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韶关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2022韶关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图片版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韶关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2022韶关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 2022韶关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2022韶关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
展开广东省韶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是一门以言达意的艺术。但许多作品往往在热闹场中动作快到极重要的一点时,忽然万籁俱寂,现出一种沉默神秘的景象。文艺上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拿艺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含蓄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就是无言之美。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含蓄不露。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梅特林克说:“口开则灵魂之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赞无言之美的话不能比此更透辟了。
我们要问何以说得越少,引起的美感反而越深刻了?何以无言之美有如许势力?
首先,艺术是帮助我们超现实而求安慰于理想境界的。现实界决没有所谓极乐美满的东西存在。因此我们的意志就不能不和现实发生冲突。我们处世有两种态度,人力所能做到的时候,我们竭力征服现实。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要暂时超脱现实,储蓄精力待将来再向他方面征服现实。超脱到哪里去呢?超脱到理想界去。因此艺术家的生活就是超现实的生活,艺术作品就是帮助我们超脱现实到理想界去求安慰的。换句话说,我们有艺术的要求,就因为现实界对待我们太刻薄,不肯让我们的意志推行无碍,于是我们的意志就跑到理想界去求慰情的路径。我们可以说,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超现实的程度大小,就看它所创造的理想世界是阔大还是窄狭。这句话应稍加改正,我们应该说,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
其次,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所以欣赏艺术作品,要注重在未表现而含蓄着的一部分,要超“言”而求“言外意”。艺术作品之所以美,就美在有弹性,能拉得长,能缩得短。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
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言语可以传达,一经言语道破,反如甘蔗渣滓,索然无味。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
材料二
明确提出“无言之美”这一美学命题的是我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他在1924年发表的《无言之美》中说:“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在先秦诸子中,孔子、老子、庄子都已有“不言”“无言”之说,但多是因“言不尽意”而实行的一种策略。但《庄子•知北游》中有几句话,与“美”联系起来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即是说,世界上有“无言”之“大美”存在。由南朝而唐宋,由于诗人和诗论家,受钟嵘“文已尽而意有余”之启迪,加之已有禅宗哲学、美学思想的输入发展,更渲染了“无言”之美的魅力,使之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追求。
文学本是语言的艺术,诗又是语言艺术的最高样式,为什么其最高的美学境界又在于“无言”呢?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具有辩证意识的美学命题。
“有言”是绝对的。至于“无言”,至少应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有的“意”不可用“言”尽行表达出来(诗人亦有意识的不尽行表达),只能让读者超越已有的文字去体味、探索而心领神会,文字之外的意蕴就在“无言”中获得。另一方面是诗人运用语言的技巧和功夫,他的语言最精练,表现能力最强,能用“三分之语”去创造了一个“用意十分”的情深意远的境界,其余“七分”被他省略了,寓“七分”于“无言”之中,这就是语言艺术功夫的高超显示。
“无言”相对于“有言”,进一步说,“不言”有赖于“善言”。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衷无限。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即真象显然,生韵流动矣。”诗人“善言”的表现,那就是善于做到“言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意”,通向“无言之美”的幽径皆在于此。由此可断:“有言”的表现力越高,成了真正的善言,“无言之美”才能愈高地显现。“有言”的表现力愈差,“无言之美”就会遭到窒息。“无言”以“有言”为依据而得以超越空间与时间;“有言”凭“无言”的拓展而得以显示自身的魅力和能量。
(摘编自《朱光潜<无言之美>读后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中,作者说出来的越少,该作品就越美,越深刻。
B.朱光潜认为最美的文学作品是指有着无穷之意的作品。
C.艺术作品美在有弹性,“弹性”指作者创作的自由大小。
D.两则材料都肯定了无言之美,又都没有否定有尽之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阐述人有两种处世态度,主要是为了论证超现实到达理想界的重要性。
B.艺术作品价值的高低,主要是看其创造的理想世界的数量及其是阔大还是窄狭。
C.善言者能用“三分之言”表达“十分之意”,这就是梅特林克赞美的“口闭”者。
D.最高的美学境界在于“无言”,所以美的作品不需要讲究语言的技巧和功夫。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撑材料一中第一段观点的是
A.有人认为,相片比图画更美,因为相片把一切都真实地保留下来,更有纪念意义。
B.希腊著名雕刻《拉奥孔》的创作者只把拉奥孔苦痛极点前一刻的神情雕刻出来。
C.“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体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D.林黛玉在临终前听到外面宝玉与宝钗结婚的锣鼓声,说道“宝玉、宝玉,你好……”
4.“无言”“有言”是一个具有辩证意识的美学命题,请概述材料二中关于两者关系的观点。
5.有人认为孔子原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太笼统,于是将其具体化:“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请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原话比具体化后的文字更能引起美感的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火
王愿坚
林大妈住在东山岛的一个小山上,山前是一列大山岭,山后靠海是一片开阔的平地。林大妈的屋后有一片竹林。她和小儿阿根,就靠这片竹林过日子。
说起这片竹林,那真是全岛上数一数二的。地面虽然不大,竹子可长得挺旺,远看,青艳艳的一片,像一块绿油油的大绒毯;近看,一棵挨一棵,密密麻麻的,像一片大篱笆。
林大妈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背弯,眼花,牙也掉了半嘴,可是,她偏偏不服老,每天拄着拐杖,夹着弯刀,钻到竹林里,这里扫扫烂竹叶,那里给笋芽松松土,一磨蹭就是一天,有时不小心踩断了一棵笋芽,她就心疼得一天吃不下饭去。
林大妈这样没死没活地干,她是有打算的,这个打算在她心里已有十几年了。十几年前,她老伴临死的时候,对她说:“你跟着我苦了一辈子……咱俩受点苦也算不了啥,只要孩子……无论如何得给他成个家,抱个孙子……”从那时起,林大妈就想积蓄点钱,好给孩子成家。可是,她刚积了几个钱,要给大儿子阿桂成亲,却碰上蒋军撤退,阿桂被抓去了,几年的积蓄被抢得一干二净,林大妈只好带着小儿子过着苦日子。
但是,不管日子多么苦,林大妈给儿子成家的念头始终没有断。蒋军抓去大的还有小的,现在小儿子也长大了,当上了民兵;听说在山下村里还找了个对象呢。
于是,林大妈干得更起劲了,把那又壮又直的好竹子一根根地拣出来,捆好放在一边存起来,一有空就来看看竹垛,点点根数,数数捆数,心里盘算着:“到时拿几捆换木料搭三间房子,剩下的卖给合作社,买布、买猪肉一定把喜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就在这个时候,东山岛的战斗打响了。林大妈家前的那座大山上成了战场,数不清的解放军战士攻上山去打敌人。
夜里伸手不见五指,阿根到民兵队去集合了,林大妈靠在竹子垛上,摸着心爱的竹子。大炮“咕咚咕咚”震得人心跳,林大妈望望战场,想起了那些抓走大儿子的蒋军又来了,这群狗东西啊,我这竹子……
忽然,一阵脚步声从竹林后面传过来,越来越近,接着几十条黑影窜过来,为头的压低嗓子喊:“什么人?过来!”
