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上册嗺咚嗺教学设计
展开音乐教学设计
题目:劳动号子 -《哈腰挂》《嗺咚嗺》 | 设计者: | 年级:七年级 | ||||
教学目标 | 1、通过欣赏学习《哈腰挂》、《嗺咚嗺》让学生了解劳动号子的产生、分类及南北方不同风格特点。 2、通过自主创编不同风格的劳动号子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南北方劳动号子在节奏、旋律、歌词内容、演唱方法的不同。 3、通过《哈腰挂》、《嗺咚嗺》的学习能让学生对劳动号子产生兴趣。
| |||||
教学重难点 | 感受并学习演唱《哈腰挂》、《嗺咚嗺》片段,感受劳动号子南北方不同的风格特点。 | |||||
教具 |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时间 | ||
一) 导入阶段 |
1.在《淮南子》中有这样一句记载“金夫举大木者,前呼‘邪乎’,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请同学根据所出示的图片试着解释一下这句古文 2.解释古文引出劳动号子的来源并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劳动号子 |
学生探讨教师的问题并随教师的引导理解劳动号子 |
通过古文的理解及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劳动号子有初步的理解与感受
|
7 | ||
二) 新授阶段《哈腰挂》 | 1、 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一首东北最具代表性的搬运号子《哈腰挂》让我们一起走进黑龙江茂密的大森林,听听伐木工人是怎样抬木头吆号子 2、 歌曲演唱形式是什么? 你还记得他们是怎样应和的吗 3、接下来我们仔细听听领唱部分并随音乐一起应合 4,、请四名同学到前面来模拟抬木头的场景,选一名领唱大家一起跟着唱齐唱部分 | 1.学生聆听劳动号子《哈腰挂》
2.一领众合 并随教师一起应合
3.仔细聆听领唱部分随音乐一起演唱
4.参与体验 | 1.聆听《哈腰挂》初步感受音乐
2.了解北方劳动号子齐唱部分的一字一音短促有力的特点
3.随音乐一起应合体验感受劳动号子的特点 4.让同学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北方劳动号子的特点 |
13 | ||
三) 新授阶段《嗺咚嗺》 |
2.仔细聆听歌曲齐唱部分,并随音乐哼唱出你最感兴趣的一句 3.仔细聆听歌曲第一段歌词,找出那些字使用了方言演唱,并随着领唱一起唱齐唱部分
| 1.仔细聆听歌曲回答教师问题
2.仔细聆听,随音乐小声哼唱
3.仔细聆听并随音乐演唱 |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风格
2.感受歌曲齐唱部分与《哈腰挂》的不同 3.学习歌词的方言部分,使得学生在演唱时更加细腻柔和
|
17 | ||
四) 创造与表现 | 分别复习《哈腰挂》与《嗺咚嗺》的片段,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提示创编劳动号子 | 学生探讨分别依照《哈腰挂》和《嗺咚嗺》的旋律模式为歌曲创编歌词 | 通过创编实践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劳动的号子的特点及南北两地劳动号子的不同风格 |
12 | ||
五)小结 |
|
|
| 1 | ||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银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银杯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巩固,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七年级上册☆杵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音乐七年级上册☆杵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课,新课,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欢乐歌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欢乐歌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