼制 C.旧文学 D.旧道德
6.历史上,1905年-1909年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从此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修建中国铁路的局面。以下关于京张铁路开工修建背景说法正确的有:( )
①列强控制筑路权,加紧对中国掠夺 ②四川保路运动在此时兴起与发展
③清政府已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④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地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7.20世纪初的上海街头,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下列有可能出现的是( )
①人力车业生意萧条 ②新开办的电话局营业
③人们传阅《马关条约》签订的新闻 ④听到“先生”“女士”的称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上海是一座历史名城,回顾历史,近代中国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有( )
①江南制造总局的设立②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③《申报》的创刊④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1912年,《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大公报》也有描述:“东装西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这反映了当时( )
A.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B.民众广泛接受西方服饰
C.社会变革影响服饰变化 D.传统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10.“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维新思想开始在校园内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11.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强调辛亥革命( )
A.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 B.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D.推动了中国社会移风易俗
12.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其它报纸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已经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
C.男女平等观念人人皆知 D.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1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A.传统服饰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B.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C.社会变革引起服饰变化 D.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14.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的《鄞县通志》记载浙江省鄞县(今属宁波市)的风俗:“放足之风,光绪中叶已渐萌芽。光复以后,城市中年以下妇女率先放足,幼者多天足,惟乡僻仍有缠足者。”这说明( )
A.宁波的开放立即带动社会习俗发生变迁
B.辛亥革命加速了鄞县的妇女放足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鄞县妇女缠足现象绝迹
D.鄞县实现了男女平等
15.如图是清末河北邢台火车站人们乘坐蒸汽火车的场景,当时的报纸写道:“乘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
A.图中的交通工具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人们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新的交通工具火车有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工业文明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改变
二、非选择题
16.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然以数千年统一儒缓之中国,褒衣博带,长裾雅步,而施之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矣。
——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
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图1 清代的长袍马褂
图2 中山装与西装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试举例说明这种特征在称呼上的具体体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的主张并说明其理由。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何趋势?从这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有何精神追求?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参加淞沪铁路通车典礼的一位记者在《申报》上写文章说:“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先闻摇铃之声……又继以汽笛数声,而即闻作响声者,车即由渐而快驶矣。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注目凝视。”
材料二 光绪六年(1880年),曾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上了一道《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但是,此议遭到内阁学士张家骧、通政司参议刘锡鸿等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修铁路会破坏风水,火车行驶会震动龙脉。
(1)谈谈材料中各人对火车传入中国持什么态度。
(2)我们应如何看待近代社会火车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