林大妈吓坏了,她哆哆嗦嗦地走过去,一下被那家伙抓住了。
“快说,这山上有没有你们的解放军?”
林大妈告诉他们,这山上没有别人,只有她一个孤老婆子。
那人推她一把说:“去,烧开水!”
“没有柴火!”林大妈稍微清醒了些。
“这里有!”外面的人拉进一捆竹子,“咔嚓咔嚓”折断了,丢给她。
竹子,就是林大妈的命啊!现在,她忍住心痛,慢吞吞地把锅里添上水,刚要擦洋火,一个蒋军拉住她:“把门关起来,不要让火光露出去!”林大妈关上门,点起火来。竹子在火里烧得噼噼啪啪地响,每响一声,林大妈的心就抖一下,这不是烧竹子,简直是烧她的心。
就在这时候,蒋军们忙起来了。蒋军军官说:“再过半个钟头就开始,我们从海上摸到这里,要从后面打他们!只要打下前面的那个大山头,”他用手朝大山一指,“我们就能占领全岛。听明白了没有?”那个蒋军军官瞟了林大妈一眼,林大妈连忙转过脸去,向灶坑吹了几口气,假装没听见。
蒋军的话,林大妈虽说不能全听懂,但是意思是知道了。她闭着眼,心里好像烧滚了的锅:这些土匪就是抓走大儿子阿桂的蒋军!现在又来了!我得赶快去报告!可是怎么去呢?要是阿根在家就好了。
她想:我死了倒没啥关系,只要人民解放军能保住东山岛,往后阿根就有好日子过。
她想着想着,忽然眼前一亮,听见“啪”的一声。她睁眼一看,原来蒋军们正在抢水喝,一个蒋军踢着了竹火,照得满屋亮堂堂的。那个蒋军军官火了,就打了那家伙一个耳光。
这时,林大妈心里一下子亮了,她暗暗骂道:“畜生,你们怕火呀!”她有办法了,趁着蒋军不留意,拿着一盒火柴,偷偷地溜出屋子。
摸呀,摸呀,竹垛摸到了,她的心跳得很厉害,手也在发抖。她想这竹子就是准备给孩子办喜事用的,只要火柴一擦,就要烧个精光,可是一想到屋里这些可恨的蒋军,立刻把心一横:“不,一定得烧,一定得让解放军知道!”她咬紧牙根,抓出三根火柴并在一起,“嚓!”一道亮光,焦干的竹叶一点就着,火苗着旺了。火被风一吹,一会儿,火柱冲上天空。
火光把敌人吓坏了,一个蒋军像疯狗一样扑向林大妈,因为怕解放军听见,没敢放枪,林大妈抡起拐杖,拼上全力向蒋军打去,接着一头撞到蒋军的怀里……
她醒来的时候,是大白天了,原来自己躺在担架上,身边站着阿根和一个姑娘①,还有一大群解放军同志!
林大妈望了望那堆竹子灰,两眼直瞪着儿子,呆了半天,才想到昨夜的事,说:“孩子,我对不住你,你那竹子叫我烧了。”阿根向那个姑娘笑笑②,又转过脸对林大妈说:“妈,你不要心疼那竹子了。你知道,亏你那一把火才保住了咱们东山岛哇!”
林大妈望望她那片可爱的竹林,望望解放军同志,又望望儿子阿根和那个不认识的姑娘,愉快地笑了③。
1954年2月2日(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竹子的描写贯穿全文,既写出竹子对林大妈的重要性,又象征她正直而有气节的精神。
B.蒋军“抓住”林大妈,“折断”竹子,还扇部下耳光,均体现反动派粗暴蛮横的军阀作风。
C.十几年前老伴临死前说的话,是支撑林大妈活下去的信念,突出了她对老伴的感情之深。
D.林大妈被迫用竹子来烧开水,感觉烧竹子“简直是烧她的心”,突出表现其内心对蒋军的仇恨。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主要人物及其家庭状况,为后文东山岛战役的打响以及林大妈遭遇蒋军做了铺垫。
B.第2段描写竹林。先总写它“全岛上数一数二”的特点;再由远而近展开描写,运用比喻手法,从色彩和密度两方面来突出竹林的长势。
C.第3段用“拄”“夹”“钻”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林大妈身手矫健;又用“扫扫烂竹叶”“松松土”写出了她对竹子的爱惜。
D.小说以著名的东山岛战役为背景,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展现了当时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体现了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规律。
8.文章最后三段的划线处均有不同的暗示之意,请简要分析。
9.小说标题原为“竹”,作者后又改成“火”。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修改的好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三月,楚围宋,宋复告急晋。文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于晋:患之。先轸曰:“执曹伯,分曹、卫地以与宋,楚急曹、卫,其势宜释宋。”于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楚将子玉曰:“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王曰:“晋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厄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请曰:“非敢必有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也。”楚王怒,少与之兵。于是子玉使宛春告晋:“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狐偃曰:“子玉无礼矣,君取一,臣取二,勿许。”先轸曰:“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不如私许曹、卫以诱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晋侯乃囚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楚子玉怒,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文公曰:“昔在楚,约退三舍,可倍乎!”楚师欲去,子玉不肯。四月戊辰,宋公、齐将、秦将与晋侯次城濮。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子玉收余兵去。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驷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秬鬯一卣,圭瓒,虎贲三百人。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六月,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节选《史记•晋世家》,有删改)
注:①间执:堵塞。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B.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C.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D.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舍,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为九十里。成语“退避三舍”中的“三舍”一词就是这个意思。
B.戊辰,文中为干支纪日。干支,即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在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还可以纪月纪时。
C.伯,此处与文中“晋侯”的“侯”,均指爵位,体现诸侯封建等级。周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D.稽首,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感念旧恩。楚国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文公因为两国都曾有恩于他,对此感到左右为难,可见他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B.晋文公信守诺言。文公曾答应楚国,交战时晋退避三舍避让楚国。这次楚国攻打晋国,他坚守约定,没有迎战,先选择了后退。
C.晋文公谦恭有礼。晋文公取胜后,没有将所获完全据为己有,而是敬奉天子。面对天子的封赏,他多次辞谢,最后才行礼接受。
D.晋文公善纳贤言。城濮之战,先轸曾劝晋文公:作战取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毋失信。文公十分欣赏他,并及时采纳了他的意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
②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14.城濮之战,晋文侯获胜的客观原因有哪些?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乌栖曲
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注①姑苏台:在吴县姑苏山上,是吴王夫差为西施所筑。②高:同“皜”,白、明。③奈乐何:一作“奈尔何”。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乌栖曲》是六朝乐府《清商曲辞》的歌调名,诗人大胆突破旧题偶句收尾的格式,变偶为奇。这陡然收煞的一句,既引人注意,又收束有力。
B.“银箭金壶”,指宫中计时的铜壶滴漏。铜壶漏水越来越多,上面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来越高,表明漫长的秋夜渐渐消逝。
C.李白的诗歌,大都写得雄奇奔放、直抒胸臆。此诗作者通过台上栖鸦、青山衔日、秋江坠月等景物具体体现了这一特点。
D.这首诗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人物自日至暮、自暮至旦的生活过程,而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并没有具体描绘渲染。
