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3 桥当堂检测题
展开1.照样子填空。
(1)桑﹣ 嗓(嗓子)搡( 推搡 )
秋﹣ ( ) ( )
包﹣ ( ) ( )
(2)瞪(瞪眼)→(蹬)(蹬腿)
馋( )→( )( )
哑 ( )→( )( )
2.书法展台(我能把下面的词语工工整整地写在横线上)。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拥:A.抱 B.围着 C.挤着走 D.拥护
(1)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2)木桥前站着的是全村人拥戴的老汉。
(3)那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4)一群青年拥着一位老师傅走出来。
4.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
拥戴 沙哑 放肆
(2)反义词。
拥戴 惊慌 放肆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嗓音低沉,不圆润。
(2)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3)来势迅猛,不可阻挡。
(4)形容走路不稳。
6.根据意思,选词填空。
咆哮 狞笑 拥戴 势不可当 呻吟 祭奠
(1)拥护推戴。
(2)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3)凶恶地笑。
(4)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
(5)来势迅猛,不可阻挡。
(6)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二.选择题(共5小题)
7.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读音只有一处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似sì 乎 直奔bèn 冲chōng垮 折zhé断
B.咆pá哮 放肆sì 吞没mò 搀chān扶
C.乱哄哄hōng 窜cuàn上来 呻吟yin 祭奠diàn
D.狞níng笑 跌跌diē撞撞 逼bī近 揪jiū出来
8.下列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黎明→黄昏 惊慌→镇静
B.沙哑→清脆 放肆→拘束
C.势不可当→势如破竹 跌跌撞撞→稳稳当当
D.咆哮→沉默 乱哄哄→静悄悄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驻青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10.“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老汉看见人群这样乱,很不高兴,冷酷得像座山。
B.老汉个头高,像座山立在人们面前。
C.面对乱哄哄的人群,老汉冷静、威严,他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11.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被统称为世界四大长河。
B.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C.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2.按要求写句子。
(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2)死亡在洪水中逼近。(改为拟人句)
(3)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改为陈述句)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3.课内阅读我最棒。
ㅤㅤ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ㅤㅤ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请用“ ”画出文段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2)请用“ ”画出一处表示当时情况危急的句子。
(3)文中所描写的“桥”是指 。
A.木桥和小伙子
B.小伙子和老汉
C.老汉和大家
D.木桥和老汉
(4)课文中的句段大多非常简短,作者这样写意在 。(多选)
A.渲染紧张气氛
B.增强故事悲壮色彩
C.使语言精练
D.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5)你在读到结局前想到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关系吗?课文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妙处?
14.延伸阅读。
烛心
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咚咚咚,小微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他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ㅤㅤ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视……
(1)本文第四自然段是 描写,体现了小微 的性格特点。第六自然段有 描写和 描写,体现了小男孩和他妈妈 的形象。
(2)小薇的心理变化过程是 。
A.猜疑、反感、拒绝、惊讶、愧疚
B.反感、拒绝、猜疑、惊讶、愧疚
C.猜疑、反感、拒绝、愧疚、惊讶
(3)本文所设置的悬念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4)根据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展开想象,续写小薇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如何接待了小男孩,想象要合情合理。
五.汉字书写(共1小题)
15.观察下面生字的结构,并认真书写。
13 《桥》(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6小题)
1.【解答】故答案为:
(1)揪 就出来 啾 啾啾
抱 拥抱 饱 吃饱
(2)眼馋 搀 搀扶
哑巴 娅 娅娅
2.【解答】故答案为:
增援 狼狈 诡计 撤退
幽静 魅力 巍峨 和谐
3.【解答】(1)你拥我挤:形容人群拥挤。“拥”挤着走。
(2)拥戴:拥护推戴。“拥”拥护。
(3)拥抱:为表示亲爱而相抱。“拥”抱。
(4)拥着:围着。“拥”围着。
故答案为:
(1)C;
(2)D;
(3)A;
(4)B。
4.【解答】(1)拥戴:是推举拥护;拥护爱戴。近义词是“爱戴”。
沙哑:指(嗓子)发音困难,声音低沉而不圆润。近义词是“嘶哑”。
放肆:指(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近义词是“放任”。
(2)拥戴:指推举拥护;拥护爱戴。反义词是“反对”。
惊慌:指害怕慌张。反义词是“沉着”。
放肆:指(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反义词是“规矩”。
故答案为:
