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人教版四上音乐全册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人教版四上音乐全册教案01
    新人教版四上音乐全册教案02
    新人教版四上音乐全册教案03
    还剩5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人教版四上音乐全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四上音乐全册教案,共57页。

    第一单元 东海渔歌
    《赶海的小姑娘》教案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声音演唱《赶海的小姑娘》。
    2、参与课堂活动,演唱《赶海的小姑娘》,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并表演。
    3、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用轻松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掌握歌曲的音准。用声断气连的方法演唱歌曲的第三乐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大海的样子,如果学生不知道,就请学生看几张大海的图片。)
    2、教师展示“海景照片”
    教师:大海波澜壮阔,在海边,白色的浪花打在金色的沙滩上非常美丽,在海边还能够拣到贝壳、螃蟹,我们来听一首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二、学习歌曲
    1、欣赏《赶海的小姑娘》动画。
    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学生回答:活泼欢快。
    2、再次聆听。
    聆听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两部分)
    请学生带着问题听。
    教师提问: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可能回答第一部分节奏比较紧凑,第二部分节奏比较舒展等。)
    3、歌词学习。
    (1)全体学生按照节奏读第一段歌词。教师出示节奏谱。
    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切分节奏XXX和附点节奏X.X。
    教师提示: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口读节拍,手指着节奏,让学生反复地练习。先要告诉学生,切分节奏是强拍后移到第二个音,再进行练习。
    (2)巩固第一段完整的歌词,学生按照节奏齐读歌词。
    (3)请一位同学按照节奏读第二段歌词,其他学生心里和他一起默读。
    (4)教师指导学生不认识的字。(缕:同“吕”音)
    教学要求:教师可对复杂的节奏型给予引导;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要用高位置来读,口腔打开。
    4、《赶海的小姑娘》歌曲学习。
    (1)学生演唱歌谱。
    教师要求:教师弹琴,指导学生唱准切分音。
    (2)再次巩固歌谱。
    教师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前四个乐句要唱得连贯、饱满,每个乐句前深吸气,用一口气演唱;第三乐句的第二小节要唱得声断气连。
    (3)学生加词演唱歌曲旋律。
    教师要求:教师弹琴,指导学生的气息连贯。
    (4)学生练唱后三个乐句。
    教师要求:教师用琴带学生练唱,纠正大跳音程的音准。如:“找呀找”这句的切分节奏和“一只小篓”的八度大跳音准。
    (5)练习结束句的唱法。
    教师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把结束句唱饱满,深吸气最后一个音唱七拍。最后声音位置和音高不要掉下来。
    (6)学生跟随《赶海的小姑娘》伴奏完整地演唱。
    教师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激发学生从歌词和旋律感受小姑娘在海边生活的情趣。指导学生说出速度是稍快的,情绪是欢快的。学生如果答不出来,可以让学生选择,节奏是紧凑的还是舒展的。选择速度可以用不同的速度让学生演唱,自然就会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三、集体创编歌舞表演(《赶海的小姑娘》舞蹈表演)
    学生分组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可以书中的图片作为参考。
    教学要求:学生设计的动作要与音乐的旋律基本一致。
    四、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海边生活的惬意,大海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波澜壮阔、一望无际,还有无限的情趣。最后,让我们用欢快的歌声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F大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调式的特性以及调式的多样性,了解什么是大调式以及大调式的类别。
    2、掌握F大调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F大调定义、特点,体会大调的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
    1、讲授调号的知识:调的产生、调号的种类、调名与调号的关系等。
    教师指导:调名就是调的名称,不同的调名对应的调号也是不同的。
    2、大调式:由七个音组成,其中主音与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的一种调式叫大调式。其稳定音I、III、V级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这个音程最能说明调式的色彩。大调式形式如下:
    ①自然大调是大调式的基本形式,其音阶结构如下:
    例:C自然大调







    ②和声大调:降低自然大调音阶的第VI级而形成,特点是第VI级与第VII级音构成了增二度音程。其音阶结构如下:
    例:C和声大调









    拓展练习:小游戏---同学们分成若干组,每组8个人,按照调式音阶上行排列起来,每个人说出自己的级数、中文名称、以及唱名(固定调)。例如:齐说:我们是(C)自然大调。分说:我是(I)级音,又名(主音)我唱(do)。

    《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2、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
    4、能够自信地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难点:
    声部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课前播放关于大海的图片,创设情境。
    2、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音乐,大家一起来听下,这是什么声音呢?(播放海浪的音乐)
    3、学生回答。
    师:是的,这是海浪的声音。有哪位同学见到过真正的大海?有没有亲自到海边玩过?你来描述一下你见到的大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对大海的印象或到海边游玩的情景)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
    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水天相接、烟波浩渺、一碧万顷;
    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海不扬波、碧海青天;
    表现大海气势的:海纳百川、汹涌澎湃、气吞山河、排山倒海、浊浪排空;
    4、刚才同学们都讲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大海啊,故乡》
    一起来欣赏这首《大海啊,故乡》,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
    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
    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交流讨论后师小结:
    这首歌的情绪:由深情到激动
    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强
    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绍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四、学唱歌曲
    1、聆听音乐,根据歌曲的音乐情绪,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有什么特点。
    2、讨论后小结:
    第一段朴实、优美、回忆自己在海边生活经历。
    第二段音区提高,充满激情,是情感的抒发,表达主人公对大海对故乡和妈妈浓厚真挚情感。3、学生哼唱简谱,如视唱有困难可用lu模唱。
    4、跟琴用“呜”和“啊”哼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绪。
    5、解决难点:
    (1)3/4121·76|533-|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教师反复范唱,指导学生演唱。
    (2)3/46541165|5--|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5--”的时值要唱足。
    6、跟琴轻声唱歌词,注意力度的变化。(歌曲结构十分简洁,前后只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朴素无华,富有叙事性;后两个乐句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切思念的感情。)
    7、边划拍边唱全曲。
    8、完整演唱歌曲。
    五、英文学唱
    1、请个别学生朗诵英语纠正个别字词。
    2、齐读英语。
    3、填入英文演唱全曲。
    六、学唱二声部
    1、播放合唱《大海啊,故乡》。
    师:同学们,这种演唱形式是什么呢?
    生:合唱。
    师:这是合唱的形式,中间还伴有领唱,今天老师也给这首歌配了二声部,我们一起来学习。
    2、学唱二声部,跟琴练唱简谱。
    3、模唱二声部旋律。
    4、填入歌词唱二声部。
    5、分声部,双声部练习歌曲。
    6、完整练唱歌曲。
    七、表现歌曲
    播放歌曲视频,指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讨论:如何用身体语言表现大海平静与波涛汹涌?
    学生创编,集体跟着音乐表演,请学生上台表演。
    部分学生表演,剩下学生合唱歌曲,间奏配朗诵。在表演中结束课堂。