16.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1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意思是相同的。
(2)在《阿房宫赋》中,秦人把六国的珍宝物资全部运送到阿房宫,享用时则“,”,还丢得到处都是,一点也不爱惜。
(3)荆轲刺秦王的悲壮之举,历来为后人津津乐道,并频繁出现在古诗文中。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______、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______,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由此,阅读行为本身的另一种魅力也更加凸显:让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提升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这种魅力,正是走马观花的快餐式阅读、______的流量化内容所不能给予读者的独特馈赠。
林语堂曾这样解释“读书”:“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且读书须“处处有我的______,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由此看来,无论是以纸墨书香还是视听体验来满足读者的阅读“兴味”,形式不拘,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屏幕内外获得“开卷有益”的熏陶和升华。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化零为整 意味深长 蜂拥而至 真知灼见
B.化整为零 语重心长 鱼贯而来 远见卓识
C.化零为整 意味深长 鱼贯而来 真知灼见
D.化整为零 语重心长 蜂拥而至 远见卓识
19.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提升情怀与气质。
B.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
C.在信息浪潮中以思考的力量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提升情怀与气质。
D.以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
20.文中画横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1题。
《红楼梦》十二金钗中,有稳重大方、八面玲珑的______,冰雪聪明、敏感多疑的______,也有精明能干、圆滑世故的______,心地善良、性格懦弱的______等。许多人会问:“十二金钗,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
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可作者没有“嘲笑”或“不喜欢”,只有“悲悯”与“包容”。他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①,美的、丑的。
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的不同处境。即便是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②。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多读几次,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由此,我们或许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不再随便说:③。
21.依次对应文中括号处的人物,最恰当的一项是
A.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贾迎春
B.王熙凤 林黛玉 贾迎春 薛宝钗
C.薛宝钗 林黛玉 王熙凤 贾迎春
D.贾迎春 王熙凤 林黛玉 薛宝钗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海疫情,谣言四起,是非难明;俄乌战争,众说纷纭,真伪莫辨……各类信息充斥微信、微博、微视频、QQ等网络媒体。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普罗大众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各种信息与评论,但这些信息与评论未必都可信,需要我们认真辨识。
新教材要求高中生必须提高媒介素养,语文课堂将开展以“辨识媒介信息”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广东省韶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是一门以言达意的艺术。但许多作品往往在热闹场中动作快到极重要的一点时,忽然万籁俱寂,现出一种沉默神秘的景象。文艺上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拿艺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含蓄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就是无言之美。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含蓄不露。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梅特林克说:“口开则灵魂之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赞无言之美的话不能比此更透辟了。
我们要问何以说得越少,引起的美感反而越深刻了?何以无言之美有如许势力?
首先,艺术是帮助我们超现实而求安慰于理想境界的。现实界决没有所谓极乐美满的东西存在。因此我们的意志就不能不和现实发生冲突。我们处世有两种态度,人力所能做到的时候,我们竭力征服现实。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要暂时超脱现实,储蓄精力待将来再向他方面征服现实。超脱到哪里去呢?超脱到理想界去。因此艺术家的生活就是超现实的生活,艺术作品就是帮助我们超脱现实到理想界去求安慰的。换句话说,我们有艺术的要求,就因为现实界对待我们太刻薄,不肯让我们的意志推行无碍,于是我们的意志就跑到理想界去求慰情的路径。我们可以说,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超现实的程度大小,就看它所创造的理想世界是阔大还是窄狭。这句话应稍加改正,我们应该说,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
其次,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所以欣赏艺术作品,要注重在未表现而含蓄着的一部分,要超“言”而求“言外意”。艺术作品之所以美,就美在有弹性,能拉得长,能缩得短。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
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言语可以传达,一经言语道破,反如甘蔗渣滓,索然无味。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
材料二
明确提出“无言之美”这一美学命题的是我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他在1924年发表的《无言之美》中说:“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在先秦诸子中,孔子、老子、庄子都已有“不言”“无言”之说,但多是因“言不尽意”而实行的一种策略。但《庄子•知北游》中有几句话,与“美”联系起来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即是说,世界上有“无言”之“大美”存在。由南朝而唐宋,由于诗人和诗论家,受钟嵘“文已尽而意有余”之启迪,加之已有禅宗哲学、美学思想的输入发展,更渲染了“无言”之美的魅力,使之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追求。
文学本是语言的艺术,诗又是语言艺术的最高样式,为什么其最高的美学境界又在于“无言”呢?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具有辩证意识的美学命题。
“有言”是绝对的。至于“无言”,至少应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有的“意”不可用“言”尽行表达出来(诗人亦有意识的不尽行表达),只能让读者超越已有的文字去体味、探索而心领神会,文字之外的意蕴就在“无言”中获得。另一方面是诗人运用语言的技巧和功夫,他的语言最精练,表现能力最强,能用“三分之语”去创造了一个“用意十分”的情深意远的境界,其余“七分”被他省略了,寓“七分”于“无言”之中,这就是语言艺术功夫的高超显示。
“无言”相对于“有言”,进一步说,“不言”有赖于“善言”。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衷无限。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即真象显然,生韵流动矣。”诗人“善言”的表现,那就是善于做到“言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意”,通向“无言之美”的幽径皆在于此。由此可断:“有言”的表现力越高,成了真正的善言,“无言之美”才能愈高地显现。“有言”的表现力愈差,“无言之美”就会遭到窒息。“无言”以“有言”为依据而得以超越空间与时间;“有言”凭“无言”的拓展而得以显示自身的魅力和能量。
