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提升卷(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4590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提升卷(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4590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提升卷(含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4590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提升卷(含解析)
展开[范围:上册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0·浙江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衣服上沾了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直接用水很难洗净,要除去白色衬衣上的铁锈,你认为比较适宜使用的液体是( )
A.白醋 B.酱油 C.酒精 D.洗洁精
3.下列有关药品存放或相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器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
B.浓盐酸因具有吸水性故需密封保存
C.氢氧化钠溶液因易潮解故需密封保存
D.用足量稀盐酸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4.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下列关于碳酸氢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盐类物质
B.工业上常用NH3、H2O和CO2反应制得
C.属于复合肥料
D.能促进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
5.下表是某些花浸出液的变色情况,其中既能检验酸性溶液,又能检验碱性溶液的是( )
A.月季花 B.菊花 C.丝瓜花 D.一串红
6.下列图像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向盐酸中不断加入水
B.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C.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D.向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7.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8.有关某品牌“洁厕灵”的产品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中,与其所含成分盐酸无关的是( )
A.能有效快捷消除卫生间臭味、异味、清洁空气
B.能消除瓷面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
C.勿用于大理石、金属等表面
D.勿与其他碱性洗涤用品同时使用
9.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先将NaOH溶液推入,后将盐酸快速全部推入,用压强传感器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先后推入目的是先后与CO2反应
B.压强变小的原因是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C.ab段压强不变时一定在发生化学反应
D.bc段压强变大是因为酸碱反应是放热反应
10.玲玲猜测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可能含有Na2CO3,她设计的下列实验能为此猜测提供有力实证的是( )
A.滴加适量CuSO4溶液 B.滴加酚酞试液
C.滴加足量稀盐酸 D.滴加石蕊试液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显红色的是( )
A.NaOH NaCl CuSO4 HCl
B.KNO3 Na2SO4 NaOH KCl
C.KCl Ba(NO3)2 HCl CaCl2
D.Na2CO3 Ba(OH)2 KNO3 Na2SO4
12.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液体X滴入烧瓶中,若要使气球鼓起(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则液体X和固体Y不可能是( )
A.水、氢氧化钠B.水、硝酸铵
C.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D.水、生石灰
13.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硫酸铜溶液,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B.M点时甲曲线对应的烧杯中的固体和液体中均没有离子
C.乙曲线对应的过程中溶液始终为红色
D.乙曲线对应的过程中溶液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14.某兴趣小组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为题探究,下列试剂中,不能用来证明两者能发生反应的是( )
A.pH试纸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铁粉
15.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钾、硝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为检验其中溶质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无色溶液中的溶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一定含碳酸钠和氯化钠,一定不含硫酸钾和硝酸钙
B.一定含碳酸钠和氯化钠,一定不含硫酸钾,可能含硝酸钙
C.一定含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钾和硝酸钙,可能含氯化钠
D.一定含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钾,可能含硝酸钙和氯化钠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填空题(共24分)
16.(3分)某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选用了下列部分药品进行实验。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硫酸铜溶液 ③稀盐酸 ④硝酸钾溶液
(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某同学选择了①和③。你认为除上述四种药品外,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________(填序号)两种物质进行实验,能验证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分)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称为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直至溶液的pH=7,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如图所示,则其中能使酚酞变红的是________(填“①”“②”或“③”)。
(3)“”代表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
18.(8分)已知Fe(OH)2是白色絮状沉淀,并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红褐色沉淀,如图为Fe(OH)2制备实验的改进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到生成的Fe(OH)2白色絮状沉淀。
(1)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中反应开始时,打开弹簧夹,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在该装置中得到Fe(OH)2白色絮状沉淀,并在一定时间内防止其被氧化成Fe(OH)3红褐色沉淀,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该装置中生成Fe(O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20.(10分)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________(填“d”或“e”)相连,当C装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达到实验目的。
(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氢气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当D装置的瓶口向下时,导管口应连接D装置的________(填“f”或“g”)端。
(3)B装置中使用过的浓硫酸被稀释后,还可以有其他用途。稀释浓硫酸时,应将____________倒入__________里。
21.(6分)小乐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过量的NaOH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吸收CO2后,再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观察到CaCl2溶液倒吸入烧瓶,烧瓶中溶液变浑浊。
(1)烧瓶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关化学方程式解释)。
(2)对烧瓶中的溶液进行分析,一定有的溶质是NaOH、NaCl,可能存在的溶质是CaCl2或________。简要写出判断可能存在的溶质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15分)
22.(7分)为测定某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60 g Na2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计算:
图
(1)20 g Na2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
(2)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3.(8分)向盛有22.3 g 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16.1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300.0 g。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2)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
(3)反应后,得到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
1.B 2.A 3.D 4.C 5.B 6.C 7.C
8.A 9.B 10.C 11.B 12.B
13.C M点时甲曲线对应的烧杯中的固体是由离子构成的,只是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14.C 15.C
16.(1)无色酚酞试液
(2)①②
2NaOH+CuSO4===Cu(OH)2↓+Na2SO4
17.(1)用石蕊染成的紫色干燥纸条变红
(2)② (3)Cl-
18.(1)Fe+H2SO4===FeSO4+H2↑
(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关闭弹簧夹
(4)2NaOH+FeSO4===Na2SO4+Fe(OH)2↓
19.(1)加快粗盐溶解
(2)Na2SO4 NaOH、Na2CO3
(3)CaCO3、BaCO3
(4)反应后会引入新杂质KCl
20.(1)d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g
(3)浓硫酸 水
21.(1)Na2CO3+CaCl2===CaCO3↓+2NaCl
(2)Na2CO3 从烧瓶内取少量反应后的澄清溶液分别注入两支试管,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少量CaCl2溶液,另一支试管加入少量Na2CO3溶液(合理即可)
22.(1)4.66
(2)解:设20 g Na2SO4溶液中Na2SO4的质量为x。
Na2SO4+BaCl2===BaSO4↓+2NaCl
142 233
x 4.66 g
eq \f(142,233)=eq \f(x,4.66 g) x=2.84 g
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eq \f(2.84 g,20 g)×100%=14.2%。
答: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2%。
23.(1)4.4
解:(2)设参加反应的Na2CO3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 g
eq \f(106,44)=eq \f(x,4.4 g) x=10.6 g
eq \f(117,44)=eq \f(y,4.4 g) y=11.7 g
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eq \f(10.6 g,22.3 g)×100%≈47.5%。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2.3 g-10.6 g+11.7 g=23.4 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eq \f(23.4 g,22.3 g+216.1 g-4.4 g)×100%=10%。
答:(2)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47.5%;(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名称
颜色
变色情况
蒸馏水
酸性
碱性
月季花
红色
红色
红色
黄色
菊花
紫色
紫色
红色
黄色
丝瓜花
黄色
黄色
黄绿色
黄色
一串红
红色
红色
红色
黄绿色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样品质量/g
20
20
20
BaCl2溶液质量/g
30
60
90
电子天平示数/g
42.33
44.66
44.66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测试题,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提升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提升卷(含解析),共10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