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重点名校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江西省重点名校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在中,,3的相反数是,近似数精确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在已知的△ 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CD+DB=AB B.CD+AD=AB C.CD+AC=AB D.AD+AC=AB
2.点A(x1,y1),B(x2,y2),C(x3,y3)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若x1<x2<0<x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A.y1<y2<y3 B.y2<y3<y1 C.y3<y2<y1 D.y2<y1<y3
3.如图,AB∥CD,FE⊥DB,垂足为E,∠1=50°,则∠2的度数是( )
A.60° B.50° C.40° D.30°
4.如图,在中,.点是的中点,连结,过点作,分别交于点,与过点且垂直于的直线相交于点,连结.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②点是的中点;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5.3的相反数是( )
A.﹣3 B.3 C. D.﹣
6.如图,已知△ABC中,∠C=90°,AC=BC=,将△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C′的位置,连接C′B,则C′B的长为( )
A. B. C. D.1
7.如图,PA切⊙O于点A,PO交⊙O于点B,点C是⊙O优弧弧AB上一点,连接AC、BC,如果∠P=∠C,⊙O的半径为1,则劣弧弧AB的长为( )
A.π B.π C.π D.π
8.△ABC在网络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ACB的值为( )
A. B. C. D.
9.下列图形中,周长不是32 m的图形是( )
A. B. C. D.
10.近似数精确到( )
A.十分位 B.个位 C.十位 D.百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在平行四边ABCD中,AD=2AB,F是AD的中点,作CE⊥AB,垂足E在线段AB上,连接EF、CF,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DCF=∠BCD,(2)EF=CF;(3)SΔBEC=2SΔCEF;(4)∠DFE=3∠AEF
12.经过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线段把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其中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另外一个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那么把这条线段定义为原三角形的“和谐分割线”.如图,线段CD是△ABC的“和谐分割线”,△ACD为等腰三角形,△CBD和△ABC相似,∠A=46°,则∠ACB的度数为_____.
13.如图,边长为6的菱形ABCD中,AC是其对角线,∠B=60°,点P在CD上,CP=2,点M在AD上,点N在AC上,则△PMN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 .
1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序号是______
15.解不等式组,则该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是_____.
16.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则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某学校“智慧方园”数学社团遇到这样一个题目:
如图1,在△ABC中,点O在线段BC上,∠BAO=30°,∠OAC=75°,AO=,BO:CO=1:3,求AB的长.
经过社团成员讨论发现,过点B作BD∥AC,交AO的延长线于点D,通过构造△ABD就可以解决问题(如图2).
请回答:∠ADB= °,AB= .请参考以上解决思路,解决问题:
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AD,AO=,∠ABC=∠ACB=75°,BO:OD=1:3,求DC的长.
18.(8分)校车安全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安全隐患主要是超速和超载,某中学数学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检测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的实验:先在公路旁边选取一点C,再在笔直的车道l上确定点D,使CD与l垂直,测得CD的长等于24米,在l上点D的同侧取点A、B,使∠CAD=30°,∠CBD=60°.求AB的长(结果保留根号);已知本路段对校车限速为45千米/小时,若测得某辆校车从A到B用时1.5秒,这辆校车是否超速?说明理由.(参考数据:≈1.7,≈1.4)
19.(8分)某高科技产品开发公司现有员工50名,所有员工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
员工
管理人员
普通工作人员
人员结构
总经理
部门经理
科研人员
销售人员
高级技工
中级技工
勤杂工
员工数(名)
1
3
2
3
24
1
每人月工资(元)
21000
8400
2025
2200
1800
1600
950
请你根据上述内容,解答下列问题:该公司“高级技工”有 名;所有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x为2500元,中位数为 元,众数为 元;小张到这家公司应聘普通工作人员.请你回答右图中小张的问题,并指出用(2)中的哪个数据向小张介绍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更合理些;去掉四个管理人员的工资后,请你计算出其他员工的月平均工资(结果保留整数),并判断能否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
20.(8分)如图,已知点A,B,C在半径为4的⊙O上,过点C作⊙O的切线交OA的延长线于点D.
(Ⅰ)若∠ABC=29°,求∠D的大小;
(Ⅱ)若∠D=30°,∠BAO=15°,作CE⊥AB于点E,求:
①BE的长;
②四边形ABCD的面积.
21.(8分)如图所示:△ABC是等腰三角形,∠ABC=90°.
(1)尺规作图: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垂足为H.(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垂直平分线l交AC于点D,求证:AB=2DH.
22.(10分)某中学为开拓学生视野,开展“课外读书周”活动,活动后期随机调查了九年级部分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将结果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学生总数为_____人,被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的中位数是_____小时,众数是_____小时;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在扇形统计图中,课外阅读时间为5小时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_____;
(3)若全校九年级共有学生800人,估计九年级一周课外阅读时间为6小时的学生有多少人?
