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解析
展开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2022年】
无
【2021年】
1.(2021·辽宁·高考真题)1865年,煤气灯开始在上海使用,起初主要用于洋行和街道,后来行栈、铺面、茶馆、戏楼以及居家竞相使用,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这反映出
A.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社会生活 B.城市化进程拓展城市公共空间
C.工业革命成果催生新兴产业 D.市民阶层诉求改变服务业面貌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1856年上海开始使用煤气,使用范围逐渐推广,可知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现代生活,故选A项;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用地面积的增加,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市民阶层诉求无关,排除D项。排除BCD项,故选A项。
2.(2021·海南·高考真题)晚清时期,赫德在中国通商口岸实行“海关时”,其他地区仍以各自的地方时为准。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将全国规划为“五时区”,其实施效果有限。1949年以后,全国实行了“东八区时”和公元纪年法。这反映了
A.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B.通商口岸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华权力的攫取
C.时空秩序的建构映射出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进程
D.军阀割据局面是北洋政府推行政令的最大障碍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晚清时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商口岸由洋人把持,所以出现了赫德在中国通商口岸实行“海关时”,其他地区仍以各自的地方时为准的现象;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所以出现了将全国规划为“五时区”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独立、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全国实行了“东八区时”和公元纪年法。由此可知,不同政权分别实行不同的时区划分,这反映了“时空秩序的建构映射出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进程”,C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排除A项;“通商口岸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华权力的攫取”、“军阀割据局面是北洋政府推行政令的最大障碍”只体现了材料的部分主旨,排除B、D项。故选C项。
3.(2021·湖北·高考真题)博览会是观察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窗口,又是汇聚物品和传播知识的平台。下表可以看出近代中国
武汉劝业奖进会和西湖博览会征集展品类别对比
| 武汉劝业奖进会(1909年) | 西湖博览会(1929年) |
征集 展品 类别 | 天然产品(饮食或制造之原料),工艺品、美术品、教育品、古物品 | 染织工艺类、工艺品类、机电工业类、化学工业类、矿产品、医药用品类、教育用品类、文艺品类、农产类、饮食制类、动物类、革命纪念品类、外国参考品 |
A.物质文化生活变迁 B.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C.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现代科学知识普及
【答案】A
【详解】
通过对比1909年“武汉劝业奖进会”与1929年“西湖博览会”中展品的种类可知,1929年西湖博览会的展品更加数量丰富、种类多样,这也从侧面说明1929年中国的物质文化更加丰富,对比1909年,中国的物质文化生活在向前变迁,A项正确;材料中的展品种类不能说明工业体系形成,而且近代中国并未形成工业体系,排除B项;博览会的展品情况与民族意识觉醒没有关联性,而且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在鸦片战争后就已经开始觉醒,排除C项;博览会的展品情况无法说明现代科学知识已经普及,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1·湖北·高考真题)[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
材料一 晚清以来,伴随着西风东渐,星期制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视星期制为文明之制,主动仿行。而湖广总督张之洞规定两湖书院的学生只准休旬假(十日放假一日),不得过星期日。1902年至1911年夏,由于清政府推行新政,各学堂、中央各部和地方衙门陆续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1912年民国肇建,南京临时政府“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采用了星期日公休制度。与此同时,星期制也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渐成都市生活中新的工作与休闲的节奏。合理的休息与适度的休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精神面貌。
——摘编自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
材料二 1949年之后,新中国沿用近代以来形成的星期日公休制度。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第174号令,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利用和过好双休日,对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消费休闲和社会风尚都有很大影响,从星期日公休制到一周双休,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为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晚清至民国星期制普及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近代以来星期“公休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答案】(1)背景:①西学东渐;②戊戌维新;③清末新政;④民国建立;⑤政府示范与推行。
(2)影响:①人们获得较为充分的休息时间;②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③促进社会消费;④促进旅游与休闲经济发展;⑤提升社会文明、改变社会风尚等。
【详解】
(1)背景:根据“伴随着西风东渐,星期制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视星期制为文明之制,主动仿行”得出是西学东渐和戊戌维新;根据“由于清政府推行新政,各学堂、中央各部和地方衙门陆续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得出清末新政;根据“1912年民国肇建,南京临时政府“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采用了星期日公休制度。与此同时,星期制也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得出民国建立和政府示范与推行。
(2)影响根据“对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消费休闲和社会风尚都有很大影响,从星期日公休制到一周双休,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为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星期制使人们获得较为充分的休息时间;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有助于促进社会消费;能够促进旅游与休闲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文明、改变社会风尚等。
【2020年】
无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2022年】
1.(2022·浙江·高考真题)读图阅史。下图所示系1909年上海社会之剪影。结合所学,下列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坐电车三更笑语”,反映交通近代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乘坐马车仍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③代步工具呈现出马车和电车并驾齐驱的发展趋势
④新式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中出现的电车可知,坐电车反映交通近代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①正确;图片中依然存在马车,说明新式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④正确,B项正确;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当时乘坐马车依然是主要出行方式,②错误;1909年电车数量并不能与马车相比,因此“并驾齐驱的发展趋势”不符合史实,排除③,排除A、C、D项。故选B项。
【2021年】
无
【2020年】
2.(2020·浙江·高考真题)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1870-1900年的铁路里程(单位:千公里)
年份 | 全世界 | 欧洲 | 美洲 | 亚洲 | 非洲 | 澳洲 |
1870年 | 210 | 105 | 93 | 8 | 2 | 2 |
1880年 | 373 | 169 | 175 | 16 | 5 | 8 |
1890年 | 617 | 224 | 331 | 34 | 9 | 19 |
1900年 | 790 | 284 | 402 | 60 | 20 | 24 |
