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B卷)解析版
展开重庆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B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40℃ 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550g
C.电饭锅加热时的电流约0.02A D.1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2V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质量及其特性;电流的大小;电压和电压的单位换算
【解析】【解答】A.人体的正常体温非常稳定,约36.5~37℃,A不符合题意;
B.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mL=550cm3,质量约为m=ρ水V=1.0g/cm3×550cm3=550g
B符合题意;
C.电饭锅加热时的功率约为800W,所以电流约为I=PU=800W220V≈3.6A
C不符合题意;
D.1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2.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筷子折断
B. 小孔成像
C. 亭子倒影
D. 绿树成荫
【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发生折射,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所以筷子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A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亭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绿树成荫,影子的形成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现象。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量中华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露是冰熔化形成的
B.“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D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凝固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4.“珍爱生命,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湿抹布擦拭台灯和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
B.使用试电笔时,手指可以跟笔尖金属体接触
C.手机充电结束,把充电器从插座上及时拔下
D.将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插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答案】C
【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A.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是导体,并且具有流动性,一旦与火线相连,人就会发生触电事故,不能用湿抹布擦有金属外壳用电器,A不符合题意;
B.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手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B不符合题意;
C.充电器长时间插在插座上会发热,易引起火灾,手机充电结束,把充电器从插座上及时拔下,C符合题意;
D.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这样当金属外壳漏电时,不能将电及时导向大地,易引发触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使用的用电器,及时断开电源;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金属笔尾;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
5.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我国健儿比赛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运动员腾空后其惯性消失了
B.图乙,运动员的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图丙,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力是平衡的
D.图丁,运动员用冰球杆击球时,冰球杆是费力杠杆
【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运动员腾空后,其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惯性不会消失,A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使接触面变粗糙从而增大摩擦,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下落过程中,重力大于空气阻力,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用冰球杆击球时,冰球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球杆是一个费力杠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惯性是物体是属性,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增大,滑动摩擦力增大;使用杠杆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6.宾馆房间有门铃系统,当房客闭合开关S1,“请勿打扰”灯泡L发光,来访者即便闭合门铃开关S2,门铃R也不发声;只有在S1断开,S2闭合时,门铃才发出“叮咚”声。R的电阻远大于L的电阻。图中设计的电路图,跟该门铃系统功能吻合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A.当房客闭合开关S1,只有“请勿打扰”灯泡L连入电路中,灯泡L发光;来访者闭合门铃开关S2,门铃R短路,R不发声;只有在S1断开,S2闭合时,灯与门铃串联,因R的电阻远大于L的电阻,故电源电压基本加在R的两端,门铃才发出“叮咚”声(灯的电压很小,故灯不发光),A符合题意;
B.当房客闭合开关S1,门铃R 连入电路中,门铃发出“叮咚”声,L不发光,B不符合题意;
C.当房客闭合开关S1,门铃R 连入电路中,门铃发出“叮咚”声,L不发光,C不符合题意;
D.当房客闭合开关S1,“请勿打扰”灯泡L发光,来访者闭合门铃开关S2,门铃R与灯并联,灯发光,门铃发出“叮咚”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用电器串联时,互相影响;导线和用电器并联时,用电器短路。
7.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为阻值不变的灯泡。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L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该电路为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的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该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灯泡L的阻值不变,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电路的总阻值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由P=UI可知,灯泡L的实际功率变大,故灯泡L变亮,因电源电压不变,故电路的总功率变大。因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故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减小,分压减小,电流大,电路的总电功率变大。