(摘编自《朱光潜<无言之美>读后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中,作者说出来的越少,该作品就越美,越深刻。
B.朱光潜认为最美的文学作品是指有着无穷之意的作品。
C.艺术作品美在有弹性,“弹性”指作者创作的自由大小。
D.两则材料都肯定了无言之美,又都没有否定有尽之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阐述人有两种处世态度,主要是为了论证超现实到达理想界的重要性。
B.艺术作品价值的高低,主要是看其创造的理想世界的数量及其是阔大还是窄狭。
C.善言者能用“三分之言”表达“十分之意”,这就是梅特林克赞美的“口闭”者。
D.最高的美学境界在于“无言”,所以美的作品不需要讲究语言的技巧和功夫。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撑材料一中第一段观点的是
A.有人认为,相片比图画更美,因为相片把一切都真实地保留下来,更有纪念意义。
B.希腊著名雕刻《拉奥孔》的创作者只把拉奥孔苦痛极点前一刻的神情雕刻出来。
C.“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体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D.林黛玉在临终前听到外面宝玉与宝钗结婚的锣鼓声,说道“宝玉、宝玉,你好……”
4.“无言”“有言”是一个具有辩证意识的美学命题,请概述材料二中关于两者关系的观点。
5.有人认为孔子原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太笼统,于是将其具体化:“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请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原话比具体化后的文字更能引起美感的原因。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重要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结合句子和文段意思,仔细辨别分析,认真推敲。
(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归纳。
【解答】(1)A.曲解文意,在材料一第一段中有“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一是作品的美和深刻是欣赏者自己去领会而产生的;二是作品的美并不只是取决于作者说了多少,更取决于是否有“无穷之意”。B.以偏概全,材料一第五段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说明作品的美包含两个方面:语言和含意。C.“弹性”应是指作品含蓄有内蕴,有无穷之意。故选D。
(2)A.对应材料一第四段“我们有艺术的要求,就因为现实界对待我们太刻薄,不肯让我们的意志推行无碍,于是我们的意志就跑到理想界去求慰情的路径”,阐述两种处世态度是为了论证艺术作品产生的原因。B.对应材料一第四段“这句话应稍加改正,……,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不能忽视句中的“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就是指语言等创作工具、方式等对作品的影响。D.“美的作品不需要讲究语言的技巧和功夫”不正确,具有“无言之美”的作品更需要运用语言的技巧和功夫,使语言精练,表现能力更强。故选C。
(3)材料一第一段观点是“含蓄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A.照片虽然更逼真,但只是复制现实界的内容,不能创造理想界。图画家往往要选择、取舍,更含蓄,表现的现实世界虽极小而创造的理想世界则极大。所以不能支持材料一的观点。B.雕刻家只把将达苦痛极点前一刻的神情雕刻出来,所以他所表现的悲哀是含蓄不露的。C.此时“无声”,但却产生无穷之意,给了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D.妙在使用省略号,具有丰富的潜台词。黛玉到底要说什么,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故选A。
(4)①依据“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由南朝而唐宋,由于诗人和诗论家,受钟嵘‘文已尽而意有余’之启迪,加之已有禅宗哲学、美学思想的输入发展,更渲染了‘无言’之美的魅力,使之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追求”,文学是需要“有言”的,但最高的美学境界在于“无言”。②依据“‘有言’是绝对的。至于‘无言’,至少应从两方面看……”,“有言”是绝对的,“无言”需要“有言”创造。③依据“‘无言’以‘有言’为依据而得以超越空间与时间;‘有言’凭‘无言’的拓展而得以显示自身的魅力和能量”,“无言”以“有言”为依据而得以超越时空之限,“有言”凭借“无言”而得以展示“无言之美”。
(5)①依据“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含蓄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就是无言之美”,孔子原话体现了“无言之美”,所引起的美感越大越深越真切。或:孔子原话更含蓄,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更加深刻。②依据“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孔子原话高度凝练,含义极为丰富。③依据“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言语可以传达,一经言语道破,反如甘蔗渣滓,索然无味”,具化后的文字道破奥妙和灵悟,索然无味。
答案:
(1)D
(2)C
(3)A
(4)①文学是需要“有言”的,但最高的美学境界在于“无言”。②“有言”是绝对的,“无言”需要“有言”创造。③“无言”以“有言”为依据而得以超越时空之限,“有言”凭借“无言”而得以展示“无言之美”。
(5)①孔子原话体现了“无言之美”,所引起的美感越大越深越真切。或:孔子原话更含蓄,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更加深刻。②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孔子原话高度凝练,含义极为丰富。③具化后的文字道破奥妙和灵悟,索然无味。
【点评】阅读社会科学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几部分组成;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最后,聚焦图表中的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键信息,多元组合,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义。有些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观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火
王愿坚
林大妈住在东山岛的一个小山上,山前是一列大山岭,山后靠海是一片开阔的平地。林大妈的屋后有一片竹林。她和小儿阿根,就靠这片竹林过日子。
说起这片竹林,那真是全岛上数一数二的。地面虽然不大,竹子可长得挺旺,远看,青艳艳的一片,像一块绿油油的大绒毯;近看,一棵挨一棵,密密麻麻的,像一片大篱笆。
林大妈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背弯,眼花,牙也掉了半嘴,可是,她偏偏不服老,每天拄着拐杖,夹着弯刀,钻到竹林里,这里扫扫烂竹叶,那里给笋芽松松土,一磨蹭就是一天,有时不小心踩断了一棵笋芽,她就心疼得一天吃不下饭去。
林大妈这样没死没活地干,她是有打算的,这个打算在她心里已有十几年了。十几年前,她老伴临死的时候,对她说:“你跟着我苦了一辈子……咱俩受点苦也算不了啥,只要孩子……无论如何得给他成个家,抱个孙子……”从那时起,林大妈就想积蓄点钱,好给孩子成家。可是,她刚积了几个钱,要给大儿子阿桂成亲,却碰上蒋军撤退,阿桂被抓去了,几年的积蓄被抢得一干二净,林大妈只好带着小儿子过着苦日子。
但是,不管日子多么苦,林大妈给儿子成家的念头始终没有断。蒋军抓去大的还有小的,现在小儿子也长大了,当上了民兵;听说在山下村里还找了个对象呢。
于是,林大妈干得更起劲了,把那又壮又直的好竹子一根根地拣出来,捆好放在一边存起来,一有空就来看看竹垛,点点根数,数数捆数,心里盘算着:“到时拿几捆换木料搭三间房子,剩下的卖给合作社,买布、买猪肉一定把喜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就在这个时候,东山岛的战斗打响了。林大妈家前的那座大山上成了战场,数不清的解放军战士攻上山去打敌人。
夜里伸手不见五指,阿根到民兵队去集合了,林大妈靠在竹子垛上,摸着心爱的竹子。大炮“咕咚咕咚”震得人心跳,林大妈望望战场,想起了那些抓走大儿子的蒋军又来了,这群狗东西啊,我这竹子……
忽然,一阵脚步声从竹林后面传过来,越来越近,接着几十条黑影窜过来,为头的压低嗓子喊:“什么人?过来!”
林大妈吓坏了,她哆哆嗦嗦地走过去,一下被那家伙抓住了。
“快说,这山上有没有你们的解放军?”
林大妈告诉他们,这山上没有别人,只有她一个孤老婆子。
那人推她一把说:“去,烧开水!”
