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

    展开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单侧光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慢
    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片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影响”分布不均匀造成
    D.温特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2.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外理的实验,d为一胚芽鞘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b、c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a、b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中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
    C.d中如果固定胚芽鞘,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D.d中如果将纸盒和胚芽鞘一起旋转,则胚芽鞘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3.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化学渗透偶联学说的基本观点:生长素以弱酸的形式经输入载体协同运输(能量由跨膜质子电位提供)进入细胞,在细胞质中生长素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大量积累。离子形式的生长素通过分布于细胞基部的输出载体顺浓度梯度输出细胞,正是由于输出载体在细胞中的极性分布决定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多为IAA,合成它的原料是色氨酸
    B.若要研究输出载体在生长素极性运输中的作用,可利用其抑制剂设计实验
    C.生长素的输入、输出载体都能转运生长素,空间结构相同
    D.生长素的极性输出载体大多分布在幼嫩组织细胞中
    4.如图1中的甲、乙为该植株上的两枝条,数字为该植株上的四个芽。图2为枝条甲水平放置后,向地侧、背地侧的生长情况。下面与图示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生长素浓度最高的芽是②
    B.图1去掉①后,优先生长的芽是③
    C.图2中曲线Ⅰ代表向地侧,曲线Ⅱ代表背地侧
    D.将图1中的花盆倒置,生长素仍能由①运输到④
    5.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植物幼苗的一侧,幼苗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α具有最大值
    B. 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逐渐减小
    C. 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时,生长素才会抑制幼苗的生长
    D. 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于幼苗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6.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对细胞伸长生长以及细胞分化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某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同一植物芽和茎的生长,可能会抑制根的生长
    B.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不能从形态学下端到形态学上端
    C. 生长素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其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D. 植物生长素没有特定的分泌器官,也没有明显的靶器官
    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植物生长素类似物(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预实验的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5
    6
    7
    2,4-D浓度(mol/L)
    清水
    10-15
    10-13
    10-11
    10-9
    10-7
    10-5
    平均生根条数(根)
    2.0
    3.8
    9.4
    20.3
    9.1
    1.3
    0
    A.2,4-D对富贵竹插条的生根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B.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的浓度应该为10-11mol/L
    C.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某一效果,不会对应两种2,4-D浓度
    D.进行正式实验时,为了实验的严谨性,清水处理组不能省略
    8.图1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图2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茎弯曲生长时背光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应高于D点对应的浓度
    B.从图2信息可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8~12ppm之间
    C.图1和图2分别说明生长素对茎和根的生长都具有两重性
    D.利用低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单子叶作物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生长
    9.在一定范围内,胚芽鞘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 mm),分别浸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浓度为0.01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促进生长
    B. 由实验结果可知,促进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生长素浓度范围在0.1~10 mg/L
    C. 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 mg/L还是10 mg/L,可将待测样液适当稀释,重复上述实验
    D. 本实验中温度、处理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应设置为相同且适宜
    1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猕猴桃果实中通常含有少量自身合成的萘乙酸。
    B.双子叶植物花、叶、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着生长素与乙烯的对抗作用
    C.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以提高开花期传粉不充分的油菜产量
    D.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会使水稻疯长,体现了植物激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11.如图为不同程度的干旱条件下番茄植株内脱落酸(ABA)与乙烯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 )

    A.脱落酸与乙烯都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B.脱落酸含量增加使叶片脱落,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C.乙烯含量与干旱程度呈负相关,与脱落酸含量呈正相关
    D.两种激素抑制了某些逆境适应性基因的表达而发挥调控作用
    12.下图表示甲、乙、丙三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可与细胞分裂素协同促进细胞分裂
    B.乙为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并促进气孔关闭
    C.甲乙的含量比值会影响花的性别分化
    D.与丙作用相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结构都与丙相似
    13.研究人员用蒸馏水配制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分别对野牛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待种子萌发后对幼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进行测定,结果如图。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应以蒸馏水浸种处理作为对照组
    B.IAA和GA3均不直接参与野牛草细胞的代谢活动
    C.IAA对野牛草幼苗生长的生理作用表现未表现出两重性
    D.GA3对野牛草根的影响比茎显著
    14.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图是不同激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两种激素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B.③是脱落酸,高浓度生长素会促进它的合成
    C.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生长
    D.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等方式实现的
    1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种植物激素能够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
    B.水稻患恶苗病的原因是其感染的赤霉菌分泌的植物激素促进了植物细胞伸长
    C.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施用乙烯利来催熟凤梨,提高经济收益
    16.DA-6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延长贮藏器官休眠,下列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落酸和DA-6在某些方面有协同作用
    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协调
