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8964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8964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8964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896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896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896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同步练习题
展开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课时作业
福建省福州市别称“榕城”,榕树在福州种植普遍,然而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所吹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榕树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推测榕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是( )
A.树冠扁窄、树根浅 B.树冠扁窄、树根深
C.树冠广展、树根深 D.树冠广展、树根浅
3.下列月份中,榕树被吹倒的月份最可能为(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答案】1.B 2.D 3.C
【解析】1.福建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题中提到榕树广泛种植,因此榕树应属于常绿阔叶林,B正确。落叶阔叶林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树种,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典型树种,针叶林为亚寒带气候典型树种。故选B。
2.榕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冠较大;材料中提到,每年有很多榕树被大风吹倒,说明榕树根系浅。故选D。
3.榕树被吹倒的月份应是风力较大的季节,结合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东南沿海台风频发的日期,可知8月份福州受台风影响频繁且风力较大,此时榕树最容易被吹倒。故选C。
花色素是影响秋季枫叶变红的重要因素,其含量越高,枫叶颜色越浓艳。糖分含量与花色素含量呈正相关。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降水过少时,红叶颜色较淡,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入秋后,与枫叶变红程度呈正相关的是( )
A.风力 B.光照 C.地形 D.土壤
5.一般情况下,辽宁东部山区的枫叶变红现象最可能是( )
A.西北坡枫叶变红较早,持续时间更长 B.东北坡枫叶颜色更加鲜艳
C.东南坡枫叶变红较早,持续时间更长 D.西南坡枫叶最晚干瘪
【答案】4.B 5.C
【解析】4.根据材料信息“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可以推测,日温差较大时,多为晴朗天气,光照强,枫叶中花色素含量增加,枫叶颜色浓艳,所以光照与枫叶变红程度呈正相关,故B项正确。风力、地形、土壤对日温差影响小,与枫叶变红程度没有正相关关系,ACD错误。故选B。
5.辽宁东部山区的东南坡为向阳坡,光照充足,枫叶变红较早,根据材料信息,“降水过少时,红叶颜色较淡,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而辽宁东部山区的东南坡为夏秋季节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故红叶持续时间更长,C项正确;西北坡和东北坡为夏秋季节的背风坡,降水少,红叶颜色较淡,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AB错误;辽宁东部山区夏秋季节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南坡的降水较东南坡少,干瘪较东南坡早,D错误。故选C。
齿稃草是一种春雨型短生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高温能力极差,是新疆伊犁、塔城及准噶尔盆地周围的荒漠和草原上常见的短命植物(如图所示)。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夏季干热季节来临之前短短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齿稃草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具有的特征是( )
A.叶片厚 B.植株高 C.根须细 D.花期长
7.相比南疆,北疆短期生植物物种多样性更丰富,其主要原因是北疆( )
A.水分较多 B.热量较高 C.温差较大 D.风力较大
【答案】6.C 7.A
【解析】6.由材料可知,齿稃草是一种春雨型短生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无法积累大量有机物质,叶片不厚,植株也并不高大,A、B错误。齿稃草为短期生植物,因其生长周期短,所以花期不会长,D错误。齿稃草需要在短短的生命周期内完成结籽,因其是春雨型短生禾草,生长时水分就在地表,所以根须较细,C正确。故选C。
7.短期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气温和水分关系紧密,南疆的热量条件优于北疆,但北疆水分条件优于南疆,A正确、B错误。温差大与风力大会使短期生植物的生长环境更差,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发展,C、D错误。故选A。
读“我国著名树木景观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9.从丙到丁到乙树木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 )
A.非地带变化性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C.由沿海向内地的地域分异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答案】8.A 9.B
【解析】8.读图分析,甲为大漠胡杨,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A正确;B为兴安林海,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B错误;丙为海南椰树,分布在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C错误;丁为黄山迎客松,分布在黄山,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明显,D错误。故选A。
9.结合上题分析,从丙到丁到乙,随纬度升高,热量减少,植被从热带季雨林过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及寒温带针叶林,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B。
下图示意2021年3月拍摄于湖南省长沙市某道路的景观照片,路边的树为数年前同时种植,但树种不同。拍摄当日,紧靠机动车道的树木仅存枯枝败叶,毫无生机,道路外侧的树木枝繁叶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当地自然植被主要为(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针叶林
