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知识梳理
展开论述性文本阅读知识梳理1.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定义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持有的见解和主张,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注:论题是作者所议论的问题或话题,与论点不同。分类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文章的主要见解称为中心论点,各部分用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分支论点叫作分论点。举例:《敬业与乐业》中,文章开头提出“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的中心论点;然后分别论述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勉励人们要敬业和乐业。特征一般是非常明确的判断句(包括肯定的判断与否定的判断)或肯定的陈述句,标志是判断动词“是或能愿动词“应该”“必须”“要”等。论点应是正确、鲜明的。位置①文章标题。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标题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如2016广东真题《悲加欢不等于零》中第①段就直接提出本文观点:悲+欢≠零。位置③文章结尾。如《谈创造性思维》一文于结尾归纳全文,指出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诸多要素,表明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④有的论点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去概括。如《论教养》一文并未直接点明中心论点,而是透过众多“有教养”和“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论据定义是用来证明论点、观点、看法、态度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分类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名人)事例、统计数据等。用来作论据的事实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作用: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举例:《谈创造性思维》中为了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举了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并提供了不同的解题思路。道理论据:包括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原理、定律等。作用:采用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的论据,使论证更具说服力。举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列举“四书”之一《大学》中的名言,使论证更具说服力。论证方法定义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解决“怎么证明”的问题。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2.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判断标志“如”“比如”“例如”“臂如”等。举例《无言之美》中列举了陶渊明的《时运》、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例子,论证了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言不尽意的例子很多,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作用答题格式列举……例子,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特点①引用名人的言论、古语、谚语、俗语、公众所认可的道理等。②多用引号标明所引用的内容,有时也会直接揭示,如“某某曾说过”等。判断标志“××说”“俗话说”、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举例《敬业与乐业》中多次引用孔子的名言来证明论点。如引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人要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即“乐业”这一论点。作用答题格式引用……的名言或俗语,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深入,更具权威性,增作用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比喻论证判断标志“如”“好像”“是”等文字。一般都能找到本体和喻体。举例《谈读书》中将“人的天生才干”比作“自然花草”,将“读书”比作“修剪移接之术”,以此来论述读书可补天然之不足的论点。作用答题格式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论点,化抽象为具体,使要阐述的道理可见、可感。 对比论证判断标志“相反”“反之”“但是”等文字;反义词;有正面和反面两方面的内容。举例《无言之美》中,列举《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例子时,先从正面写这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再从反面写如果说得详细的效果,正反对比,论证了言不尽意的妙处。