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作业习题讲解PPT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学习达标测试 PPT讲解 (含答案+动画)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学习达标测试 PPT讲解 (含答案+动画),共14页。
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春分、秋分时,太阳的直射点在 赤道 上;夏至时,太阳的直射点在 北回归线 上;冬至时,太阳的直射点在 南回归线 上。 2.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 太空望远镜 、 人造卫星 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 太阳 公转。 3.四季交替, 正午 时分物体的影长会有 规律 地变化。从夏到冬,逐渐 变长 ;从冬到夏,逐渐 变短 。 4.我国传统上以 春 、 夏 、 秋 和 冬 划分四季。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太空望远镜 人造卫星 太阳 正午 规律 变长 变短 春 夏 秋 冬 5.地球是 不透明 的球体,太阳光照射的那边是 白天 ,另一边是 黑夜 。 6.关于“日心说”, 哥白尼 有更长期的观测数据支持,后来 伽利略 通过观测也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莱昂·傅科 用傅科摆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不透明 白天 黑夜 哥白尼 伽利略 莱昂·傅科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1.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以下不属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是( C )。2.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B )。3.“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C )。C B C 4.通过观测证明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科学家是( B )。5.昼夜交替对生物有奇妙的影响,会出现以下( A )现象。6.太阳升起和降落的方向是( C )。7.在赤道上,一年四季昼夜的长短是( C )。B A C C 8.地球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这个轴被称为( A )。9.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C )。10.哥白尼的“日心说”对于地球的运动状态是怎样描述的?( B )A C B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1.四季变化对生物活动有影响。 ( √ )2.傅科摆作为地球公转的有力证据,已被世界所公认。 ( ✕ )3.“地心说”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而“日心说”能。 ( ✕ )4.猫头鹰是夜行动物,它们不需要睡觉。 ( ✕ )5.春分或秋分这一天,太阳会直射在赤道上。 ( √ )6.在地球上,当南半球是白天时,北半球是黑夜。 ( ✕ )7.大多数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以呼吸作用为主。 ( √ )√ ✕ ✕ ✕ √ ✕ √ 8.地球球体最厚的部分是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 ( √ )9.昙花为了避免太阳照射,一般在晚上盛开。 ( √ )10.夏天我们感到热是因为这时地球离太阳近。 ( ✕ )√ √ ✕ 四、连线题。(14分)1.以地球为参照物,将物体的运动状态连线。(8分) 2.将现象与相关的地球运动方式连线。(6分)五、综合实验题。(26分)1.“四季变化与日影长度关系”探究实验。(10分) 2020年,科学实验小组做了一个“四季变化与日影长度关系”探究实验。他们在地球的同一条经线上找了三个不同地点,分别为甲、乙、丙,并在这三个地点竖立相同高度的标杆,然后分别选择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几个时间点,观察这三根标杆正午时影子的长度,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根据表中记录推测完成下面的练习。(1)地点甲、乙、丙的位置:地点甲在 C ,地点乙在 A ,地点丙在 B 。 C A B (2)如果你在北京,此时更接近表中的 秋分 (填节气),白天的时间变 短 (填“长”或“短”)。 2.“谁先迎来黎明”实验。(16分)(1)北京、乌鲁木齐和东京在地球的东半球,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东京在北京的东边;伦敦和巴黎在地球的西半球,伦敦的位置更靠西。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请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5分)①( 东京 );②( 北京 );③( 乌鲁木齐 );④( 巴黎 );⑤( 伦敦 )。秋分 短 东京北京乌鲁木齐巴黎伦敦(2)说说你这样排列的理由是什么。(3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要比西边先迎来黎明。所以越是东边的城市越要排在前面。(3)回忆地球及其运动的特点,完成下面的表格。(8分)球形傅科摆自西向东24小时
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春分、秋分时,太阳的直射点在 赤道 上;夏至时,太阳的直射点在 北回归线 上;冬至时,太阳的直射点在 南回归线 上。 2.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 太空望远镜 、 人造卫星 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 太阳 公转。 3.四季交替, 正午 时分物体的影长会有 规律 地变化。从夏到冬,逐渐 变长 ;从冬到夏,逐渐 变短 。 4.我国传统上以 春 、 夏 、 秋 和 冬 划分四季。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太空望远镜 人造卫星 太阳 正午 规律 变长 变短 春 夏 秋 冬 5.地球是 不透明 的球体,太阳光照射的那边是 白天 ,另一边是 黑夜 。 6.关于“日心说”, 哥白尼 有更长期的观测数据支持,后来 伽利略 通过观测也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莱昂·傅科 用傅科摆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不透明 白天 黑夜 哥白尼 伽利略 莱昂·傅科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1.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以下不属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是( C )。2.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B )。3.“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C )。C B C 4.通过观测证明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科学家是( B )。5.昼夜交替对生物有奇妙的影响,会出现以下( A )现象。6.太阳升起和降落的方向是( C )。7.在赤道上,一年四季昼夜的长短是( C )。B A C C 8.地球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这个轴被称为( A )。9.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C )。10.哥白尼的“日心说”对于地球的运动状态是怎样描述的?( B )A C B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1.四季变化对生物活动有影响。 ( √ )2.傅科摆作为地球公转的有力证据,已被世界所公认。 ( ✕ )3.“地心说”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而“日心说”能。 ( ✕ )4.猫头鹰是夜行动物,它们不需要睡觉。 ( ✕ )5.春分或秋分这一天,太阳会直射在赤道上。 ( √ )6.在地球上,当南半球是白天时,北半球是黑夜。 ( ✕ )7.大多数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以呼吸作用为主。 ( √ )√ ✕ ✕ ✕ √ ✕ √ 8.地球球体最厚的部分是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 ( √ )9.昙花为了避免太阳照射,一般在晚上盛开。 ( √ )10.夏天我们感到热是因为这时地球离太阳近。 ( ✕ )√ √ ✕ 四、连线题。(14分)1.以地球为参照物,将物体的运动状态连线。(8分) 2.将现象与相关的地球运动方式连线。(6分)五、综合实验题。(26分)1.“四季变化与日影长度关系”探究实验。(10分) 2020年,科学实验小组做了一个“四季变化与日影长度关系”探究实验。他们在地球的同一条经线上找了三个不同地点,分别为甲、乙、丙,并在这三个地点竖立相同高度的标杆,然后分别选择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几个时间点,观察这三根标杆正午时影子的长度,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根据表中记录推测完成下面的练习。(1)地点甲、乙、丙的位置:地点甲在 C ,地点乙在 A ,地点丙在 B 。 C A B (2)如果你在北京,此时更接近表中的 秋分 (填节气),白天的时间变 短 (填“长”或“短”)。 2.“谁先迎来黎明”实验。(16分)(1)北京、乌鲁木齐和东京在地球的东半球,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东京在北京的东边;伦敦和巴黎在地球的西半球,伦敦的位置更靠西。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请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5分)①( 东京 );②( 北京 );③( 乌鲁木齐 );④( 巴黎 );⑤( 伦敦 )。秋分 短 东京北京乌鲁木齐巴黎伦敦(2)说说你这样排列的理由是什么。(3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要比西边先迎来黎明。所以越是东边的城市越要排在前面。(3)回忆地球及其运动的特点,完成下面的表格。(8分)球形傅科摆自西向东24小时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