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专用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练习9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含答案
展开1.(2020·吴江汾湖高级中学月考)机场使用的货物安检装置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2 m/s的恒定速率运动,AB为传送带水平部分且长度L=9 m,现有一质量为m=1 kg的背包(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水平传送带的A端,可从B端沿斜面滑到地面。已知背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背包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为5 s
B.背包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为3 s
C.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为8 m
D.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为10 m
A [背包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后,由滑动摩擦力产生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可得a=2 m/s2背包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2 m/s所用时间为t1=eq \f(v,a)=eq \f(2,2) s=1 s。此过程背包位移为x1=eq \f(v,2)t1=1 m<9 m所以共速后背包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没有相对位移,所以背包对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Δx=vt1-x1=1×2 m-1 m=1 m。背包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eq \f(L-x1,v)=eq \f(9-1,2) s=4 s所以背包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为t=t1+t2=5 s。故选A。]
2.(2019·苏锡常镇二模)运动员进行跳伞训练。假设运动员在没有打开降落伞时做自由落体运动,打开伞后所受空气阻力和下落速度成正比,不计开伞时间,跳伞运动员下落过程vt图象不可能是( )
A B
C D
D [没有打开降落伞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打开伞瞬间获得速度v,打开伞后所受空气阻力和下落速度成正比,则f=kv。若kv=mg,则运动员接下来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项正确;若kv
3.(2020·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铁A、B分别位于铁质车厢的竖直面和水平面上,A、B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小车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现使小车加速运动,为保证A、B无滑动,则( )
A.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μg
B.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μ)g
C.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μg
D.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μ)g
D [小车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所以对A有mg=μF引当小车加速运动时,为了保证A不下滑,则FN≥F引,则FN-F引=ma加速时加速度一定向左。对B有μ(mg+F引)=mam,解得am=(1+μ)g。故选D。]
4.(2020·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高三模拟)AB是固定在空中的光滑水平横杆,一质量为M的物块穿在杆AB上,物块通过细线悬吊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用沿杆的恒力F拉物块使物块、小球一起(保持相对静止)向右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杆对物块的支持力为Mg
B.细线上的拉力为eq \f(mg,sin θ)
C.F=(M+m)gtan θ
D.物块和小球的加速度为gsin θ
C [对小球和物块组成的整体,分析受力如图1所示,
图1 图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水平方向:F=(M+m)a,竖直方向:N=(M+m)g,故A错误;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θ=ma;T=eq \f(mg,cs θ),故B错误;对整体在水平方向:F=(m+M)a=(m+M)gtan θ,故C正确,D错误。]
5.(2020·江苏赣榆高三期中)如图所示,木盒中固定一质量为m的砝码,木盒和砝码在桌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一起以加速度a1滑行一段距离x1后停止。现拿走砝码,而持续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F=mg),若其他条件不变,木盒以加速度a2滑行距离x2后停止。则( )
A.a2=a1 B.a2>a1 C.x2>x1 D.x2=x1
B [设木盒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放砝码时,加速度:a1=eq \f(μM+mg,M+m)=μg;拿走砝码施加F时,加速度:a2=eq \f(μMg+F,M)=eq \f(M+m,M)μg,可知a2>a1。根据v2=2ax得,x=eq \f(v2,2a)。知加速度增大,则滑行的距离变小,即x2
(1)A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A;
(2)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B、a′B;
(3)B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B。
[解析] 本题通过板——块组合模型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科学思维中的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等素养要素。