    《小螺号》教案
    教学目标
    1、用清晰的咬字、吐字和欢快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2、感受歌中活泼欢快的情绪和在海边生活的情趣。
    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的创编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用轻快、弹跳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2、学生能够唱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海螺图片。
    教师提示:学生认识螺号是用大海螺做成的号角,在海边的人常常用螺号传递信息。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小螺号》,提问:歌曲的情绪?
    2、再次聆听歌曲《小螺号》,提问:歌曲分成几部分?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说出这首歌曲分成三个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全重复。
    3、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难点练唱。
    (1)练习大跳音程。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练习大跳音程的音准,请学生注意听,听完以后再开口演唱。先听琴,老师弹奏音程后学生再开口演唱。
    (2)练习长音。
    教师指导:学生唱准每一个乐句最后一个音的时值,包括第一乐段“回啰”这两个字要唱得轻快。
    5、学生跟琴声练唱。
    教师对不准确的地方进行指导。
    6、歌曲处理。
    第一乐段(1—16小节)指导学生用欢快、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期盼的心情。
    第二乐段(17—28小节)指导学生用舒展优美、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
    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的。
    三、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播放《小螺号》动画,学生观看。
    3、播放《小螺号》伴奏,学生跟随伴奏演唱歌曲。
    四、分组演唱
    学生分小组唱,互相进行评价。
    五、《小螺号》创编表演
    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
    六、课堂小结
    海边的生活非常的有趣,这首欢快活泼的《小螺号》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大海边,最后,让我们在歌曲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反复记号》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反复记号。
    重点难点:
    反复记号分类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内容:
    1、略写记号
    反复记号:音型反复记号、自由反复记号、段落反复记号。
    2、音型反复记号
    (1)小节内的音型反复:用斜线(∕或∥)表示。斜线数目与符尾数目相同。
    (2)一小节(或两小节)的音型反复:用符号(•∕•••或••∥•)表示。
    注意:音型反复记号在正式出版物中不用,一般用于手抄乐谱。
    3、自由反复记号
    记号┌оо┐:记号范围内的音可作多次反复,即“自由反复”。
    4、段落反复记号
    (1)小反复记号
    (2)反复跳跃记号
    5、段落反复术语
    (1)D.C与Fine
    (2)D.S与﹠
    6、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主谈谈对反复记号的认识,加深印象。
    《丰收欢乐而归》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表述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境。
    2、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了解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听辨乐曲中不同的情绪,说出产生这种情绪的音乐要素。
    2、听辨乐曲的三个乐段。
    教学过程
    一、初听乐曲
    教师播放《丰收欢乐而归》乐曲,提问:这首乐曲的演奏形式。
    教师指导: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民乐合奏,教师可以提示管乐合奏和民乐合奏两个答案让学生进行选择。
    二、再次欣赏乐曲
    教师播放《丰收欢乐而归》乐曲。
    提问:1、听辨乐曲共有几个乐段。2、说出听出这几个乐段的依据。
    教师提示并指导:根据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等把乐曲分成了三个乐段。第一乐段的速度比较自由;第二乐段速度是中速的,情绪比较优美;第三乐段速度比较快,情绪是欢快的。
    三、介绍乐曲的背景
    1、教师介绍乐曲的背景。
    《丰收欢乐而归》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个部分,全曲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黎明时的海洋、渔民出海捕鱼、战胜惊涛骇浪、丰收欢乐而归。我们欣赏的是乐曲的第四个部分。乐曲分为三个乐段。
    2、学生观看渔民生活的图片资料。
    提示:让学生感受到渔民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知识。
    四、分乐段欣赏乐曲
    1、学生欣赏第一乐段。
    (1)教师播放第一乐段音乐,提问:这一部分是什么乐器领奏的?
    学生回答:笛子领奏。
    教师提示:曲笛领奏,用扬琴伴奏的。
    (2)再次欣赏第一乐段。
    教师播放第一乐段音乐,提问:说出第一乐段的速度、力度和情绪。并说出自己想象到的场景。
    教师提示:第一乐段悠扬、自由,表现了人们在战胜了惊涛骇浪后的喜悦心情,蔚蓝的大海恢复了平静,渔民们满载着丰收欢乐归来。
    2、欣赏第二乐段。
    教师播放第二乐段音乐,提问:听完以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第二乐段是欢快的主题,好像渔民们战胜了风浪后自豪地驾着渔船乘风破浪归来。与第一乐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欣赏第三乐段。
    (1)教师播放第三乐段音乐,提问:听完以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第三乐段逐渐变快变强,最后鼓乐齐鸣,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2)教师播放第三乐段音乐,提问:说出这一乐段与第二乐段情绪、速度的不同。
    (3)学生随着第三乐段音乐轻声哼唱乐曲主题。

    五、完整地欣赏《丰收欢乐而归》乐曲
    教师提示:每听到一个乐段的开头就举手表示。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首乐曲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音乐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决定音乐的情绪,我们感受到了三个乐段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境。同学们回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短文或用一幅画表现出音乐情境,相互交流。下课!
    《捕鱼归来》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四段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和等待阿爸回家的急切心情。
    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捕鱼归来》的创编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仔细聆听四段乐曲,感受其中的情绪。
    2、学生能够发挥自主想象创编阿爸捕鱼归来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示学生阿爸捕鱼快要归来,并且有海风、海浪迎接阿爸返航。
    教师提示:阿爸捕鱼归来,阿爸和孩子们的心情分别是什么样的呢?
    二、聆听乐曲
    1、聆听《海风》,提问:大家听到了什么?
    2、聆听《海浪》,提问:大家联想到了什么情景?
    教师指导:海浪和海风其实都是大海的声音,仔细比较两者的区别。
    3、聆听《螺号》,提问: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教师指导:我们之前学习过歌曲《小螺号》,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关于螺号的知识。
    4、聆听《渔歌》,提问:大家能想到这首歌是什么人演唱的吗?
    教师指导:向学生介绍关于渔歌的知识。
    三、音乐活动《捕鱼归来》
    情景引导
    第一场:两个好朋友
    小斌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的爸爸都出去打渔了,今天,他们的爸爸就要回来了。小斌和小红还有一群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了海边,他们一边玩耍一边等着爸爸回来。(随着《海风》、《海浪》音乐律动。)
    第二场:螺号声声
    这时,从远处传来了机船的隆隆声,隐约看到了船上的人影,小斌和小红高兴地跳了起来,大声地喊着:阿爸回来了,回来了。他们拿出螺号使劲地吹了起来(螺号、海浪、海风声,演唱《小螺号》)。
    第三场:阿爸回来了
    渔船靠岸了,阿爸回来了。小斌、小红和小伙伴们高兴地帮着大人抬起了鱼筐(随《渔歌》的音乐律动表演)。
    1、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
    教师指导:每个小组的每位同学都要扮演一个角色进行表演,把整个素材连接起来。
    2、学生汇报表演。
    学生分组汇报表演,教师和学生对学生的演唱和表演等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
    海边的生活非常的有趣,捕鱼也是生活在海边的人一种职业,这四段关于《捕鱼归来》的音乐旋律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捕鱼归来的现场,最后,让我们在乐曲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第二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草原放牧》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草原放牧》,使学生对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2、通过鉴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形式要素。
    3、通过鉴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祖国、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乐曲《草原放牧》,感悟其意境。
    2、了解什么是协奏曲。
    教学方法:
    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叙述《草原小姐妹》故事,问:听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内蒙古的大草原上都有哪些美景和怎样生活着的人民?(同学自由发言)
    二、《草原放牧》小介绍:
    1、介绍创作背景:大草原不仅景美,那里的人更美。在大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
    2、介绍创作作者和演奏者。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刘德海演奏。
    3、什么是协奏曲: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草原放牧》尝试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
    三、全曲布局:
    1、草原放牧(今天我们将鉴赏的部分);
    2、与暴风雪搏斗;
    3、在寒夜中前进;
    4、党的关怀记心间;
    5、千万朵红花遍地开。
    四、欣赏曲目(先整曲听一遍,问问同学们的感受):
    (一)引子:首先用圆号奏出“小姐妹”的主导动机,随后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弱渐强、生机盎然、富于动力感的经过句。引子既表现了“小姐妹”的英雄气质,也表现了内蒙古草原辽阔、明朗、富有生机的清新景象。
    (二)第一主题:欢快主题(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等音乐要素特点,并大胆想象脑海中的画面)。
    提问:这段主题的速度、节奏、旋律各有什么特点?(速度较快、节奏轻快活泼具有舞蹈性、旋律灵活跳跃),这段音乐又描写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
    (三)第二主题:抒情主题
    提问:对比第一主题,音乐在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上有什么不同;描写的场景是否一样?这一主题又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答:速度缓慢、节奏宽广、旋律抒情具有内蒙古长调色彩,突现了鲜明的蒙古族音乐风格。描绘了一幅小姐妹手拿牧鞭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放歌的画面。抒发了内蒙古人民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五、小结:
    通过《草原放牧》的学习,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作用。同时感受了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了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高尚情操。


