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课件PPT+练习题全册
2020-2021学年第一章 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章 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练习,文件包含13地球的自转解析版docx、13地球的自转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3地球的自转
一、选择题
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B.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C.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 D.此时,光线直射北回归线
2.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A.四季变化 B.五带的形成
C.昼夜交替 D.影子长短的变化
【答案】1.B 2.C
【分析】
1.模拟地球自转运动时,首先摆放地球仪时,让北极指向北方,打开手电筒,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A错误;图中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B正确;光线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灯光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该区域是白天,背对光线的一半是黑夜,C错误;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阳光直射南回归线,D错误。故选B。
2.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形成和影子长短的变化都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C正确,故选C。 阅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面关于地球自转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是绕着太阳转 B.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C.日本时间比中国早 D.地球自转带来四季变化
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
A.12小时 B.20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5.上海的小朋友通常上学都比乌鲁木齐的小朋友要早,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间的差异 B.上海小朋友比乌鲁木齐小朋友勤奋
C.地球公转造成两地季节差异 D.两地气候不同
6.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地球( )
A.自西向东公转 B.自东向西公转
C.自西向东自转 D.自东向西自转
【答案】3.C 4.C 5.A 6.C
【分析】
3.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转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东边地点的时刻比西边地点早看到日出,故日本时间比中国早 ,地球自转带来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故ABD不正确,C正确。根据题意选C。
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即一天。故选C。
5.上海位于乌鲁木齐的东边,由于地球总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早。故选A。
6.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位置偏东的地区比位置偏西的地区先看到太阳,地方时更早,故选C。
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将光从侧面垂直照射到地球仪上,演示地球的自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匀速转动地球仪,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光照状况,发现地球仪上甲地光照状况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地球仪上甲地光照状况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表示的地理现象是( )
A.五带划分 B.昼夜更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
8.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9.地球仪上甲地转动一圈表示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
A.一年 B.一个月
C.一天 D.一小时
【答案】7.B 8.A 9.C
【分析】
7.由图可知,地球仪上甲地光照状况发生有规则的变化,表示的是地理现象是昼夜更替,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五带划分、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都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B正确,故选B。
8.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看为逆时针转,从南极上看是顺时针转,A正确。故选A。
9.地球仪上甲地自转一圈表示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即24小时。C正确,故选C。
10.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10.B
【详解】地球自转方向,从侧面看是自西向东,故A错B正确;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故CD错,故本题选B。
11.地球自转与公转都相同的是( )
A.方向 B.产生的变化
C.运动的周期 D.中心
【答案】11.A
【详解】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A正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B错误;地球自转周期约24小时,公转周期是一年,C错误;地球自转中心是地轴,公转中心是太阳,D错误。故选A。
12.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下列哪种运动产生的(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公转 D.太阳公转
【答案】12.B
【详解】地球自转产生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月球绕地球公转,太阳是恒星,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3.2021年4月2日上午9时28分,台铁太鲁阁号408次列车,发生出轨事故。事故造成50人死亡,近200人受伤;4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本次事故高度关切,并向遇难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及受伤同胞表示诚挚的慰问,祝愿伤者早日康复。伤者李华家属4月2日天正在伦敦(中时区)出差,得知消息百感交集,事故发生,李华家属所在伦敦当地时间是( )
A.4月2日17时28分 B.4月3日1时28分
C.4月3日17时28分 D.4月2日1时28分