“没有柴火!”林大妈稍微清醒了些。
“这里有!”外面的人拉进一捆竹子,“咔嚓咔嚓”折断了,丢给她。
竹子,就是林大妈的命啊!现在,她忍住心痛,慢吞吞地把锅里添上水,刚要擦洋火,一个蒋军拉住她:“把门关起来,不要让火光露出去!”林大妈关上门,点起火来。竹子在火里烧得噼噼啪啪地响,每响一声,林大妈的心就抖一下,这不是烧竹子,简直是烧她的心。
就在这时候,蒋军们忙起来了。蒋军军官说:“再过半个钟头就开始,我们从海上摸到这里,要从后面打他们!只要打下前面的那个大山头,”他用手朝大山一指,“我们就能占领全岛。听明白了没有?”那个蒋军军官瞟了林大妈一眼,林大妈连忙转过脸去,向灶坑吹了几口气,假装没听见。
蒋军的话,林大妈虽说不能全听懂,但是意思是知道了。她闭着眼,心里好像烧滚了的锅:这些土匪就是抓走大儿子阿桂的蒋军!现在又来了!我得赶快去报告!可是怎么去呢?要是阿根在家就好了。
她想:我死了倒没啥关系,只要人民解放军能保住东山岛,往后阿根就有好日子过。
她想着想着,忽然眼前一亮,听见“啪”的一声。她睁眼一看,原来蒋军们正在抢水喝,一个蒋军踢着了竹火,照得满屋亮堂堂的。那个蒋军军官火了,就打了那家伙一个耳光。
这时,林大妈心里一下子亮了,她暗暗骂道:“畜生,你们怕火呀!”她有办法了,趁着蒋军不留意,拿着一盒火柴,偷偷地溜出屋子。
摸呀,摸呀,竹垛摸到了,她的心跳得很厉害,手也在发抖。她想这竹子就是准备给孩子办喜事用的,只要火柴一擦,就要烧个精光,可是一想到屋里这些可恨的蒋军,立刻把心一横:“不,一定得烧,一定得让解放军知道!”她咬紧牙根,抓出三根火柴并在一起,“嚓!”一道亮光,焦干的竹叶一点就着,火苗着旺了。火被风一吹,一会儿,火柱冲上天空。
火光把敌人吓坏了,一个蒋军像疯狗一样扑向林大妈,因为怕解放军听见,没敢放枪,林大妈抡起拐杖,拼上全力向蒋军打去,接着一头撞到蒋军的怀里……
她醒来的时候,是大白天了,原来自己躺在担架上,身边站着阿根和一个姑娘①,还有一大群解放军同志!
林大妈望了望那堆竹子灰,两眼直瞪着儿子,呆了半天,才想到昨夜的事,说:“孩子,我对不住你,你那竹子叫我烧了。”阿根向那个姑娘笑笑②,又转过脸对林大妈说:“妈,你不要心疼那竹子了。你知道,亏你那一把火才保住了咱们东山岛哇!”
林大妈望望她那片可爱的竹林,望望解放军同志,又望望儿子阿根和那个不认识的姑娘,愉快地笑了③。
1954年2月2日(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竹子的描写贯穿全文,既写出竹子对林大妈的重要性,又象征她正直而有气节的精神。
B.蒋军“抓住”林大妈,“折断”竹子,还扇部下耳光,均体现反动派粗暴蛮横的军阀作风。
C.十几年前老伴临死前说的话,是支撑林大妈活下去的信念,突出了她对老伴的感情之深。
D.林大妈被迫用竹子来烧开水,感觉烧竹子“简直是烧她的心”,突出表现其内心对蒋军的仇恨。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主要人物及其家庭状况,为后文东山岛战役的打响以及林大妈遭遇蒋军做了铺垫。
B.第2段描写竹林。先总写它“全岛上数一数二”的特点;再由远而近展开描写,运用比喻手法,从色彩和密度两方面来突出竹林的长势。
C.第3段用“拄”“夹”“钻”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林大妈身手矫健;又用“扫扫烂竹叶”“松松土”写出了她对竹子的爱惜。
D.小说以著名的东山岛战役为背景,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展现了当时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体现了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规律。
8.文章最后三段的划线处均有不同的暗示之意,请简要分析。
9.小说标题原为“竹”,作者后又改成“火”。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修改的好处。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句子主要应从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考虑。
(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意蕴和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本,既要分析标题的表层含义,又要挖掘其深层含义,并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分析其表达效果。
【解答】(1)A.“又象征她正直而有气节的精神”错。原文写竹子对林大妈的很重要,是她的精神支柱,想靠它给儿子成个家。
C.“突出了她对老伴的感情之深”错。原文“林大妈这样没死没活地干,她是有打算的,这个打算在她心里已有十几年了……抱个孙子”,从中可以看出,她是把老伴的话深深地刻进了心里,想努力奋斗给儿子成家,没有体现对老伴感情深厚。
D.“突出表现其内心对蒋军的仇恨”错。原文“林大妈的心就抖一下,这不是烧竹子,简直是烧她的心”,是因为竹子是她静心存起来的,现在要一把火烧了,特别心疼。
故选:B。
(2)C.“表现林大妈身手矫健”错。原文“她偏偏不服老,每天拄着拐杖,夹着弯刀,钻到竹林里”,可以看出她对竹子的喜爱,即使年纪大了,依然不休息,借助拐棍也要去照顾竹子。
故选:C。
(3)①大妈是为了和蒋军斗争而受伤的,她的儿子是民兵,是解放军同志,和他站在一起的姑娘,应该也是解放军同志,也暗示他们的关系不一般。
②根据前后文,竹子是留着给儿子娶媳妇用的,现在烧了,没有钱了,感觉对不起儿子,儿子却对着姑娘笑,又说幸亏那一把火,才保住了岛。这个笑就暗示了他和姑娘否知道竹子的用途,知道是结婚用的。
③林大妈望望可爱的竹林,又望望解放军同志,再看看儿子和姑娘,愉快的笑了,暗示她已经确定这个姑娘就是儿子的对象,心里特别愉快。
(4)火,富有意蕴。文中提到蒋军怕火,是因为怕火光引来解放军,林大妈在危机关头,把民族大义放在自己的个人利益之上,虽然烧点竹子会很心疼,但是国民党抓走了她大儿子,她心里特别恨他们,也突出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这也从主题上体现了军民一心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决心,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却有反抗的意识。
从“竹”写到了“火”,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什么中间会发生变化?是发生了什么?也是文章的高潮部分,林大妈点火烧竹子,给解放军发信号,是胜利的关键,这也是文章重点突出的部分。
答案:
(1)B
(2)C
(3)①第①处暗示那个姑娘与阿根是革命同志,又暗示她应该是阿根所找的对象。
②第②处暗示了他跟姑娘说过母亲用竹子换钱为自己娶亲的事(或:暗示他和那姑娘心意相通)。
③第③处暗示她确定那姑娘就是儿子的对象,心里很是满意。
(4)①意蕴上:“火”富有意蕴,既指林大妈为了传递消息燃竹而起的熊熊烈火,又指林大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之火。
②主题上:象征着军民团结一心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之火。
③结构上:是小说情节的高潮,是文章重点要突出的部分。
④读者角度: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更能激发当时读者的战斗激情),更具感染力。
【点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三月,楚围宋,宋复告急晋。文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于晋:患之。先轸曰:“执曹伯,分曹、卫地以与宋,楚急曹、卫,其势宜释宋。”于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楚将子玉曰:“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王曰:“晋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厄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请曰:“非敢必有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也。”楚王怒,少与之兵。于是子玉使宛春告晋:“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狐偃曰:“子玉无礼矣,君取一,臣取二,勿许。”先轸曰:“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不如私许曹、卫以诱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晋侯乃囚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楚子玉怒,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文公曰:“昔在楚,约退三舍,可倍乎!”楚师欲去,子玉不肯。四月戊辰,宋公、齐将、秦将与晋侯次城濮。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子玉收余兵去。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驷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秬鬯一卣,圭瓒,虎贲三百人。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六月,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节选《史记•晋世家》,有删改)
