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较易+标准+困难】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请你帮他检查一下,他一共做对了,5D,【答案】A,【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一.二.三章;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 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m的三次幂均可“分裂”成m个连续奇数的和,如:23=3+5,33=7+9+11,43=13+15+17+19,…按此规律,若m3分裂后,其中有一个奇数是2019,则m的值是( )
A. 46 B. 45 C. 44 D. 43
2. 定义一种新运算:T(x,y)=2x+yx+y ,其中x+y≠0 ,比如:T(2,5)=2×2+52+5=97,则T(1,2)+T(2,3)+⋯+T(100,101)+T(101,101)+T(101,100)+⋯+T(3,2)+T(2,1)的值为( )
A. 5972 B. 6032 C. 300 D. 303
3. 数轴上点A,M,B分别表示数a,a+b,b,那么下列运算结果一定是正数的是( )
A. ab B. a−b C. a+b D. |a|−b
4. 某同学做了以下4道计算题:①0−|−1|=1;②12÷(−12)=−1;③(−9)÷9×19=−9;④(−1)2017=−2017.请你帮他检查一下,他一共做对了( )
A. 1题 B. 2题 C. 3题 D. 4题
5. 当式子(2x−1)2+2取最小值时,x等于( )
A. 2 B. −2 C. 0.5 D. −0.5
6. 在△ABC中,∠A、∠B均为锐角,且tanB−3+(2sinA−3)2=0,则△ABC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7. 已知a1=x−1(x≠1且x≠2),a2=11−a1,a3=11−a2,⋯an=11−an−1,则a2015等于( )
A. 2−x1−x B. x+1 C. x−1 D. 12−x
8. 有7个如图①的长为x,宽为yx>y的小长方形,按图②的方式不重叠的放在长方形ABCD中,未被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若右下角阴影部分的面积S2与左上角阴影部分的面积S1之差为S,当BC的长度变化时,按照相同的放置方式,S始终保持不变,则x与y满足的关系式为( )
A. x=3y B. x=3y+1 C. x=2y D. x=2y+1
9. 观察下列等式:70=1,71=7,72=49,73=343,74=2401,75=16807,…,根据其中的规律可得70+71+72+…+72019的结果的个位数字是( )
A. 0 B. 1 C. 7 D. 8
10. 小明按照如图的方法用灰色和白色正方形摆图形.当中间摆20个灰色的正方形时,四周共需要摆白色正方形的个数为( )
A. 40个 B. 44个 C. 46个 D. 50个
11. 按图示的方法,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10根火柴棒.搭6个正方形需要18根火柴棒,则能搭成符合规律图形的火柴棒的数目可以是( )
A. 52根 B. 66根 C. 72根 D. 88根
12. 将正整数1至2018按一定规律排列如下表:
平移表中带阴影的方框,方框中三个数的和可能是( )
A. 2013 B. 2016 C. 2018 D. 2019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3. 已知A=13x3+2x2−5x+7m+2,B=12x2+mx−3,m是常数,若多项式A+B不含x的一次项,则多项式A+B的常数项是________.
14. 求所有分母不超过100的正的真分数的和,即:12+13+23+14+24+34+15+25+35+45+⋯+1100+2100+⋯99100= .
15. 学校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合唱比赛”印制宣传册,某复印店的收费标准如下:
①印制册数不超过100册时,每册2元;
②印制册数超过100册但不超过300册时,每册按原价打八折;
③印制册数超过300册时,前300册每册按原价打八折,超过300册的部分每册按原价打六折;
学校在复印店印制了两次宣传册,分别花费192元和576元,如果学校把两次复印的宣传册合并为一次复印,则可节省___元.
16. 请你将32,(−2)3,0,|−12|,−110这五个数按从大到小排列: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2.0分)
17. 问题再现:
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起来并且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初中数学里的一些代数公式,很多都可以通过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进行直观推导和解释.
例如:利用图形的几何意义推证完全平方公式.
将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边长增加b,形成两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如图1,这个图形的面积可以表示成:(a+b)2或a2+2ab+b2∴(a+b)2=a2+2ab+b2这就验证了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
问题提出:
如何利用图形几何意义的方法推证:13+23=32?
如图2,A表示1个1×1的正方形,即:1×1×1=13,B表示1个2×2的正方形,C与D恰好可以拼成1个2×2的正方形,因此:B,C,D就可以表示2个2×2的正方形,即:2×2×2=23,而A,B,C,D恰好可以拼成一个(1+2)×(1+2)的大正方形,由此可得:13+23=(1+2)2=32.