    C.2,4-D属于生长素类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于除去单子叶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D.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会进一步促进生长素的作用
    17.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梅花是短日照植物,白天光照时间短于12-14小时才能开花。梅花也是观赏植物,但要适时修剪,让树木发出更多的侧枝,使树形圆润。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
    C.光敏色素是接受光信号的分子,是一类蛋白质
    D.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减少梅花的修剪次数
    18.烟草种子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野生型与突变体(此突变体为光敏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突变所造成)烟草于白光中种植后的发芽率如下图所示,并且检测其种子内所含脱落酸(ABA)的浓度,结果如图的右上角。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脱落酸(ABA)含量升高不利于烟草种子萌发
    B.这种突变体烟草光敏色素功能异常,感受光信息的能力下降
    C.烟草细胞通过光敏色素调控与ABA代谢相关的基因的表达
    D.这种突变体烟草种子发芽率较低,是因为发芽的速度较慢
    19.干旱环境会通过影响雌花序的早期发育而影响玉米的产量。现欲探究在干旱条件下对玉米幼体提供养分(每株每日茎部注入30毫升蔗糖溶液)能否改善因缺水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已知每株每日浇水200毫升为水分充足状态,每日浇水50毫升为缺水干旱状态),在模拟干旱条件下于每株每日茎部分别注入30毫升不同浓度蔗糖溶液,授粉后第10天测定子房干重,实验结果绘制如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注入蔗糖溶液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实质是水分和蔗糖共同作用的结果
    B.干旱条件下注射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一定会有不同的玉米产量
    C.在每日浇水50毫升基础上注射30毫升蔗糖溶液可能对产量没有影响
    D.A点和O点对照说明玉米植株能利用蔗糖增加子房的干重
    20.根据开花与光周期的关联,可以将植物分为短日植物和长日植物,如图是研究某短日植物的开花与光周期关系的实验及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的夜间的长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
    B.在短日植物临近开花季节,夜间照明会使开花时间推迟
    C.若将实验植物换成长日植物,则在暗期内不断闪光,长日植物会推迟开花
    D.将菊花(短日植物)每天遮光数小时,可以使其在夏天开花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一是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
    B. 实验二是达尔文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 实验三是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 实验四是温特的实验,证明了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种化学物质
    22.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 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介于10-10~10-8mol/L之间
    C. 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D. 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23.自20世纪30年代人们合成出第一种除草剂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除草剂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部分。有些除草剂,如萘乙酸、2,4-D等,属于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浓度的2,4-D可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不同浓度的2,4-D对单子叶农作物和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②代表不同浓度的2,4-D对单子叶农作物的作用
    B.在单子叶农作物田地中喷施2,4-D最好选用A点对应浓度
    C.与单子叶农作物相比,双子叶杂草对2,4-D更敏感
    D.除浓度外,2,4-D的使用说明书还应包括适用的作物范围等
    24.科研工作者为研究不同生根剂对紫叶紫薇扦插的影响,研究了2种生根剂在不同浓度下处理不同时间对扦插枝条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注:生根率=(生根的扦插条数/全部扦插条数)×100%)(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不同生根剂和不同浓度两种
    B.2种生根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C.ABT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促进作用增强
    D.NAA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抑制作用增强
    25.图1表示赤霉素的作用机理,图2表示不同处理条件对茎段伸长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图1推测赤霉素缺失突变体将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B.图1中赤霉素可通过调节生长素的含量而影响细胞伸长
    C.由图2可知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茎段伸长时为协同作用
    D.图2不加激素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茎段中含有内源激素
    26.如图是果实生命历程中各激素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果实的成熟过程是多种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B.果实不同生长阶段的内源激素含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C.图中所示的激素中能够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主要是乙烯
    D.果实进行细胞分裂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但是成熟和衰老过程不涉及蛋白质的合成
    27.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惊艳了世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谷雨前后,种瓜种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含量升高
    B.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蛤蟆鸣叫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C.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果实成熟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含量升高
    D.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冬天植物细胞内结合水含量升高,抗逆性增强
    2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瓜、草莓使用高浓度膨大剂,可以加快长势并提升口感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大蒜,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进其成熟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所以茎尖、根尖处含量较多
    29.光作为一种信号,能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例如,很多植物的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依据图示光间断实验的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能够对光产生反应,可能与光敏色素这类蛋白质有关
    B.短日照组的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短日照植物开花的可能并不是日照的长度,而是夜间的长度
    C.③组短日照植物在夜间有一个短时间的闪光,推测③不开花的原因可能是连续夜长达不到开花条件
    D.根据实验已有的事实可推测,⑥条件下的长日照植物一定不会开花
    30.一颗小小的望天树种子可以生长发育成参天大树,其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作为一种信号可以影响、调控望天树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B.温度通过影响望天树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和叶的衰老、脱落等过程参与调节其生长发育
    C.重力通过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来调节望天树根的生长方向
    D.环境因素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来影响望天树生长发育的过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31.蚕豆是人类最早裁培的豆类作物之一,在其生长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调节.图甲表示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图乙是蚕豆种子萌发后根茎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特点两重性的是________(“芽的向光性”或“茎的背地性”或“根的向地性”),该激素在幼嫩组织中从合成部位到作用部位的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
    (2)图甲中的、点最可能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点(填图乙中的字母).
