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西南师大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套
2021学年第一单元 山寨传声迷人的山寨欣赏 竹林深处公开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单元 山寨传声迷人的山寨欣赏 竹林深处公开课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音乐作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进一步了解葫芦丝的吹奏技巧,再现,作品介绍,全曲聆听,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竹林深处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欣赏《竹林深处》教材分析:一、音乐作品分析乐曲根据流行于云南德宏地区的《葫芦箫调》创作,该曲以极其抒情的风格,表现了傣族青年们的爱情生活。作者利用葫芦丝独特音色及打音、颤音、吐音等特殊演奏技巧所产生的缠绵悠远的流水旋律,将傣族水一样的民族性格,宁静、和谐的生活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乐曲分为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部分,结构图示如下:00:00—00:42 引子乐曲一开始是一个短小的引子,采用了稍慢的速度、中弱的力度、自由的节奏、悠长的旋律仿佛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美妙的山寨夜色。00:07—02:05 A 乐段 (慢板) 较慢的速度,中弱的力度,仿佛是傣族的小伙子吹起了葫芦丝。悠长、宁静的旋律如流水般在竹林中传来,充满了诗情画意。该乐段为单三部曲式结构,由a、b两个主题构成,两个主题在音乐情绪上保持基本一致。02:06—02:54 B乐段(快板)同A段相比,乐曲B段落中采用较快的速度,强的力度,密集排列的节奏,同A乐段形成了一个较为强烈的对比。乐曲情绪欢快、热烈,仿佛傣族的小姑娘在葫芦丝优美的乐声伴奏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02:54—04:06 A’[来源:](再现)这是乐曲的再现乐段,乐曲变化再现了A段的主题。在结束的部分,速度减慢、力度渐弱,仿佛夜渐渐深了,欢乐舞蹈的人们渐渐散去,山寨慢慢恢复宁静。二、教学内容分析通过以上作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些音乐线索:1.作品结构为三段体,三个乐段划分明确。在每个乐段的中间都穿插了短 小的间奏。2.整首乐曲包含两个音乐主题,均为C宫调式。3.A主题旋律抒情,悠扬。将傣族人民宁静和谐的生活画面表现的淋漓尽 致。4.B主题欢快活泼,节奏排列密集。表现出傣族人民热情舞蹈。基于以上线索和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为:1.通过聆听,感受葫芦丝独特的音色以及傣族音乐风格特点。2.采用分段聆听主题音乐,分辨乐曲的段落。3.通过演唱A主题乐谱让学生熟记主题旋律。4.在音乐体验中提升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乐曲《竹林深处》,感受音乐浓郁的民族特点,感受傣族宁静, 和谐生活的画面。二、感知速度和力度这两个音乐要素对音乐情感的表达、音乐画面的描述起到 的表现作用。三、进一步了解葫芦丝的吹奏技巧、音色特点及其特殊的吹奏技巧对音乐形象 的塑造作用。学情分析葫芦丝这一乐器应该是系统学习西师版音乐教材的六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的,可以吹奏A主旋律。由于授课学生所学音乐教材版本不同。与葫芦丝相关的知识和吹奏技能均不能达到教参要求。所以,将要求吹奏A主题旋律变为演唱A主题旋律。希望学生通过本课教学来感受葫芦丝的吹奏技巧带给音乐色彩的变化。由于教材将葫芦丝吹奏技巧音错误记为乐谱,导致音乐调式不明确,节奏原版有出入,所以将乐谱做了相应的改变。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需要听辨出葫芦丝的音色。并且能感受葫芦丝的特殊吹奏技巧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作用。力度和速度的感知是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的音乐要素。学生应该能够感受乐曲的a主题和b主题的演奏力度、速度的变化,了解速度和力度给音乐带来的情感变化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带来不同的乐曲情感。教学难点:感受葫芦丝特殊的吹奏技巧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作用。[来源:学|科|网]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年级:六年级教具准备:钢琴,葫芦丝,主题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生问好1、出示葫芦丝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乐器吗?生:葫芦丝,2、介绍葫芦丝师:葫芦丝是我国云南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教学行为:播放葫芦丝介绍短片环节目标:通过短片了解葫芦丝音色特点及文化价值等。葫芦丝是我国云南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傣族地区。常用于吹奏山歌、小调等民间曲调。葫芦丝音色柔美细腻,委婉动听,极富表现力。它可以非常欢快,在节日或者娱乐时助兴。也可以委婉动听,用于傣族人民传情达意。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丝,为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葫芦丝所演奏出来的每一段旋律都流露出一种意境美,让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3、导入师:瞧,老师带来了葫芦丝。环节目标:通过短片了解葫芦丝音色特点及文化价值等。教学行为:1,教师出示葫芦丝。2,葫芦丝吹奏一小段旋律。师:咱们班有没有孩子会吹奏葫芦丝呀?师:那我请一个孩子来吹奏一小段。教学行为:学生表演。师评: 会。你当时为什么学习葫芦丝呢?师:感谢你的分享。二、完整聆听乐曲师:如水的月光下,如雾的竹林里,响起了轻柔舒缓的葫芦丝曲。教学行为:1,播放ppt 2,教师随伴奏范奏全曲。师:缠绵悠远,如流水般的旋律,将傣族宁静和谐的生活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环节目标:初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三、分段聆听1、聆听引子部分[来源:学|科|网Z|X|X|K]师:听,优美的旋律响起在竹林深处。