①铁路成为欧美国家准入市场的必备要件②密切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
③初步形成了遍布各洲的铁路网④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详解】
市场准入是指国家对市场主体资格的确立、审核和确认,是通过国家立法来实现的,与铁路里程的增长无关,故①错误;铁路里程的增长是陆路运输发展的表现,密切了国际间的陆路经济交流,故②正确;到1900年,各大洲铁路里程均有大幅度增长,表明各大洲的铁路运输网络初步形成,故③正确;各大洲的铁路里程的增长,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陆路交通更为便捷,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故④正确,故选择D项。
3.(2020·浙江·高考真题)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 )。
A.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 B.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
C.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 D.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答案】B
【详解】
根据“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可知,这里描述的铁轮小车是自行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行车在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B正确;“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说明其依靠的是人力而非机械牵引,排除A;题干中骑乘自行车的是西方人,因此其不能作为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的标志,排除C;自行车的出现主要是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并未造成人们生活方式根本性变化,D夸大了自行车的影响,排除。
4.(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为1950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广告截图,仔细阅读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判断
①自50年代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
②“大批供应市场”和“大众化”说明中国开始成为“自行车王国”
③“抗衡舶来”表明自行车系中国制造
④自行车从此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
由1950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广告截图可知,上海制车厂已经制造出“永久牌”自行车,这说明自50年代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故①正确;中国开始成为“自行车王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②错误;“抗衡舶来”表明国产自行车质量好,故③正确;自行车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也是在改革开放后,故④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BCD错误。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2022年】
无
【2021年】
1.(2021·湖南·高考真题)如表所列活动
时间 | 活动名 | 主要获奖或展演(展出)作品 |
1956年8月 | 第一届全国音乐周 | 《广陵散》《阳关三叠》《嘉陵江号子》《祖国颂》《长征大合唱》等 |
1957年1月 | 第一次群众性电影评奖 | 《董存瑞》《家》《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祝福》 |
1957年12月 | 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 | 292位作者的321幅作品,有的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祖国江山秀丽、欣欣向荣,还有的以人像、静物、花卉及鸟、兽、鱼、虫等为题材 |
A.凸显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B.推动“双百”方针的提出
C.表明文艺领域出现“左”的倾向 D.反映我国传统文化仍占主流
【答案】A
【详解】
从材料的作品名称“《祖国颂》《长征大合唱》”“《家》《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祝福》”以及“有的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祖国江山秀丽、欣欣向荣,还有的以人像、静物、花卉及鸟、兽、鱼、虫等为题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的赞美与歌颂,因此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作品凸显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A正确;“双百”方针1956年提出,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左”的倾向,排除C;材料有涉及到传统文化,但不能说明以传统文化为主,排除D。
2.(2021·江苏·高考真题)如表中的评论反应出当时
1875年《申报》 | 文人当“效思于农工商贾之事” |
1875年《申报》 | “西人之为商为工农者,固无不兼习文字也。” |
1881年《万国公报》 | 农夫“用其力于植树之法、机器之耕,则利益广矣”。 |
A.社会分工日益精细 B.农商皆本成为共识
C.工商致富备受推崇 D.职业观念发生变化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文人经商、商人学习文化、农民学习植树之法和机器之耕,体现了职业观念发生变化,D项正确;社会分工一般是指生产分工,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评论是一些媒体的观点,不是国人共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工商致富备受推崇,而是强调职业观念发生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光绪三十四年《日新画报》刊登的画作,画中有“大姑娘拿着风筝来回奔跑,实在不好看。但分人家有点规矩,绝不能让姑娘在满街上疯跑啊!咳!此事不但因女学堂不甚发达,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岂不是无形的危险吗”等字样。此画反映
A.近代男子传统服饰的变革 B.女子普遍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C.西方文明成果已经传入中国 D.新文化运动批判旧礼教和旧道德
【答案】C
【详解】
根据“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可知当时西方的电线电灯已经传入中国,即西方文明成果已经传入中国,故选C;由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图中男子的服饰还是中国传统服饰,排除A;“普遍”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排除D。
4.(2021·山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英雄”
材料 如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年6月23日)刊发的《小英雄歌》。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
【答案】清末,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清末新政,西学东渐。“德”,忠孝报国等;“智”:学习西方技术,博古通今、中西贯通,历史学习等;“体”:雄健尚武等。时代的产物,具有新旧杂陈、中西结合的特点。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从背景角度作答:清末,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清末新政,西学东渐。也可从特点角度作答:即“德”,忠孝报国等;“智”:学习西方技术,博古通今、中西贯通,历史学习等;“体”:雄健尚武等。还可以从评价角度作答,可得出时代的产物,具有新旧杂陈、中西结合的特点
【2020年】
5.(2020·北京·高考真题)竹枝词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诗歌体裁。晚清竹枝词除描写官场百态、风土民情外,又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出现了介绍外国风俗的《外国竹枝词》等。晚清竹枝词
①是当时人们的记录,属于官方档案 ②属于文学作品,但是具备史料价值
③关注社会新生事物,开阔大众眼界 ④引入西方文学风格,开启文学革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详解】
材料中的竹枝词属于文学作品,但是对于研究晚清时期的社会习俗变化有一定的史料价值,②正确;竹枝词对于外国习俗的介绍,有利于开拓大众的眼界,③正确,因此D符合题意;竹枝词属于文学作品,非官方档案,①错误,AC排除;文学革命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的,④错误,B排除。故选D。
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0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0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现代中国的科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9 近代中国的经济+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9 近代中国的经济+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答案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