23.(12分) 2018年4月份,郑州市教育局针对郑州市中小学参与课外辅导进行调查,根据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科目的数量,分成了:1科、2科、3科和4科,以下简记为:1、2、3、4,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未完成),请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被调查的学员共有 人;在被调查者中参加“3科”课外辅导的有 人.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已知郑州市中小学约有24万人,那么请你估计一下参与辅导科目不多于2科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24.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试证明:无论取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若原方程的两根,满足,求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解析】
作弧后可知MN⊥CB,且CD=DB.
【详解】
由题意性质可知MN是BC的垂直平分线,则MN⊥CB,且CD=DB,则CD+AD=AB.
【点睛】
了解中垂线的作图规则是解题的关键.
2、D
【解析】
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再根据x1<x2<0<x1,判断出三点所在的象限,再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反比例函数y=中,k=1>0,
∴此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在一、三象限,
∵x1<x2<0<x1,
∴A、B在第三象限,点C在第一象限,
∴y1<0,y2<0,y1>0,
∵在第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y1>y2,
∴y2<y1<y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先根据题意判断出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及三点所在的象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C
【解析】
试题分析:∵FE⊥DB,∵∠DEF=90°,∵∠1=50°,∴∠D=90°﹣50°=40°,∵AB∥CD,∴∠2=∠D=40°.故选C.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4、C
【解析】
用特殊值法,设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长,证明△CDB∽△BDE,求出相关线段的长;易证△GAB≌△DBC,求出相关线段的长;再证AG∥BC,求出相关线段的长,最后求出△ABC和△BDF的面积,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
解:由题意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AB=BC=2,则AC=2,
∵点D是AB的中点,
∴AD=BD=1,
在Rt△DBC中,DC=,(勾股定理)
∵BG⊥CD,
∴∠DEB=∠ABC=90°,
又∵∠CDB=∠BDE,
∴△CDB∽△BDE,
∴∠DBE=∠DCB, ,即
∴DE= ,BE=,
在△GAB和△DBC中,
∴△GAB≌△DBC(ASA)
∴AG=DB=1,BG=CD=,
∵∠GAB+∠ABC=180°,
∴AG∥BC,
∴△AGF∽△CBF,
∴,且有AB=BC,故①正确,
∵GB=,AC=2,
∴AF==,故③正确,
GF=,FE=BG﹣GF﹣BE=,故②错误,
S△ABC=AB•AC=2,S△BDF=BF•DE=××=,故④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性质,中等难度,注意合理的运用特殊值法是解题关键.
5、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知:1的相反数是﹣1.
故选A.
【考点】相反数.
6、C
【解析】
延长BC′交AB′于D,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AB′,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D、C′D,然后根据BC′=BD-C′D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延长BC′交AB′于D,连接BB',如图,
在Rt△AC′B′中,AB′=AC′=2,
∵BC′垂直平分AB′,
∴C′D=AB=1,
∵BD为等边三角形△ABB′的高,
∴BD=AB′=,
∴BC′=BD-C′D=-1.
故本题选择C.
【点睛】
熟练掌握勾股定理以及由旋转60°得到△ABB′是等边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7、A
【解析】
利用切线的性质得∠OAP=90°,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C=∠O,加上∠P=∠C可计算写出∠O=60°,然后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劣弧的长.
【详解】
解:∵PA切⊙O于点A,
∴OA⊥PA,
∴∠OAP=90°,
∵∠C=∠O,∠P=∠C,
∴∠O=2∠P,
而∠O+∠P=90°,
∴∠O=60°,
∴劣弧AB的长=.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和弧长公式.
8、B
【解析】
作AD⊥BC的延长线于点D,如图所示:
在Rt△ADC中,BD=AD,则AB=BD.
cos∠ACB=,
故选B.
9、B
【解析】
根据所给图形,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周长,然后判断各选项即可.
【详解】
A. L=(6+10)×2=32,其周长为32.
B. 该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10,另一边长大于6,故其周长大于32.
C. L=(6+10)×2=32,其周长为32.
D. L=(6+10)×2=32,其周长为32.
采用排除法即可选出B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多边形的周长,解题在于掌握计算公式.
10、C
【解析】
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近似数5.0×102精确到十位.
故选C.
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①②④
【解析】
试题解析:①∵F是AD的中点,
∴AF=FD,
∵在▱ABCD中,AD=2AB,
∴AF=FD=CD,
∴∠DFC=∠DCF,
∵AD∥BC,
∴∠DFC=∠FCB,
∴∠DCF=∠BCF,
∴∠DCF=∠BCD,故此选项正确;
延长EF,交CD延长线于M,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A=∠MDF,
∵F为AD中点,
∴AF=FD,
在△AEF和△DFM中,
,
∴△AEF≌△DMF(ASA),
∴FE=MF,∠AEF=∠M,
∵CE⊥AB,
∴∠AEC=90°,
∴∠AEC=∠ECD=90°,
∵FM=EF,
∴FC=FM,故②正确;
③∵EF=FM,
∴S△EFC=S△CFM,
∵MC>BE,
∴S△BEC<2S△EFC
故S△BEC=2S△CEF错误;
④设∠FEC=x,则∠FCE=x,
∴∠DCF=∠DFC=90°-x,
∴∠EFC=180°-2x,
∴∠EFD=90°-x+180°-2x=270°-3x,
∵∠AEF=90°-x,
∴∠DFE=3∠AEF,故此选项正确.
