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Cl-35.5 Ti-48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该成果有利于碳中和
B. 北京冬奥会颁奖礼服内添加了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和C60是同位素
C. “世界铜像之王”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属于合金,其深埋于地下生锈是发生了吸氧腐蚀
D. 北京冬奥会火炬在出火口格栅喷涂碱金属,目的是利用焰色反应让火焰可视化
2. X(结构如图所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 mol X最多能与8 mol氢发生加成反应
B. X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
C. X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 X的分子式为C24H28O5,且能发生加聚、氧化、水解等反应
3. 探究浓硫酸和SO2性质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现象预测与解释或结论存在错误的是
选项 | 仪器 | 现象预测 | 解释或结论 |
A | 试管1 | 冷却后,把液体倒入水中,溶液为蓝色 | 铜被氧化,转化为Cu2+ |
B | 试管2 | 紫红色溶液由深变浅,直至褪色 | SO2具有还原性 |
C | 试管3 | 注入稀硫酸后,出现黄色浑浊 | SO2具有氧化性 |
D | 锥形瓶 | 溶液红色变浅 | NaOH溶液完全转化为NaHSO3溶液 |
A. A B. B
C. C D. D
4. H2S、SO2、SO3、H2SO4、Na2SO3、NaHSO3、NaHSO4等是硫元素重要的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molH2S、1molSO2、1molSO3所占体积都约为22.4L
B.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氧气少量时生成SO2,氧气过量时生成SO3
C. 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故不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
D. 向NaHSO3溶液中分别滴加稀H2SO4和NaHSO4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相同
5. 在“四季如春”的中国空间站里,王亚平用过饱和X3Y2Z2M(结构为)溶液制作了一颗晶莹剔透的“冰球”,其中X、Y、Z、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M>Z>X
B.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 Y
C. X3Y2Z2M中,各原子均满足8e-稳定结构
D. X、Y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6. 二氧化碳的电还原成为化学界研究的热点。日前,天津大学与丹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联袂在二氧化碳资源利用领域取得突破,揭示了两电子二氧化碳电还原的控速步骤(下图虚线框图所示),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①法拉第效率是现代电化学的重要参数,法拉第效率=mnF/(It),其中m为生成物物质的量,n为生成一个粒子转移的电子数,F为法拉第常数,即1摩尔电子的电量,I为电流,t为时间。②实验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电还原需要严格控制电解液的pH为7左右。
A. 阴极水相电解液选择酸性更有利于生成*COOH时质子的供给与CO的脱附
B. 选择合适的催化吸附剂,有利于降低控速反应的能量壁垒和焓变
C. 若CO的法拉第效率为80%,则电机输出1mol电子时,理论生成标况下8.96LCO
D. 从经济价值和工业需求量来看,乙醇和乙烯是理想产物,忽略副反应,理论上制备等物质的量的乙醇与乙烯耗电费用为2:1
7. 室温下,某实验小组借助传感器完成了下列两个实验。
实验一:测得0.1mol·L-1NaHCO3溶液升温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1所示。
实验二:向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溶液(溶液体积变化,温度变化忽略不计),测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中25~45°C过程,溶液pH逐渐减小,说明HCO及水的电离平衡正移对pH影响大于HCO水解平衡正移对pH的影响
B. 图1中45~60°C过程,溶液pH逐渐增大,原因是升高温度使NaHCO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C. 图2中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pH较大的为a点
D. 图2中b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2c(Ca2+)+c(Na+)+c(H+)=3c(CO)+c(OH-)+c(Cl-)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8分。第8题~第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题~第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8. 碳酸钴(CoCO3)是一种红色粉末,常用作催化剂、选矿剂和家装涂料的颜料。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为CoO、Co2O3,还含有Al2O3、Zn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oCO3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 L-1计算)。
金属离子 | 开始沉淀的pH | 沉淀完全的pH |
Co2+ | 7.6 | 9.4 |
Al3+ | 3.0 | 50 |
Zn2+ | 5.4 | 8.0 |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通入SO2的目的是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此处的SO2也可以用Na2SO3代替,Na2SO3用量和钴的浸取率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较为适宜的条件为__________。