11.图示枯枝败叶树木的特征是( )
A.多革质叶片 B.群落结构复杂 C.有宽阔的叶片 D.具有茎花现象
【答案】10.B 11.C
【解析】10.材料中得知该地为我国湖南省长沙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且3月份路边有植物枝繁叶茂,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B项正确;落叶阔叶林位于温带季风和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区,A项错误;常绿硬叶林位于地中海气候区,C项错误;常绿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D错误,故选B。
11.在3月份枯枝败叶树木应为落叶阔叶林,具有宽阔的叶片,C项正确;多革质叶片是常绿阔叶林的特征,A项错误;群落结构复杂一般为常绿阔叶林或雨林,B项错误;茎花现象是雨林的典型特征,D项错误,故选C。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13.樟树对干旱环境反应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②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④树木大量落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12.C 13.D
【解析】12.据图可知,樟树晴天的液流量大于阴天,阴天的液流量大于雨天,说明液流量的变化与温度和光照有关,夏天温度高,光照强,植物的生长速度快,营养物质循环快,因此液流量应该是最大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树干脱皮是树木生长的一种表现,并不能抑制树干水分蒸发,①错;环境干旱,为适应干旱,根系应该发达而非枯萎,②错;树木适应干旱,要减少水分蒸发,可以通过收缩气孔和大量落叶的方式减少植物的蒸腾,③④对,故选D。
树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会处于休眠状态,到了适合生长的季节才开始生长。春季,树木的新生细胞数量多,体积大,这部分木材质地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渐凉,雨量减少,树木生长缓慢,长出的细胞数量少,颜色较深,这部分木材称为“晚材”或“秋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树轮”,由于它代表树木生命中的一年,所以也称“年轮”(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影响树木“年轮”宽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风力强弱 B.水热条件
C.海拔高低 D.土壤肥力
15.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14.B 15.A
【解析】14.“年轮”宽窄主要受水热条件影响,水热条件好的年份,树木新生细胞数量多,体积大,树木生长快,材质较疏松,“年轮”较宽,水热条件不好的年份,树木新生细胞数量相对少,体积相对小,树木生长相对缓慢,“年轮”较窄。风力强弱、海拔高低、土壤肥力都不是影响“年轮”宽窄的主要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气候季节变化大的地区,树木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处于休眠状态,在水热条件好的季节,树木生长较快,“年轮”明显。由于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树木一直处于较好的水热条件下,所以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某岛自然带分布范围图,图中a为两种自然带的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岛Ⅰ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苔藓和地衣 D.草原
17.该岛上Ⅰ、Ⅱ自然带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海陆位置
【答案】16.C 17.B
【解析】16.根据图中经纬度和轮廓可知,该岛为格陵兰岛。格陵兰岛纬度高,寒带气候为主,南部沿海为苔原气候,典型植被为苔藓和地衣,C选项正确。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是温带气候典型植被,草原分为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都分布于纬度较低处,所以排除A、B、D选项。故选C。
17.据上题可知,该岛Ⅰ为苔原带,Ⅱ自然带的纬度更高,温度更低,为冰原带,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的南北差异,B选项正确。该岛纬度高,温度低,地形、降水、海陆位置对其影响不大,排除A、C、D选项。故选B。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四季分明,秋色尤佳(图Ⅰ)。金秋时节,银杏叶黄,黄栌染红,令人感怀。因为华北秋季多大风,公园和景区的园林工人在入秋后都要及时清扫林下落叶和荒草,这也让一些游客觉得遗憾。图Ⅱ示意北京气温和降水状况。
(1)指出北京森林景观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
(2)有人建议园林管理部门在入秋后保留落叶和荒草。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阐述理由。
【答案】(1)季节差异:春季(气温回升)枝芽萌发,新叶飘绿;夏季(高温多雨)树木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秋季(气温下降)树叶变色(金黄色、红色等),树木开始落叶;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气温较低)树叶大多落尽,只剩下树枝和树干。
原因:气候四季分明,森林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赞成。理由:(落叶、荒草是秋季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可优化公园景区秋季休闲和旅游环境,延长秋景欣赏时间,满足市民与游客需求,增加游客量(体现公共场所功能);减少园林工人清扫工作量,减少管理和运营成本;利于保持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扬尘;为一些动物提供栖息越冬场所等。
不赞成。理由:秋季风大,天气干燥,落叶、荒草如不及时清理容易引发火灾;落叶和荒草随风飘扬,影响环境整洁,不利于健康;落叶和荒草腐败后易滋生病虫害等。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精品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时作业-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时作业-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精品课堂检测,文件包含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课后测评,文件包含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