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训练卷 化学A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训练卷 化学A卷第1页
    (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训练卷 化学A卷第2页
    (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训练卷 化学A卷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训练卷 化学A卷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训练卷 化学A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2023届高三一轮单元训练卷
    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A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总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第11~1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答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的0分。
    1.我国唐代垦地建畦生产盐已得到大力推广。唐人张守节在其《史记正义》对此有翔实的记载:“河东盐池畦种,作畦若种韭一畦,天雨下池中,咸淡得均,既驮池中水上畦中,深一尺许,以日曝之,五六日则成盐,若白矾石,大小若双陆(棋子)。及暮则呼为畦盐”。上述记载中未涉及到的概念或操作是
    A.分散系 B.分液 C.蒸发 D.结晶
    【答案】B
    【解析】上述文言文主要意思是就像种地一样,垦地为畦,将卤水灌入畦内,混入雨水,利用日光和风力蒸发,五、六日即可结晶成盐。该过程中涉及到溶液(分散系)、蒸发、结晶等,没有分液的过程,故选B。
    2.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碱和纯碱均属于碱
    B.溶液与淀粉溶液不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
    C.能电离出,所以属于酸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中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A.烧碱是NaOH,属于碱,纯碱是属于盐,A项错误;B.淀粉溶液是胶体,Na2CO3溶液是溶液,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两者,B项错误;C.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才是酸,能电离出氢离子和钠离子,属于盐,C项错误;D.该反应是铁置换铜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故答案选D。
    3.利用反应4NH3+COCl2=CO(NH2)2+2NH4Cl可去除COCl2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Cl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H4Cl=NH+Cl- B.NH3是电解质
    C.COCl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14C原子中的电子数为8
    【答案】A
    【解析】A.NH4Cl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H4Cl=NH+Cl-,A正确;B.NH3是非电解质,B错误;C.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COCl2在反应中不作氧化剂,C错误;D.14C原子中的质子数=电子数=6,D错误;答案选A。
    4.有一碘水和Fe(OH)3胶体的颜色极为相似。不用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这样的方法有
    ①观察颜色     ②丁达尔现象     ③加热法     ④电泳实验法     ⑤加电解质法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全部
    【答案】C
    【解析】①碘水和Fe(OH)3胶体的颜色极为相似,观察颜色不能区别;②胶体有丁达尔现象,而碘水是溶液,没有丁达尔现象,能区别;③氢氧化铁胶体加热发生聚沉,生成沉淀,而碘水不能,故加热法能区别;④氢氧化铁胶体在电泳实验中阴极颜色变深,而碘水不能,故电泳实验法能区别;⑤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电解质会发生聚沉,得到沉淀,而碘水不能,故加电解质法能区别。故选C。
    5.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Cl2+2KI=I2+KCl                      ②2FeCl3+2HI=I2+2FeCl2+2HCl
    ③2FeCl2+Cl2=2FeCl3                  ④I2+SO2+2H2O=2HI+H2SO4
    A.Cl2>I2>Fe3+>SO2 B.Fe3+>Cl2>I2>SO2
    C.Cl2>Fe3+>I2>SO2 D.Cl2>Fe3+>SO2>I2
    【答案】C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在①Cl2+2KI=I2+KCl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I2,所以氧化性:Cl2>I2;在反应2FeCl3+2HI=I2+2FeCl2+2HCl中,氧化剂是FeCl3,氧化产物是I2,所以氧化性:Fe3+>I2;在反应2FeCl2+Cl2=2FeCl3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FeCl3,所以氧化性:Cl2>Fe3+;在反应④I2+SO2+2H2O=2HI+H2SO4中,氧化剂是I2,还原剂是SO2,所以氧化性:I2>SO2,所以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Fe3+>I2>SO2,故合理选项是C。
    6.关于反应5K2S2O8+2MnSO4+8H2O=2KMnO4+8H2SO4+4K2SO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K2S2O8发生还原反应 B.KMnO4是氧化产物
    C.消耗3.6gH2O时,转移0.25mol电子 D.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2:5
    【答案】D