    《老鼠和大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富有表现力的歌唱与表演,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刻画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2、能较好的完成“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进行二声部演唱,重点练习八度音程的音准和六度音程的音准,声音和谐。
    2、能够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小时候都说过歌谣,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谣,你们听听熟悉吗?如果你会读这个歌谣,也可以一起来读。
    欣赏《小老鼠上灯台》动画。
    生:跟随动画的歌谣一起朗读。
    二、节奏练习
    教师出示大象和老鼠节奏。
    1、学生模仿大象走路声音读节奏。
    2、学生模仿小老鼠叫声,拍手读节奏。
    3、男生模仿大象的节奏,女生模仿老鼠的节奏进行练习。
    三、《老鼠和大象》歌曲学习
    师:刚才老鼠和大象可真默契啊,可是在我们今天的故事中,大象和小老鼠可没有这么默契。在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1、学唱第一段。
    (1)初听第一段。
    师:在刚才的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生:听到了大象驮着货物走过来。这段音乐让我们看到了一只勤劳稳重的大象,它驮着糖果和鲜花,把甜蜜和芳香送到各个地方。
    (2)学唱第一段。
    师:我们再来听听这一段,如果你能够跟着音乐哼唱就轻轻地演唱旋律。
    生:跟随音乐演唱旋律。
    师:在刚才的演唱中,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演唱节奏时不太准确,在一字多音的地方,大家要唱准。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演唱,唱准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和大跳音程。学生如果唱不准就先请学生读节奏。
    师:随歌曲第一段音乐演唱。同学们跟着音乐做演唱的口型,看看你心里唱得和范唱是不是一样?
    生:随音乐张口默唱。
    师:歌曲中有没有重复的句子?重复句子的旋律一样吗?哪不一样?
    生:有重复句子,旋律不同,后半部分不一样。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演唱最后的两句旋律。
    2、学唱合唱部分。
    师:用琴带学生先演唱高声部的旋律。重点练习八度音程的音准和六度音程的音准。
    生:跟琴练唱。
    师:用琴带学生演唱低声部旋律。
    生:跟琴练唱。
    师:指导学生进行合唱,注意指导声部间的均衡,指导学生的音准。唱“啊”的时候要告诉学生口型要张圆,口腔打开,喉头放松,声音不要白。
    3、学习第二段歌词。
    师:出示第二段歌词。大象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和鲜花,它虽然走起路来很笨重,但是非常的可爱,这时候老鼠来了。
    教师操作:一边敲响板一边按节奏读歌词。
    生:请一名同学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师进行指导。
    师:指导全体同学一起朗读歌词。教师用响板打恒拍伴奏,引导学生最后一句的力度从弱到强。
    4、学习第三段歌词。
    师:指导学生跟琴演唱歌曲的第三段。
    5、随歌曲《老鼠和大象》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教师伴奏,让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6、歌曲处理。
    师:指导学生体会大象把糖果和鲜花送给大家的幸福和自豪,用歌声表现出来。大家朗读第二段的时候,体会老鼠偷偷摸摸的样子,用稍弱的力度来朗读,第三段再把大象幸福和自豪的感觉演唱出来。
    生:欣赏《老鼠和大象》动画并有感情地演唱。
    四、歌表演
    师:我们现在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歌表演吧。
    1、分角色进行歌表演。
    同学分别扮演大象、老鼠、猫、路上的行人等进行表演。
    如果让你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你怎样来做?
    2、分男女生进行歌表演。
    男生的音色很浑厚,表现大象。
    女生的音色比尖细,表现老鼠。
    3、全班的同学共同进行歌表演。
    五、课堂小结
    大象把幸福和鲜花送给了路上的每一个朋友,同时也得到了朋友们的祝福,你们也要像大象一样,关心和热爱自己的朋友们。

    《哪吒再生》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欣赏,初步感受不同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音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2、用动作表演音乐主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听觉力和想象力。
    3、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听音乐讲述《哪吒再生》的故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室里的场地布置、头饰、道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播放《动画城》主题歌,学生边唱边表演)。
    师:同学们,《动画城》节目时间到了,你们猜猜今天动画片中的小主人会是谁?(学生自由交流)
    师:今天老师请来的是一位少年英雄,(大屏幕显示哪吒图片),你都知道哪些哪吒的小故事?
    生:再次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所知道的。
    师:哪吒是一个嫉恶如仇、勇斗妖魔的小英雄,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唱这为小英雄吧。
    (大屏幕播放动画歌曲《少年英雄小哪吒》,师生一起边唱边表演。)
    师:那么在哪吒降妖除怪的途中都遭遇到了哪些危险和挫折?他又是如何战胜这些困难的呢?听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个“哪吒再生”的音乐故事。
    二、听赏乐曲:
    1、初听全曲,感受作品情绪意境。(第一遍听)
    (出示多媒体课件,请一位学生叙述《哪吒再生》的故事情节。)
    师:你感觉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你都联想到了哪些场面?
    生:安静地聆听并回答问题。
    2、再听全曲,理解作品。
    (1)请大家再听一遍音乐,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乐曲都讲了哪吒的那几个故事?
    (2)当乐曲的速度、乐器音色发生变化时,你能听出来吗?大家可以用手式或动作表示出来。
    (3)乐曲简介:
    师:哪吒闹海的故事在咱们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今天大家听到的这首乐曲选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故事片《哪吒闹海》音乐片段,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金复载作曲。这首管弦乐合奏是动画片的几个重要的音乐片断组成的一个小组曲,共有四段音乐组成:金光洞、哪吒苏醒、师徒相见、出发报仇,这四段音乐情绪也各不相同。
    3、分段细听。
    (1)第一乐段:金光洞里
    ◆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领导学生聆听欣赏。
    师: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再听一遍,你能听出主题旋律反复了几次吗?
    师:听到的同学,可以用手势告诉老师(拍拍手、晃晃手臂)。
    ◆再听音乐,你能讲一讲这段音乐的故事吗?
    (2)第二乐段:哪吒复苏
    ◆出示主题旋律,引导学生聆听。
    师:这部分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再听音乐
    师:你能讲述音乐描绘的意境吗?
    (3)第三乐段:师徒相见
    ◆出示主题音乐。
    师:这段音乐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4)第四乐段:出发报仇
    出示主题旋律,学生聆听欣赏。
    师:这段音乐的情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你能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逐段播放音乐片断及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边听、边议、边讲,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发言,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认识。
    4、完整地听全曲。
    师:同学们,金复载叔叔写的《哪吒再生》精彩吗?你们喜欢吗?那好,咱们再听一遍,把你感受到的都表现出来!
    三、音乐创作:
    随音乐讲《哪吒再生》的故事。
    师:老师知道咱们同学都特别爱听故事,下面老师就想请一位同学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随音乐来讲一个哪吒再生的故事,其他同学可以根据这位同学的描述来画出你最喜欢的曲中的人物和情节。
    四、小结:
    今天大家对哪吒都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今天的音乐课结束了!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歌词。
    2、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把握歌词的意思及其感情。
    2、了解寓言的相关知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读过或听过哪些寓言故事呀?这些寓言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大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习由寓言《守株待兔》改编的一首歌曲,看看这首歌又向我们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2、想听听这首歌曲吗?不过,我有一个要求:边听边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
    二、整体感知
    自由听、读。
    三、深入理解
    1、学习第一段:
    过渡:种田人怎么会白捡了一只野兔呢?这只野兔又是从哪来的呢?让我们一起听听第一乐段吧。
    2、学习第二段:
    过渡:一只野兔撞死在树桩上,这样的事是不是天天都有的呀?那种田人对这件偶然发生的事他又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呢?真的有那么好的事吗?这个种田人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
    3、这首歌学完了,你现在知道“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
    四、小组合作表演
    五、课堂小结
    凡事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想要得到收获,就要主动努力地去争取。

    《倚音记号》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装饰音的概念。
    2、认识倚音记号。
    教学难点:
    1、倚音记号的含义。
    2、倚音记号的分类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1、导入: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装饰音啊?大家想知道装饰音的作用吗?
    概念: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或记有特殊记号表示该音符应作某种装饰性演奏的音,常用的装饰音有颤音、波音、倚音等。
    2、学习倚音:
    在五线谱上经常有一些八分音符的小音符(比正常的音符要小),符干上还带着一条小斜线,这个小音符就叫“倚音”,倚音有时倚附在主音的前面,有时也在主音的后面出现。因为它是依附在主音前后的音,因此叫“倚音”。
    (1)、倚音在演唱或演奏时,越短促越好,不能占主音太多的时间。
    (2)、装饰音在主音前面的叫“前倚音”,装饰音在主音后面的叫“后倚音”。
    (3)、还有一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在一起出现的,以十六分音符记谱的这种小音符叫做“复倚音”。复倚音的符干上不要加斜线。
    (4)、倚音在记谱时首先要比主音小,另外在单声部乐曲中的单倚音、双倚音、前倚音、后倚音,它们的符干一律要朝上画。在多声部乐曲的记谱中方法是:上声部倚音的符干要朝上画,而下声部倚音的符干则要朝下画。
    3、自由讨论:
    4、课堂小结:
    倚音的分类及作用。
    第三单元 我们的田野

