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杨坚立隋 B. 隋军灭陈 C. 开皇之治 D. 杨广称帝
    2. 如图是隋朝一项重大工程的示意图,图中②处应是(  )
    A. 涿郡
    B. 洛阳
    C. 开封
    D. 余杭


    3. 某学生在学完隋朝历史知识后,发现隋朝与秦朝有很多共同点。如表是该学生将隋朝与秦朝比较后的结论,横线处还能补充进去的内容是(  )
    隋朝与秦朝的共同点
    兴修水利
    二世而亡
    ________
    A. 轻徭薄赋 B. 科技发达 C. 开创制度 D. 缔造盛世
    4. 唐太宗勤于政事,广纳贤才;武则天在位期间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唐玄宗整顿吏治,发展经济。这描述的是唐朝的(  )
    A. 兴盛原因 B. 衰落过程 C. 兴起背景 D. 经济发展
    5. 唐太宗、唐玄宗之所以能够创造盛世局面,是因为他们都(  )
    A. 建立郡县制 B. 反击匈奴 C. 以民为本 D. 建立行省制度
    6.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林在读到这段材料时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武则天(  )
    A.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打击了敌对的官僚贵族
    C.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D. 巩固和开拓了唐朝的边疆
    7. 如图一组图片反映了唐朝(  )

    A. 社会风气开放 B. 民族交往频繁 C. 手工业水平高 D. 文学艺术繁荣
    8. 在众多诗人中,被誉为“诗仙”、“诗圣”的分别是(  )
    A. 李白白居易 B. 杜甫白居易 C. 李白王维 D. 李白杜甫
    9. 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材料中的“贵主”是指(  )
    A. 文成公主 B. 武则天 C. 李清照 D. 杨贵妃
    10. 唐朝对外交流频繁,其中能够佐证唐朝中日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
    A. 郑和下西洋 B. 鉴真东渡 C. 文成公主入藏 D. 张骞出使西域
    11. 如图是7-8世纪两位历史人物的活动路线图。图中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A. 文明交流互鉴 B. 民族关系和睦 C. 海外贸易繁荣 D. 边疆管理加强
    12.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材料中“梁灭之,国乃改”反映的事件为(  )
    A. 唐朝建立 B. 安史之乱 C. 唐朝灭亡 D. 黄巢起义
    13. 表中755-760年唐朝人口数量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725年
    742年
    755年
    760年
    总人口数
    4141万
    4531万
    5291万
    1690万
    A. 八王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安史之乱 D. 宦官专权
    14.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中“▲”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

    A. 三国鼎立 B. 南北朝 C. 五代十国 D. 元朝
    15.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污,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 废除知州职权,直属中央 B. 设三省六部以制衡地方官
    C.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D. 取消当时武将的一切权力
    16. 宋代将科举主考官改为“临时差遣”,还设有副主考官若干人互相监督,甚至下令规定主考官监考期间住进贡院,不能回家。这些举措(  )
    A. 加剧了行政机构臃肿 B. 结束武将跋扈的局面
    C. 有利于实现考试公平 D. 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17. 唐代谚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而宋代民间俗语则说“做人莫做军”。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
    A. 唐代人们不重视科举 B. 宋代文化比较发达
    C. 政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 D. 选拔人才机制不够完善
    18. 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我国出现了辽、宋、西夏、金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9.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牛羊遍地,头发花白的人都没见过战争”。这表明(  )
    A. 澶渊之盟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B. 宋辽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C.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D.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20. 这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勤劳勇敢的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生活,于1115年建立大金政权的民族是(  )
    A. 女真族 B. 契丹族 C. 党项族 D. 蒙古族
    21. 如表是某班学生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1.收复建康
    2.取得郾城大捷
    3.“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A. 卫青北击匈奴 B. 岳飞抗金 C. 文天祥抗元 D. 戚继光抗倭
    22. 下列人物与其建立的政权搭配有误的是(  )
    A. 阿骨打--后金 B. 赵匡胤--北宋 C. 元昊--西夏 D. 阿保机--辽
    23.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以临安为都城,偏安江南一隅。“临安”就是今天的(  )
    A. 江苏南京 B. 河南开封 C. 河北雄安 D. 浙江杭州
    24. 岳飞死在大理寺监狱的消息传出后,有一人冒着生命危险,将他的尸体背出监狱,葬在杭州西湖边的山上。而当时正值临近春节,老百姓不约而同的将祭祀天和祖宗的供品用来祭祀他们敬重的岳元帅。一千多年来,岳王墓前的香火不断,时时有人来拜慰长眠于地下的英灵。这主要是因为(  )
    A. 他的抗金斗争和精忠报国精神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B. 他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C. 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战斗力强
    D. 他的抗金斗争促成了宋金议和,维持了和平局面
    25. 古代我国北方和南方行政分布密度不断变化,如表所示,影响分布密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时期
    (政区名)
    汉武帝元封年间
    西晋前期
    唐贞观元年
    北宋元丰年间
    元(省)
    分布状况
    北9南4
    北12南7
    北5南5
    北9南14
    北5南6
    A. 政治中心的转移 B. 经济重心的转移 C. 自然环境的改变 D. 交通条件的改善
    26.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无积聚而多贫”,而《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反映了(  )
    A. 南方海外贸易发达 B. 南方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C. 北方经济发展停滞 D.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27. 近年成都市打造的交子公园商圈作为成都“美好幸福生活十大工程”中的重点项目,将通过重塑商圈场景感知、重构“人、场、货”之间的关联,打造引领时代潮流的世界级商圈。追溯该项目的历史渊源,下列文物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B.
    C. D.
    28. 2014年1月23日,由中美日合作拍摄的3D巨幕电影《成吉思汗宝藏》在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举行合作签约和启动仪式。成吉思汗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 统一蒙古 B. 建立元朝 C. 灭掉南宋 D. 打退沙俄
    29. 辽、西夏、金是两宋时期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权,曾先后与北宋、南宋形成并立局面,后又被新崛起的少数民族政权所灭。它们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
    A. 辽--西夏--金 B. 西夏--辽--金 C. 辽--金--西夏 D. 金--西夏--辽
    30. 他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是(  )
    A. 岳飞 B. 寇准 C. 文天祥 D. 陆秀夫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代南方经济发展概况简表
    朝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两宋
    概况
    受战乱影响,北方地区经济优势逐渐消失,大量人口开始南迁,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经济重心在北方,安史之乱造成北方民众南移,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不可避免。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定都临安后,进一步促进南方经济发展,南方经济重心地位确立。
    (1) 据材料指出,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
    (2) 小历同学认为人口迁移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斌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1) 被唐太宗称为“镜子”的官员是谁?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材料二: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
    ——摘编自白寿舞主编《中国通史》
    (2) 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据此,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33. 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民族政权并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约定,宋辽此后,北宋与辽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事件?“宋辽双方约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战争破坏了党项族人与汉族人民的正常贸易,党项族人民怨声载道。后来,其统治者向北宋提出和好的请求,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开展。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与哪个政权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南宋初年,金多次南下攻宋。后双方订立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划定了分界线。
    (3) 结合材料三和如图指出,宋金双方划定的分界线中A、B分别代表哪里?