A、B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
(1)由牛顿运动定律知,A加速度的大小aA=μg
匀变速直线运动2aAL=veq \\al(2,A)
解得vA=eq \r(2μgL)。
(2)设A、B的质量均为m
对齐前,B所受合外力大小F=3μmg
由牛顿运动定律F=maB,得aB=3μg
对齐后,A、B所受合外力大小F′=2μmg
由牛顿运动定律F′=2ma′B,得a′B=μg。
(3)经过时间t,A、B达到共同速度v,位移分别为xA、xB,A加速度的大小等于aA
则v=aAt,v=vB-aBt
xA=eq \f(1,2)aAt2,xB=vBt-eq \f(1,2)aBt2
且xB-xA=L
解得vB=2eq \r(2μgL)。
[答案] (1)eq \r(2μgL) (2)3μg μg (3)2eq \r(2μgL)
7.如图所示,为传送带传输装置示意图的一部分,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倾角θ=37°,A、B两端相距L=5.0 m,质量为M=10 kg的物体以v0=6.0 m/s的速度沿AB方向从A端滑上传送带,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均为0.5。传送带顺时针运转的速度v=4.0 m/s。(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求:
(1)物体从A点到达B点所需的时间。
(2)若传送带顺时针运动的速度可以调节,物体从A点到达B点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解析] (1)设物体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时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θ+μMgcs θ=Ma1,①
设经过时间t1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t1=eq \f(v0-v,a1),②
通过的位移x1=eq \f(v0+v,2)t1,③
设物体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2,
Mgsin θ-μMgcs θ=Ma2,④
物体继续减速,设经t2速度到达传送带B点
L-x1=vt2-eq \f(1,2)a2teq \\al(2,2),⑤
联立得①②③④⑤式可得
t=t1+t2=2.2 s。
(2)若传送带的速度较大,物体沿AB上滑时所受摩擦力一直沿传送带向上,则所用时间最短,此种情况加速度大小一直为a2,
L=v0t′-eq \f(1,2)a2t′2,
t′=1 s(t′=5 s舍去)。
[答案] (1)2.2 s (2)1 s
8.(2019·江苏盐城中学高三月考)一长轻质薄硬纸片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上放质量均为1 kg的A、B两物块,A、B与薄硬纸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μ2=0.2,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5 N,则A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 N
B.无论力F多大,A与薄硬纸片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C.无论力F多大,B与薄硬纸片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D.若F=8 N,则B物块的加速度为4.0 m/s2
B [A与纸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A=μmAg=0.3×1×10 N=3 N,B与纸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μmBg=0.2×1×10 N=2 N;若F=1.5 N<fA,所以A、B与纸板保持相对静止,整体在F作用下向左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a,所以A物块所受摩擦力f<F=1.5 N,故A错误。当B刚要相对于纸板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B=mBa0,又fB=μmBg,得:a0=2 m/s2;对整体,有:F0=(mA+mB)·a0=2×2 N=4 N,即达到4 N后,B将相对纸板运动,此时B受到的摩擦力f=2 N;则对A分析,A受到的摩擦力也为2 N,所以A的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A和纸板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则可知,当拉力为8 N时,B与纸板间的摩擦力即为滑动摩擦力为2 N,此后增大拉力,不会改变B的受力,其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2,无论力F多大,A和纸带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故B正确、C、D错误。]
9.(2019·滨州二模)如图所示,小车分别以加速度a1、a2、a3、a4向右做匀加速运动,bc是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穿在杆上,M通过细线悬吊着小物体m,m在小车的水平底板上,加速度为a1、a2时,细线在竖直方向上,全过程中M始终未相对杆bc移动,M、m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f3、f4,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若eq \f(a1,a2)=eq \f(1,2),则eq \f(f1,f2)=eq \f(2,1)B.若eq \f(a2,a3)=eq \f(1,2),则eq \f(f2,f3)=eq \f(1,2)
C.若eq \f(a3,a4)=eq \f(1,2),则eq \f(f3,f4)=eq \f(2,1)D.若eq \f(a3,a4)=eq \f(1,2),则eq \f(tan θ,tan α)=eq \f(1,2)
D [对第一、二幅图有:若eq \f(a1,a2)=eq \f(1,2),对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则eq \f(f1,f2)=eq \f(1,2),故选项A错误;对第二、三幅图有:f2=Ma2,设细线的拉力为F,则f3-Fsin θ=Ma3,若eq \f(a2,a3)=eq \f(1,2),则eq \f(f2,f3)≠eq \f(1,2),故选项B错误;对第三、四幅图有:对M和m整体分析:f=(M+m)a,若eq \f(a3,a4)=eq \f(1,2),则eq \f(f3,f4)=eq \f(1,2),故选项C错误;m水平方向有:F3sin θ=ma3、F4sin α=ma4,竖直方向有:F3cs θ=mg、F4cs α=mg,解得a3=gtan θ、a4=gtan α,若eq \f(a3,a4)=eq \f(1,2),则eq \f(tan θ,tan α)=eq \f(1,2),故选项D正确。]