(2)除铝时,应控制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除铝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萃取”过程可表示为ZnSO4 (水层) +2HX(有机层) ZnX2(有机层) + H2SO4(水层),由有机层获取ZnSO4溶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4)用得到CoCO3等为原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和常规水热法发可以制得两种CoxNi(1-x) Fe2O4,(其中Co、Ni均为+2价),均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有较高的活性。图2是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CoxNi(1-x) Fe2O4在10° C时催化分解6%的H2O2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变化曲线。由图中信息可知: _______________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由此推测Co2+、Ni2+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__。
(5)用纯碱沉淀转化法也可以从草酸钴(CoC2O4)废料中得到CoCO3,向含有CoC2O4固体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当有Co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 =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Ksp(CoC2O4)=6.3×10-8,Ksp(CoCO3)=1.4×10-13]
9. 草酸(H2C2O4)是一种常见二元弱酸,易溶于水,常用来做还原剂、沉淀剂、媒染剂、络合剂等。某化学学习兴趣小组欲制备草酸并探究其某些化学性质,经查找资料:乙炔在45-55℃硝酸汞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经浓硝酸氧化可制得草酸。
[草酸的制备]
甲同学以电石(主要成分CaC2)、浓硝酸及少量硝酸汞为原料,利用如图装置制备草酸。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制乙炔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的目的是。_______。反应时C中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请写出C中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产品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质量分数的测定]
乙同学准确称取ag产品,配成100mL水溶液,取20mL所配制的溶液置于锥形瓶内,用c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实验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mL。试回答:
(3)上述滴定实验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4)产品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a、v表示)
[草酸的性质]
(5)上述酸性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体现了草酸_______(填酸性、氧化性或还原性)
(6)室温下已知:Ka1(H2C2O4)=5.6×10-2,Ka2(H2C2O4)=1.5×104,通过下列实验探究草酸的性质。[1g2=0.3,lg3=0.5]。向10mL0.1mol/L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VmL0.1mol/LNaOH溶液,当V从0逐渐增大至20时,测得混合溶液的pH逐渐增大,下列说法正确是_______(填字母)
A. 当V=10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c(HC2O)>c(C2O)>c(H+)>c(OH-)
B. 当溶液中c(C2O)=c(HC2O)时,混合溶液的pH约为3.8
C. 当溶液中c(C2O)+c(HC2O)=c(Na+)时,混合溶液的pH=7
D. 当溶液中c(Na+)=2c(C2O)+2c(HC2O)+2c(H2C2O4)时,混合溶液的pH>7
10. 丙烯(C3H6)是石油化工行业重要的有机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二氯丙烷、异丙醇等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烷脱氢制备丙烯。由图可得C3H8(g)=C3H6(g)+H2(g) ΔH=_______kJ·mol-1。
(2)将一定浓度的CO2与固定浓度的C3H8通过含催化剂的恒容反应器发生脱氢反应。经相同时间,流出的C3H6、CO和H2浓度随初始CO2浓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c(H2)和c(C3H6)变化差异的原因为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已知Arrhenius 经验公式为Rlnk=RlnA-(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A为常数)。丙烷脱氢制备丙烯反应在某条件下的Arrhenius 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图中曲线a所示,其活化能为_______J·mol-1,当其实验数据发生变化如图中b线所示,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工业上用丙烯加成法制备1,2-二氯丙烷(CH2ClCHClCH3),副产物为3-氯丙烯(CH2=CHCH2Cl),反应原理为:
①CH2=CHCH3(g)+Cl2(g)→CH2ClCHClCH3 (g)
②CH2=CHCH3(g)+Cl2(g)→CH2=CHCH2Cl(g)+HCl(g)
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2=CHCH3和Cl2发生反应,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 60 | 120 | 180 | 240 | 300 | 360 |
压强/kPa | 80 | 74.2 | 69.2 | 65.2 | 61.6 | 58 | 58 |
该温度下,若平衡时HC1的体积分数为10%。此时CH2=CHCH3的转化率为_______。反应①的压力平衡常数Kp=_______kPa-1(保留小数点后2位)。