【答案】13.D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北京为东八区,伦敦为中时区,北京和伦敦的区时相差8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李华家属所在伦敦当地时间是:4月2日9时28分-8时=4月2日1月28分,故选D。
14.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西三区)奥运会乒乓球比赛资格赛于当地时间8月6日9时举行,此时在北京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为( )
A.8月6日14时 B.8月7日14时
C.8月6日20时 D.8月7日20时
【答案】14.C
【详解】北京位于东八区,与里约热内卢(西三区)相差11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里约热内卢8月6日9时,北京时间是8月6日9时+11小时=8月6日20时,C正确,故选C。
15.当我们(东八区区时)上早自习时,伦敦(中时区)的小朋友可能正在( )
A.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 B.正在上课
C.吃午餐 D.深夜睡觉
【答案】15.D
【详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地方要先见到日出,故我们东八区比伦敦早八小时,当我们上早自习时,伦敦的小朋友可能在睡觉,故选D。16.2019年春节期间,《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该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场景中,地球已停止自转,对话中提到:“我们即将进入到永久夜半球”这说明( )
A.地球自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 B.地球停止自转,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
C.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D.地球停止自转,无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16.D
【详解】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被阳光照到的一半为昼半球,没有被阳光照到为夜半球,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当地球停止自转时,地球将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也不会有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B错误,D正确。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引起的现象,A、C错误。故选D。
在暗室里,用固定的发光灯泡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四季的更替 B.昼夜更替现象
C.五带的形成 D.气候的演变
18.P点此时正处在( )
A.日出时刻 B.中午时刻
C.日落时刻 D.午夜时刻
【答案】17.B 18.A
【分析】
17.读资料和图示可得,图中所示的是地球的自转,能够产生昼夜交替现象,B符合题意。A、C、D选项所述皆为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相对于另一半未被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 按地球自转方向,将到达白天的是晨线,将到达夜晚的是昏线,因此可知图上P点位于晨线上是日出时刻。故选A。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四位同学所处位置中,正值深夜的是( )
A.小山 B.小峰
C.小江 D.小海
20.造成四地时间差异的原因之一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纬度位置不同 D.海陆位置不同
【答案】19.A 20.A
【详解】
1.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白天,未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黑夜,据此可知,四位同学所处位置中,正值深夜的是小山,A正确。故选A。
2.由图可知,小江所处位置是正午,小山所处位置是深夜,小峰处于晨线上,小海所处位置为早晨,四人所处的地点时间不同,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造成的,A正确。故选A。
二、解答题
21.下图是某宾馆的几只时钟,观察时针所指的刻度,回答问题。
(1)此时北京为2020年3月20日正午____时,伦敦时间是____,纽约时间是____。
(2)三地中时间最早的是____,最迟的是____。
【答案】21.12:00 20日4:00 19日23:00 北京 纽约
【详解】
(1)由图可知,北京在东八区,时间为2020年3月20日正午12:00,伦敦在中时区,比北京晚八个小时,故是4:00,纽约在西五区,北京在东八区,故纽约比北京晚13 小时,计算得出纽约是19日23:00。
(2)根据地球自转知识,东面比西面日出时刻早,故三地中时间最早的是北京,最迟的是纽约。
2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北极处描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和_____等现象。
(3)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是____针,南极上空俯视,是____针。
(4)东京、悉尼、新德里、济南四个地点处于黑夜的是____。
【答案】22.(1)如图
(2)昼夜更替、时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任选两个)
(3)自西向东 逆时 顺时
(4)新德里
【详解】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北半球来看逆时针方向)的。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太阳东升西落等现象。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从北极看是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看是顺时针转动(概括为南顺北逆)。
(4)读图可得,东京、悉尼、新德里、济南四个地点处于白天的是东京、济南、悉尼,印度的新德里处于黑夜;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23.(探究发现)(探究名称)地球运动原理及地理现象(探究材料)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如图一所示),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同学们制作了简易的地球模型——地球仪(如图二所示),通过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
(1)图二中手电光源代表太阳,铅笔表示_______。演示地球运动时,图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_______。
(2)图中被照亮的半球为_______(白昼/黑夜),图中白昼和黑夜的面积比为_______。
(3)同学想要成功演示地球表面有昼夜之分,需要的条件是(_____)
①地球仪不发光 ②有模拟太阳光照射
③地球仪必须不停地转动 ④地球仪不透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当地球仪公转到图2中位置时,太阳直射_______(南或北)回归线,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夏至/冬至),对晋中市来说,这一天昼长达一年中_______(最大或最小)值,正午时分大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_______(最大或最小)。