10.(2020·江苏启东高三一模)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长L=2 m,质量为M=4 kg的薄木板,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均静止。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g取10 m/s2。求:
(1)为使小物体不从木板上掉下,F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拉力F=11 N,小物体能获得的最大速度;
(3)如果拉力F=11 N作用了t=1 s后即撤去,小物体能获得的最大速度。
[解析] (1)物体随木板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a,对小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μmg=ma
所以可得小物体最大加速度为:a=μg=0.2×10=2 m/s2
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M+m)a=(4+1)×2=10 N。
(2)因施加的拉力F>10 N,故物体相对木板相对滑动,木板对地运动的加速度为a1,
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1
物块在木板上相对运动的时间为t,有:
L=eq \f(1,2)a1t2-eq \f(1,2)at2
解得:t=4 s
物块脱离木板时的速度最大为:vm=at=8 m/s。
(3)因施加的拉力F>10 N,故物体相对木板相对滑动,木板对地运动的加速度为a1,
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1
解得:a1=eq \f(9,4) m/s2
由上可知t=1 s时,物体并未脱离木块,此时
物体的速度为:v1=at=2 m/s
物体的位移为:x1=eq \f(1,2)at2=1 m
木板的速度为:v2=a1t=eq \f(9,4) m/s
木板的位移为:x2=eq \f(1,2)a1t2=eq \f(9,8) m
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加速度为:a=μg=0.2×10=2 m/s2
木板的加速度为:a2=eq \f(μmg,M)=0.5 m/s2
木板和物块共速时间为:v2-a2t2=v1+at2
代入数据解得:t2=0.1 s
此过程中物体的位移为:x′1=v1t2+eq \f(1,2)ateq \\al(2,2)=0.21 m
木板的位移为:x′2=v2t2-eq \f(1,2)a2teq \\al(2,2)=0.222 5 m
物块相对木板滑动的距离为:ΔL=x2-x1+x′2-x′1=eq \f(9,8)-1+0.222 5-0.21 m=0.137 5 m<2 m
所以物块将会与木板相对静止,且此时物块速度最大,即vmax=v1+at2=2.2 m/s。
[答案] (1)10 N (2)8 m/s (3)2.2 m/s
11.(2020·开封模拟)如图甲所示,一长方体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B的右端放置着一个小铁块A,在t=0时刻,同时突然给A、B初速度,其中A的初速度大小为vA=1 m/s,方向水平向左;B的初速度大小为vB=14 m/s,方向水平向右,木板B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A、B的质量相等,A与B及B与地面之间均有摩擦(动摩擦因数不等),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始终没有滑出B,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提示:t=3 s时刻,A、B达到共同速度v=2 m/s;3 s时刻至A停止运动前,A向右运动的速度始终大于B的速度)求:
甲 乙
(1)小铁块A向左运动相对地面的最大位移;
(2)B运动的时间及B运动的位移大小。
[解析] (1)由题图乙可知,0~3 s内A做匀变速运动,速度由vA=-1 m/s变为v=2 m/s
则其加速度大小为aA=eq \f(v-vA,t1)=eq \f(2--1,3) m/s2=1 m/s2,方向水平向右。
当A水平向左运动速度减为零时,向左运动的位移最大,则s=eq \f(v\\al(2,A),2aA)=0.5 m。
(2)设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maA
则μ1=eq \f(aA,g)=0.1
由题图乙可知,0~3 s内B做匀减速运动,
其速度由vB=14 m/s变为v=2 m/s
则其加速度大小为aB=eq \f(vB-v,t1)=eq \f(14-2,3) m/s2=4 m/s2
方向水平向左
设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2μ2mg=maB
则μ2=eq \f(aB-μ1g,2g)=0.15
3 s之后,B继续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μ2mg-μ1mg=ma′B
则B的加速度大小为a′B=2μ2g-μ1g=2 m/s2
方向水平向左
3 s之后运动的时间为t2=eq \f(v,a′B)=eq \f(2,2) s=1 s
则B运动的时间为t=t1+t2=4 s
0~4 s内B的位移xB=eq \f(vB+v,2)t1+eq \f(v,2)t2=25 m,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 (1)0.5 m (2)4 s 25 m
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9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9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含答案,文件包含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9参考答案与精析doc、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9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练习[9]第3章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练习[9]第3章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含解析),共7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9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9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