    (3)在蚕豆植物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萘乙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增加蚕豆产量的目的.
    (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则产生顶端优势现象时侧芽的生长素浓度的范围为________,解除顶端优势的方法一般是________.
    (5)烟草种子萌发过程能感受光信号,因为该植物具有________,可以吸收红光和远红光。
    32.下图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______(激素)相关性最大。
    (2)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在种子发芽的调节中,细胞分裂素和______之间的作用效果相反。
    (3)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______,②______。
    (4)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调节。
    (5)科学研究发现,植物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受体,光敏色素是其中的一种。光敏色素是一类______,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______的细胞内比较丰富。
    33.植物的生长不仅受到激素调控,还受到光的调控。科研人员对光和脱落酸(ABA)如何影响某植物的生长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作为能源驱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既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也为其他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_____。近年来研究发现,光还作为_____在植物体中被光敏色素(一种蛋白)捕捉,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2)科研人员测定了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据实验结果推测,光可能_____。

    (3)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2所示。
    ①实验的自变量包括: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_____条件下,种子萌发对ABA处理更为敏感。
    ③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光信号减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其依据是_____。
    (4)据研究表明,光敏色素蛋白有两种形式,无活性的Pr形式和有活性的Pfr形式。黑暗条件下以Pr形式存在,光照会促进Pr转化为Pfr。结合实验结果,推测光照条件下突变体相对于野生型对ABA的作用更敏感的机理:_____。





















    答案
    1.答案:C
    解析:A、达尔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A错误;
    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错误;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影响”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正确;
    D、温特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温特没有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A、a生长素不能通过玻璃片,a直立生长,b中的琼脂片能够透过生长素,b侧向光弯曲生长,c中生长素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故背光弯曲生长,A错误; B、由A可知B选项错误,B错误; C、d若果只转动盒子,只有右侧抗原接受光照,因此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C错误; D、d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只有小孔部位受到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会弯向小孔生长,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及其生理功能。IAA(吲哚乙酸)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生长素,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也多为IAA,其合成原料是色氨酸,A正确;若要研究输出载体在生长素极性运输中的作用,输出载体即为实验自变量,可利用其抑制剂控制输出载体设计实验,B正确;生长素的输入、输出载体虽然都能转运生长素,但是运输的方向不同,其空间结构也不相同,C错误;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集中在植物幼嫩部位,其输出载体大多也分布在幼嫩组织细胞中,D正确。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顶端优势、生长素的作用与运输。图1中②生长素浓度最高,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强,A正确;图1去掉①后,优先生长的芽是②,B错误;枝条甲水平放置后,茎会背地生长,图2中曲线Ⅰ代表向地侧,曲线Ⅱ代表背地侧,C正确;将图1中的花盆倒置,由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仍能由①运输到④,D正确。
    5.答案:A
    解析:
    A、生长素浓度为b时,促进作用最强,植物幼苗弯曲最大,α具有最小值,A错误;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越来越强,α逐渐减小,B 正确;
    C、当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时,生长素会抑制植物幼苗的生长,C正确;
    D、由图2可知:当生长素浓度小于c时促进植物幼苗的生长,高于c时抑制植物幼苗的生长,因此生长素对于幼苗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
    故选A
    6.答案:C
    解析:A .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因此某生长素浓度对芽和茎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可能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故A 项正确;B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单项运输,故B 项正确;C.根据教材表示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两重性的曲线,对同一生长促进程度,有两个相应的生长素浓度与之对应,故C 项错误;D.植物生长素没有特定的分泌器官和明显的靶器官,故D 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表格信息显示,清水组为对照组,与其相比,浓度为10-7mol/L、10-5mol/L的2,4-D溶液对富贵竹插条生根起抑制作用,而其他组的2,4-D溶液对富贵竹插条生根起促进作用,A正确;在“2~7”组中,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最好的2,4-D溶液的浓度为10-11mol/L,但该浓度不一定是最适宜的,B错误;在最适宜2,4-D浓度两侧会出现两种2,4-D浓度,对应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同一作用效果,C错误;进行正式实验时,所选择2,4-D的浓度范围都是促进生根的,所以清水处理组可以省略,D错误。
