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展开(2022·潍坊模拟)某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菜农利用地膜覆盖、小拱棚育苗等简易设施种植的韭菜就闻名省内外。进入90年代,县委、县政府推进生产基地规模化,实现由零星种植向规模发展转变,设施结构也向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高档次转变,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但设施大棚的建设,使得大棚内环境因子与周围露地截然不同,引发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降低了大棚的生产效益。据此完成1~3题。
1.该县设施农业起步阶段,菜农利用简易设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规模,提高产量 B.提高品质,增加销量
C.提前上市,增加收益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2.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劳动力 D.政策
3.与露地相比,大棚内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影响小 B.日照时间长
C.土壤湿度小 D.地下水位高
解析:1.C 2.D 3.A 第1题,菜农在农业起步阶段,利用简易设施即地膜覆盖、小拱棚育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地温,使幼苗能提前生长发育,从而使韭菜能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增加收益。选C。第2题,通过材料中的信息“进入90年代,县委、县政府推进生产基地规模化……”,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为D项。第3题,大棚内土壤的日照时间和地下水位与露地相同,所以B、D错。棚内土壤的湿度比露天土壤湿度要大,C错。和露地相比,造成大棚内土壤盐渍化较严重的原因是棚内没有降水,没有雨水的淋盐作用,导致盐分在地表聚集。选A。
西班牙东南部埃尔埃希多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曾是该国经济落后地区。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当地农民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大力发展温室农业。同时创新改良沙石地土壤结构,使土壤剖面呈现出了下层黏土、中间层有机肥、表层沙土的“三明治”结构新土壤。现在,这里已成为欧洲一些国家冬春季蔬菜瓜果的主要生产地,有欧洲“菜篮子”之称。下图为埃尔埃希多位置图。据此完成4~6题。
4.与改良前的沙石地相比,改良后的“三明治”结构新土壤的显著优点是( )
A.储存热量多 B.保水保肥强
C.透水通气好 D.土壤温差小
5.埃尔埃希多地区成为欧洲一些国家冬春季蔬菜瓜果的主要生产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热量较高 B.位置沿海,海运发达
C.降水较多,灌溉便利 D.气温较低,病虫害少
6.西班牙埃尔埃希多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措施是( )
A.教育扶贫 B.生态扶贫
C.社会扶贫 D.产业扶贫
解析:4.B 5.A 6.D 第4题,由材料可知,改良后的土壤呈现“三明治”结构,上层沙土通水透气性好,可迅速接纳水肥;中间层有机肥,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渗水能力,减少养分流失,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托肥,可避免养分、水分下渗,因此,改良后的土壤的显著优点是保水保肥强,B正确。第5题,埃尔埃希多地区位于欧洲的南端,纬度较低,热量丰富,冬春气温高,利于蔬菜生长,A正确。第6题,由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地农民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温室农业,所以该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措施为产业扶贫,D正确。
(2022·龙岩一模)气耕法(如图),指在有空调设施的温室内种植植物,植物根部暴露在空气中,每隔5分钟自动喷洒含营养物质和肥料的水,不喷农药的耕种技术。据此完成7~8题。
7.与传统的土耕法相比,气耕法种植可以( )
①节省土地资源 ②增加植物营养 ③循环利用水源 ④减少能源消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适合大规模推广气耕法的国家是( )
A.朝鲜 B.巴西
C.越南 D.新加坡
解析:7.A 8.D 第7题,根据材料以及图示信息可知,气耕法单位面积内种植植物数量高于传统的土耕法,①正确;“每隔5分钟自动喷洒含营养物质和肥料的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循环利用,③正确;与传统土耕法相比,植物营养没有发生变化,并且增加了能源的消耗,②④错误。所以选A。第8题,气耕法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较高,适合在土地面积较小,经济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推广,D正确。