作用答题格式作用将……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论点,使观点更鲜明,论证更具说服力。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准确性、严密性特点①概念明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③判断和推理准确、严密,逻辑性强。作用从逻辑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从说理角度分析其概括性、简洁性。举例《怀疑与学问》中,“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中“一切”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性。生动性、形象性特点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作用从修辞角度分析其用词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及其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举例《敬业与乐业》中“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一句把“没有职业的懒人”比作“蛀米虫”“盗贼”,形象地告诉人们没有职业的懒人是万恶之首,是要彻底讨伐,万不容赦的。鲜明性特点表达观点一清二楚,毫不含糊。概括性特点①用比较抽象的词语来表达丰富的内容;②语言高度凝练。 真题演练:一、2010-2020学年佛山市南海区八下期末试题8848还是8844?(10分)①人们一度苦恼如何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有一个人让别人一直量自己的影子,当影子的长度跟身高一样的时候去测量金字塔的影子的长度,从而知道了金字塔的高度。这个方法叫“日影法”。②那么,利用日影法去测量珠穆朗玛峰,是不是可行呢?③使用日影测量对于中国来说还真的有优势,因为珠峰的日影都落在中国境内。但是与地处北非沙漠中的金字塔不一样,珠峰周围没有北非平坦的荒漠和沙漠,日影会在一天之内迅速地在绒布冰川滑过,所以量取珠峰日影长度这份工作还真是并不比登顶更容易啊。另外,通过测量小尺寸物件,然后按比例等价到大尺寸的测量,这种做法会人为地增大测量的误差。④但是这些仍旧不是问题的关键。对山峰的高程测量与测量金字塔高度不同,金字塔的高度指从地面到塔尖的相对高差,而山峰的高程是海拔高,即从海平面起算到山顶的高差。由于地球是球体,并不能真的去测海平面到某一座山峰的相对高差,而是测量一个等效平面——重力常数相等的似大地水准面到山顶在铅垂线方向上的距离。⑤对于珠峰的测量,应该采用“围观”的方法。没错,“围观”,更科学的说是三角测量法(这种以三角形原理为基础的测量方法的历史非常悠久),即从两个点同时观测被测点,只需要测得两个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和两个观测点观测被测点的角度,即可得到被点的位置;如果需要知道被测点三维空间位置,只需要增加一处观测点即可。增加观测点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平差,就可以达到提高观测精度的结果。这种观测一边两角的方法称之边角测量法,相应的还有观测三边和观测三角的,这几种观测方法共同构成了现代测绘学中两大观测法之一的三角测量法。⑥1714年,清政府曾派人对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和高度进行了初步测量,并用汉文、满文明确地在《皇舆全览图》上首次标注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和名称。这是有关世界最高峰最早的文献记载。⑦继1968年测得珠峰高程为8849.75m(未顾及峰顶的覆雪厚度)后,1975年中国再次对珠峰的进行测量,这一次珠峰量测,堪称测定珠峰高程历史上的一项创举和突破。次测定的最终结果为8848.13m(峰顶标心处的覆雪深度约为0.92m),中误差为±0.35m。这一数据结果,一直沿用至2005年,中国再次精确测定珠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才被更新。⑧2005年5月22日北京时间11时08分,中国登山测量队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此次除了布设了GPS 控制网外,实现了峰顶同观测站实现联测,并使用雷达探测仪对冰雪层进行测量。中国此次向世界公布珠峰的高度为8844.43m,与之前有着较大出入,是因为这是“不带帽”(去除峰顶冰雪层厚度)的净身高。⑨目前被世界认可的几组数据中,中国2005年的测绘成果精度无疑是最高的。但美中不足的是,此次组建的控制网和使用的设备还是使用了GPS系统。随着中国 GNSS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架设完成,再一次进行对珠峰的测量之时,更为年轻和先进的北斗定位将会给我们的珠峰测量队员提供更大的帮助。届时,珠峰测定定将更加精确。⑩追问珠峰高度的过程,是人类了解自然的发展史,更是人类挑战自身、突破技术极限的过程。(节选自《中国科普博览》)链接材料: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15年后重测珠峰高程,GNSS测量将以中国的北斗系统为主,参考GPS 等其他导航卫星系统。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按等比例的方法,以测量小尺寸物件来推算珠峰的高度,会增大测量的误差。 B.测量珠峰的高程是测量其从海平面到山顶的相对高差,这跟地球的形状无关。 C.珠峰在《皇舆全览图》中的明确标注是目前对其位置和高度的最早文献记载。 D.2020年5月的珠峰高程测量结果公布前,测绘最精确的珠峰高度是8844.43m。1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第③段以珠峰周围的环境复杂和金字塔周围的环境相对平坦作比较,否定了使用“日影法”测量珠峰高度的可能。B.材料⑥—⑧段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历次珠峰测高记录,为珠峰测高可谓是人类了解自然、挑战自身和科技探索的缩影。