8.有A、B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A的高为5cm、底面积为20cm2,B的高为8cm、底面积为50cm2.若将它们按图甲、乙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A对桌面的压强为p1=1.0×103Pa,B对桌面的压强为p2;若按图丙的方式放置时,B对A的压强为p3=6.0×103Pa,A对桌面的压强变为p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的重力为20N B.B的密度为3.0g/cm3
C.p3:p2=2:5 D.p4=1.6×104Pa
【答案】B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A.A的重力为GA=FA=p1SA=1.0×103Pa×20×10-4m2=2N
A不符合题意;
B.B的重力为GB=FB=p3SB=6.0×103Pa×20×10-4m2=12N
B的密度为ρB=mBVB=GBgSBhB=12N10N/kg×50×10−4m2×0.08m=3×103kg/m3=3g/cm3
B符合题意;
C.B对桌面的压强为p2=FBSB=12N50×10−4m2=2.4×103Pa
p3与p2的比为p3p2=6×103Pa2.4×103Pa=52=5∶2
C不符合题意;
D.A对桌面的压强变为p4=GA+GBSA=2N+12N20×10−4m2=7×103Pa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计算压力;根据物体的重力计算质量,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计算密度;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的乘积计算压强大小。
二、填空题
9.李白的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他是根据 判断声音是竹笛发出的。
【答案】振动;音色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色
【解析】【解答】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诗人听出这是笛声,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10.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13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面下落的情景。在此过程中返回舱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在返回舱里的航天员王亚平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减小;运动
【知识点】势能大小的比较;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我国神舟13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面下落的情景。在此过程中返回舱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
坐在返回舱里的航天员王亚平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是变化的,故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在返回舱里的航天员王亚平是运动的。
【分析】质量一定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相当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11.小铭周末在家做家务,他在水壶中装入质量2kg、温度18℃的水后,放在燃气灶上加热,利用 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直至将水加热到68℃,这个过程水吸收的热量为 J。[比热容c水=4.2×103J/(kg·℃)]
【答案】热传递;4.2×105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利用燃气灶对水进行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
由Q=cmΔt可得,水吸收的热量为Q=cmΔt=4.2×103J/(kg·℃)×2kg×(68℃-18℃)=4.2×105J
【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间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根据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的乘积,计算热量。
12.如图所示,是工人用滑轮组提升货物的情景。当他用大小为200N的拉力拉动轻绳,可匀速提升重为360N的货物A。则动滑轮重为 N,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忽略一切摩擦力)
【答案】40;90%
【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滑轮组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n=2根据滑轮组绳子端拉力的公式F=1n(G物+G动)
可得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2F-G物=2×200N-360N=40N
根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公式η=W有W总=W有W有+W额=G物hG物h+G动h=G物G物+G动×100%
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G物G物+G动×100%=360N400N×100%=90%
【分析】根据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重力,结合绳子股数计算拉力;根据物体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3.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电流表量程为0~0.6A,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其I—U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 W。当所有开关都闭合,滑片P位于变阻器R2的最右端时,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电路的总功率为P1;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为0.2A,R1两端的电压为U1′;只闭合开关S2,在保证电路元件都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片P,当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时,变阻器R2的功率为P2.,已知U1∶U1′=5∶4,P1∶P2=4∶1,则R2的最大阻值是 Ω。
【答案】0.625;20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由乙图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时,电流为0.25A,所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P额=U额I额=2.5V×0.25A=0.625W
所有开关都闭合,R1与R2并联,小灯泡被短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滑片P位于变阻器R2的最右端,此时R2接入阻值最大。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为U1,即U=U1①
电路的总功率为P1=U2R1+U2R2大②