(5)一定条件下,CH3CH=CH2与HCl发生反应有①、②两种可能,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要提高产物中CH3CH2CH2Cl(g)的比例,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
A. 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B. 改变催化剂
C.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 D. 改变反应物浓度
(二)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修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并且在解答过程中写清每问的小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1. 中国传统绘画颜料迄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古代艺术作品色彩艳丽,璀璨夺目,与所使用矿物颜料有很大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石青,又名蓝矿石,化学式为Cu3(CO3)2(OH)2,基态Cu2+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种。原子轨道中电子有两种相反的自旋状态,分别用+ 和-表示,称为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则Cu2+中电子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_______。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2)亚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4[Fe(CN)6],呈黄色结晶性粉末。[Fe(CN)6]4-中配体CN-的配位原子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Fe(CN)6]4-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
(3)宜德时期青花瓷使用的颜料“苏勃泥青”是从一种钴矿[主要成分为(FeCo)x AsS]中提取出来的。无水CoCl2的熔点是735℃ ,沸点1049℃ ,CoCl2属于_______晶体;砷酸根离子(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4)ZnS可用于制白色颜料等。ZnS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图中S2-的坐标有(0,0,0)、(0,,),与(0,0,0)距离最近的S2-还有_______(填坐标)。
②Zn2+占据_______ (填“八面体”或“四面体”)空隙,空隙利用率为_______%。
③ZnS的密度为_______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2. 化合物I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它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
已知:①R-CH=CH2R-CH2CH2OH;
②+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系统命名法,B的名称为_______ ,A →B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2)加热条件下,D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H具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不考虑苯环)
(4)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5)I的同系物J比I的相对分子质量小14,J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的共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6)由甲苯和E经下图步骤可合成M ()
步骤②中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L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B 3. D 4. D 5. B 6. C 7. B
二. 非选择题
8. (1)①. 将Co3+还原为Co2+ ②. 2Co3+ + SO2+ 2H2O=2Co2+ + +4H+ ③. n(Na2SO3) : n(Co)的值在2.5~3均可
(2)①. 5. 0≤pH<5.4 ②. 2Al3+ +3 +3H2O =2Al(OH)3↓+3CO2↑
(3)向有机层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
(4)①. 微波水热 ②. Co2+
(5)2.2×10- 6
9. (1)分液漏斗
(2)①. 减缓反应速率 ②. C2H2+8HNO3 (浓) H2C2O4+8NO2+4H2O
(3)①. 2MnO+6 H++5H2C2O4=2Mn2++10CO2↑+ 8H2O ②. 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1575cv/a% (1.575cv/a)
(5)还原性
(6)BD
10. (1)+124.2kJ·mol-1
(2)CO2+H2CO+H2O
(3)①. ②. 催化剂中毒(答案合理即可)
(4)①. 69.5% ②. 0.15
(5)AB
11. (1) ①. 14 ②. +或- ③. sp2
(2)①. C ②. 1:1
(3)①. 离子 ②. 正四面体形
(4)①. (,0,)和(,,0) ②. 四面体 ③. 50 ④.
12. (1)①. 2-甲基丙烯 ②. 消去反应
(2)+2Cu(OH)2+NaOHCu2O↓+3H2O+
(3)羟基和醛基
(4)
(5)18
(6)①. NaOH溶液并加热 ②.
河南省息县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息县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Ti-48 Zn-65, 实验测得0,62,10ml/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嵩县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嵩县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Ti-48 Zn-65,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Ti-48 Zn-65,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