C.作者行文中用括号引文进行补充说明,如第⑦段中的“未顾及峰顶的覆雪厚度”解释了8849.75m并非珠峰的实际高度。D.作为唯一参考的测量系统,中国GNSS 系统将以其先进的技术性能,为珠峰的最新高度的测定提供更精确的测绘结果。14.根据文本内容,给“三角测量法”下定义。(4分) 答案:12. B(山峰高程是测量其从似大地水准面山顶的相对高差,跟地球的形状有关) 13. D(北斗系统并非唯一参考的测量系统) 14.三角测量法是一种以三角形原理为基础,借由观测点之间距离与角度,对测量目标进行测量和定位的测绘方法。 实战演练吃根香蕉也能吃出核辐射?王桂真①你相信吗?香蕉有辐射性。②香蕉有辐射性这件事,确实是真的,而且还经常有人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一说,那香蕉辐射到底是怎么来的,对人体又有什么影响呢?③众所周知,香蕉是钾元素含量非常高的食物,大多数钾元素对人体都是有利的,但在众多钾元素中,不可避免地会混进一些跟它长得很像的“坏兄弟”,那就是钾-40。④什么是钾-40呢?钾-40是钾-39(正常钾元素)的同位素。同位素又是什么呢?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中学知识,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有很多的元素,每一个元素都含有质子和中子,钾-39中的数字39,就是它质子数(19)和中子数(20)相加的和。⑤但质子和中子的地位不一样,质子那是根正苗红的“嫡子”,质子数决定了这个元素的性质。对于钾元素而言,只要你质子数是19,就得管你叫钾。⑥与此同时,中子却比较调皮,有时候会多出一个或少一个。正常钾元素是钾-39,钾-40就是多了一个中子得来的。于是,钾-39和钾-40就互相称呼对方为“同位素”,你可以理解为它们是兄弟。⑦虽然钾-40比钾-39只多了一个小小的中子,但这就让钾-40具备了一个惊为天人的技能,那就是辐射。天然钾当中约有0.0117%的放射性钾,钾-40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长达12亿5千万年(地球寿命为45亿年),超过地球寿命的四分之一。正常而言,物质的半衰期越短,辐射强度越大。含量低,再加上如此漫长的半衰期,就决定了即使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它的放射性依旧很微弱。而且,人体从食物中摄入的钾-40不会在身体内蓄积,过量的钾,会通过新陈代谢被排出。⑧对于香蕉辐射的问题,在物理学界有个专门的名词,叫“香蕉等效剂量”,目的就是形象地让人们认识到某处的辐射有多强。盖革计数器是用于测量电离辐射的经典工具,它的测量单位是西弗。每吃一根香蕉,就受到约 0.1 微西弗的辐射。想要达到致死剂量,需要2西弗的辐射,大家可以换算一下,如果你想被香蕉辐射致死,就需要吃下2千万根香蕉。⑨所以吃香蕉是安全的。⑩其实,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就算不吃香蕉,土壤、岩石、空气和水中都含有一定的辐射。有人测量过,在大太阳底下晒1小时,也会遭受到 0.1~0.2 微西弗的辐射,相当于1~2根香蕉。 ⑪有一位叫做Derek Muller 的物理学家,遍访世界高辐射的地区,来看看这些地区的辐射到底有多少,测量结果显示:1.原子弹爆炸70年后的广岛,每小时辐射大概是3根香蕉;2.居里夫人的实验室,每小时辐射大概是15根香蕉;3.美国新墨西哥州的 Trinity 炸弹试验场,每小时辐射大概是21根香蕉;4.飞行中的飞机,每小时辐射大概是30根香蕉;5.在切尔诺贝利附近,每小时辐射大概是50根香蕉;6.发生过核泄漏的福岛,每小时辐射约100根香蕉;7.普里皮亚特医院(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后的医院),每小时辐射约2 000根香蕉。大家可能看到这些不断飙升的数字会心有余悸,暗自庆幸自己生活在安全的国度。但你肯定想不到的是,万一你有什么头疼脑热的进了医院,医生给你来个全身大检查,一次CT的辐射,就高达7 000微西弗! 当然,世界上受到辐射最多的既不是福岛核电站附近的居民,也不是从事核产业的工人。受到核辐射最多的这群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吞云吐雾之间,迎接着意想不到的辐射,没错,他们就是——烟民。因为香烟内具有放射性的钋和铅,每一位烟民的肺部平均每年会受到160 000微西弗的辐射,而从事辐射相关工作的工人,平均每年也不过受到50 000微西弗的辐射。 ⑬看到这里,香蕉总算可以安心吃了,与其围着看香蕉辐射的热闹,不如把烟戒了。 1.选文先用一个问句引出话题,接着介绍了_________ 和_________ ,并比对生活中存在的辐射现象,最后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蕉是钾元素含量非常高的食物,其中包括钾-39和钾-40,它们是“同位素”,你可以理解为它们是“兄弟”。B.在物理学界有个专门的名词,叫“香蕉等效剂量”,目的就是形象地让人们认识到某处的辐射有多强。C.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说明了质子数对元素性质的决定作用,通俗形象。D.第⑫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高达”准确说明了CT辐射之高,旨在告诉人们做CT检查对人体的危害,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3.小明的奶奶看了新闻,知道香蕉具有辐射性后非常担忧,禁止家里人吃香蕉。请你根据选文知识,帮奶奶消除顾虑。 答案: 1.香蕉辐射的来源 对人体的影响 香蕉可以安心食用2.D解析:旨在告诉人们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辐射。3.奶奶,没错,香蕉中含有一种叫钾-40的物质,所以香蕉具有辐射性,但香蕉中的钾-40含量低,且半衰期很漫长,所以即使香蕉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它的辐射性依旧很微弱。而且,人体从食物中摄入的钾-40不会在身体内蓄积,过量的钾,会通过新陈代谢被排出。所以,您不用担心,吃香蕉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