    【解析】A.K2S2O8中O从-1价变成-2价,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B.Mn从MnSO4中的+2价升到KMnO4中的+7价,所以KMnO4是氧化产物,B正确;C.根据化学方程式,转移的电子数与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8H2O~10e-,消耗3.6gH2O(物质的量为0.2mol)时,设转移电子数为x mol,则,x=0.25,即转移电子数为0.25mol,C正确;D.K2S2O8为氧化剂,MnSO4为还原剂,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5:2,D错误;故选D。
    7.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7的溶液中:、、
    B.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中:、、
    C.含有溶质为HCl的溶液中:、、
    D.透明溶液中:、、
    【答案】D
    【解析】A.pH>7的溶液呈碱性,与不能共存,故A错误;B.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呈酸性,溶液中的与不共存,与不共存,故B错误;C.含有溶质为HCl的溶液呈酸性,与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共存,故C错误;D.透明溶液中、、不反应,可以共存,故D正确;故答案选D。
    8.为减少排放,可利用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流程内每个反应而言,一共有两种元素涉及了化合价变化
    B.其中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该过程总反应相当于仅消耗与生成
    D.通入足量后,取样滴加溶液不会变血红
    【答案】B
    【解析】由图示可知,涉及的反应有: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SO2+ Fe2(SO4)3+2H2O=2FeSO4+2H2SO4,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
    A.反应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中Fe与O化合价发生变化,反应SO2+ Fe2(SO4)3+2H2O=2FeSO4+2H2SO4中Fe与S化合价发生变化,一共有3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A错误;B.流程图中涉及反应: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其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C.由分析可知,该过程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相当于消耗了SO2、O2和H2O生成H2SO4,C错误;D.由分析可知,该过程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Fe2(SO4)3相当于催化剂,因此通入足量O2后,取样滴加KSCN溶液,溶液会变红,D错误;答案选B。
    9.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直接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与偏铝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转化过程均可实现,故A正确;B.电解熔融氯化钠可生成氯气,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备84消毒液,则第二步制备84消毒液(aq)不能实现,故B错误;C.NaOH溶液与硅酸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转化过程均可实现,故C正确;D.NaOH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新制氢氧化铜能与葡萄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沉淀,转化过程均可实现,故D正确;故答案选B。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Mg(OH)2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3+=2Fe(OH)3+3Mg2+
    B.将“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用会产生黄绿色气体:ClO-+Cl-+H2O=Cl2↑+2OH-
    C.将SO2通入溴水中使其褪色:SO2+2H2O+Br2=2H++SO+2HBr
    D.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
    【答案】A
    【解析】A.向Mg(OH)2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为Fe(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g(OH)2+2Fe3+=2Fe(OH)3+3Mg2+,故A正确;B.“84”消毒液中的NaClO和洁厕灵中的HCl混用发生归中反应会产生黄绿色气体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 =Cl2↑+ H2O,故B错误;C.SO2通入溴水中使其褪色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都是强酸均可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H2O+Br2=4H+++2Br-,故C错误;D.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故D错误;故选A。
    11.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新型热电转换材料Sn-Te(Ag、Cd、Se掺杂),属于合金
    B.雾是胶体,大雾可看作是一种分散剂为水的分散系
    C.Ca(OH)2的电子式:
    D.四氯化碳的球棍模型:
    【答案】B
    【解析】A.新型热电转换材料Sn-Te(Ag、Cd、Se掺杂)是热、电的良导体,具有金属的形状,属于合金材料,A正确;B.雾是胶体,大雾可看作是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主要是水的分散系,B错误;C.Ca(OH)2是离子化合物,Ca2+与OH-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阴离子OH-中H与O原子之间以共价单键结合,故Ca(OH)2的电子式:,C正确;D.四氯化碳是由CCl4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分子呈四面体结构,由于原子半径:Cl>C,所以该图示可以表示CCl4的空间结构的球棍模型,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
    12.在CH3COOH溶液中滴入过量稀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氨水的加入体积(V)的变化曲线(如图)是
    A.B.C.D.