只闭合S1,R1与灯泡L串联,电流表示数为0.2A,由乙图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L=1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得,电源电压为U=U1′+UL=I′R1+1V③
又已知U1:U1′=5∶4④
由①③④可得U=U1=5V
R1的电阻为R1=U1'I′=U−ULI′=5V−1V0.2A=20Ω
只闭合开关S2,在保证电路元件都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片P,电路中最大电流为0.25A,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UI大=5V0.25A=20Ω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RL=U额I额=2.5V0.25A=10Ω
R2此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2=R总-RL=20Ω-10Ω=10Ω
变阻器R2的功率P2,为P2=I大2R2=(0.25A)2×10Ω=0.625W
由于P1∶P2=4∶1
所以电功率P1为P1=4×0.625W=2.5W
将U=5V、R1=20Ω、P1=2.5W带入②式得2.5W=(5V)220Ω+(5V)2R2大
解得R2大=20Ω。
【分析】根据电压和电流的乘积计算电功率;利用并联电路电压和电阻计算电功率,再计算总功率;利用电压和电阻的比值计算电阻;结合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部分电阻;根据电流和电阻计算电功率大小。
14.小丽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两支 的蜡烛进行实验,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她应该在 (选填“蜡烛”或“像”)的一侧进行观察,实验中,她发现蜡烛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答案】相同;蜡烛;虚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为了能够通过等效替代法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应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因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故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她应该在蜡烛的一侧进行观察。
光屏上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蜡烛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相同的蜡烛可以探究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在像的位置放置光屏,可以判断像的虚实。
三、作图题
15.如图,请在答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解答】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下图所示:
【分析】光线经过凸透镜的焦点时,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16.如图,S闭合后,螺线管的磁感线分布如带箭头的虚线所示。请在答图中虚线框内标出电源的“+”或“-”极。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安培定则
【解析】【解答】由螺线管的磁感线分布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图中螺线管前方的电流方向是向下的,因此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电源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分析】磁体的磁场从北极出回到南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四、实验题
17.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组装器材时,酒精灯应 (选填“点燃”或“熄灭”)以确定试管的位置;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中液面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低于100℃,可能原因是实验室里的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点燃;95;低于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组装器材时,酒精灯应点燃以确定试管的位置。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中液面如图乙所示,其分度值为1℃,示数为95℃。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气压减小,沸点降低,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低于100℃,可能原因是实验室里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分析】利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点燃调节高度;根据温度计液柱位置, 测量温度;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关。
18.学习化学后,小明对老师配置的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很感兴趣,于是找来天平、烧杯和量筒进行测量。
(1)将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然后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硫酸铜溶液,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150.4g,再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如图甲),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 处相平,量筒中液体体积V= mL;
(3)再次将天平调平衡,测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如图乙),m2= g;
(4)根据ρ= 计算硫酸铜溶液的密度(用m1、m2和V表示)。
(5)若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量筒时,有部分溶液溅到了量筒的侧壁上,会导致所测溶液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水平;“0”刻度线;左
(2)低;40
(3)102.8
(4)m1−m2V
(5)偏大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天平在使用前,应先进行调零,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此时天平左端轻,右端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平衡。
(2)为了使读数准确,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由图甲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故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40mL。
(3)由图乙可知,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100g+2.8g=102.8g
(4)由实验步骤可知,倒入量筒中的溶液的质量为m=m1-m2
量筒中的溶液体积为V,故由ρ=mV可得,溶液的密度为ρ=mV=m1−m2V
(5)若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量筒时,有部分溶液溅到了量筒的侧壁上,则会导致量筒中的溶液体积测量值偏小,故由ρ=mV可知,会导致所测溶液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分析】 (1)使用天平时先放平,游码归零,平衡螺母左偏右调;
