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专区政治一轮复习教学设计整套
2023版高考政治(新教材)总复习一轮讲义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展开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判一判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所有关系。( )分析:×。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并不是所有关系。2.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分析:√3.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德治。( )分析:×。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有主次之分。4.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道德、绿色等基本原则。( )分析:×。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5.人格尊严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身自由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分析:×。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6.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享有姓名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分析:×。姓名权是自然人的权利,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的是名称权。核心考点一 民事法律关系与民法基本原则 一、民事法律关系名师点拨 ①并非所有的自然人都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态分成三类,某一具体自然人,在特定阶段只能是其中一种。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②客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③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而这通常是对等的关系,往往一方的权利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民法基本原则名师点拨 基本原则不等于全部原则。民法基本原则旨在确保社会成员合理合法的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考向一 民事法律关系[典例1] 寒假期间,12岁的刘某将积攒的5 000多元压岁钱从银行取了出来,瞒着父母到商场买了一台电脑。父母知道后很生气,带着他到商场要求退货。按照相关法律规定( )A.刘某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退货B.刘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退货C.刘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该退货D.刘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该退货答案 C解析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由监护人代理。12岁的刘某明显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行为是无效的,应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所以商场应该退货,C正确。[训练1] 王某与张某达成专利使用协议,王某一次性支付10万元获得张某一项专利2年的使用权。上述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客体是( )A.10万元专利使用费B.该项专利成果C.专利使用和给付费用行为D.双方对对方人格的尊重答案 B解析 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材料中属于知识产权关系,故B正确。考向二 民法基本原则[典例2] 民法规定了平等、自愿、公平等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是因为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形成利益冲突 ②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行使自己权利 ③目的在于切实维护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 ④是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 C解析 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民法规定了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①正确。②③以偏概全,错误。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④正确。[训练2] 民法典共有1 200多个条文,在开篇就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原则”。民法典确立绿色原则,意味着( )①为民事主体的相关民事活动规定了普遍性的限制 ②民事主体应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 ③民事主体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民事法律关系 ④一定弥合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形成的各种利益冲突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 A解析 民法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其确立的基本原则是对各类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具有普遍性的限制规定,①正确。同时,意味着民事主体应该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②正确。自愿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之一,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③错误。④夸大了该原则的作用,排除。易错点 混淆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提醒: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可以是物、行为,也可以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或者人身利益,这是区分各种法律关系的关键)[训练]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下列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对应正确的是( )①所有权关系的客体——物 ②债权关系的客体——人身利益 ③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 ④人身关系的客体——行为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据此可知,①③对应正确,②④对应错误。