注:①间执:堵塞。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B.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C.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D.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舍,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为九十里。成语“退避三舍”中的“三舍”一词就是这个意思。
B.戊辰,文中为干支纪日。干支,即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在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还可以纪月纪时。
C.伯,此处与文中“晋侯”的“侯”,均指爵位,体现诸侯封建等级。周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D.稽首,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感念旧恩。楚国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文公因为两国都曾有恩于他,对此感到左右为难,可见他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B.晋文公信守诺言。文公曾答应楚国,交战时晋退避三舍避让楚国。这次楚国攻打晋国,他坚守约定,没有迎战,先选择了后退。
C.晋文公谦恭有礼。晋文公取胜后,没有将所获完全据为己有,而是敬奉天子。面对天子的封赏,他多次辞谢,最后才行礼接受。
D.晋文公善纳贤言。城濮之战,先轸曾劝晋文公:作战取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毋失信。文公十分欣赏他,并及时采纳了他的意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
②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14.城濮之战,晋文侯获胜的客观原因有哪些?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说明。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
【解答】(1)“一言定三国”的主语是“楚”,要连在一起,排除AC。“亡”的宾语是“之”,“之”后要断开,排除D。译文:安定人心叫做礼。楚国一句话安定了三个国家,您一句话灭亡了它们,我们才是无礼了。不答应楚国,这就是放弃宋国。
故选:B。
(2)C.伯,这里是“霸主”的意思。根据“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这句进行分析,晋侯已经是侯爵,再被封赏为伯爵不合理。
故选:C。
(3)D.“先轸曾劝晋文公:作战取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毋失信”分析有误,先轸说的是“打仗以战胜为重”,“毋失信”是狐偃所言,参看原文“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
故选:D。
(4)①“遇”,对待;“急”,为动用法,为……着急。译文:成王对晋国太好了,今天文公知道楚国为曹国、卫国的事着急却故意攻打它们,这是轻视君王。
②“奈何”,怎么;“先之”译作“把他放在前面”或“让他得首功”均可。译文:怎么能把一时的利益放在万代的功业之上呢?因此把狐偃放在前面。
(5)据原文“子玉请曰……楚王怒,少与之兵”可知,对手兵力过少,子玉一意孤行,未能获得成王支持。据原文“宋公、齐将、秦将与晋侯次城濮。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子玉收余兵去”可知,晋国有盟国支持,宋、齐、秦的加入,兵力强大。据原文“六月,行赏,狐偃为首……吾用之以胜”可知,晋文侯手下得力,有狐偃、先轸等一批贤臣干将相助。
答案:
(1)B
(2)C
(3)D
(4)①成王对晋国太好了,今天文公知道楚国为曹国、卫国的事着急却故意攻打它们,这是轻视君王。②怎么能把一时的利益放在万代的功业之上呢?因此把狐偃放在前面。
(5)①手下得力,有狐偃、先轸等一批贤臣干将相助。②有盟国支持,宋、齐、秦的加入,兵力强大。③对手兵力过少,子玉一意孤行,未能获得成王支持。
参考译文:
五年(前632)的春季,晋文公想讨伐曹国,向卫国借路,卫国人不答应。三月,楚包围宋国,宋又向晋国求援。文公想救援宋国就应攻打楚国,因为楚国曾对文公有恩,文公便不想攻打楚国;想放弃对宋国的救援,可宋国又曾经对晋国有恩:文公为此左右为难。先轸劝说:“抓住曹伯,把曹、卫的土地分给宋国,楚(肯定会)为曹、卫着急,这种情况(下)楚国应该会放弃宋国。”于是文公听取了先轸的意见,楚成王真的率军(离开宋国)回去了。楚国大将子玉说:“成王对晋国太好了,今天文公知道楚国为曹国、卫国的事着急却(还要)故意攻打它们,这是轻视君王。”成王说:“晋侯在外逃亡十九年,受困的时间太久了,终于返回晋国,他尝尽了艰难险阻,能正确对待百姓,上天为他开路,他不可阻挡。”子玉(仍然)请兵说:“(我)不敢(奢望)一定(能)建功立业,只求堵塞中伤诽谤的言论。”楚王很生气,只给他很少的军队。于是子玉让宛春告诉晋国:“请求恢复卫侯地位,保存曹国,我也放弃宋国。”狐偃说:“子玉无礼了,我的国君只得到一份,他们的臣子却得到两份,不能答应。”先轸说:“安定人心叫做礼。楚国一句话安定了三个国家,您一句话灭亡了它们,我们才是无礼了。不答应楚国,这就是放弃宋国。不如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卫两国(土地)以便引诱楚国,扣留宛春来激怒楚国,等作战后(视战争胜负的情况)再来谋划。”晋侯就把宛春囚禁在卫国,并私下答应恢复曹、卫两国(土地)。曹卫两国派使者通知与楚国断交。楚将子玉很生气,攻打晋军,晋军后退,军官问道:“为什么退兵?”文公说:“过去在楚国时已立约说交战时退避三舍,可以违约吗?”楚军也想撤退,子玉不同意。四月戊辰日,宋公、齐将、秦将与晋侯驻扎在城濮。己巳日,他们与楚军交战,楚军失败,子玉带着残兵败将逃走。五月丁未日,晋文公把楚国俘虏奉献给周王,共有一百辆披甲的驷马车、一千多名步兵。天子让王子虎宣布晋侯为霸主,赏赐给晋侯黄金装饰的大车,一副红色弓,百支红色箭,十副黑色弓,千支黑色箭,一卣(yǒu,有)香酒,还有玉勺和三百名勇士。晋侯多次辞谢,最后才行礼接受了。六月,晋文公论功行赏,狐偃属头功。有人说:“城濮的战争,是先轸的计谋。”文公说:“城濮的战争,狐偃劝我不要失去信用。先轸说:‘打仗以战胜为重。’我听了先轸的话取胜了。然而这只是有利于一时的说法,狐偃说的是千秋万代的功业,怎么能使一时的利益超过万代的功业呢?因此,应该让狐偃得首功。”
【点评】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乌栖曲
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注①姑苏台:在吴县姑苏山上,是吴王夫差为西施所筑。②高:同“皜”,白、明。③奈乐何:一作“奈尔何”。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乌栖曲》是六朝乐府《清商曲辞》的歌调名,诗人大胆突破旧题偶句收尾的格式,变偶为奇。这陡然收煞的一句,既引人注意,又收束有力。
B.“银箭金壶”,指宫中计时的铜壶滴漏。铜壶漏水越来越多,上面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来越高,表明漫长的秋夜渐渐消逝。
C.李白的诗歌,大都写得雄奇奔放、直抒胸臆。此诗作者通过台上栖鸦、青山衔日、秋江坠月等景物具体体现了这一特点。
D.这首诗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人物自日至暮、自暮至旦的生活过程,而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并没有具体描绘渲染。
16.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里已经明确了手法,需要结合诗句分析表达效果以及诗人的感情。
【解答】(1)C.“直抒胸臆”错误。这首诗是通过台上栖鸦、青山衔日、秋江坠月等景物来暗示的,没有直抒胸臆,整首诗显得深婉含蓄。
(2)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从内容上分析,该诗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淫佚生活中自日至暮,又自暮达旦的过程。诗人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并不作具体描绘渲染,而是紧扣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换,来暗示吴宫荒淫的昼夜相继,来揭示吴王的醉生梦死,并通过寒林栖鸦、落日衔山、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景物隐寓荒淫纵欲者的悲剧结局。这是写“古”。从目的上分析,玄宗早期励精图治,后期荒淫废政,和夫差先发愤图强,振吴败越,后沉湎声色,反致覆亡有相似之处。诗人借吴宫荒淫来托讽唐玄宗的沉酒声色,迷恋杨妃;借吴国灭亡来讽谏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覆辙。这是讽“今”。
答案:
(1)C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表现春秋时期吴王沉迷西施、昼夜寻欢的荒唐生活,以此来揭示吴国灭亡的原因,这是写“古”。其目的是给一样贪图享乐的当朝统治者以警醒,不要重蹈历史覆辙,这是讽“今”。
译文:
姑苏台上的乌鸦刚刚归窝之时,吴王宫里西施醉舞的宴饮就开始了。饮宴上的吴歌楚舞一曲未毕,太阳就已经落山了。金壶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吴王宫山的欢宴还没有结束,吴王起身看了看将要坠入江波的秋月。天色将明,仍觉余兴未尽,就是天亮了,又可奈何我乐兴未艾哉!