    《我们的田野》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体验歌中优美抒情的情绪,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用启发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延音线,并唱准延音线。
    3、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并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教学重、难点
    1、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好歌曲的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说美丽的田园都有什么样的景色吗?
    学生回答:绿草地、树林、小溪、安静的湖泊等。
    教师介绍这首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我们的田野》,它是作曲家张文纲和词作家管桦于1953年合作创作的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被选入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二、《我们的田野》歌曲学习
    1、初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提问:听完歌曲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可能回答:旋律非常优美、心情很舒畅、好像看见了美丽的田野等)
    2、再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教师提出要求:请学生打开书看歌谱,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一个乐句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回答:每个乐句都不是从强拍上开始的。)
    3、演唱歌谱。
    教师指导:这种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是从一小节的弱位置上开始的。这首歌曲的旋律比较简单,在演唱歌谱的时候要注意每句开头的演唱方法——在第一个字之前的一拍吸气。
    教师一边用手画拍子,一边说“一、二、吸353”,这样锻炼学生急吸气,把气吸到肚子里,让整句唱得连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
    4、学习延音线。
    教师指导:先让学生数拍子唱出不带延音线的唱法,再加上延音线演唱,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指导学生有延音线的地方要演唱得连贯、饱满,有气息支撑。
    请学生找出歌曲中有延音线的地方。教师带领学生分别进行演唱练习。练好以后完整演唱乐谱。
    5、欣赏《我们的田野》动画。
    教师提示学生:认真地聆听歌曲的歌词,观看田野的录像,感受田野的美丽景色。
    6、学习歌词。
    教师指导: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这基本可以准确地演唱歌词,教师重点指导声音的位置、气息的连贯,每个乐句开始时要唱齐,教师给手势让学生反复地练习。
    7、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弹琴带学生完整演唱歌词,注意指导第一段结束的反复记号、第二段歌词“么肥”、“芦苇”的节奏、第三段歌词“雷一”的节奏、第四段歌词“有浅”、“色的”的节奏、第四、五段歌词结尾唱法的不同、第五段歌词:“会儿”的节奏。
    (1)指导学生在唱歌词时注意弱起小节的唱法,如果学生唱不准,给学生数拍子并指挥学生演唱。
    (2)指导第二段歌词的节奏,如:“么肥”、“芦苇”。
    (3)指导学生第三段歌词的接组,“雷一样”前两个十六分音符后八分音符。
    (4)指导学生看反复跳跃记号,看到反复跳跃记号跳到后面的房子并演唱。
    (5)指导第四段和第五段歌词结尾的节奏不同。
    (6)指导第五段歌词中“会儿”是儿化音,应该连唱。
    三、歌曲处理
    1、欣赏《田野》视频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田野的美丽。
    2、指导学生演唱
    教师指导:激发学生说出田野的美丽,带着这种赞美、美好再次演唱这首歌曲。第二乐句是这首歌曲音高最高的地方,稍稍做一个渐强。第五段最后一句减弱。
    3、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说说自己家乡的景象。
    四、课堂小结
    通过演唱歌曲,我们感受到了田野的美丽景色,也使我们好像置身于大自然中,希望我们能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
    《田野在召唤》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合唱的学习,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3、培养学生的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全曲。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的弱起、二声部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要求跟着歌曲的节拍。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练声
    1、生唱“啦”
    师:刚才我们都在春天里听到了很多美妙的声音,现在我们就把它们融到“啦”这个音中,我们用声音来表现下,跟着我的动作一起来。
    2、代词唱
    师:嗯太美了,我听到了万物的声音,那现在老师就把你们美妙的声音配上旋律,一起来唱一唱,注意看我的手势,先听下琴。
    3、出示:10501050︱10501050
    师:刚才我们唱的旋律,我把它写成了这样的曲谱,我这里有两种唱法,听完了之后请你告诉我,哪一种是跟这个谱子一样的!
    三、解决难点
    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最近的天气可谓是春光明媚,春风轻轻拂过我们的脸庞,非常的舒服。你能模仿一下春风的声音带给我们一丝凉意吗?
    师用WU范唱:0004.3︱26–5.4︱35-43︱2345︱4.33450
    师:这是一阵柔和的春风,让我们一起模仿春风的声音吧。唱歌要注意坐姿,师弹奏旋律,学生模唱。
    四、学唱歌曲
    1、师: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绿树发芽万物生长,当那小河清清流水正在欢唱,我将出发到远方……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意大利的朋友们出发远行的欢乐情怀吧。
    2、师:听,田野在召唤我们呢。(第二次听全曲)
    师:田野用什么方式召唤我们?郊游的队伍分成了几个小分队呢?
    学生说一说。(合唱)
    师:歌曲的情绪怎么样?(欢快,活泼)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为了使我们的步伐整齐,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一定要听着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来踏步。第二,为了踏好第一步,我们先要做好准备,这样吧,听老师数到七,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我们先来试试。
    师:好,我们来看,谁能和着音乐的节拍走得最精神,最漂亮,能和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融合在一起。第三次听全曲。
    3、解决难点
    师: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到了美丽的田野,请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会。老师把《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喜欢!
    师:让我们一起学习歌唱吧。
    出示:0004.3︱26–5.4︱35-43︱2345︱4.33450生学唱代词唱一唱。
    师:让我们告诉田野,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就来了。
    出示:0004.3︱26-5.4︱35-43︱20505050︱3--0‖学唱曲谱。
    4、师: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起轻轻地唱起来,用歌声来回应它。(同学们,想一想,是用大声喊唱,还是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去唱,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那我们就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再来唱,听好音,随琴唱歌,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乐句。
    师:随老师的琴一起来唱一唱。(歌曲中的八分音符唱时做到声断气不断的状态,教师要示范给学生听,换气记号等。)
    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及换气记号的作用。(注意用微笑的状态,嘴角上提,用灵活的舌尖来咬字吐字,听听你们的声音是不是跟大自然的声音一样动听美妙。)
    A、学唱高声部曲谱
    师:唱得真不错,让我们试试第二段吧。引导出第二段跟第一段结尾的不同之处。
    B、学唱低声部前半部分
    师:真不错。这首歌不但旋律优美,歌词写得也很美呢。学唱歌词代词唱全曲。
    (1)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合唱还是齐唱?
    师引导生说出:合唱。
    师:是啊!这是一首2声部合唱曲,老师这有2个动作想分别来表现这2个声部?你看是它(动作)适合哪个声部?
    第四次听全曲,请生说一说自己的选择。
    师:为什么?(让学生说出理由)
    (2)师:来,老师请这边的同学来用动作来表现高声部的旋律吧!我们先来试试!师哼唱其中一句,我们请这边同学来表现低声部旋律。
    (3)用动作的动作表现,耳听音乐,听自己的声部!
    (4)师:你们更喜欢哪个声部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学学吧!学生说一说。
    师:老师觉得两个声部都很有特点。高声部就像盛开的鲜花,低声部则像绿叶。我们来学习其中一个声部吧!
    五、合唱
    1、师:这是一首合唱歌曲,让我们与CD里的学生一起来合唱一下这首歌吧。师弹奏低声部的旋律。
    师:我们先给CD里的音乐当一回绿叶吧!
    2、师:你们唱得真好听,我都忍不住想唱唱了。
    师生合作。
    3、师:我们也来组个合唱团吧。
    师:让我们的合唱团也来试试吧。
    全班分声部合唱。
    六、拓展(可用可不用)
    1、师:刚才我们用合唱的形式,把歌曲演绎得很动听,你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把歌曲表现得更美好吗?
    2、展示各自的创作。
    七、小结
    1、师:《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它的欢快和朝气蓬勃,现在我想请你们欣赏一首我们国家的田园歌曲,它会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呢?
    播放《我们的田野》。
    2、听后
    师:给你们一种什么感觉?
    学生说一说。
    师:这首《我们的田野》在中国流传了半个多世纪,歌曲旋律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课后我们将这首歌唱给父母听吧!课堂结束。


    《田园随想》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结合音乐、绘画和配乐朗诵等艺术形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表达对田园的赞美。
    2、通过体验法,让学生知道表现优美田园景色的音乐的特点。
    3、能用歌曲、乐曲、绘画、配乐朗诵或表演等形式,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教学重、难点:
    1、体验表现优美田园景色的音乐。
    2、用歌曲、乐曲、绘画、配乐朗诵或表演等形式,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教学过程:
    一、听辨并选择:
    聆听《间奏曲》音频,并出示两幅画《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学习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地欣赏,选择一幅能够表现乐曲的画。
    教师指导:学生听完乐曲后,很容易就能够听出《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这幅画更能够表现乐曲的意境。这时,就及时指导学生说出是音乐的哪种要素使他做出的选择,学生可能回答:音乐的速度比较慢,好像在表现安逸的场景;音乐非常的优美,好像在表现田园的景色等。
    教师总结介绍:你们的感受和老师一样,《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两幅画分别是英国画家康斯泰勒尔和俄国画家列宾画的,这首乐曲的意境更适合表现《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这幅画。教师介绍比才。
    二、欣赏《我的家园》:
    聆听《我的家园》音频。
    学习要求:听辨出乐曲的速度和感情。
    教师介绍:乐曲选自由阎肃作词、张千一作曲的《复兴之路》。乐曲速度是稍慢的,乐曲好像把我们带进了清新、优美的田野。
    教师小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这两首乐曲共同的特点。
    提问1:这两首乐曲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生:速度都比较慢。
    提问2:这两首乐曲的力度有什么特点?
    生:力度都是中弱的。
    提问3:根据以上的这些音乐要素,你能说说这两首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吗?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这两首乐曲都是优美、清新的,感觉一切都特别的安详、宁静,使人心旷神怡。
    三、创作田园的画:
    聆听《间奏曲》音频和《我的家园》音频。
    教师指导:教师在总结以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田园是什么样子,然后让学生在两段音乐的伴奏下,画出田园的景色。
    四、朗诵: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除了用音乐和绘画作品来表现田园美丽的景色,还可以用朗诵的方法表现。指导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诵陈益的《麦哨》节选。
    五、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教师指导:学生可以自己找来田园景色的音乐资料、视频资料等,还可以演唱或朗诵表现田园的诗、歌,如果没有资料,可以让学生一起复习《我们的田野》或《田野在召唤》,加深对田野的感受。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用多种形式表现了田园的美丽景色,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了音乐知识。


