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高频古今异义词汇总(共65个)
展开中考语文高频古今异义词汇总
1.鄙
[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顾
[古义]反而,难道。
[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爷
[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例]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4.但
[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例]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5.安
[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例]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6.再
[古义]专指第二次。
[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例]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
7.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例]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8.妻子
[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9.无论
[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例]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10.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的意思。
[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11.识
[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
[例]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12.居
[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例]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3.益
[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例]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14.请
[古义]“问”的意思。
[今义]邀、聘、求之意。
[例]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15.走
[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例]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6、故
[古义]副词,特意。
[今义]事故、所以。
[例]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
17.汤
[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8.去
[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例]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9.社
[古义]土地神。
[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例]春社近——《游山西村》
20.郭
[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于姓氏。
[例]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21.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例]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22.虽
[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例]虽人有百手——《口技》
23.股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例]两股战战——《口技》
24.文理
[古义]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25.无为
[古义]无须,不要。
[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例]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6.儿女
[古义]小孩和女子。
[今义]指子女。
[例]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7.何苦
[古义]愁什么。
[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例]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28.鸿
[古义]大。
[今义]鸿雁,书信。
[例]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29.丝竹
[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今义]丝绸和竹子。
[例]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30.致
[古义]对……说话。
[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例]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31.裙
[古义]泛指衣裳。
[今义]指裙子。
[例]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32.烈士
[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例]烈士暮年——《龟虽寿》
33.一般
[古义]一种。
[今义]指普通。
[例]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34.蹉跎
[古义]过时。
[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
[例]年已蹉跎——《周处》
35.令
[古义]好的。
[今义]命令。
[例]令名不彰——《周处》
36.坐
[古义]犯罪。
[今义]多用于“坐下”。
[例]何坐——《晏子使楚》
37.其实
[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
[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一事实的连词。
[例]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38.小生
[古义]小青年,后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例]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39.居
[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今义]住。
[例]居数月——《塞翁失马》
40.十九
[古义]十分之九。
[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19”
[例]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41.金
[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一两为一金。
[今义]金银的金。
[例]请献十金——《公输》
42.可
[古义]大约。
[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
[例]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43.简
[古义]简拔,选择。
[今义]简单。
[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44.休
[古义]吉祥。
[今义]休息。
[例]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45、盖
[古义]句首发语词,引出下面的推测、判断或说明。
[今义]盖住、盖子。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46.往往
[古义]到处、处处。
[今义]常常。
[例]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47.绝境
[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经——《桃花源记》
48.借第
[古义]借:即使,假使。今义指暂时用别人或暂时给别人用的钱或物。第:古义是仅、只。
[今义]表示次序。
[例]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
49.会计
[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
[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例]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50.适
[古义]往。
[今义]适合,适当。
[例]郁郁适兹土——《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51.恶
[古义]怎么,表示疑问,读“wū”。
[今义]罪恶,厌恶。
[例]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52.谢
[古义]致谢。
[今义]常作礼貌用语。
[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53.戾
[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例]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
54.经纶
[古义]治理,筹画。
[今义]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例]经纶事务者——《与朱元思书》
55.山河
[古义] 山:指华山。
[今义]泛指一切山。河:古义指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例]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
56.亲戚
[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
[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7.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水,池塘。
[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8.语
[古义]告诉;说。
[今义]话语;说话。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59.子
古义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
[今义]儿子。
[例]子何恃而往——《为学》
60.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例]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61.将
[古义]或许。
[今义]接近。
[例]将非鬼也——《宋定伯促鬼》
62.耳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例]不习渡水故耳——《宋定伯捉鬼》
63.去
[古义]离去。
[今义]到哪;前往。
[例]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
64.但
[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例]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65.闻
[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例]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