    8.答案:C
    解析:A、由图1可知,茎弯曲生长时背光的一侧的生长素的浓度为促进生长的浓度,应小于D点对应的浓度,A错误;B、从图2信息可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8~16ppm之间,B错误;D、利用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单子叶作物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生长,D错误。
    9.答案:B
    解析:A、由柱形图可知,生长素浓度为0.01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促进生长,A正确; B、由柱形图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范围在0.1~10mg/L时是促进切段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而并不是促进小麦萌发的最适浓度范围, B错误; C、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儿还是10mg/L,可将待测样液适当稀释,重复上述实验,若切段平均长度小于10mm,则待测样液生长素浓度为0.1mg/L,反之则为10mg/L,C正确; D、本实验中温度、处理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需保持一致且适宜,无关变量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D正确。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A、萘乙酸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故不是猕猴桃果实自身合成的,A错误;
    B、适宜浓度生长素能抑制花、叶、果实的脱落,乙烯能促进花、叶、果实的脱落,故双子叶植物花、叶、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着二者的对抗作用,B正确;
    C、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但油菜产量由收获的种子决定,种子需通过传粉受精发育而来,故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不能提高因传粉不充分的油菜产量,C错误;
    D、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产生的,而赤霉菌是真菌,故其产生的赤霉素不是植物激素,D错误。
    故选:B。
    11.答案:B
    解析:
    A、脱落酸与乙烯都属于植物激素,A错误;
    B、脱落酸含量增加使叶片脱落,蒸腾作用减弱,从而有利于对干早环境的适应, B正确;
    C、脱落酸的含量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故脱落酸与干旱程度呈正相关,但乙烯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不是负相关,C错误;
    D、受环境干旱程度的影响两种激素含量变化不同,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D错误。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A、甲表示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乙表示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A正确;B、乙能促进种子的休眠、抑制植株生长,可能为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并促进气孔关闭,B正确;C、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时,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C正确;D、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结构有两种,一种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类似,一种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D错误。故选:D。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实验过程中,应以蒸馏水浸种处理作为对照组,来判断不同激素及激素浓度对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A正确;IAA和GA3为植物激素,均不直接参与野牛草细胞的代谢活动,只是对其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B正确;由题图可知,图中不同浓度的IAA对野牛草幼苗生长均为促进作用,未体现其两重性,C正确;由题图可知,GA3对野牛草茎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对根的促进作用,D错误。
    14.答案:B
    解析:
    B、③是乙烯,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胞伸长,B正确;
    C、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诱导细胞分化来促进生长,C错误;
    D、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等方式实现的,D正确。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多种植物激素能够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A正确。水稻患恶苗病的原因是其感染的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促进了植物细胞伸长,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不属于植物激素,B错误。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在农业生产上,可以施用乙烯利来催熟凤梨,提高经济收益,D正确。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与生长调节剂。脱落酸和DA-6都可以促进休眠,有协同作用,A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协调,B正确。2,4-D属于生长素类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于除去单子叶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C正确。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D错误。
    17.答案:B
    解析: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A正确;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B错误;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敏色素是接受光信号的分子,是一类蛋白质,C正确;D、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则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发育,能减少梅花的修剪次数,D正确。故选:B。

    18.答案:D
    解析:A、由分析可知,脱落酸(ABA)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A正确;B、植物靠光受体感受光信息,光敏色素是常见的光受体,突变体感受光信息的能力下降,B正确;C、突变体烟草细胞的光敏色素异常,而ABA含量高于野生型,要推测出烟草细胞通过光敏色素调控与ABA代谢相关的基因的表达,C正确;D、由图可知,该突变体烟草种子发芽率很低、发展速度愠,经过一定时间浸水后也并没有提升至与野生型相同,可知其发芽慢并不是发芽率低的原因,D错误。故选D。
    19.答案:B