    第四单元 山乡牧童

    《牧童》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二声部合唱,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2、培养学生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歌曲,这是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名字叫《牧童》。
    二、歌曲学习
    1、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2、仔细聆听歌曲(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三、学唱歌曲高声部
    1、教师弹奏高声部旋律(高声部旋律谱例)。
    教师指导:完整弹奏第一段旋律,让学生加深对第一乐段歌曲旋律的记忆。
    2、请学生单独演唱出自己记忆的乐句。
    3、学生分句学唱旋律。
    教师指导: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的音准外,还要指导切分节奏的准确,让学生把切分节奏唱得活泼、跳跃。第三句连续的切分节奏要让学生唱得有推动感。最后一个乐句旋律下行,声音的位置不要落下来,时刻保持高位置。
    4、学习第一段歌词
    (1)学生自己熟悉歌词。
    (2)全体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教师指导:学生轻快、有弹性地读歌词。
    (3)跟琴演唱歌词。教师指导:用慢速演唱,声音要整齐、统一。
    四、学唱歌曲低声部
    1、教师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部旋律谱例)。
    提问:听辨哪个乐句和高声部旋律不一样?标在谱子上。
    2、教师用琴带着学生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旋律。
    教师指导:重点指导第二乐句中出现的“#4”。多让学生练唱几遍2、#4、5这三个音。
    3、完整演唱低声部旋律。
    4、练唱低声部歌词。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低声部旋律练熟。
    五、二声部合唱
    1、三度音程练习
    (1)教师指导:老师弹奏一个音,学生向上唱一个三度音程,对演唱的音准进行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慢速的两声部演唱,注意三度音程的和谐。

    (3)按照书上的节奏演唱第三乐句的旋律。
    2、合唱练习
    (1)教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
    (2)教师演唱低声部,学生演唱高声部。
    (3)两声部合唱。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低声部学生慢速演唱一遍,第二遍演唱时高声部轻声进入进行演唱。如果学生演唱歌词有困难可以让两个声部演唱歌谱进行练习。纠正学生的音准,要求二声部声音准确、和谐。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聆听,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不受另一声部干扰。音色保持统一,声部间平衡、和谐。在学生能够唱准二声部并保持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活泼欢快、轻松的情绪。
    (4)在钢琴的伴奏下多次练唱。
    (5)练习结束句。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单独练习歌曲最后的三个音,练习两声部和谐,最后一个音唱一拍,所有同学要唱整齐。
    六、完整演唱歌曲
    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二声部演唱。
    七、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
    学生讨论,分组汇报。
    教师指导: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是领唱、合唱、二重唱等。还可以用不同的速度演唱,用打击乐器伴奏等。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
    八、课堂小结
    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牧童短笛》教案
    教学目标
    1、听辨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
    2、联想乐曲的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听辨乐曲的结构,了解乐曲的背景。
    2、听辨乐曲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牧牛图》水墨画图片。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小牧童正在放牛……
    二、介绍乐曲背景
    1、贺绿汀简介。
    2、介绍乐曲背景。
    三、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牧童短笛》。
    教师:有一首乐曲就表现了这幅图画上的情景。
    提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请你给这首乐曲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学生聆听后回答。
    2、听辨乐段。
    教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牧童短笛》,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再次聆听乐曲,同学们听听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
    教师指导:听辨以后请学生说出是怎么分成三个乐段的。
    3、听辨乐段,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要素回答,如根据速度的变化听辨出来的,根据节奏的变化听辨出来的等。
    分乐段欣赏乐曲。
    (1)第一乐段。
    ①播放《牧童短笛》第一乐段。
    ②提问:这个乐段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第一乐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
    ③教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一乐段旋律。
    ④再次播放第一乐段,学生跟随音乐哼唱旋律进行记忆。
    ⑤学生自己总结第一乐段速度中速、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情绪抒情等。
    (2)第二乐段。
    ①播放《牧童短笛》第二乐段。
    ②提问:这个乐段与第一乐段相比速度和情绪有什么变化?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学生自由回答。
    ③教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二乐段旋律。
    ④再次播放第二乐段。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跟节拍轻轻的用右手指尖点左手掌心,不出声音。学生自己总结第二乐段速度稍快、旋律跳跃、节奏紧凑、情绪欢快等。
    (3)第三乐段。
    ①播放《牧童短笛》第三乐段。
    ②提问:这一乐段与前面的哪一乐段相似?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与第一乐段相似,但节奏有变化,节奏紧凑了。教师总结:第三乐段采用了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的方法,使乐曲的曲调更加的流畅。所以这首乐曲的结构是ABAˊ。
    (4)教师分别弹奏书上谱例,学生完成书上练习。教师提示:提示学生三个谱例的节拍不同。
    4、完整的欣赏乐曲。
    教师提示: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听到A和Aˊ的时候,跟随音乐旋律用手划4/4拍指挥图式。
    四、知识拓展
    教师:贺绿汀一生创作了许多的音乐作品,其中著名的还有《游击队歌》。播放《游击队歌》音频。再欣赏一首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森吉德玛》。播放《森吉德玛》音频。
    五、课堂小结
    “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音乐家为我们表现了一个多么活泼、可爱的小牧童啊!
    《村晚》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词理解内容。
    2、个性化体会歌词情感,用朗读、演唱表现自己的理解。
    3、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解析能力,并发展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并能背唱这首诗。
    2、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3、个性化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营造情境
    1、我们先玩个游戏。举个例子,我这儿有个词:树,我给它前面加个词儿:高大的树。大家懂了吗?好,现在开始,准备,想到了就站起来说。草——青青的草、池塘——碧绿的池塘、水——清澈的水、山——巍峨的山、落日——红红的落日、放牛娃——快乐的放牛娃、牛——悠闲的牛……
    2、很好,现在换一种方式,把要加的词放在后面,比如:树——树长得根深叶茂,学生说。
    3、我们再加大难度,现在把所给出的词语前后都加上一些修饰性词语,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学生说。
    二、初感诗歌,激发疑问
    1、我们今天要去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
    指名解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同学们可以先打开书本,自己来读读这首诗,要求:读流利。
    学生自由读古诗,可分组讨论或同桌共同学习。
    2、好,现在谁能愿意来为大家读一下这首诗呢?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评点一下朗读情况。
    3、光读不行,我们来听听这首歌,看古诗怎么来演唱?(聆听音频)
    三、指导学法,理解歌词
    1、同学们,研究问题就好比打仗,一切只有运筹帷幄,最终方能决胜千里。让我们想一想,怎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谁有好的建议?
    让学生讲讲解决的办法。(提示:比如,查字典、同桌讨论、查找课外资料、结合课文插图其实,还有很多办法。)
    2、集体交流。
    3、谁能将自己对整首歌词的理解说说看?
    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四、深入演唱,表达感悟
    1、诗歌讲究音律美,我们演唱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2、提出要求:应该把这首诗的韵脚“陂、漪、吹”唱好。
    3、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划分出这首诗的节奏: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4、背唱古诗。
    五、总结
    我们今天不仅学习了一首古诗怎么唱,还了解了它所表达的意境和感情。我们一定要多学诗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牧羊姑娘》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并欣赏歌曲《牧羊姑娘》,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感情。
    2、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解和分析双簧管乐曲的特点。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歌曲的内容、歌曲的情绪,更好地去感受、去表现歌者内心感情的变化。
    2、指导学生了解乐器双簧管。
    教学方法:
    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
    连音训练
    (1)哼鸣练习: 3 2 | 1 - |
    m
    (2)开口练习: 5 4 3 2 | 1 - |
    u u
    目的与要求:训练声音连贯统一。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配合,每条练习都一口气唱完,音量不宜过大,力求使乐句的线条优美连贯,富有流动感,结尾的长音要用弱——强——弱来收音,防止声音直白和僵硬。
    二、歌曲学习与了解双簧管
    1、作者简介:
    狄帆(1917—1995),邹荻帆。现代诗人,湖北天门人。1937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大别山区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工作,随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194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50年代初做过对外文化联络工作,以后历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编辑和《诗刊》主编。他的诗大都反映了时代的旋律,意象鲜明,节奏明快,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金砂生于1922年,四川铜梁人,作曲家。1946年毕业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现在江苏省昆剧团从事编导,创作有歌曲《牧羊姑娘》、《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歌剧《江姐》音乐等等。
    2、作品简析:
    牧羊姑娘是极为软弱善良的下层劳动者,她因山地“荒凉”喂不饱羊儿遭“地主”皮鞭。“羊儿”的命运更惨,它们将遭受屠夫的宰割。作品通过如泣如诉回肠荡气,即在悲凉的气氛中写出了弱者的孤苦无靠,对牧羊姑娘不顾一切地关心爱护着弱者积山羊并且相依为命进行了描写。
    3、艺术处理:
    此曲采用四句体结构的一段体形式,共反复四遍。旋律进行缠绵、悠长、质朴,充满伤感的色彩。其中民歌小调的结合运用使歌曲听来更加优美、流畅、感人。
    3、双簧管简介:
    双簧管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的演奏,是出色的独奏乐器,同时也善于合奏和伴奏。此外它还是交响乐队里的调音基准乐器(乐队以双簧管的小字一组的A音定音)。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被誉为“抒情女高音”。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中的忧郁而优美的白天鹅主题就是由双簧管吹奏的。双簧管难度高,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最难的乐器。由于音色甜美,更被称为“公主”。
    三、总结新课
    教师进行本课小结对学生的演唱提出优缺点,指出与以往歌曲的不同点与相通点,使学生更好的完成作品。


