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 背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134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 背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134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准备,学习课时,授课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文章中“背影”所包含的深情;
2.感受父子亲情,学会珍惜亲情。
【学习准备】
1.《背影》《母亲的手》《父亲的脊背》三篇文章;
2.教学设计、课件。
【学习课时】
第2课时
【授课过程】
一、导入
播放生活中不同的背影照片,导入课题《背影》。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思考探究(一)
1.父亲的背影在文中共出现几次?其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次?请大声朗读这段描写“背影”的文字。
(1)以下两段文字起了什么作用?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往回走了。
(2)文中这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文填空:
我看见他 着黑布小帽, 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3)为什么要三次强调“布”?
2.快速阅读文中2、3两段中的家庭背景,分别从中提炼一个词语,概括“我”家当时的境况。
3.在送行过程中,父亲还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4.阅读课文最后一段,七八年过去了,父亲的境况有没有好起来?他对“我”的爱有没有变化?
四、思考探究(二) 作者理解父亲的“爱”吗?
◎链接背景资料(一)
文章写于1925年,这之前发生过许多事情。据《朱自清年谱》记载,朱自清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家道富有,积蓄颇丰。1912年,军阀徐宝山以逮捕和杀头作要挟,勒索朱家钱财。祖父为保家人安全,被迫捐出大半家财,终因不堪勒索而辞世。父亲惊惧交加,累倒生病,被迫辞去宝应厘捐局长职务。经此变故,家道中落。至1917年淮阴籍潘姓姨太太得知,朱自清的父亲在徐州纳了几房妾,赶去闹事,朱自清的父亲被撤职,花了很多钱,即便卖家变产仍亏空500元,祖母不堪承受而辞世。至此,朱家家道彻底败落。
◎链接背景资料(二)
朱自清祖母丧事之后,朱自清父亲肩上的负担更重了。他虽然也谋事东奔西走,但一直没有成功,家庭经济几近破产。再加之娶有一妾,家庭开销增多,朱自清和母亲过得都很受压抑。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条件,朱自清前往扬州任教。但校长是父亲故交,将全部薪资都交给了父亲,朱自清于是辞职往他处谋身。结果“触他之怒”,与父亲失和,两年不相见。这些事情,归根结底,这些都由经济窘迫引发的。
◎链接背景资料(三)
1925年朱自清写作《背影》时,已生有4个子女。他在《儿女》一文中写到很多抚养子女的艰难情形:“我曾给叶圣陶写信,说孩子们的折磨,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得还是自杀的好。”“近来差不多是中年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斥责,始终不能辩解,我的心里酸溜溜的。”“觉得从前真是一个‘不成材’的父亲。”“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来着。”想到“只为家贫成聚散”,不禁凄然。
五、拓展阅读:《母亲的手》《父亲的脊背》
六、布置作业及推荐阅读
七、板书设计
父 疼爱 儿
亲 思念 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信”,入课,读“父”,理爱的细节,读“子”,悟情感的错位,读“流泪”,探“背影”的意蕴,读“父子对话”,结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了解背景,精读研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