赏析:
《乌栖曲》是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旧题。现存南朝梁简文帝、徐陵等人的古题,内容大都比较靡艳,形式则均为七言四句,两句换韵。李白此篇,不但内容从旧题的歌咏艳情转为讽刺宫廷淫靡生活,形式上也作了大胆的创新。
相传吴王夫差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三年时间,筑成横亘五里的姑苏台(旧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上建春宵宫,与宠妃西施在宫中为长夜之饮。诗的开头两句,不去具体描绘吴宫的豪华和宫廷生活的淫靡,而是以洗炼而富于含蕴的笔法,勾画出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的剪影。“乌栖时”,照应题面,又点明时间。诗人将吴宫设置在昏林暮鸦的背景中,无形中使“乌栖时”带上某种象征色彩,使人们隐约感受到包围着吴宫的幽暗气氛,联想到吴国日暮黄昏的没落趋势。而这种环境气氛,又正与“吴王宫里醉西施”的纵情享乐情景形成鲜明对照,暗含乐极悲生的意蕴。这层象外之意,贯串全篇,但表现得非常隐微含蓄。“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对吴宫歌舞,只虚提一笔,着重写宴乐过程中时间的流逝。沉醉在狂欢极乐中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轻歌曼舞,朱颜微酡。“未”字“欲”字,紧相呼应,微妙而传神地表现出吴王那种惋惜、遗憾的心理。而落日衔山的景象,又和第二句中的“乌栖时”一样,隐约透出时代没落的面影,使得“欢未毕”而时已暮的描写,带上了为乐难久的不祥暗示。“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续写吴宫荒淫之夜。宫体诗的作者往往热衷于展览豪华颓靡的生活,李白却巧妙地从侧面淡淡着笔。“银箭金壶”,指宫中计时的铜壶滴漏。铜壶漏水越来越多,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来越上升,暗示着漫长的秋夜渐次消逝,而这一夜间吴王、西施寻欢作乐的情景便统统隐入幕后。一轮秋月,在时间的默默流逝中越过长空,此刻已经逐渐黯淡,坠入江波,天色已近黎明。这里在景物描写中夹入“起看”二字,不但点醒景物所组成的环境后面有人的活动,暗示静谧皎洁的秋夜中隐藏着淫秽丑恶,而且揭示出享乐者的心理。他们总是感到享乐的时间太短,昼则望长绳系日,夜则盼月驻中天,因此当他“起看秋月坠江波”时,内心不免浮动着难以名状的怅恨和无可奈何的悲哀。这正是末代统治者所特具的颓废心理。“秋月坠江波”的悲凉寂寥意象,又与上面的日落乌栖景象相应,使渗透在全诗中的悲凉气氛在回环往复中变得越来越浓重了。诗人讽刺的笔锋并不就此停住,他有意突破《乌栖曲》旧题偶句收结的格式,变偶为奇,给这首诗安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东方渐高奈乐何!”“高”是“皜”的假借字。东方已经发白,天就要亮了,寻欢作乐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孤零零的一句,既像是恨长夜之短的吴王所发出的欢乐难继、好梦不长的叹喟,又像是诗人对沉溺不醒的吴王敲响的警钟。诗就在这冷冷的一问中陡然收煞,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构思上有显著的特点,即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淫佚生活中自日至暮,又自暮达旦的过程。诗人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并不作具体描绘渲染,而是紧扣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换,来暗示吴宫荒淫的昼夜相继,来揭示吴王的醉生梦死,并通过寒林栖鸦、落日衔山、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景物隐寓荒淫纵欲者的悲剧结局。通篇纯用客观叙写,不下一句贬辞,而讽刺的笔锋却尖锐、冷峻,深深刺入对象的精神与灵魂。
李白的七言古诗和歌行,一般都写得雄奇奔放,恣肆淋漓,这首《乌栖曲》却偏于收敛含蓄,深婉隐微,成为他七古中的别调。前人或以为它是借吴宫荒淫来托讽唐玄宗的沉湎声色,迷恋杨妃,这是可能的。玄宗早期励精图治,后期荒淫废政,和夫差先发愤图强,振吴败越,后沉湎声色,反致覆亡有相似之处。贺知章的“泣鬼神”之评,也不单纯是从艺术角度着眼的。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1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意思是相同的。
(2)在《阿房宫赋》中,秦人把六国的珍宝物资全部运送到阿房宫,享用时则“,”,还丢得到处都是,一点也不爱惜。
(3)荆轲刺秦王的悲壮之举,历来为后人津津乐道,并频繁出现在古诗文中。如:“,。”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渭“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故答案为: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重点字:贤)
(2)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重点字:铛)
(3)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轲匹夫之勇 其事无足言(重点字:萧)
【点评】《阿房宫赋》中的名句辑录: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4)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5)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6)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______、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______,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由此,阅读行为本身的另一种魅力也更加凸显:让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提升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这种魅力,正是走马观花的快餐式阅读、______的流量化内容所不能给予读者的独特馈赠。
林语堂曾这样解释“读书”:“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且读书须“处处有我的______,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由此看来,无论是以纸墨书香还是视听体验来满足读者的阅读“兴味”,形式不拘,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屏幕内外获得“开卷有益”的熏陶和升华。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化零为整 意味深长 蜂拥而至 真知灼见
B.化整为零 语重心长 鱼贯而来 远见卓识
C.化零为整 意味深长 鱼贯而来 真知灼见
D.化整为零 语重心长 蜂拥而至 远见卓识
19.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提升情怀与气质。
B.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
C.在信息浪潮中以思考的力量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提升情怀与气质。
D.以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
20.文中画横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2)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3)本题考查的是辨析修辞手法。首先要对基本常见的修辞手法加以掌握,其次,分析句子,确定修辞手法;最后明确表达效果。
【解答】(1化零为整: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化整为零:把一个整体分为许多零散的部分。本处是说将通过各种方式摄取的零散的知识和信息要进行整合,所以选用“化零为整”。意味深长:形容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本处是说声画落幕后有耐人寻味的深刻含义,所以选用“意味深长”。蜂拥而至:像蜜蜂一样一拥而来。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来到。鱼贯而来: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本处是在说流量化内容,强调的是多而乱,所以选用“蜂拥而至”。真知灼见: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本处是强调读书时要处处有自己的见解,所以选用“真知灼见”。
故选:A。
(2)原句错误有二:一,语序不当,“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和“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是递进关系,所以应调整语序二,“提升”和“情怀”搭配不当,可改为“涵养”。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B项。
故选:B。
(3)该语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为缺乏思考的浅阅读,喻体为走马观花、快餐。走马观花形容粗略地观察事物,快餐指能够迅速提供顾客食用的饭食,所以二者强粗略、快速、缺乏营养,将缺乏思考的浅阅读比喻为“快餐”“走马观花”,更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这种阅读浅尝辄止、缺乏营养的特点。
答案:
(1)A
(2)B
(3)构成:把缺乏思考的浅阅读比喻为“快餐””走马观花”。表达效果: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这种阅读浅尝辄止、缺乏营养的特点。
【点评】常见的辨析病句常方法有:
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1题。
《红楼梦》十二金钗中,有稳重大方、八面玲珑的______,冰雪聪明、敏感多疑的______,也有精明能干、圆滑世故的______,心地善良、性格懦弱的______等。许多人会问:“十二金钗,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