    《山童》教案
    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和富有生机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创造性教学法和小组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重、难点:
    1、丰富情感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山间的童趣,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山童》。
    提问: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二、新课学习
    音乐活动:山林里的歌谣。
    1、提问:出示山林的图片。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到了美丽的山林里,那里有大树、小草、小溪,景色美丽极了,在这么美的山林里都会出现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呢?学生自由回答。
    2、创编《山林的歌谣》活动。
    (1)教师指导:指导学生用1、2、3、5、6几个音符和X—、XX、XO、XXX、XX XX等节奏创编《山林的歌谣》,尽量激发学生的想象。
    如:2/4  53 33 | 53 33 ‖
         淅沥 沥沥  淅沥 沥沥
    2/4  5   6 | 5   — ‖
         咩   咩   咩
    2/4  2   0 | 1   0 ‖
         叮       咚
    (2)分组汇报表演。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音乐素材连接起来,除了模仿声音外还可以加上旁白、唱歌、表演等形式,使这个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
    三、欣赏合唱歌曲《山童》
    1、教师:山林里不仅有自然的声音,还有山童的歌声呢!
    欣赏《山童》动画。
    2、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什么情绪?歌曲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一首具有西南地区风格音调的童声合唱,歌曲的曲调生动活泼,加入了滑音、倚音、变化音等,构成了这首歌曲特有的风格。
    4、播放《山童》音频。听到合唱部分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感受童声合唱音色的和谐,感受歌曲自由、活泼的情绪。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用自己创编的声音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妙,还欣赏了动听的歌曲,歌曲歌唱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和富有生机的世界,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感受到大自然对我们唱出的美妙歌声。


    第五单元 欢腾的节日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富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2、通过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和对音乐的兴趣。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欢快的情绪背唱歌曲。
    2、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表演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我国的很多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最盛大的节日,你们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呢?
    学生自由回答: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
    2、展示泼水节的图片。
    教师:这就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庆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在泼水节里,不管男女老少都加入泼水的行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叫《快乐的泼水节》。
    二、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聆听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速度的?什么情绪的?
    学生自由回答。
    2、再次聆听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提问: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几几拍?
    学生自由回答。
    3、学唱歌曲旋律。
    教师提示:请学生听旋律,数出歌曲的乐句。听出第一、二乐句旋律相似。
    4、分句学唱。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演唱歌谱。教师先指导学生演唱音准,学生如果唱不准,请学生认真听琴后再开始演唱。还要指导歌曲的节奏,区分好歌曲中的节奏。练好以后练习歌曲的结束句,指导休止符的唱法、延音线的时值。
    6、歌曲处理。
    教师指导:先指导学生跟随音乐的旋律感受歌曲的情绪,演唱时要唱得连贯。
    7、观看热闹场面泼水节视频,让学生深刻体会泼水节的情景。
    8、聆听《快乐的泼水节》伴奏,学生跟音乐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三、介绍傣族乐器
    1、介绍铓锣与象脚鼓。
    教师播放:铓锣是傣族、佤族、壮族等民族常用的打击乐器,流传于云南、广西等地区,用特制的响铜制成,锣面边低心高,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击奏,音色浑厚洪亮。
    教师播放:象脚鼓因形状像象脚而得名,流传于云南的傣族。鼓身为木质,上端较粗,鼓面蒙羊皮,下端略细,像喇叭状,演奏时双手击鼓面,边舞边击。
    2、随教师模仿拍击象脚鼓节奏。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拍腿模仿节奏。
    3、模仿象脚鼓为歌曲伴奏。
    学生随着《快乐的泼水节》动画演唱歌曲并拍腿伴奏。
    四、创编表演
    1、欣赏傣族舞蹈视频。
    师: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色,咱们一起来学一学。
    2、学生学会后,随音乐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五、知识拓展
    师: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丰富多彩,有孔雀舞、象脚鼓舞、刀舞、蜡条舞、长指甲舞、捞鱼舞以及马鹿舞、狮子舞等。其中,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最著名。
    六、课堂小结
    傣族的舞蹈非常的美,泼水节非常地热闹,相信大家学了这首歌曲后会对傣族的节日有更深地了解。如果有机会,你们也可以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的十天里去参加傣族盛大的泼水节,接受傣族人民的祝福。


    《金蛇狂舞》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乐曲欣赏,使学生体验感觉民乐合奏的情绪以及风格。了解“螺蛳结顶”的创作方法和一领众和的演奏形式。
    2、技能目标: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熟悉他的作品,弘扬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金蛇狂舞》,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以及熟悉它的主题节奏形式,感受打击乐器鼓和锣等营造热烈气氛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富有生趣地、自主地、轻松地进行欣赏并积极参与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活动。
    教学准备:
    1、打击乐器实物,大锣、小锣、钹、鼓、木鱼。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受身边音乐
    1、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导入新课。
    2、作曲者介绍。
    人民音乐家——聂耳,是我国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重温他的作品,能感受到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下面,我们来欣赏他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民族合奏曲《金蛇狂舞》。
    二、走近民乐经典
    1、初听乐曲,感知基本情绪。
    ①、学生说说自己所听到的乐器的名称。
    ②、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2、介绍民族乐器:用多媒体展示丝竹乐器、打击乐器。
    3、认识打击乐器:鼓、大锣、小锣、钹、木鱼。
    4、教师演示一些民间打击乐器,感受乐器的音色。
    5、讨论锣鼓音乐的特点及用途:
    ①、渲染欢快,热烈的气氛,表现节日的喜庆。
    ②、用于指挥,统一步伐。
    ③、常用于戏曲中的伴奏。
    三、享受探究乐趣
    1、深入欣赏乐曲主题,多媒体出示主题曲谱。
    2、师生互动
    只求节奏相同,不拘发音形式,体验一领众和,一问一答的演奏形式。
    四、体验成功喜悦
    1、再次欣赏《金蛇狂舞》全曲。
    有了视觉、听觉、运动觉的感知基础,运用我们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大家合作,体验一下打击乐器合奏。
    2、小组活动,配合练习。
    ①节奏:
    仓仓 七0┃ 仓仓 七0┃
    仓仓 七仓┃ 仓仓 七┃
    ②单项乐器,重点辅导。
    ③各组分别推选五名选手参加合练。
    ④合练评价: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大家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和他的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的情绪以及风格。通过乐曲欣赏,了解了“螺蛳结顶”的创作方法和一领众和的演奏形式。掌握了几种民族乐器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