尝试解决:
请你类比上述推导过程,探究:13+23+33=________;
(直接写出结论,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类比归纳:
请用上面的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探究:13+23+33+…+n3=____________.
(直接写出结论,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拓展延伸:
(1)图3是由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大正方体,图中大、小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为了正确数出大、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我们可以分类统计,即分别数出棱长是1,2,3和4的正方体的个数,再求总和.由图可知,棱长是1的正方体有:4×4×4=43个,棱长是2的正方体有:3×3×3=33个,棱长是3的正方体有:2×2×2=23个,棱长是4的正方体有:1×1×1=13个,所以图3中大、小正方体一共有____个.
(2)图4是由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大正方体,则图中大、小正方体一共有____个.
逆向应用:
如果由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大正方体中,通过上面的方式数出的大、小正方体一共有225个,那么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一共有____个.
18. 阅读材料:我们知道,若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AB.则AB=|a−b|.所以式子|x−3|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有理数x的点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之间的距离.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式子|x+1|+|x−2|的最小值是______.
(2)式子|x+1|−|x−3|的最大值是______.
(3)式子|x−1|+|x−2|+|x−3|+…+|x−9|的最小值是______.
(4)化简|x−2|+|x+4|.
19. 如图,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分别表示数−18、−10、20,有两条动线段PQ和MN(点Q与点A重合,点N与点B重合,且点P总在点Q的左边,点M总在点N的左边),PQ=2,MN=5,线段MN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B开始一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PQ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开始向右匀速运动.当点Q运动到点C时,线段PQ立即以相同的速度返回;当点P运动到点A时,线段PQ、MN立即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整个运动过程中,线段PQ和MN保持长度不变).
(1)当t=2时,点Q表示的数为______,点M表示的数为______.
(2)当开始运动后,t=______秒时,点Q和点C重合.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点Q和点N重合时t的值.
(4)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线段PQ和MN重合部分长度为1时,请直接写出此时t的值.
20. 解方程|x−1|+|x+2|=5.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该方程表示求在数轴上与1和−2的距离之和为5的点对应的x的值.在数轴上,1和−2的距离为3,满足方程的x对应点在1的右边或−2的左边,若x对应点在1的右边,由图可以看出x=2;同理,若x对应点在−2的左边,可得x=−3,故原方程的解是x=2或x=−3.参考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方程|x+3|=4的解为 .
(2)解不等式|x−3|+|x+4|≥9;
(3)若|x−3|+|x+4|⩾a对任意的x都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21. 有20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分别用正、负来表示,记录如下:
与标准质量的差(单位:千克),−3,−2,−1.5,0,1,2.5筐数,1,4,2,3,2,8
(1)20筐白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要重多少千克?
(2)与标准质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
(3)若白菜每千克售价2.5元,则出售这20筐白菜可卖多少元?
22. 如图,已知A,B两点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0,OB=3OA,点M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向右运动,点N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向右运动(点M,N同时出发).
(1)数轴上点B对应的数是 .
(2)经过几秒,点M,N分别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
23. 全国统一鞋号成年男鞋共有14种尺码,其中最小的尺码是2312厘米,各相邻的两个尺码都相差12厘米,如果从尺码最小的鞋开始标号所对应的尺码如下表所示.
(1)标号为7的鞋的尺码为多少?
(2)标号为m的鞋的尺码用m如何表示?(1≤m≤14)
标号
1
2
3
……
14
尺码
23.5
23.5+1×12
23.5+2×12
23.5+13×12
24. (规律探究)如图,是由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三角形组成的图形,第(2)个图比第(1)个图多一层,第(3)个图比第(2)个图多一层,依次类推.
(1)第(9)个图中阴影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非阴影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
(2)第n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非阴影部分的面积比是441:43,求n.
(3)能否将某一个图形中的所有小三角形重新拼接成一个菱形,如果能,请指出是第几个图形,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25. 把一段长为40cm的铁丝弯成一个长方形,设长方形的一边长为a cm.