    解析:蔗糖溶液有水分和蔗糖两大成分,干旱条件下水分是限制因子,水分必然影响植物生命活动从而影响玉米产量,蔗糖本身就是植物的成分,是光合作用的间接产物,注入蔗糖会影响有机物总量;从单峰曲线特征分析,在产量的最高点两侧,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存在相同的玉米产量;每日浇水50毫升为缺水干旱状态,如果注射30毫升蔗糖溶液的浓度是B点所对应的浓度,由图可知,B点产量与不注射蔗糖溶液产量是一样的;由图可知,A点与O点对照,O点对应的蔗糖溶液浓度为0,A点对应的蔗糖溶液浓度不为0,A点子房干重大于O点,说明玉米植株能利用蔗糖增加子房的干重。
    20.答案:C
    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间断黑暗,不开花,说明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的夜间的长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A正确;
    B、在短日植物临近开花季节,夜间照明会导致植物不开花,从而使开花时间推迟,B正确;
    C、若将实验植物换成长日植物,则在暗期内连续照光,长日植物才会提前开花,C错误;
    D、菊花是秋季开花,若将菊花(短日植物)每天遮光数小时,可以使其在夏天开花,D正确。
    故选C。
    21.答案:ABC
    解析:分析,实验一的自变量为尖端是否感光,说明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这是达尔文的实验。实验二说明尖端产生的刺激能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促进生长,这是鲍森-詹森的实验。实验三中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使得胚芽鞘弯向对侧生长,这是拜尔做的实验。实验四中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得物质,可由尖端冋促进下部的生长,这是温特做的实验A、实验一是达尔文的实验,自变量为尖端是否感光,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鹌尖端,A错误B、实验二是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错误C、实验三中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使得胚芽鞘弯向对侧生长,这是拜尔做的实验,但没有证明这种尖端产生的刺激是生长素,C错误D、实验四是温特的实验,证明了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种化学物质,D正确。
    故选ABC
    22.答案:ABD
    解析: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c>a,d>b,A错误;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应抑制根的生长,应大于10-8 mol/L,B错误;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而d点浓度高于b点,并且促进作用更强,因此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C正确;图中生长素在F~C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C~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D错误。
    23.答案:ACD
    解析:由题意可知,一定浓度的2,4-D可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故双子叶杂草对2,4-D更敏感,图中曲线①②分别代表不同浓度的2,4-D对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农作物的作用, A、C正确;在单子叶农作物田地中喷施2,4-D应起到杀死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最好选用D点所示浓度,B错误;除浓度外,2,4-D的使用说明书还应包括合理的施用时间、适用的作物范围等,D正确。
    24.答案:ABCD
    解析: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不同生根剂、不同浓度及处理插条的时间,A错误;B、2种生根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都是促进作用,没有体现两重性,B错误;C、在一定范围内,ABT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促进作用才增强,C错误;D、在一定范围内,NAA组随着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促进生根率的作用才逐渐减弱,但生根率均高于对照组,故NAA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没有抑制作用,D错误。故选:ABCD。
    25.答案:BCD
    解析:由图1可推测,赤霉素对生长素合成起促进作用,但赤霉素不是合成生长素所必须的,A错误;赤霉素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进而促进细胞伸长,B正确;由图2可知,同时施加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茎段伸长量影响最显著,比单独施加生长素或赤霉素的生长效果都更好,因此二者促进茎段伸长时为协同作用,C正确;图2不加激素处理,茎段也伸长了,此实验结果表明茎段中含有内源激素,D正确。
    26.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题图中可以看出果实的成熟过程是多种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A正确;图中可以看出果实的不同生长阶段其内源激素含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B正确;图中可以看出果实在成熟阶段发挥作用的激素主要是乙烯,C正确;果实细胞所经历的任何生理阶段都涉及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
    27.答案:ABD
    解析: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含量升高,A正确;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B正确;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含量升高,细胞分裂素含量降低,C错误;冬天植物细胞内结合水含量升高,抗逆性增强,D正确。
    28.答案:AB
    解析:A、西瓜、草莓使用高浓度膨大剂,能达到加快长势的目的,但是并不能提升口感,A错误; B、脱酸促进果实衰老脱落,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B错误;C、乙烯利能释放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功能,C正确;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所以茎尖、根尖等细胞分裂旺盛的部位含量较多,D正确。故选AB。
    29.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光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植物能够对光产生反应,表明植物可以感知光信号,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就是其中的一种,A正确;比较短日照植物②与③组可以看出,相同光照时长②组开花,③组不开花,表明控制短日照植物开花的不是日照长度,因为③组黑暗处理中有一段闪光处理,使长时间的黑暗变为两段短时间的黑暗,再与①②组的结果比较,说明连续处于黑暗的时长可能才是控制短日照植物开花的原因,B、C正确;根据已有的事实推断,短日照植物的开花与连续夜长长于临界暗期有关,则长日照植物的开花可能与连续夜长短于临界暗期有关,⑥组的长夜长被闪光中断成为不连续短夜长,可推测长日照植物可能开花,D错误。
    30.答案:ABC