(2)根据量筒中液面的凹处,测量体积;
(3) 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
(4)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
(5)测量体积偏小时,计算的密度偏大。
19.小亮和同学们分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稳压电源(电压恒为4.5V)、开关、电流表2只、电压表2只、规格为“20Ω 2A”的滑动变阻器、电阻箱(阻值可调节)、导线若干
(1)小亮他们用图甲的器材先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助小亮将答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左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且导线不能交叉);
(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 状态。连接好电路后,小亮他们进行了五次实验测得了下表中的数据。其中第4次实验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A,由表可知实验中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1.6
1.8
2.0
2.4
2.8
电流I/A
0.16
0.18
0.20
0.28
完成第4次实验后,需要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才能得到第5次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初步得出结论: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
(3)小亮他们继续用该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们多次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保持电压表示数为2.5V,记录下每次电流表的示数。为完成该实验,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不能超过 Ω;
(4)另一组的同学也按图甲连好完整的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请你写出一种用所给器材检测故障位置的方法: 。
【答案】(1)
(2)断开;0.24;10;减小;正
(3)25
(4)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存在断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之外的部分断路。所以可以用导线(或另一只电流表)分别替换其他导线、元件(电源和电阻箱除外),来排除电路故障,用导线(或另一只电流表)替换其他导线、元件,电路正常,则说明被替换部分断路。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除电压表外,其余元件都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在电阻R两端。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接入电路,由于“要求滑片P向左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说明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小,靠近下面的接线柱,故滑动变阻器连接左下接线柱,作图如下
(2)为了保护电流,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
乙图中,电流表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所以乙图电流表读数为0.24A,第4次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4V,所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UI=2.4V0.24A=10Ω
要完成第5次实验,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根据串联正比分压可知,滑动变阻器分到的电压减小,接入电阻减小,故滑片应向左移动,适当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接入阻值。
分析表中数据,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也增大,且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总是等于10Ω,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得出的结论是: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用该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当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于控制电压表示数为2.5V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滑=U-UR=4.5V-2V
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比是个定值,当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时,电阻箱接入阻值也达到最大,所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R=URR滑大U滑=2.5V×20Ω2V=25Ω
所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不能超过25Ω。
(4)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存在断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之外的部分断路。所以可以用导线(或另一只电流表)分别替换其他导线、元件(电源和电阻箱除外),来排除电路故障,用导线(或另一只电流表)替换其他导线、元件,电路正常,则说明被替换部分断路。
【分析】 (1)探究电流和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电流表的接线柱正入负出;
(2)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指针位置,测量电流;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计算电阻;若增大定值电阻的电压,减小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3) 根据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的分压,计算滑动变阻器的分压,结合分压比和电阻比计算电阻大小;
(4)在串联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无示数,电压表测量的位置以外发生断路。
五、计算题
20.某品牌国产电动汽车匀速通过长约1800m的朝天门长江大桥用时120s,整个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恒为9.0×103W。求:
(1)整个过程中汽车行驶的速度;
(2)整个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答案】(1)解:根据题意可知,汽车匀速行驶的路程s=1800m,所用时间t=120s,整个过程中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st=1800m120s=15m/s
答:整个过程中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5m/s。
(2)解:根据题意可知,汽车匀速通过朝天门长江大桥的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恒为P=9.0×103W,所用时间t=120s,则整个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W=Pt=9.0×103W×120s=1.08×106J