    《火把节之夜》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火把节之夜》丰富学生对彝族音乐特点的感知,并认识阮。
    2、能分辨乐曲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3、能说出“火把节”的概况。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阮,能够听辨出阮的音色。
    2、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两个乐段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少数民族的节日非常多,其中火把节就是彝族人最著名的节日,关于火把节,还有一个传说呢。今天我们就到彝族朋友的火把节上去看一看。
    欣赏“火把节的传说”动画。
    二、介绍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从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青年男子就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除妖魔,保佑平安。密密的火把犹如一条长龙在山道、田间缓缓游动,场面十分壮观,与此同时,处处点燃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歌舞,直至深夜。
    三、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火把节之夜》音频。
    师:火把节真是盛大的节日,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乐曲《火把节之夜》。
    提问:同学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吗?音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阮的历史有近2000年了,有大、中、小之分,常用的是中阮和大阮,他们有四根弦,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用拨子演奏。这首《火把节之夜》是用中阮演奏的。中阮的音色柔和,表现力很强。
    2、听辨乐段。
    完整聆听乐曲《火把节之夜》。
    提问:请说出这首乐曲速度有什么变化?根据速度的变化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学生聆听并回答。
    师: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慢——快——慢,根据速度的变化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3、欣赏第一乐段
    (1)初次聆听第一乐段。
    提问:请用语言描述这一乐段表现出的情景。
    (2)教师出示第一乐段谱例,学生演唱旋律。
    (3)再次聆听第一乐段,学生小声跟音乐哼唱旋律。
    4、欣赏第二乐段
    (1)初次聆听第二乐段。
    提问:请用语言描述这一乐段表现出的情景和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你是根据哪些音乐要素听出来的?
    学生可能回答:速度不同、节奏不同、力度不同、演奏的方法不同等。
    (2)教师出示第二乐段谱例,学生演唱旋律。
    (3)先聆听第一乐段,再聆听第二乐段,感受第二乐段热烈、欢庆的情绪。
    5、欣赏第三乐段
    (1)初次聆听第三乐段。
    提问:这个乐段和哪个乐段旋律基本相同?说出感受到的场景。
    (2)再次聆听第三乐段,听完后为三个乐段加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6、完整欣赏乐曲《火把节之夜》。
    教师要求:这首乐曲是ABA结构的三段体,认真聆听音乐,每听到A乐段出现,就小声哼唱旋律。
    四、课堂小结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晚上围着篝火祈求平安,唱歌跳舞,通宵达旦,最后,我们在一首歌曲《七月的火把节》中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


    《那达慕之歌》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感受那达慕盛会欢腾的场面。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3、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电子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景,简介那达慕。
    1、学生欣赏媒体图片,教师简介“那达慕”。
    2、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那达慕盛会一般在夏季7、8月份举行,届时方圆数百里的蒙族人民聚会在一起,为远方的来客献上哈达,进行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现在的那达慕盛会比以前更加热闹了,增加了马术、下棋、套马、田径比赛等精彩表演。真是热闹非凡!今天这节课蒙古人民还特意邀请我们汉族的同学们一起去参加那达慕大会呢!让我们好好准备准备,先来学学歌曲吧!
    二、学唱歌曲,体验感知。
    1、播放歌曲,学生整体感知歌曲的速度、情绪。
    2、用“啦”轻声模唱乐曲,分析乐谱结构。(反复记号、1—2句节奏紧凑,情绪热烈快活;3—4句节奏疏松,情绪宽广豪迈)
    3、师引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引导学生理解“马头琴、好来宝”。
    4、分乐句学唱歌曲(学唱二遍)。
    5、检查唱:齐唱。(第一遍随琴演唱,第二遍清唱歌曲。)
    6、指导唱:
    (1)师范唱,指导附点音符的演唱。
    (2)齐唱。
    (3)分男女生合作演唱(男女各一乐段)。
    (4)邀请小伙伴演唱。
    7、选择渐强(P—f)或者渐弱(f—P)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随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两种力度的变化。
    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活动:可以当拉拉队队员,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P—f)、(f—P)演唱歌曲,还可以选择喜欢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根据喜欢的角色选择。
    2、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分工合作,创编表演,师巡回指导。
    3、全班展示表演,评议总结。
    4、播放音乐,拍手离开。
    四、小结。
    同学们对那达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少数民族有很多习俗的。我们一定要团结友爱,56个民族是一家!


    《欢腾的那达慕》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法和合作法,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素材和自己创造的素材,表现“欢腾的那达慕”。
    2、通过活动课,引导学生感受歌中活泼欢快的情绪,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节日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交流、合作、创造等方式表现欢腾的那达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那达慕”大会盛大的场面,你们还记得“那达慕”大会上都有哪些比赛吗?
    学生自由回答。
    二、活动:“欢腾的那达慕”
    1、教师出示摔跤比赛图片。
    (1)请两位同学模仿摔跤比赛。
    (2)创编摔跤的旋律。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用几个音把旋律补充完整。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进行创造。
    (3)学生边唱旋律边进行表演。
    2、教师出示赛马比赛图片。
    师:摔跤比赛进行得很激烈,第二项比赛是赛马。
    (1)创编赛马的节奏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创编节奏,选择用打击乐器伴奏。学生可以选择响板、双响筒、串铃、手铃等乐器。

    (2)学生分组汇报表演。
    3、教师出示射箭比赛图片。
    提问:你们知道射箭比赛应该怎么表现吗?应该选择哪种乐器比较合适?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设计拉弓、射箭、中靶的不同乐器。

    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模仿“射箭”的声音效果。
    4、分组讨论,设计表演。
    教师指导:学生分四组,相互讨论,交流摔跤、射箭、赛马、加油等活动。
    5、分组进行歌曲表演。
    教师指导:指导每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三个组的同学唱加油歌。每个组的比赛项目有同学演唱或演奏乐器。每个项目结束后,拉拉队同学唱加油歌。最后完整演唱歌曲《那达慕之歌》。学生可以不按照书上排列的顺序进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三、课堂小结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我们在这个单元不仅学习了歌曲、欣赏了乐曲,还了解了蒙古族、塔吉克族、傣族、彝族的风土人情。希望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们能够更加地热爱我们的祖国。


    第六单元 八音盒

    《愉快的梦》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并在上过本课之后心情愉快、活泼开朗,对歌曲充满喜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学会歌曲。难点是给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放飞思绪,大胆畅想,让学生融入歌曲的意境中。
    教具准备:
    钢琴、图片、课件、口风琴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像被学生惊醒般伸个懒腰、打个哈欠。师说:“同学们,刚才我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好美呀,如果不是你们吵醒我,我真不想醒过来!”生问:“老师你做了一个什么梦呀?”师答:“你们想知道?那好吧,你们看!”(播放课件)
    2、创造情境
    师说:“老师做的这个梦多美呀!你们想做像老师这么美的梦吗?那么就和老师一起到美妙的梦境中游玩吧!”学生和老师一起伴随着《愉快的梦》歌曲范唱一遍。
    3、歌曲演唱
    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大家已经来到了神奇的梦境中了,在这么美的地方,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呀?那么你们愿意用歌声来表达一下自己愉快的心情吗?哎,刚才我们听得这首歌真好听,它的名字叫《愉快的梦》,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唱一唱,你们愿意吗?”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唱歌词。
    分别采用齐唱、分组唱、独唱等形式,同时纠正错误并简单讲解歌曲涉及到的音乐知识、记号等。
    4、伴奏创编
    师说:“可爱的同学们,你们唱得真好听,但是你们的歌声显得有些单调,如果能配上好听的小乐器就更好了,快把你们的口风琴拿出来,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瓜,为歌曲配上伴奏吧!”给学生一段自由练习的时间,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伴随着录音,边唱、边吹奏口风琴,同时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比一比谁伴奏伴的好。
    5、描画梦境
    教师拿出一大张白图纸和五颜六色的画笔,说:“同学们,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一个这么美、这么愉快的梦,你们平时肯定也做过很多和这个梦不一样的、美好的梦,你们愿意用手中的画笔,把梦中的美好事物画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学生用简笔画的方式在同一张纸上画出许多想象力丰富的画,一同构成一大张美丽、缤纷的图画。在画画的同时,《愉快的梦》作为背景音乐伴随始终。
    6、课后小结
    师说:“你们的梦真美,比老师做的梦还要美,只要我们大家每天都有好的心情,就一定会有愉快的梦伴随我们,老师希望每个同学永远都做好梦,永远快乐的生活。让我们大家一起唱起来、跳起来,把这种欢乐的气氛带到睡梦中去吧!”学生们有的唱歌、有的随乐声起舞、有的吹奏口风琴为大家伴奏,唱着、跳着,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走出了教室。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真挚的情感演唱《侗家儿童多快乐》表现侗家儿童在党的关怀和哺育下,做文明礼貌的好儿童的精神风貌。
    2、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运用各种动作、演唱形式去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思维。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真挚的情感演唱这首歌。培养学生创新表演能力。
    2、和谐地演唱二声部。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他们的歌舞风格也不同!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到美丽的侗族去看看,大家想不想去呢?播放背景音乐,展示侗族风情图。
    师:侗族美不美?侗族山美、水美、小朋友的歌声更美。在侗族这个地方,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他们都能歌善舞,人们称之为“诗歌的海洋”。每逢过年过节,他们都要聚到一块快乐地载歌载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侗族的儿童歌曲,听听侗族的小歌手们过着怎样的快乐生活?
    2、完整欣赏歌曲:
    师:同学们听听看侗族小朋友们是用怎样的感情和速度去唱这首歌的?
    生:活泼的、快乐的;中速。
    3、读歌词:
    师:为了更好的学会这首歌曲我们先把歌词读一遍,我们这首歌是一首二声部歌曲,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声部,也就是下面一行,同学们自己试着有节奏的读第一段歌词(或请一位同学起来读)。
    读歌词时教育学生要做文明礼貌的孩子。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接下来跟范唱轻声唱一遍。
    找出个别难点乐句反复跟琴唱,直到整首歌掌握为止。主要是唱好休止符的停顿感。
    4、跟伴奏演唱:
    5、处理歌曲情绪、感情,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的不错了,可是你看我们这首歌的歌词,跳起舞唱起歌,是用怎样的心情啊?(快乐地)可老师听同学们唱怎么感受不到这种情绪呢?特别提醒“也罗也”轻声唱。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学习第一声部。
    可由老师先唱第一声部,学生和二声部,然后反过来师范一遍,给学生建立和声概念。学生尽量轻声演唱,不能喊唱。
    6、拓展——欣赏侗族大歌音频:
    7、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并且欣赏侗家风光,听赏侗族大歌,感受到了侗家儿童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也感受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希望大家从中领悟到我们祖国的伟大,各民族相互团结。伴随歌声走出教室。