    解析:光为望天树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同时光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信号,可以调控望天树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等重要生长发育过程,A正确;温度可以通过影响望天树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和叶的衰老、脱落等生命过程,从而参与调节其生长发育,B正确;重力通过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来调节望天树根的生长方向,C正确;环境因素可影响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但不改变激素的作用,D错误。
    31.答案:(1) ①. 根的向地性 ②. 极性运输
    (2)d、b (3)不能
    (4) ①. z>c
    ②. 去除顶芽
    (5)光敏色素
    解析:(1)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浓度低,向地性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了该激素的作用特点是具有两重性。该激素在幼嫩组织中从合成部位到作用部位的运输属于非极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由图甲分析可知,NP两个点,随若生长素浓度的增加,生长1cm所需时间变长,这说明生长素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而MQ两个点,随若生长素的浓度增加,生长lcm所需时间变短,说明生长素对其生长且有促进作用,同时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度大于茎,则NP两个点的曲线代表根的生长曲线,MQ两个的曲线代表茎的生长曲线,故图甲中的M、 N、P和Q点分别最可能对应图乙中的a、c、 d、b。
    (3)植物生长素似物可以刺激子房产生无子果实,在蚕豆植物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可以获得无子果实,而种蚕豆的目的是收获种子,因此上述操作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
    (4)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从而表现为顶端优势,所以,产生顶端优势的植物侧芽生长素浓度z>c(或C点右侧浓度)起抑制作用。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和摘心能使侧芽生长素降低,解除顶端优势。
    (5)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一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烟草种子萌发过程能感受光信号,因为该植物具有光敏色素,可以吸收红光和远红光
    32.答案:(1)脱落酸
    (2)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
    (3)去除顶芽;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4)正反馈;
    (5)信息分子;分生组织
    解析:(1)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的目的是稀释脱落酸的浓度,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
    (2)由图可知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三者均可促进果实生长;在种子发芽的调节中,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种子萌发,而脱落酸可以抑制种子萌发,故二者之间的作用相反,表现为相互拮抗。
    (3)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生长素运往侧芽,使侧芽部位生长素积累,抑制侧芽生长,使顶芽生长快于侧芽的现象,由图可知,细胞分裂素对顶端优势为抑制作用,故若要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去除顶芽或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4)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其方向与控制信息一致,可以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由题中信息可知,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33.答案:(1)能量和物质;信号
    (2)抑制植物ABA的合成
    (3)①光照和黑暗、野生型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植株、ABA的有无和浓度;②黑暗;③在光照条件下,野生型植株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均大于光受体缺失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或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野生型植株在光照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都大于黑暗条件下)
    (4)在光照条件下,光敏色素蛋白感受光信号转变成有活性的Pfr形式,Pfr降低了水稻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或降低了ABA的浓度),而突变体中缺乏功能性光敏色素蛋白,所以对ABA更为敏感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变量分析与实验结果分析。光作为能源驱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既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也为其他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和物质。近年来研究发现,光还作为光信号在植物体中被光敏色素(一种蛋白)捕捉,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2)科研人员测定了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ABA的含量,根据题图可知,光受体缺失突变体ABA含量相对值明显高于野生型,推测光可能抑制植物ABA的合成。
    (3)①分析曲线,可以得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光照和黑暗、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ABA的有无和浓度。②对比曲线中的野生型黑暗条件和野生型光照条件两条曲线的变化幅度,可推知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对ABA处理更为敏感。③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光信号减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其依据是在光照条件下,野生型植株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大于光受体缺失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或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野生型植株在光照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都大于黑暗条件)。
    (4)据研究表明,光敏色素蛋白有两种形式——无活性的Pr形式和有活性的Pfr形式。黑暗条件下以Pr形式存在,光照会促进Pr转化为Pfr。结合实验结果推测,光照条件下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对ABA的作用更敏感的机理见答案。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