核心考点二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全面把握人身权利的内容特别提醒:在网络时代,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可能呈现为新的形式。例如,利用他人肖像制作“表情包”或者用手机任意抓拍人像上传网络。考向一 生命健康俱可贵[典例1] 西方有一句宣传有关法律的谚语:“放出去的疯狗咬伤人,其主人是要负责任的!”这句谚语说明了( )A.公民依法享有人身自由权B.公民的自由权受法律保护C.公民的人身权不受非法侵害D.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答案 C解析 谚语说明了公民的人身权不受非法侵害,C正确。[训练1] 某超市因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致使一些顾客的身体出现过敏、腹泻等不良反应。从法律角度看,超市的行为侵害了顾客的( )A.名誉权 B.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C.肖像权 D.隐私权答案 B解析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超市因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致使一些顾客的身体出现过敏、腹泻等不良反应,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伤害,是侵害顾客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表现,B正确。考向二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隐私权[典例2] (2017·浙江4月选考,35)张某通过其微博发文,毫无根据地质疑和否定某知名抗战烈士的英雄事迹,损害烈士形象,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烈士子女向法院起诉。张某的行为侵犯了 ( )A.烈士和其子女的名誉权B.烈士子女的隐私权C.烈士的名誉权D.烈士子女的名誉权答案 C解析 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本案中张某毫无根据地否定烈士的英雄事迹,诋毁烈士,侵犯了烈士的名誉权,C正确;他并没有诋毁烈士的子女,也没有泄露其隐私,排除A、B、D。[训练2] 朱某和郑某是同乡,也是同到某市推销眼镜的个体户。两人在摆摊经营中,为摊位发生争执,相互辱骂,经市场监管部门协商解决。郑某自认为受辱甚大,蓄意报复。因此,以同乡人的名义向朱某的父亲发送短信,假称朱某已故,火速来某市。朱某的父亲收到短信后,全家悲痛,积极安排后事;朱某的两个弟弟赶到该市后,见朱某无恙,始知受骗,虚惊一场。为此,朱某起诉到法院,要求郑某赔偿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本案中,郑某( )A.侵犯了朱某的姓名权B.侵犯了朱某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C.侵犯了朱某的隐私权D.侵犯了朱某的名誉权答案 D解析 本案被告郑某捏造朱某死亡的事实,对其亲属进行欺骗、愚弄,这种行为是对朱某莫大的侮辱、诽谤,损害了朱某的人格尊严,因此,郑某的行为侵犯了朱某的名誉权,而不是隐私权,D正确,C排除。郑某的行为并未导致朱某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犯,B与题意不符。被告是以同乡人的名义捏造事实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没有假冒他人的姓名,不构成侵犯他人的姓名权,A与题意不符。易错点 混淆生命权与身体权、健康权(提醒:身体权指的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完整并能自由支配其身体各个组成部分的权利。身体权的客体是公民的身体,身体权指的就是保持其身体的完整性、完全性。健康权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和功能的完善发挥以及心理健康的良好状态。生命权是指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权利,是法律保护的最高权利形态。生命的丧失是侵害生命权的表现)[训练] 赵某酒后破坏公物、寻衅滋事,围观居民对他拳打脚踢,使其面部、脖子等多处流血,后又被捆住双手、拴在路边。围观居民行为侵犯了赵某的( )①生命权 ②身体权 ③健康权 ④隐私权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材料中围观居民对他拳打脚踢,使其面部、脖子等多处流血,后又被捆住双手、拴在路边,侵犯了赵某的身体权和健康权,②③正确。材料不涉及生命权和隐私权,①④与题意无关,排除。议题探究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情境一 26岁尚未结婚的宁波人孙某,有一天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了“丧偶男”。原来,喜欢练跆拳道的他,几年前拍摄的一组很有“男人味”的照片被人盗用,做成某征婚交友网站的个人头像。孙某忍无可忍,决定在网上发帖,发动“人肉搜索”,寻找盗用自己照片的网名叫“真心英雄”的男子。情境二 微信朋友圈指的是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王某深夜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离婚声明,称“无法容忍恶意背叛婚姻、破坏家庭”,声明中指出妻子马某与宋某存在婚外不正当两性关系,严重伤害了婚姻、破坏了家庭。过了两天,马某委托律师到相关法院立案,起诉王某,称王某侵犯了其名誉权,要求王某删除微信相关内容。追根溯源:①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②承担责任的方式: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探究1 结合情境一,分析“真心英雄”侵犯了孙某的什么权利以及孙某应该怎样解决此问题。提示:“真心英雄”未经孙某同意,使用其肖像,用于网站的个人头像,侵犯了孙某的肖像权。孙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问题:①孙某应先收集证据,证明自己从未在该网站注册会员,更没有公布照片、个人资料进行交友。②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人员查找原帖,或者通过IP地址寻找“真心英雄”,让其撤换孙某的头像、照片并道歉。③孙某也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该网站和“真心英雄”,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依法赔偿损失。探究2 情境二中王某究竟有没有侵犯马某的名誉权?提示:王某属于利益相关方,如果所说内容属实,未使用偏激和侮辱他人的语言,就不存在侵犯马某名誉权的问题,反之则侵犯了马某的名誉权。[创新训练]能力素养 辨析与判断能力;法治意识、科学精神素养1.某报社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披露未成年人甲是乙私生子的事实,致使甲受到同学的嘲讽与奚落,甲因精神痛苦,自残左手无名指,给学习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该报社的行为( )A.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B.侵害了甲的隐私权C.侵害了甲的姓名权D.侵害了甲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答案 B解析 报社有新闻报道的权利,但同时必须履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义务。根据题干可知,该报社的行为并未侵害甲的姓名权,甲自残手指也不是由报社直接造成的,故也未侵害甲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而是侵害甲的隐私权,B正确。