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专题练习 物质的鉴别、推断与转化(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4477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专题练习 物质的鉴别、推断与转化(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4477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专题练习 物质的鉴别、推断与转化(含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4477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中考特训(四) 物质的鉴别、推断与转化
类型一 物质鉴别
1.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有助于获得科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呈蓝色,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盐酸
C.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有刺激性的氨味,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2.现有MgCl2、CuCl2、NaCl、NH4Cl四种溶液,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
A.Na2SO4 B.AgNO3
C.NaOH D.BaCl2
3.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NaNO3溶液 D.稀盐酸
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①NaCl、BaCl2、CuSO4、NaOH、NH4NO3
②Ba(NO3)2、NaCl、Na2SO4、H2SO4、HCl
③NaOH、FeCl3、MgSO4、BaCl2、KCl
④AgNO3、HCl、K2CO3、NaCl、BaCl2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类型二 物质推断
5.从HCl、CuSO4、NaOH、Na2CO3、Na2SO4、Ca(NO3)2六种溶液中,任意取出两种溶液(分别编号为a和b)混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无其他明显现象,测得混合后溶液pH=1。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数据,对a、b作出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肯定有一种是HCl溶液,另一种可能是NaOH溶液
B.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a、b组合不止一种
C.a、b都不可能是CuSO4溶液、Na2CO3溶液
D.a、b都不可能是CuSO4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
6.已知某工厂甲、乙两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分别含有较大量的Ag+、Ba2+、Fe3+、Cl-、NO3-、OH-、SO42-、Na+中的四种。若各自单独排放会造成较大污染,如果混合后再排放会大大降低污染程度。经检测发现,乙车间的污水呈碱性。由此所作的下列各项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车间的污水中可能含有Ba2+和OH-
B.乙车间的污水中可能含有Ag+和NO3-
C.甲车间的污水中不可能含有Na+和Cl-
D.乙车间的污水中不可能含有Fe3+和SO42-
7.2021·衢州模拟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Mg(OH)2、CaCO3、FeCl3、BaCl2、Na2SO4、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检验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
(2)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3)将实验(1)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将实验(2)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先通入其中的一份,无沉淀产生;将其导出后的气体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过滤。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2)中产生的气体里含有________________。根据此现象推断,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
8.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NO3、K2SO4、CuSO4、NaCl、FeCl3、Ca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下列四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第一步:向混合物中加水,形成无色透明溶液①;
第二步:向溶液①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BaCl2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得白色沉淀②和滤液③;
第三步:向白色沉淀②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第四步:向滤液③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
类型三 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
9.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CuCuCl2Cu(OH)2
B.H2OO2MgO
C.CaCO3CaOCa(OH)2NaOH溶液
D.MgCl2Mg(OH)2Mg
10.2020·杭州 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将4.2 g铁粉和4.0 g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 g 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是浅绿色的。由此小金作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CuSO4Cu
B.“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Fe+H2SO4===FeSO4+H2↑
C.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
D.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
11.2021·滨江区二模 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气泡的实验有②和⑤
B.溶液变色的实验有④和⑤
C.由实验②和⑤,可证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g在Fe前
D.实验③是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
12.2021·拱墅区校级一模 已知甲是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初中科学常见盐的黄色溶液,乙中成分有NaNO3。为探究甲的组成,同学们按如所示进行了探究(每步加的试剂都是过量的)。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①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甲中溶质不一定是FeCl3和Na2SO4
C.C可能是BaCO3
D.E一定是AgCl
13.2021·苍溪校级模拟 “科学扑克牌”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图甲中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甲→______________(填字母),写出甲牌中物质与C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本局只有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你认为该玩家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他们的出牌顺序为甲→________________。
14.2021·衢州 某KCl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图T- 4-4。(氯化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1)沉淀a是________。
(2)操作Ⅰ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 ②蒸发结晶
(3)若KCl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小江认为这种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所得KCl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新杂质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呈蓝色,该溶液一定呈碱性,但不能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的溶液;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盐酸,也可能是盐酸盐等;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有刺激性的氨味,证明该固体是铵盐;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不能证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