(5)下列现象主要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_____)
A.太原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C.北京日出时间夏季比冬季早 D.东北的学生开始上第一节课时新疆的学生才准备起床
【答案】23.地轴 自西向东 白昼 1:1 C 南回归线 极昼 冬至 最小 最大 D
【详解】
(1)读图可知,图二中手电光源代表太阳,地球仪绕着铅笔自转,铅笔表示地轴。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所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读图可知,图中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白昼,得不到“太阳”光照的半球为黑夜。由于地球仪不透明,所以图中白昼和黑夜的面积比为1:1。
(3)地球表面存在昼夜之分现象,是由于地球本身既不发光也不透明,有且唯一有太阳光的照射。所以,同学想要成功演示地球表面有昼夜之分,需要的条件是地球仪不发光,有模拟太阳光照,地球仪不透明。故选C。
(4)读图可知,当地球仪公转到图2中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位于北半球的晋中市,这一天为一年中昼最短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一天,因此正午时分大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最大。
(5)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影长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等。可知,“太原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地球上五带的形成”、“北京日出时间夏季比冬季早”均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ABC不符合题意;“东北的学生开始上第一节课时新疆的学生才准备起床”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时差造成的,D符合题意。故选D。
24.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演示的是地球的________运动引起昼夜交替现象,从图中的昼夜状况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光照图,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上)。
(2)用手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逆时针/顺时针),北极附近一直处于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________现象。
(3)B点位于昼夜半球分界线上,该地正处于________(日出/日落)。
(4)图中A、B、C三地昼夜平分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
【答案】24.自转 夏至 北回归线(23.5°N) 逆时针 极昼 日出 A C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显示地球仪代表地球,灯泡代表太阳,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该图显示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判读此时的节气为夏至日。
(2)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在北极观察就是逆时针,而在南极观察就是顺时针方向。北极圈内一直被照亮,这种现象是极昼现象,南极圈内一直没有照到,是极夜现象。
(3)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点位于晨昏线上,由黑夜进入白天,正处于日出现象。
(4)A点处于赤道,无论任何时候都是昼夜平分,B地此时位于北回归线上昼最长夜最短,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昼最短夜最长。
25.下图为演示实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NS表示地轴,EF表示____;请在赤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在暗室里将白炽灯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观察地球仪上白昼和黑夜各约占地球仪表面积的____。此时,图中A正处于____(白昼/黑夜),B处于____(白昼/黑夜),D、C处于____(日出/日落)。
(3)用手自左向右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仪转动的方向是____(顺时针/逆时针)。同时还会观察到,图中A点将会变为____(白昼/黑夜),B点将会变为____(白昼/黑夜)。由此可知,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现象。
【答案】25.(1)赤道
(2)一半(或1/2);黑夜;白昼;日出
(3)逆时针;白昼;黑夜;昼夜更替
【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
(1)图中NS表示地轴,EF与地轴垂直,且将地球仪平均分成两半,故表示赤道;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2)在暗室里将白炽灯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观察地球仪上白昼和黑夜各约占地球仪表面积的一半,即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相等,图中黑色部分是未被照亮的部分,表示夜半球,白色部分是被照亮的部分,表示昼半球,此时图中A正处于黑夜,B处于白昼,D、C位于晨线上,处于日出。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用手自左向右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仪转动的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仪转动的方向是顺时针;随着地球的自转,图中A点将会变为白昼,B点将会变为黑夜,由此可知,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商务星球版第六节 美国优秀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86美国解析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商务星球版docx、86美国原卷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商务星球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五节 巴西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85巴西解析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商务星球版docx、85巴西原卷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商务星球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精品达标测试,文件包含83印度解析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商务星球版docx、83印度原卷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商务星球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