    (4)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战争带来了哪些危害?政权间的和议又有何积极意义?
    (5) 综上所述,你认为两宋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或启发。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据史料记载,唐代与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唐朝时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他们将唐朝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数学、建筑、音乐、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带回了自己的国家。中印交流在隋唐时趋于高潮,在宋元时更加深入。印度的佛教、音乐、舞蹈、天文历算、文学语言、建筑和制糖等先后传入中国。同样,中国的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传入印度,也极大地丰富了印度文化。
    ——摘编自《文明互鉴之光照亮陕西文化之路》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为中印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B项正确;581年杨坚立隋,604年杨广称帝,均与题干“589年”不符,排除AD项;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与题干“中国重归统一”不符,排除C项。
    故选:B。
    本题考查隋朝统一的标志,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隋朝统一的相关史实。

    2.【答案】B
    【解析】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图①应是涿郡,②是洛阳,③是余杭。
    故选:B。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注意图形与基础知识的结合,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隋朝与秦朝的共同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隋朝与秦朝的共同点。

    4.【答案】A
    【解析】“唐太宗勤于政事,广纳贤才;武则天在位期间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唐玄宗整顿吏治,发展经济。”这些描述反映的是唐太宗、武则天以及唐玄宗加强统治的措施,这些措施铸就了唐朝的兴盛,所以题干反映的是唐朝兴盛的原因, 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衰落过程、兴起背景以及经济发展,排除BC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太宗的统治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太宗的统治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答案】C
    【解析】唐太宗、唐玄宗之所以能够创造盛世局面,是因为他们都以民为本,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善于用人等。
    故选:C。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知道唐太宗、唐玄宗之所以能够创造盛世局面,是因为他们都以民为本。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得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以小林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故选:C。
    本题考查武则天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以武则天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答案】A
    【解析】三幅图片反映了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故选:A。
    本题考查盛唐气象,知道图片反映了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
    本题考查盛唐气象,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D
    【解析】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语言淳朴厚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唐诗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相关史实。

    9.【答案】A
    【解析】“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反映的是唐朝与吐蕃的关系。这里的“贵主”指的是文成公主。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亲。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故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的民族关系,把握唐与吐蕃的关系。
    本题考查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密切了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

    1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故B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排除A;文成公主入藏反映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排除C;张骞出使西域方式在西汉时期,排除D。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流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唐朝时期中日之间的友好交流。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流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答案】A
    【解析】如图是7-8世纪两位历史人物的活动路线图。图中史实分别反映了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其主题是文明交流互鉴。
    故选:A。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知道图中史实反映的主题是文明交流互鉴。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中的“梁灭之,国乃改”指唐朝灭亡,后梁建立。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故选:C。
    本题考查唐朝的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掌握唐朝灭亡的时间和原因。