2.C 硫酸钠与四种物质都不反应,不能区分;硝酸银与四种物质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区分;氢氧化钠加入四种物质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镁,产生蓝色沉淀的为氯化铜,无明显现象的为氯化钠,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为氯化铵,可以区分;氯化钡与四种物质都不反应,不能区分。
3.B 氯化钾溶液与三种物质都不反应,不能鉴别;碳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钾不反应,与硫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与氯化钙反应有碳酸钙沉淀生成,观察到的现象不同,能鉴别;硝酸钠与三种物质都不反应,不能鉴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无明显现象,与硫酸、氯化钙不反应,不能鉴别。
4.C ①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NO3,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②Ba(NO3)2溶液与Na2SO4、H2SO4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③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能与MgSO4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KCl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④组内五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他四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两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一次无明显现象,该溶液为K2CO3溶液;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l2、AgNO3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Cl溶液;将盐酸滴加至BaCl2、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gNO3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BaCl2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①③④可以鉴别。
5.D 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没有颜色,不可能含有CuSO4。测得混合后溶液 pH=1,说明显强酸性,即一定含有盐酸,并且盐酸有剩余,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无其他明显现象,说明不能出现沉淀或产生气体,所以一定不能存在碳酸钠,因此只能得出如下结论:一定含有盐酸,一定不含有CuSO4和Na2CO3。肯定有一种是HCl,另一种只要不是CuSO4和Na2CO3就行,可能是NaOH溶液;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a、b组合有很多种;一定不含有CuSO4和Na2CO3,所以a、b都不可能是CuSO4溶液、Na2CO3溶液;a、b都不可能是CuSO4溶液、Na2CO3溶液,可能是NaOH溶液。
6.C 乙车间的污水显碱性,说明乙车间一定含有OH-,从而排除乙车间中一定没有Ag+、Fe3+,即甲车间中含有Ag+、Fe3+,则甲车间中不可能含有Cl-,另外Ag+不能和SO42-共存,因此SO42-在乙车间,SO42-和Ba2+结合产生BaSO4沉淀,则Ba2+在甲车间,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因此甲车间中含有Ag+、Fe3+、Ba2+、NO3-,乙车间中含有Na+、Cl-、OH-、SO42-。
7.(1)FeCl3
(3)氯化氢气体 BaCl2、KOH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FeCl3,因为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3)将实验(1)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将实验(2)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先通入其中的一份,无沉淀产生;将其导出后的气体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2)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CO2,先通入其中的一份,无沉淀产生,可能是实验(2)中排出的气体里有HCl气体,盐酸具有挥发性,HCl存在时,沉淀不能生成,气体导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此时HCl气体被完全除去,只剩余CO2气体,CO2与KOH反应生成K2CO3,K2CO3与BaCl2反应生成BaCO3沉淀,所以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BaCl2、KOH。
8.Na2CO3 CuSO4、FeCl3、K2SO4、CaCl2 NaCl、KNO3
向混合物中加水,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因此一定没有硫酸铜、氯化铁,碳酸钠和氯化钙不能够共存;向溶液①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可能是碳酸钡或硫酸钡或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在白色沉淀②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因此白色沉淀是碳酸钡,没有硫酸钡,因此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一定没有硫酸钾;由于氯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共存,因此一定没有氯化钙;向滤液③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含有氯离子,氯化钠和加入的氯化钡中都含有氯离子,因此无法确定氯化钠的存在。因此固体物质中肯定含有Na2CO3,肯定没有CuSO4、FeCl3、K2SO4、CaCl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Cl、KNO3。
9.C 铜和稀盐酸不能反应,该选项理论上不合理;电解水耗费大量电能,该选项经济上不合理;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该选项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氢氧化镁不能和钠反应,该选项理论上不合理。
10.D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CuSO4Cu;“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Fe+H2SO4===FeSO4+H2↑;该实验条件下,立即出现红色固体,说明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不一定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
11.C 产生气泡现象的实验有②③⑤;溶液变色现象的实验有①④⑤;由实验②和⑤,可证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g在Fe前;胃酸的主要成分不是稀硫酸。
12.C
13.(1)C→D→B→A
Fe+2HCl===FeCl2+H2↑
(2)A B→D→C
(1)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顺序是:甲→C→D→B→A;铁与盐酸反应的反应物是铁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亚铁和氢气。(2)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物质有:二氧化碳、硫酸铜;能与铁反应的有:盐酸、硫酸铜;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有:铁、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只有氢氧化钙,由以上分析,只有二氧化碳与一种物质反应,如果氢氧化钙先出掉,最后剩余二氧化碳的话,二氧化碳就不能出掉了,所以A玩家的牌出不掉;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14.(1)碳酸钙(CaCO3)
(2)②
(3)硝酸钾和硝酸钡
(1)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所以沉淀a是碳酸钙。(2)由于溶液C为氯化钾和氯化氢的混合溶液,目的是得到氯化钾,所以为了方便和简单,操作Ⅰ是蒸发结晶。(3)若KCl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由于硝酸钡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碳酸钡,同时硝酸钡过量,所以会导致所得KCl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新杂质是生成的硝酸钾和过量的硝酸钡,所以不合理。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提升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提升卷(含解析),共10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8页。
初中第8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第8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练习,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