    【答案】A
    【解析】醋酸是一元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小,导电性弱,向溶液中加入稀氨水时,醋酸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醋酸铵,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当醋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导电性最大,若继续滴入氨水,溶液体积增大,一水合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的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则图A的曲线符合醋酸溶液中滴入过量稀氨水时,电流强度随氨水的加入体积的变化,故选A。
    13.在CuS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以下实验现象可以反复出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uSO4是催化剂
    B.发生了反应:Cu2O+H2O2+2H+=2Cu2++2H2O
    C.CuSO4将H2O2还原为O2
    D.H2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BC
    【解析】A.CuSO4先被过氧化氢还原为Cu2O,Cu2O又被过氧化氢氧化为CuSO4,所以CuSO4是催化剂,故A正确;B.第二步Cu2O被过氧化氢氧化为CuSO4,发生反应:Cu2O+H2O2+4H+=2Cu2++3H2O,故B错误;C.第一步CuSO4将H2O2氧化为O2,故C错误;D.总反应为H2O22H2O+O2,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H2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故D正确;选BC。
    14.用酸性KMnO4溶液处理硫化亚铜(Cu2S)和二硫化亚铁(FeS2)的混合物时,发生反应I:MnO+Cu2S+H+→Cu2+++Mn2++H2O(未配平)和反应II:MnO+FeS2+H+→Fe3+++Mn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I中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反应I中每生成1molS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
    C.反应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D.若反应I和反应II中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反应I和反应II中消耗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AD
    【解析】A.反应I中Cu2S中Cu和S的化合价都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则Cu2S为还原剂,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高锰酸根发生还原反应为氧化剂,A错误;B.反应I中每生成1molSO,参加反应的Cu2S为1mol,Cu2S化合价共升高2×(2-1)+(6+2)=10,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B正确;C.反应II中氧化剂MnO化合价降低(7-2)=5,还原剂FeS2化合价共升高1+2×(6+1)=15,根据得失电子相等,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5=3:1,C正确;D.若反应I和反应II中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相同,1molKMnO4得到5mol电子,Cu2S化合价共升高2×(2-1)+(6+2)=10,应氧化0.5molCu2S,FeS2化合价共升高1+2×(6+1)=15,应氧化molFeS2,则反应I和反应II中消耗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5mol:mol=3:2,D错误;故选AD。
    1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多功能净水剂,强碱性条件下制取,干燥环境下冷藏。制备过程如图:
    漂白粉与苏打溶液1溶液2K2FeO4固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既能杀菌消毒又有净水作用,净水作用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B.溶液1→溶液2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3Cl-+5H2O
    C.溶液2中加入KOH析出了K2FeO4固体,说明K2FeO4难溶于水
    D.高铁酸钾受热分解可放出氧气
    【答案】C
    【解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苏打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二者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溶液1)和碳酸钙;在碱性条件下次氯酸钠与铁离子反应生成高铁酸根、氯离子和水(溶液2);再向溶液2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钾,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高铁酸钾。A.高铁酸钾既能杀菌消毒又有净水作用,其中消杀为高铁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净水为利用高铁酸根被还原生成的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的吸附性,与胶体性质有关,故A正确;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苏打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二者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碳酸钙,在碱性条件下次氯酸钠与铁离子反应生成高铁酸根、氯离子和水,则溶液1→溶液2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3Cl-+5H2O,故B正确;C.钾盐、钠盐都易溶于水,溶液2中加入KOH析出了K2FeO4固体,说明K2FeO4的溶解度小于Na2FeO4,而不是K2FeO4难溶于水,故C错;D.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上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氧化钾和氧气,即,故D正确;答案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6.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Na+、Mg2+、Al3+、Fe2+、Ba2+、NO、SO、Cl-、SO、HCO,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待测液,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②取少量待测液,浓缩后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此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③取少量待测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取实验③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⑤另取少量原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当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
    (1)根据以上实验,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尚不能确定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⑤中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检验Na+一般用焰色反应即可确定,此实验做之前要用______清洗铂丝。
    【答案】 (1)Mg2+、Al3+、、     Fe2+、Ba2+、SO、     Na+、Cl-    
    (2)3Cu+8H++2=3Cu2++2NO↑+4H2O    
    (3)Al(OH)3+OH- =+2H2O    
    (4)稀盐酸
    【解析】因是无色溶液,Fe2+是浅绿色,所以不含Fe2+;①由于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显酸性,因此溶液中一定没有SO、;②待测液浓缩后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此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O;③取少量待测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故一定没有Ba2+;④由于③的上层清液滴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不溶于稀硝酸,说明含有Cl-,但由于③中加入了BaCl2溶液,无法证明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⑤由于原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当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则含有Al3+、Mg2+;Na+在水溶液里无色,不会参与上述反应,所以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存在Na+。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Mg2+、Al3+、NO、SO;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2+、 Ba2+、SO、;尚不能确定的离子是Na+、Cl-;答案为:Mg2+、Al3+、NO、SO;Fe2+、 Ba2+、SO、;Na+、Cl-;