    1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时间可知,相关数值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安史之乱。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最终于763年被平定。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故选:C。
    本题考查安史之乱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的时间、涉及人物与影响。

    14.【答案】C
    【解析】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史称后梁。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五代十国时期的相关史实。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都贪污,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及所学可知,在地方,宋太祖为了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废除知州职权,直属中央,排除A项;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取消当时武将的一切权力,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北宋的政治、宋代的重文轻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北宋的政治、宋代的重文轻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宋代将科举主考官改为‘临时差遣’,还设有副主考官若干人互相监督,甚至下令规定主考官监考期间住进贡院,不能回家”可知,这些措施可以促进科举选官的公平公正,从而实现考试公平,C正确;ABD都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科举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题意并联系选项逐一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科举制,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C
    【解析】宋代民间流行“做人莫作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这反映出人们不以从军为荣,其原因是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而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是政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18.【答案】B
    【解析】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北宋,定都汴京。按照地理位置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辽、西夏和北宋并立。北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西夏和辽,它们与北宋形成对峙局面。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辽、西夏和北宋并立和宋金对峙的相关知识。

    19.【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后,双方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澶渊之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澶渊之盟的影响。

    20.【答案】A
    【解析】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故选:A。
    本题考查金的建立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要知道金的建立民族及建立者。
    注意识记金的建立时间及建立者。

    21.【答案】B
    【解析】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岳飞抗金的知识。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南宋军民英勇抗击金军,曾经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但最终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
    准确把握抗金将领岳飞的抗金史实。

    22.【答案】A
    【解析】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1世纪,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选项A搭配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民族政权的并立。金王朝的建立者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完颜阿骨打。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女真族的崛起和金政权的建立。

    23.【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故“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D符合题意,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南宋的建立,知道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本题考查南宋的建立,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4.【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频繁的战争,造成很多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岳飞率领的“岳家军”,精忠报国,与金军英勇善战,收复许多失地,维护了南宋统治,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A正确;人民之所以祭祀是因为对岳飞的崇拜。崇拜岳飞是因为他的抗金斗争,保卫了人民的利益,BC表述不合题意,排除;岳飞死后,宋金议和,D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注意对岳飞抗金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25.【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中北方和南方行政分布密度表,可知自西汉到元朝,南方行政分布越来越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南方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南方行政分布密度增大的根源是经济重心的转移,B项正确;政治中心的转移根源于经济重心转移,排除A项;自然环境的改变、交通条件的改善都不是行政区增多的根本原因,排除C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注意对表格文字的正确解读。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反映了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经济重心南移。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7.【答案】A
    【解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图A是“交子”的图片,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主要表现有:南方都市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此基础上,到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8.【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故成吉思汗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被尊为“成吉思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的相关知识。

    29.【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故它们灭亡的先后顺序是辽--西夏--金。
    故选:A。
    本题考查古代朝代的演变,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注意识记两宋时期,主要政权建立和灭亡的时间。

    30.【答案】C
    【解析】题干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的有价值、有意义。倘若为国尽忠,死后可青史留名。文天祥被俘后,在狱中悲愤的写下了《过零丁洋》和《正气歌》。文天祥是领导武装抗元的南宋大臣,兵败被服后,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慷慨就义。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文天祥。文天祥是领导武装抗元的南宋大臣,兵败被服后,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慷慨就义。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天祥抗元的相关史实。

    31.【答案】【小题1】南宋。
    【小题2】判断:同意。理由:魏晋南北朝以来,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可见,人口迁移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写出两点即可)判断:不同意。理由:人口南迁不是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唯一因素。一方面,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工具,另一方面,南方安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统治者的重视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写出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人口迁移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关系及原因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表现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经济重心的南移、人口迁移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关系及原因的相关史实。

    32.【答案】【小题1】魏征;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制。
    【小题2】前期:节俭、反对浪费;任人唯贤;励精图治。后期: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任人唯亲: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小题3】后果:社会危机严重。认识:发展经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对各级官吏要加强监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等相关史实。

    33.【答案】【小题1】澶渊之盟;内容:辽撤军;宋朝给辽岁币。
    【小题2】西夏。
    【小题3】A:大散关;B:淮水。
    【小题4】危害: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使人们生活困苦;贸易中断;社会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等。(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积极意义:结束了几十年的战争,使战争双方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5】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民族融合是历史的主流。(意思相近,答出一点即可)启发: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要加强民族间的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以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澶渊之盟、宋夏和宋金议和、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战争带来的危害、两宋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显著特点等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澶渊之盟、宋夏和宋金议和、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战争带来的危害、两宋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显著特点等知识。

    34.【答案】【小题1】玄奘。
    【小题2】观点:文明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论述:唐贞观时期,玄奖西行天竺,为中印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以他口述,其弟子整理的《大唐西域记》一书,记载了玄奖途中的所见所闻,他是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加强了中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往来,为中印中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
    【解析】本题以一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相关知识。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辨析改错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科技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科技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十三校片区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十三校片区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3%,其中46,【答案】B,【答案】D,【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