(1)爱戴 嘶哑 放任;
(2)反对 沉着 规矩。
5.【解答】故答案为:
(1)沙哑;
(2)呻吟;
(3)势不可挡;
(4)跌跌撞撞。
6.【解答】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
狞笑:凶恶地笑。
拥戴:拥护推戴。
势不可当:来势迅猛,不可阻挡。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1)故根据词义选择“拥戴”。
(2)故根据词义选择“祭奠”。
(3)故根据词义选择“狞笑”。
(4)故根据词义选择“咆哮”。
(5)故根据词义选择“势不可当”。
(6)故根据词义选择“呻吟”。
故答案为:
(1)拥戴;
(2)祭奠;
(3)狞笑;
(4)咆哮;
(5)势不可当;
(6)呻吟。
二.选择题(共5小题)
7.【解答】A、B、D正确。
C.有误,“呻吟”的“吟”应读“yín”。
故选:C。
8.【解答】A、B、D项都是反义词。
C项不是。势不可挡:指来势迅迅猛,不可不可抵挡抵。势如破竹:形容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这两个词意思相近,不是反义词。
故选:C。
9.【解答】A项语序不当,应将“开展、筹备、策划”改为“策划、筹备、开展”;
B项缺少宾语,应在“货运”后加“的需求”;
D项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增长”改为“拓宽”。
C项正确。
故选:C。
10.【解答】这句话选自课文《桥》。这句话把老汉比作山,这座山是村民们获得活下去的希望的一座“靠山”。这句话不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村民的乱哄哄和老汉的沉着冷静相对比,更加体现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故选:C。
11.【解答】A、B、C正确。
D.有误,句子有疑问词但不表示疑问词语搭配意思,最后问号应为句号。
故选:D。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2.【解答】(1)改为转述句,把引号里的“我这儿”改为“他那儿”,去掉引号。
(2)改为拟人句,赋予“洪水”以人的特点即可。
(3)改为陈述句,把“还算……吗”改为“不算”,结尾用句号。
故答案为:
(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3)你不算是个党员。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3.【解答】(1)考查了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猛然间:突然,忽然。所以表示时间短。
(2)考查了找出表示情况危急的句子。从“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可知答案。
(3)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根据全文内容可知“桥”不仅指的是字面上的“桥”,也指老汉,因为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故选D。
(4)考查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简短的语言能够渲染紧张气氛,增强故事的悲壮色彩,使语言更加精炼。据此作答即可。
(5)考查了对写作技巧的理解。没有想到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关系。课文这样安排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据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猛然间;
(2)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3)D;
(4)ABC;
(5)没有。课文这样安排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14.【解答】(1)考查对人物心理描写及作用的认识。描写人物的文章一般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四方面,本文第四自然段句子“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是心理描写,体现了小微多疑、冷漠的性格特点。第六自然段句子“‘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是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体现了小男孩和他妈妈热心肠,与人为善的形象。
(2)考查文中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一般要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由短文第四自然段的句子表现了小薇以为邻居小男孩是来要蜡烛的,反映了她猜忌、反感的心理。从第五自然段小薇语言中反映了她拒绝的心理。当小男孩说给她送蜡烛时,她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对小男孩和他妈妈的做法感到惊服,也感到愧疚,所以其心理变化过程是:猜疑、反感、拒绝、顿悟、惊服、愧疚。故选A。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开头,孩子“背着手”问“阿姨,你家有蜡烛吗”,让小薇误以为他是来借东西的,准备关门时才揭露谜底,是男孩妈妈让他来给小薇送蜡烛的,可见悬念就是小男孩的问句“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谈感悟的试题,只要认真研读文章,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然后再结合现实生活,那一定能做出理想的答案。如:小薇轻轻拿过男孩手里的蜡烛,牵起男孩的手,说道:“小朋友,快进来,阿姨和你开玩笑呢。阿姨家有蜡烛。来,我们一起点蜡烛去。”男孩点点头,他小心地拉着小薇的手,点亮了蜡烛,烛光是那么亮,那么温馨。
故答案为:
(1)心理 多疑、冷漠 语言 动作 热心肠,与人为善;
(2)A;
(3)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4)小薇轻轻拿过男孩手里的蜡烛,牵起男孩的手,说道:“小朋友,快进来,阿姨和你开玩笑呢。阿姨家有蜡烛。来,我们一起点蜡烛去。”男孩点点头,他小心地拉着小薇的手,点亮了蜡烛,烛光是那么亮,那么温馨。
五.汉字书写(共1小题)
15.【解答】故答案为:
zēng yuán
láng bèi
guǐ jì
chè tuì
yōu jìng
mèi lì
wēi é
hé xié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桥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桥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查字典, 加一加,组成新字,再组词, 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判断正误, 课内阅读,阅读小说,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