能力素养 推理与论证能力;科学精神素养2.2021年6月,某大学副校长得知自己的硕士学位被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认定不真实,以学位中心侵犯其姓名权、名誉权和荣誉权为由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决撤销学位中心认定并赔偿其精神损失费1万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行为( )A.不合法,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B.不合法,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C.合法,未侵犯该公民任何合法权利D.合法,基于委托进行的认定都是合法的答案 C解析 学位中心是基于委托对学位进行认定,认定的目的是打击学位造假,认定行为是合法的。因此,即使未经本人允许,该认定行为也没有侵犯该公民的姓名权、名誉权和荣誉权,也未侵犯该公民任何合法权利,C正确,A、B错误;D中“基于委托进行的认定都是合法的”说法错误。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小张在小杰开的专卖店中买了一块手表,后因为手表机芯问题,找到店员小顾要求退货。在该法律关系中,主体是( )A.小张和小顾B.小张和小杰C.小张和小杰、小顾D.小顾和小杰答案 B解析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本题中,小张在小杰开的专卖店中买了一块手表,参与买卖关系的是小张和小杰双方,小张是买方,小杰是卖方,而小顾只是店员,因此在该法律关系中,主体是小张和小杰,B正确。2.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①甲不在家,朋友乙为其接待来客 ②甲答应与乙一起吃饭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诺 ③甲养的虾因池塘出现缺口顺水游入乙的水塘,甲请求乙予以返还 ④甲将石头堆放在乙家门口致乙通行困难,乙要求甲清除石头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②属于道德层面,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也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排除。3.A县人民政府为建文化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 )A.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B.应属于政府行政行为,不应由民法调整C.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D.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答案 D解析 政府向银行贷款属于借贷合同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政府机关和银行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因此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D正确。4.下列关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发生,同时消亡 ③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因人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 ④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不一致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并非是随着出生而具备的,它因公民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而民事权利能力是所有自然人从出生起就具有的,①正确,③错误。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一般认为,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一致的,②正确,④错误。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法平等原则内容的是( )A.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B.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C.民事主体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其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D.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律平等答案 D解析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不同的,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具体的标准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种划分符合“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要求,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D符合题意。6.某企业老板在招工时与工人所签合同中印有“在受雇期间发生工伤或死亡,雇主概不负责”字样。该行为主要违背了民法的________原则。( )A.自愿 B.平等C.守法和公序良俗 D.合法民事权益答案 C解析 受雇工人享有在受雇期间获得劳动保障的权利,同时这也是企业老板维护职工生命安全的义务,因此题干中合同的规定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C正确。7.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别墅附近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以后将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了对此不知情、想买一套可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何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的哪一条基本原则(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C.诚信原则 D.绿色原则答案 C解析 张某想购买一套能够眺望海景的房屋,何某明知自己的别墅以后将不能再眺望海景,却没有告知就卖给张某,这违背了诚信原则,C正确。8.陈医生从“新闻图片网”下载了一幅摄影作品,作品呈现了某医生对就诊病人亲切微笑的面容。随后,她又从“绘画爱好者网”下载了6岁儿童宁宁画的一幅风景画。她未经允许就将它们印在用于宣传其私人诊所的小册子上,免费分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陈医生侵犯了摄影作品著作权人的发表权②陈医生侵犯了摄影作品著作权人的复制权③陈医生侵犯了摄影作品中医生的肖像权④宁宁无民事行为能力,不享有风景画的著作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B解析 陈医生下载了一幅摄影作品和6岁儿童宁宁画的一幅风景画,未经允许就将它们印在用于宣传其私人诊所的小册子上,这侵犯了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著作权中的复制权,②入选。