    (2)②中原溶液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并加热生成NO,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4H2O;答案为:3Cu+8H++2NO=3Cu2++2NO↑+4H2O;
    (3)⑤中加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为Mg(OH)2和Al(OH)3,当NaOH过量时,部分溶解的是Al(OH)3,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2H2O;答案为:Al(OH)3+OH- =+2H2O;
    (4)溶液里的钠离子是否存在一般用焰色反应来确定,钠离子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实验之前,为防止杂质的干扰,用稀盐酸先清洗铂丝;答案为稀盐酸。
    17.FeCl3是黑棕色晶体,主要用于金属蚀刻,污水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物质的分类方法,FeCl3应属于_______(填序号)。
    ①酸   ②氯化物   ③混合物   ④盐   ⑤化合物   ⑥电解质   ⑦易溶于水物质
    (2)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可处理污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某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生成了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
    (3)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其中Cu(OH)2·CuCO3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请写出Cu(OH)2·2Cu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已知:H3PO2+NaOH(过量)=NaH2PO2+H2O。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反应(选填“化合”、 “分解”、“置换”或“复分解”)。该反应_______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②H3PO2属于_______ (选填“一”、“二”或“三”)元酸。NaH2PO2属于_______(选填“正盐”或“酸式盐”)。
    【答案】(1)②④⑤⑥⑦
    (2)FeCl3+3H2OFe (OH)3(胶体)+3HCl     发生了聚沉
    (3)纯净物     Cu(OH)2·2CuCO3+6HCl=3CuCl2+2CO2↑+4H2O
    (4)+1     复分解     不属于     一     正盐
    【解析】(1)①氯化铁电离出的阳离子是铁离子,属于盐,不是酸,①错误;②氯化铁由铁和氯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氯化物,②正确;③氯化铁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③错误;④氯化铁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铁离子和氯离子,故其属于盐,④正确;⑤氯化铁由铁和氯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⑤正确;⑥氯化铁溶于水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⑥正确;⑦氯化铁易溶于水,属于易溶物,⑦正确;答案②④⑤⑥⑦;
    (2)由题意可知FeCl3滴加到水中生成氢氧化铁,方程式为:FeCl3+3H2OFe (OH)3(胶体)+3HCl;该过程中生成了氢氧化铁胶体,而自来水中含有盐,可以使胶体聚沉,形成沉淀,故原因是:发生了聚沉;
    (3)Cu(OH)2·CuCO3是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u(OH)2·2Cu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Cu(OH)2·2CuCO3+6HCl=3CuCl2+2CO2↑+4H2O;
    (4)①因为H3PO2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磷元素的化合价是+1;H3PO2+NaOH(过量)=NaH2PO2+H2O为酸碱中和反应,则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由H3PO2+NaOH(过量)=NaH2PO2+H2O可以得出H3PO2属于一元酸,NaH2PO2属于正盐。
    18.按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
    (1)已知将浓盐酸滴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而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在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中,共有KCl、、浓、、、、七种物质。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不溶于冷水),溶液又变为紫红色,反应后变为无色的。写出该实验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6价铬的毒性很强,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需要转化为低毒的,再转化为不溶物除去,废水中含有的可以用绿矾()除去。测得反应后的溶液中含、、、等阳离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已知:①(绿色)(强碱性条件);
    ②MnO+8H++5e-→Mn2+(无色)+4H2O(强酸性条件)。
    将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微热,得到透明的绿色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答案】(1)
    (2)
    (3)
    【解析】(1)将浓盐酸滴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而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将(不溶于冷水)加入到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作为氧化剂,把氧化成,本身被还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可以用绿矾()除去,被还原为,而被氧化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将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微热,得到透明的绿色溶液,结合已知①(绿色)(强碱性条件),在强碱性条件下,得电子生成,价的氧失电子生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铜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国防工业等。回答下列问题:

    (1)用黄铜矿冶铜原理如图所示。
    ①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铜锈中有无害的Cu2(OH)2CO3和有害的“粉状锈”[Cu2(OH)3Cl]。
    ①Cu2(OH)2CO3和Cu2(OH)3Cl均属于______(填“正”、“酸式”或“碱式”)盐;CuCl在湿的空气中生成Cu2(OH)3Cl的反应中,CuCl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②上述流程图中涉及的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
    【答案】(1)+2价     2Cu2O+Cu2S6Cu+SO2↑
    (2)碱式     还原剂     SO2     FeO
    【解析】(1)①CuFeS2中Cu为+2价,S为-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Fe为+2价;
    ②反应III为Cu2O和Cu2S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单质,铜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0,根据元素价态变化规律和元素守恒可知应还有SO2生成,S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化学方程式为2Cu2O+Cu2S6Cu+SO2↑;
    (2)①Cu2(OH)2CO3和Cu2(OH)3Cl都可以电离出氢氧根,所以为碱式盐;CuCl在湿的空气中生成Cu2(OH)3Cl的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升高,CuCl作还原剂;
    ②S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FeO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SO2是酸性氧化物,FeO是碱性氧化物。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1第一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1第一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三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B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三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B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三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A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三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A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