(1)写出表示这个长方形面积的代数式;
(2)完成下表
长方形一边的长a/cm
6
8
10
12
14
16
长方形的面积/cm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你认为当a取何值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这时,长方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23=3+5,第一项为22−2+1,最后一项为3+2×1
33=7+9+11,第一项为32−3+1,最后一项为7+2×2
43=13+15+17+19,第一项为42−4+1,最后一项为13+2×3
…
453的第一项为452−45+1=1981,最后一项为1981+2×44=2069,
1981到2069之间有奇数2019,
∴m的值为45.
故选:B.
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和数字的变化寻找规律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数字的变化情况寻找规律.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定义为载体考查数字规律探索.将新定义转换为原始运算以及发现各项之间的规律是解答关键.第一个的值和最后一个的值和为3,第二个和倒数第二个的值和是3,依此类推,可知原式等于300个3的和再加T(101,101).
【解答】
解:T(1,2)+T(2,3)+…+T(100,101)+T(101,101)+T(101,100)+…+T(3,2)+T(2,1)
=43+75+…+301201+303202+302201+…+85+53
=(43+53)+(75+85)+…+(301201+302201)+303202
=3+3+3+…+3+303202
=300+32
=6032,
故选:B.
3.【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了数轴,正数和负数,绝对值,关键是得到a0,b>0且|a|0且|a|0,a(−2)3
【解析】解:如图所示,
故32>|−12|>0>−110>(−2)3.
故答案为:32>|−12|>0>−110>(−2)3.
在数轴上表示出各数,再从右到左用“>”连接起来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知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答案】解:尝试解决:62;
类比归纳:[n(n+1)2]2;
拓展延伸:(1)100;(2)441;
逆向应用:125.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用几何直观推导13+23+33+…+n3的计算过程,通过几何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做出几何解释,得出规律,然后应用解决问题.采用归纳推理,由易到难,逐步得出结论.
尝试解决:根据规律可以利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推证,由于是探究13+23+33,构成大正方形由9个基本图形(3个正方形6个长方形)组成,进而可以推证;
类比归纳:根据得到的规律解答即可;
实际应用:根据规律求大正方体中含有多少个正方体,可以转化为13+23+33+…+n3=(1+2+3+…+n)2来求得;
逆向应用:设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有n3个,根据规律可得(1+2+3+…+n)2=225,进而计算出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解答】
解:尝试解决:如图,
A表示1个1×1的正方形,即1×1×1=13;
B表示1个2×2的正方形,C与D恰好可以拼成1个2×2的正方形,
因此B、C、D就可以拼成2个2×2的正方形,即:2×2×2=23;
G与H、E与F和I可以拼成3个3×3的正方形,即:3×3×3=33;
而整个图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1+2+3)×(1+2+3)的大正方形,
因此可得:13+23+33=(1+2+3)2=62.
故答案为:62;
类比归纳:根据规律可得:13+23+33+…+n3=(1+2+3+…+n)2=[n(n+1)2]2;
故答案为[n(n+1)2]2;
拓展延伸:(1)根据规律可得:13+23+33+43=(1+2+3+4)2=100.
图4中,棱长为1的正方体有6×6×6=63(个),
棱长为2的正方体有5×5×5=53(个),
棱长为3的正方体有4×4×4=43(个),
棱长为4的正方体有3×3×3=33(个),
棱长为5的正方体有2×2×2=23(个),
棱长为6的正方体有1×1×1=13(个),
∴共有13+23+33+43+53+63
=(1+2+3+4+5+6)2
=212
=441(个).
故答案为:(1)100;(2)441;
逆向应用:设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有n3个,则
(1+2+3+…+n)2=225,
∵225=152,
∴(1+2+3+…+n)2=152,
∴n=5,
∴5×5×5=125,
故答案为125.
18.【答案】解:(1)∵|x+1|+|x−2|的最小值表示x到−1的距离与x到2的距离之和最小,
∴x应在−1和2之间的线段上,
∴|x+1|+|x−2|的最小值是2−(−1)=3;
故答案为:3;
(2)∵|x+1|−|x−3|表示x到−1的距离减去x到3的距离,
∴x≥3时取得最大值,
∴|x+1|−|x−3|的最大值是x+1−(x−3)=4,
故答案为:4;
(3)∵|x−1|+|x−2|+|x−3|+…+|x−9|表示x到1,2,…,8,9的距离和,
∴x=5时有最小值,
最小值是4×(9−1)=32,
故答案为:32;
(4)当x>2时,
|x−2|+|x+4|=x−2+x+4=2x+2,
当−4≤x≤2时,
|x−2|+|x+4|=−x+2+x+4=6,
当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