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可作者没有“嘲笑”或“不喜欢”,只有“悲悯”与“包容”。他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①,美的、丑的。
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的不同处境。即便是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②。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多读几次,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由此,我们或许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不再随便说:③。
21.依次对应文中括号处的人物,最恰当的一项是
A.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贾迎春
B.王熙凤 林黛玉 贾迎春 薛宝钗
C.薛宝钗 林黛玉 王熙凤 贾迎春
D.贾迎春 王熙凤 林黛玉 薛宝钗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重点把握人物的情节,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补写。首先明确补写句子的位置,其次根据前后语句确定主语和关键词,最后整理答案。
【解答】(1)薛宝钗,稳重大方,八面玲珑,在面对不同的人时会有不同的面对方式,对长辈尊重顺从,对兄弟姐妹则温柔宽容,对于丫环仆人则平易近人。林黛玉,因母亲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贾母疼爱,但她生性孤傲,敏感多疑,又冰雪聪明,诗词妙语信手拈来。王熙凤,精明能干,善于察言观色,其判词中所称机关算尽可以说是其性格的最好写照贾迎春:性格善良且有些懦弱,经常被欺负捉弄,不过命运十分凄惨。
故选:C。
(2)第一处,本处是说《红楼梦》的作者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并且列举了一些生命形式,所以本处应填没有列举的生命形式,如善良的、凶恶的,富有的、贫穷的。第二处,本处是说贾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即便是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贾宝玉的心中也是值得被关心、被尊重的、被欣赏的,因为他看到每一个生命就像自然中的花,也应该是被尊重的对象第三处,第一段通过《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进行发问“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所以最后还要回归这一问题,多读几回《红楼梦》,回到现实中,就不再随便说:最喜欢谁或最不喜欢谁。
答案:
(1)C
(2)①善良的、残酷的(凶恶的)/富有的、贫穷的②也应该是被尊重的对象/也有可以被欣赏的美/也值得尊重(欣赏)③喜欢谁,或不喜欢谁/最喜欢谁或最不喜欢谁
【点评】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1.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2.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3.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四、写作(60分)
23.(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海疫情,谣言四起,是非难明;俄乌战争,众说纷纭,真伪莫辨……各类信息充斥微信、微博、微视频、QQ等网络媒体。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普罗大众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各种信息与评论,但这些信息与评论未必都可信,需要我们认真辨识。
新教材要求高中生必须提高媒介素养,语文课堂将开展以“辨识媒介信息”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仔细审读材料,然后选择最契合命题人意图的角度进行立意。这道题由当前的疫情谣言,俄乌战争……说开去,命题人指出:各类信息充斥微信、微博、微视频、QQ等网络媒体。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普罗大众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各种信息与评论,但这些信息与评论未必都可信,需要我们认真辨识。题干要求紧扣材料情景和新教材对高中生媒介素养的要求,借助语文课堂开展以“辨识媒介信息”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写出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文体是发言稿。
参考立意:
1.提升媒介素养是时代发展的使然。
2.面对错综复杂、真伪难辨的信息,我们要审慎。
3.辨识媒介信息,理性看待“自媒体”时代。
【解答】
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曾有人套用狄更斯的话评价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的确,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我们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海量信息真伪难辨,人们分辨不出何为真何为“谣”,各种“反转”屡屡出现……
作为青年人,我们唯有提升我们的媒介素养,才能畅游信息时代,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们社会整体媒体环境现状如何?现状就是各种谣言在朋友圈“三人成虎”地大肆传递;“键盘侠”躲在暗处兴风作浪,“喷”遍每个角落;人们动辄“互撕”,站队骂架时有发生……种种乱象,就是媒介素养低下的外在表现。信息时代,提升媒介素养是全社会的任务,媒介素养教育推行刻不容缓,这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通力合作。作为青年人,我们也要努力自觉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提升媒介素养,要具备理性思维,炼就一双慧眼。
在传统媒体权威日益消减、自媒体消息鱼龙混杂、现实与虚拟难解难分的当下,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我们一定要有批判性精神。看到碎片化信息,不要热血上头,急于点赞、转发、跟风,更不能信谣传谣;对繁杂的信息一定要有基本理智的判断,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否则就要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提醒大家,尽可能从官方媒介、正规可信度高的网站获取信息,远离标题党、虚假新闻。
提升媒介素养,要有“守门”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同学们,青年人对网络依赖性强,提高甄别过滤信息能力,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有人说数字时代放弃“守门”,我们将迎接的会是“垮掉的一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没有信息“守门”,数字化时代,其实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信息“守门”需要集全社会之力,我们青年人要有使命意识,要自觉竖起防线,主动远离远离非法网站,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更不能触犯法律,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提升媒介素养,要有榜样引领,要树立远大理想。
我们会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被各种“投喂”信息包围,思维呈现碎片化、情绪化、浮躁化、娱乐化,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理想。拥有有远大理想且意志坚定的人,会屏除一切干扰,做事心无旁骛,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理想有多大力量?理想让大山女校“燃灯”校长张桂梅一身病痛仍潜心育人痴心不改,理想让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根山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坚持三十五年不动摇,理想让“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名满天下却仍然专注于田畴不懈怠。信息时代,理想可以帮助我们守住心管住手,能帮助我们突围商家的各种信息“投喂”,拒绝刷视频获得的廉价快感,能使我们沉下身心自觉进行深度阅读,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媒介素养是数字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我们可以和数字时代健康地共生共长。只要我们年青人以批判性的精神看待媒介环境,在数字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远大理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就可以做数字化时代的主人,畅游信息时代,成就美好未来。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语文试题docx、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扬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扬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慈溪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慈溪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慈溪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浙江省慈溪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