    《匈牙利舞曲》
    教学内容:
    管弦乐曲《匈牙利舞曲》(第5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匈牙利舞曲》(第5号),使学生感受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感受世界名曲不朽的魅力。
    2、通过律动参与、听辨游戏、编配歌词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乐曲的主题旋律;通过分段聆听,加以肢体动作,发散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
    3、了解匈牙利舞曲在速度与力度上的特点;引导他们初步分辨三部曲式的音乐结构;体会音乐速度、力度等要素对音乐情绪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记忆乐曲的主题。
    2、乐曲结构的聆听与分辨。
    教学过程:
    一、作曲家介绍。
    师:首先,我想先向大家隆重的介绍一个人,就是这首乐曲的作者——勃拉姆斯。你们知道他是哪个国家的吗?(德国)。德国人为什么写了一部匈牙利舞曲呢?我来给大家简单的讲讲。勃拉姆斯出生在德国一个列夫的家庭里,当他在维也纳的时候,对当地的吉普赛音乐特别感兴趣,吉普赛是一个有着悠久流浪史的民族,由于受到迫害他们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最后在匈牙利找到了避难所。吉普赛音乐热情、浪漫,特别得好听,渐渐的就被融为了匈牙利的民族民间音乐。勃拉姆斯根据吉普赛音乐谱写了这首匈牙利舞曲。我们学的是第五首,你们知道他写了多少首吗?(21首)。让我们带着我们提出的问题和对这首曲子的向往继续走近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二、分段欣赏。
    (一)聆听第一部分。
    1、聆听、哼唱。
    师:先请你们听一段旋律,看看你们能不能听出它是什么情绪的?( 听第一部分主题A)
    生:欢快的、高兴的。
    师:说得很好,那乐曲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感受呢?你觉得他的速度、力度怎么样呀?
    生:速度很快,力度很强。
    师:老师告诉大家这段旋律除了速度快、力度强以外,在旋律上还很有特点。你们看这就是这首乐曲开始的部分。

    师:老师给你们弹奏一遍,请你们熟悉一下旋律,看谁记得最快。
    师:这段旋律,我们轻声地用“la”来唱唱。
    师:同学们唱得很认真,但是可以唱得更准。仔细听琴,再唱一遍,歌唱的位置再高一点。(纠正问题)
    3、聆听第一部分主题B。
    播放第一部分主题B
    师:听后什么感受?
    生:更加热烈奔放。
    师:那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速度很快、力度很强。
    师:还有吗?看屏幕老师这条旋律。

    师:上面这么多点。这是什么呀?对,高音,音区变高了,这是什么呀?力度记号,力度变强了。所以我们感觉这段旋律更加热烈奔放了。
    4、完整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
    师:那么我们刚刚听到的这两条旋律就是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感受一下乐曲的第一部分。(划旋律线)
    (二)欣赏第二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就是这首乐曲的第二部分。仔细听,它在速度、力度上有什么特点?
    师:谁来说一说,乐曲的速度、力度是怎么变化的?速度是一直强的吗?
    生:一会强,一会弱。
    师:我们用一个词来表示,就是时强时弱。速度呢?
    生:时快时慢。
    师:你们太聪明了,这个恰恰就是匈牙利舞曲的速度、力度特点。让我们想几个小动作来搭配这段音乐吧。
    师生边听边舞。
    三、整体欣赏。
    1、完整欣赏乐曲。
    师:我们划着旋律线欣赏了乐曲的第一部分。唱歌、跳舞欣赏了乐曲的第二部分,那这首乐曲到底有几部分?让我们完整地聆听一遍音乐,我们可以边听边回忆动作,但是最好不要出声音。(完整聆听)
    师:分了几部分?
    生:三部分、四部分。
    师:这首乐曲到底分几部分呢?答案是三部分。三部分的同学很兴奋,答对了。没说出来的同学你也别着急,我还要看看你那三部分和我的是不是一样?(准确划分乐段)
    2、再次完整聆听。
    师:我们刚刚听第一部分的时候,是划着这旋律线的。听第二部分是边唱边跳的。那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整曲,当你听到相应旋律的时候,就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那么听到第三部分的时候,根据它的旋律来确定你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它,好吗?(再次聆听全曲)
    师:老师刚才看到了,我们分得很准确,而且到第三部分的时候,都用划旋律线的方式表现的。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很相似。
    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刚刚我们欣赏了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相信同学们也都体验到了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以及时快时慢、时强时弱的速度、力度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完整地欣赏了由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还了解了匈牙利舞曲的速度、力度特点。当初这首曲子创作的时候是一首四手联弹的钢琴曲,一共写了21首。那么我希望同学们课下找到其它的乐曲一起拿到课堂上来,我们来欣赏、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好不好?这节课就到这里,让我们踏着音乐的脚步一起走出教室。(放全曲)


    《马刀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马刀舞曲》,使学生感受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感受世界名曲不朽的魅力。
    2、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乐曲的主题旋律。
    3、了解手风琴演奏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记忆乐曲的主题。
    2、乐曲情绪的聆听与分辨。
    教学过程:
    一、作曲家介绍
    哈恰图良(1903——1978),前苏联作曲家。生于亚美尼亚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十九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先在格涅辛音乐专科中学学习大提琴,并向格涅辛学作曲,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其创作具有亚美尼亚民族音乐的特点,另外,还受法国印象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以热情、乐观、富于色彩、旋律丰富和高度的技巧性见长。《马刀舞曲》是哈恰图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表现苏联卫国战争的《第二交响曲》、舞剧《加雅涅》、《斯巴达克斯》以及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配乐等。他还是前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的作者。
    二、乐曲简介
    马刀舞曲(Sabre Dance)是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于1942年创作的一首乐曲,为作曲家所作的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是描写库尔特族出征前的一种战斗舞曲。表现了亚美尼亚民族剽悍粗犷的性格。
    三、聆听《马刀舞曲》
    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电视剧、电影……)
    2、欣赏手风琴独奏《马刀舞曲》,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
    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马刀舞》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
    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象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
    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的?
    5、把你们想象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四、小结
    大家学习了《马刀舞曲》,感受到了亚美尼亚民族剽悍粗犷的性格。希望大家回家可以和父母分享关于这首世界名曲的看法。
    相关教案

    四上音乐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本册综合教案,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改进教学的措施,小结,板书,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歌表演 大鹿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歌表演 大鹿 教学设计,共2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新课导入,新歌学习,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童话故事表演,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20-2021学年音乐全册教案 人教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20-2021学年音乐全册教案 人教版,共57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