教学行为:1,播放引子部分音乐师:这段旋律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抒情,悠扬。师:听到如此抒情、悠扬的乐曲,让我们身心都轻松起来。师:这就是竹林深处引子部分。(板书)教学行为:出示引子部分乐谱师:仔细观察乐谱,你能发现哪些特点? 生回答。 师:你发现了连音线,它能打破原有的节拍; 你发现了装饰音,它能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如没有发现,教师提示。咱们看看乐谱上这些小圆弧是?学生接答) 师:看来你们都发现了乐谱中奇特的地方,正是由于有了许许多多的圆滑线使旋律更加的... 生:流畅,连贯。 师:在456小节的跨小节连音线,打破原有节拍的感觉,使音乐更加自由。(连音线,圆滑线区别)环节目标:通过观察乐谱,发现连音线,体会连音线使音乐更加自由,连贯,流畅。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次聆听,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生答(2个) 师评:你们的话让我仿佛置身一片宽广幽静的竹林。微风拂面,一阵悠扬的旋律掠过竹梢从远处传来。(眼神望远) 教学行为:复听引子部分旋律。 环节目标:感受引子部分的画面和意境。2、a乐段 1, 聆听a乐段 师:月亮升起来了,夜色降临在宁静的山寨竹影下。葫芦丝吹奏出动情的旋律。 教学行为:播放a乐段。 师:当一串音符从葫芦丝的管孔里轻飏,旋律萦绕于四季的竹梢。舒缓的节奏,伴随着微风的轻抚,在指尖流动。 教学行为:教师范奏主题一。 2, 记忆主题旋律 师:婉转动听的旋律在竹林响起,让我们随着钢琴,也来唱一唱A主题。(板书) 教学行为:出示a主题乐谱。师:注意它的节拍是... 生:4/4拍。师:挥拍唱谱。(注:钢琴边) 教学行为:教师单手伴奏,学生挥拍唱乐谱。 师:注意老师标有换气符号的地方,咱们再来一次。 师:让我们的呼吸更深长,唱出乐曲轻柔连贯的感觉。你们试试看。 师:试着带上歌词唱一唱。(教师示范,出示歌谱)师:嘴型圆起来,声音位置高高的。(不要)环节目标:通过聆听演唱记忆a主题旋律。3, 感受葫芦丝的吹奏技巧 师:听你们唱歌真是一种享受。听,老师用葫芦丝吹奏的旋律和你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区别? 教学行为:教师带技巧吹奏a主题。 生答(如不能回答,再吹奏一次)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谱子。 教学行为:出示带演奏技巧a主题旋律。师:谁来说说,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答 (打音,虚指颤音,上波音,滑音) 师:这就是葫芦丝的特殊演奏技巧…教学行为:介绍技巧名字,吹奏 师:加上了这些葫芦丝技巧以后,音乐的色彩有了什么变化? 生答 师:音乐更加抒情柔缓(板书),意蕴悠长。环节目标:通过对比了解葫芦丝特殊演奏技巧的奏法。(虚指颤音,波音,打音,滑音。)4, 合作表演 师:咱们一起来合作吧。同学们演唱歌词,老师用葫芦丝为你们伴奏。教学行为:1,教师吹奏葫芦丝,学生演唱歌词。 3, b主题 1,聆听感受 [来源:学,科,网]师:在优美的歌声中,寂静的山寨被唤醒了。人们举着火把,欢聚在竹林中,你们听。 教学行为:播放b乐段 师: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欢快 2,音乐理解 师:同a主题相比,b主题更加欢快活泼。这样的音乐情绪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一起看着乐谱,挥拍再来听一听。 教学行为:出示b乐段乐谱师:我们看一看B主题和A主题节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回答 师:这段旋律变成了2/4拍,两种节拍同时出现在一个乐曲里面,我们称他为混合节拍。(板书)。师:仔细观察它的节奏排列同A段(哼。。)相比有什么变化。 生回答 师:同A段相比,它采用了密集的节奏排列。(板书) 师:在B乐段中速度有变化吗? 生:越来越快 师:速度最快的乐句是哪几句?谁来指一指。 师:他找对了吗? 师:是的,B乐段的速度由中速—稍快—突慢(板书) 师:在B乐段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三个音乐要素,节拍、节奏和速度。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我们的音乐情绪变得更加 生:欢快。环节目标:通过聆听和观察乐谱,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带来不同的音乐情感。四、再现 师:夜渐渐深了,纵情舞蹈的人们渐渐散去。竹林再次响起优美的旋律。 教学行为:播放再现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和之前哪两段主题旋律相似? 生答 教学行为:出示再现乐谱师:这段音乐是再现了A主题和变化再现了引子部分。(时间长就在听一次) 师:音乐结尾运用了较慢的速度,渐弱的力度。表现出欢愉的人们渐渐散去,竹林又恢复了最初的宁静。[来源:ZXXK]五、作品介绍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的葫芦丝独奏曲《竹林深处》(板书)《竹林深处》是云南著名作曲家杨正玺先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任德宏民族歌舞团团长期间,根据《葫芦箫调》为葫芦丝改编而成的葫芦丝独奏曲。这首曲子最初由葫芦丝演奏家龚全国先生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会荣获大奖而闻名。随后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各种比赛和表演。通过龚全国先生的深情演绎,让这朵民间小花成长成一朵独特的奇葩,飘香世界。 教学行为:播放介绍视频六、全曲聆听 师: 丝音委婉动情听,曲曲迷人小寨青。 凤尾竹边歌伴舞,袅袅余音绕竹林。 教学行为:全曲聆听。 七、总结 师:夜深了,原本热闹的竹林慢慢恢复了宁静。随着人潮散去,咱们的课也进入尾声。让我们跟随人潮,一起离开这片宽广宁静的竹林深处。(起立)同学们再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欣赏 驼铃悠悠公开课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歌曲学习, 教学拓展, 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欣赏 达斯特加赫优秀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欣赏 智斗优质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