陈医生从“新闻图片网”下载了一幅呈现某医生对就诊病人亲切微笑面容的摄影作品,并印在用于宣传其私人诊所的小册子上,侵犯了摄影作品中医生的肖像权,③入选。陈医生免费分发印有该摄影作品的小册子没有侵犯著作权人的发表权,①错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至死亡都享有,本案中6岁儿童宁宁对其画的风景画享有著作权,④错误。9.甲为某市市长,乙为甲的秘书。某日,甲、乙一起在商场购物,甲的钱包丢失,就向乙借了1 000元用于购物。甲、乙之间的借钱关系( )①是财产关系,受民法调整 ②是宪法规定的行政上下级关系 ③是人身关系,受民法调整 ④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 D解析 我国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材料中甲、乙之间的借钱关系属于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的财产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受民法调整,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不符。10.在我国,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侵犯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即使大义灭亲也是不允许的。这是因为( )A.大义灭亲也是侵害健康权的行为B.大义灭亲也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C.漠视生命权是一个全球性问题D.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答案 B解析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不容他人侵害。大义灭亲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而不是侵害健康权,A错误,B正确。C说法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不选。11.甲在乙的医院做的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了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答案 C解析 乙医院虽发布了甲的照片,但仅见鼻子和嘴巴,故不构成侵犯甲的肖像权,由于乙医院使用了甲的姓名,故侵犯了甲的姓名权,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处理,故未构成侵犯甲的姓名权,C正确。12.甲与乙因工作原因结怨。为报复乙,甲在网络上散布乙有婚外情等不实信息,还将偶然偷拍到的乙与异性多人在饭店大堂正常聚餐的照片发布在网络上作为佐证。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 )A.名誉权 B.肖像权C.姓名权 D.隐私权答案 A解析 我国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甲为报复乙,在网络上散布乙有婚外情等不实信息,侵犯了乙的名誉权,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小学三年级的明明为了面子到商店购买奖状,被家长发现后找商家讨说法,商家认为奖状是孩子买的,2元一张,不存在不公平交易,家长无权干涉。从明明家长的角度反驳商家的错误主张。答案 ①小学三年级的明明不满18周岁,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家长不认可,其民事行为无效,家长有权监督明明的市场交易行为,保护其合法权益。②违反民法基本原则要承担民事责任。商家卖奖状给未成年人,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合理监管,是不合适的。14.李某和黄某原是男女朋友关系,黄某因李某品行不佳与其分手,后与陈某结婚。李某将自己起草并打印的“黄某其人”等三种材料共10页,散发、张贴于包括黄某丈夫陈某单位在内的多个单位。材料中“黄某自幼在其养父的奸淫蹂躏之下畸形成长,人格异常”等词语,给黄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并导致其流产。后经查明,被告在材料中所述的内容完全失实。请结合所学法律知识,谈谈对本案中李某行为的认识。答案 ①自然人享有名誉权,其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我国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本案中李某以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了黄某的名誉权;用“人格异常”等词语,给黄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并导致其流产,这侵犯了黄某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②李某严重损害了黄某的名誉权,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责任;李某严重损害了黄某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应承担支付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责任。课标内容考查指向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必备知识:民事法律关系,民法基本原则。关键能力:理解民法相关知识,了解民事法律关系,提高辨识与判断各种民事权利的能力。学科素养: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提高法治素养。核心价值:坚持法律至上,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含义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要素主体自然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所有权关系物债权关系行为知识产权关系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人身利益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基本原则内容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考查指向考查内容必备知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关键能力辨识与判断:辨析法治现象,判断其性质学科素养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循者、捍卫者法律保护法律禁止生命权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身体权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健康权身心健康关系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姓名权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有权使用笔名或者其他别名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肖像权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隐私权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考查指向考查内容必备知识人身权利关键能力辨识与判断:辨析人身权利的具体内容学科素养科学认知人身权利的内容,形成尊法守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