(2022·漳州一模)芍药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喜光照、耐旱,植株在一年当中随着气候节律的变化而产生阶段性发育变化,主要表现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的交替变化。休眠期的春化阶段要求气温在0 ℃以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方可萌动生长。“北种南移”的芍药在杭州园林栽种时出现块根腐烂和开花逐年变差现象。据此完成9~11题。
9.芍药“北种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芍药生长需水少 B.南方花卉种类少
C.芍药观赏价值高 D.南方育种水平高
10.芍药在杭州园林栽种时出现生长不良,是因为( )
A.夏季高温造成块根腐烂
B.伏旱天气降低开花质量
C.冬季温暖植株休眠缩短
D.光照不足花期时间缩短
11.要克服芍药“北种南移”的栽种困境,可以( )
A.向南扩大种植范围 B.推广销售鲜切花蕾
C.采用棚内盆栽模式 D.培育低需冷量品种
解析:9.C 10.C 11.D 第9题,由材料可知,芍药“北种南移”是在杭州园林中栽种,芍药为多年生草本花卉,芍药的大花、单花、阔叶的特性,在江南地区园林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故选C。第10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芍药休眠期的春化阶段要求气温在0 ℃以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而杭州纬度较低,温度较高,冬季较短,冬季温暖植株休眠期缩短,导致栽种时出现块根腐烂和开花逐年变差现象。第11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克服困境可以培育低需冷量品种,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玉蔗是广西贵港市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其“色如白玉、皮薄肉脆”,主要被直接食用。贵港市年降水量大于2 000毫米,气象灾害多发,蔗农将白玉蔗蔗苗种在垄上,垄间挖有深沟,每8棵白玉蔗蔗苗种于一土穴,蔗苗长高到1米左右,就开始从下至上用老甘蔗叶将甘蔗包裹后绑成一捆,再用长木棍连搭成一排(如图所示),每隔20天左右就又要束扎包叶一次。白玉蔗从成熟期的11月份直至次年3月份,收获期长达5个多月,要远长于一般的黑皮、青皮甘蔗,而且可根据市场需求随砍随销。
(1)分析用蔗叶包裹对白玉蔗形成“色如白玉”特点的影响。
(2)蔗农将白玉蔗多根捆扎、连搭成排,并种在垄上,说明该种植方式的主要目的。
(3)分析白玉蔗销售期较长的原因。
答案:(1)用蔗叶包裹甘蔗,阻止光照照射甘蔗表皮,防止表皮变黑;有利于减少蚊虫叮咬等造成的损害,提高外观质量。 (2)当地多台风,该种植方式起到加固甘蔗的作用,有利于白玉蔗抗倒伏;当地降水丰富,易积水,白玉蔗种在垄上,垄间的沟可排水,有效避免白玉蔗烂根现象发生。 (3)白玉蔗主要被直接食用,短时间内销量有限,需求期长;白玉蔗采用蔗叶包裹并存留在田间,可避免冻害,且水分损耗少,保鲜期长。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葡萄耐旱、怕涝、抗寒。集安市鸭绿江河谷地区的山葡萄,是酿制冰葡萄酒的优质原料,山葡萄对生长地的气候要求严苛,冬季绝对低温不低于-30 ℃,成熟后需要合适的湿度,以保障其持续的自然脱水风干,而不至于霉烂或过度干硬。当地冰葡萄酒是一种使用自然冰冻后的山葡萄酿造的高档甜葡萄酒,风格独特,品质上乘。每年9月中下旬山葡萄成熟后并不马上采摘,延期到12月份甚至1月份采摘,此时葡萄粒外表在自然温度下结冰,内部仍保留高浓缩的葡萄汁。2020年,集安市鸭绿江河谷地区山葡萄栽培面积发展到2万亩。如图为集安市地理位置图。
(1)集安市的山葡萄一般沿着鸭绿江河谷西侧谷坡层层种植在横坡垄上。分析在西侧谷坡的横坡垄上种植山葡萄的有利条件。
(2)说明鸭绿江对提高河谷冰葡萄质量的特殊作用。
(3)2020年12月8日,集安市鸭绿江河谷冰葡萄酒节盛大开幕。如果你是主办方,列举在冰葡萄酒节期间可以提供的活动项目。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河谷地形对山葡萄种植的影响,可以结合山葡萄的生长习性分析,山葡萄耐旱、怕涝、抗寒。第(2)题,在河谷西侧沿鸭绿江边谷地种植葡萄,鸭绿江可以改善葡萄种植区小气候,山葡萄生长时间可以延长,有利于糖分积累,提高葡萄质量;江水蒸发保证冰葡萄脱水风干时期的合适湿度,确保冰葡萄颗粒水分达到酿酒要求。第(3)题,可以提供的活动项目有参观冰葡萄园田园风光,体验采摘冰葡萄农家乐趣,观摩冰葡萄酒的酿酒过程,品尝、售卖冰葡萄酒,享受当地的美食,欣赏冰雪风光,享受冰雪运动等。
答案:(1)河谷西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满足山葡萄越冬的热量需求;位于谷坡上,利于排水;横坡垄种植,利于保持水土;垄上土质疏松,利于山葡萄根系生长。 (2)改善种植区小气候,山葡萄生长时间延长,有利于糖分积累;通过江水蒸发,保证冰葡萄脱水风干时期的合适湿度,确保冰葡萄颗粒水分达到酿酒要求。 (3)参观冰葡萄园,体验采摘乐趣,观摩酿酒过程,展销冰葡萄酒,欣赏冰雪风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9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9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9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9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章产业区位因素课时跟踪练26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章产业区位因素课时跟踪练26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蔬菜,水果深加工业发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