答:整个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1.08×106J。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
(2)根据功率和时间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21.如图所示,是小钧为宠物小屋设计的既可发热供暖、也可照明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为电热丝,白炽灯泡L标有“12V 18W”字样(R1和L电阻均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40Ω。当只闭合开关S和S2,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灯泡正常发光。当所有开关都闭合,P位于最右端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2.1A。求:
(1)电源电压;
(2)当只闭合开关S和S2,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通过灯泡的电流;
(3)当只闭合开关S和S1,移动滑片P,电热丝R1工作1min产生的最大热量。
【答案】(1)解:当只闭合开关S和S2,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只有灯泡的简单电路,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12V,电源电压是12V。
答:电源电压是12V;
(2)解:灯泡的电阻RL=UL2PL=(12V)218W=8Ω
当只闭合开关S和S2,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变阻器和灯泡串联,通过灯泡的电流I=UR大+RL=12V40Ω+8Ω=0.25A
答:当只闭合开关S和S2,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25A;
(3)解:当所有开关都闭合,P位于最右端时,灯泡和电阻R1并联,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IL=URL=12V8Ω=1.5A
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I总-IL=2.1A-1.5A=0.6A
电阻R1的阻值R1=UI1=12V0.6A=20Ω
当只闭合开关S和S1,电阻R1和变阻器R串联,电热丝R1产生的热量Q=I2Rt=(UR+R1)2Rt=U2(R+R1)2Rt=U2(R−R1)2R+4R1t
当R=R1=20Ω
电阻丝R1在1min产生的热量最大,电热丝R1工作1min产生的最大热量Q大=U24R1t=(12V)24×20Ω×60s=108J
答:当只闭合开关S和S1,移动滑片P,电热丝R1工作1min产生的最大热量是108J。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焦耳定律的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用电器的电压,判断电源电压;
(2)根据电压和电功率,可以计算用电器的电阻;利用电压和电阻的比值, 计算电流;
(3)利用电压和电阻的比值, 计算电流;根据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利用电流、电阻和时间,计算消耗的电能,产生的热量。
22.为进行浮力相关实验,小涛将力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底面积为40cm2的实心均匀圆柱体A通过轻质细线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测量细线拉力的大小。重3N底面积100cm2的薄壁柱形溢水杯B放在水平升降台上,装有23cm深的水,如图甲所示。从某时刻开始让升降台上升使A逐渐浸入水中,力传感器所测力的大小与升降台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升降台上升高度为8cm时,水对A下表面的压强为500Pa。不计细线的伸缩,A始终保持竖直,且不吸水。完成下列问题:
(1)求A的质量;
(2)求图乙中F1的大小;
(3)当A浸没入水中后剪断细线,升降台和A都静止时,求溢水杯对升降台的压强。
【答案】(1)解:当升降台上升的高度小于5cm时,A对绳子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由图乙可知,绳子的拉力F拉=12N,所以物体的重力为GA=F拉=12N
物体A的质量为m=Gg=12N10N/kg=1.2kg
答:A的质量为1.2kg;
(2)解:当升降台上升8cm时,水对A下表面的压强为500Pa,由p=ρgh可知,此时物体A浸在水中的深度为h=pρ水g=500Pa1.0×103kg/m3×10N/kg=0.05m
A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SAh=40×10−4m2×0.05m=2×10-4m3
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10-4m3=2N
升降台上升高度为8cm时,A物体受到的浮力为2N,所以绳子的拉力位F1=G-F浮=12N-2N=10N
答:图乙中F1的大小10N;
(3)解:当升降台上升5cm时,乙图像第一次出现拐点,说明物体开始浸入水中;当升降台上升8cm时,乙图像第二次出现拐点,说明溢水杯中的水溢满,物体开始浸入水中;在从5cm上升到8cm的过程中,升降台上升了3cm,A浸入水中5cm,说明液面上升了2cm至溢水口,容器中水的深度为H=23cm+2cm=25cm
此时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为V浸=V排=2×10-4m3
当升降台从8cm上升至18cm的过程中,水溢出,升降台上升的距离等于物体浸入的深度,为h2=18cm-8cm=10cm
该过程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2=SA×h2=40cm2×10cm=400cm3
容器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剩=V-V排2=S容h0-V排2=100cm2×23cm-400cm3=1900cm3
当升降台上升到18cm后,绳子的拉力不再变化,说明物体浸没不再排开液体,容器中最终剩余液体的体积为1900cm3,剩余水的重力为G剩水=ρ水gV剩=1.0×103kg/m3×10N/kg×1900×10-6m3=19N
剪断细线后,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溢水杯对升降台的压力为F=G剩水+G容+GA=19N+3N+12N=34N
溢水杯对升降台的压强为p=FS容=34N100×10−4m2=3400Pa
答:当A浸没入水中后剪断细线,升降台和A都静止时,溢水杯对升降台的压强为3400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1)根据重力计算物体的质量;
(2)根据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计算深度;根据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计算浮力;
(3)根据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计算浮力;利用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计算压强。
202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真题B卷: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真题B卷,共21页。
202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真题B卷附答案解析(高清版):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真题B卷附答案解析(高清版),共21页。
【中考真题】202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真题】202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附答案),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