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12、113°或92°
【解析】
解:∵△BCD∽△BAC,∴∠BCD=∠A=46°.∵△ACD是等腰三角形,∠ADC>∠BCD,∴∠ADC>∠A,即AC≠CD.
①当AC=AD时,∠ACD=∠ADC=(180°﹣46°)÷2=67°,∴∠ACB=67°+46°=113°;
②当DA=DC时,∠ACD=∠A=46°,∴∠ACB=46°+46°=92°.
故答案为113°或92°.
13、2
【解析】
过P作关于AC和AD的对称点,连接和,过P作, 和,M,N共线时最短,根据对称性得知△PMN的周长的最小值为.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AD是对角线,可以求得,根据特殊三角形函数值求得,,再根据线段相加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过P作关于AC和AD的对称点,连接和,过P作,
四边形ABCD是菱形,AD是对角线,
,
,
,
,
又由题意得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称性质,菱形性质,内角和定理和勾股定理,熟悉掌握定理是关键.
14、
【解析】
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的符号,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的符号,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
【详解】
由图象可知:抛物线开口方向向下,则,
对称轴直线位于y轴右侧,则a、b异号,即,
抛物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则,,故正确;
对称轴为,,故正确;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知,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
所以当时,,即,故正确;
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所以,故错误;
当时,,故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考查了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二次函数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和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确定.
15、x=1.
【解析】
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其公共解,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求其整数解.
【详解】
,
由不等式①得x≤1,
由不等式②得x>-1,
其解集是-1<x≤1,
所以整数解为0,1,2,1,
则该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是x=1.
故答案为:x=1.
【点睛】
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及整数解的确定.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16、
【解析】
分析:利用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可得m、n的数值,代入关于a、b的方程组即可求解,利用整体的思想找到两个方程组的联系再求解的方法更好.
详解:∵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将解代入方程组
可得m=﹣1,n=2
∴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整理为: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重点是整体考虑的数学思想的理解运用在此题体现明显.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1)75;4;(2)CD=4.
【解析】
(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DB=∠OAC=75°,结合∠BOD=∠COA可得出△BOD∽△CO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OD的值,进而可得出AD的值,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ABD=75°=∠ADB,由等角对等边可得出AB=AD=4,此题得解;
(2)过点B作BE∥AD交AC于点E,同(1)可得出AE=4,在Rt△AEB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E的长度,再在Rt△CAD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DC的长,此题得解.
【详解】
解:(1)∵BD∥AC,
∴∠ADB=∠OAC=75°.
∵∠BOD=∠COA,
∴△BOD∽△COA,
∴.
又∵AO=3,
∴OD=AO=,
∴AD=AO+OD=4.
∵∠BAD=30°,∠ADB=75°,
∴∠ABD=180°-∠BAD-∠ADB=75°=∠ADB,
∴AB=AD=4.
(2)过点B作BE∥AD交AC于点E,如图所示.
∵AC⊥AD,BE∥AD,
∴∠DAC=∠BEA=90°.
∵∠AOD=∠EOB,
∴△AOD∽△EOB,
∴.
∵BO:OD=1:3,
∴.
∵AO=3,
∴EO=,
∴AE=4.
∵∠ABC=∠ACB=75°,
∴∠BAC=30°,AB=AC,
∴AB=2BE.
在Rt△AEB中,BE2+AE2=AB2,即(4)2+BE2=(2BE)2,
解得:BE=4,
∴AB=AC=8,AD=1.
在Rt△CAD中,AC2+AD2=CD2,即82+12=CD2,
解得:CD=4.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的值;(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CD的长度.
18、 (1) ;(2)此校车在AB路段超速,理由见解析.
【解析】
(1)结合三角函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等式,分别计算AD和BD的长度,计算结果,即可.(2)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结合时间关系,计算速度,判断,即可.
【详解】
解:(1)由题意得,在Rt△ADC中,tan30°==,
解得AD=24.
在 Rt△BDC 中,tan60°==,
解得BD=8
所以AB=AD﹣BD=24﹣8=16(米).
(2)汽车从A到B用时1.5秒,所以速度为16÷1.5≈18.1(米/秒),
因为18.1(米/秒)=65.2千米/时>45千米/时,
所以此校车在AB路段超速.
【点睛】
考查三角函数计算公式,考查速度计算方法,关键利用正切值计算方法,计算结果,难度中等.
19、(1)16人;(2)工中位数是1700元;众数是1600元;(3)用1700元或1600元来介绍更合理些.(4)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
【解析】
(1)用总人数50减去其它部门的人数;
(2)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3)由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特征可知,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用众数和中位数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更合适些;
(4)去掉极端数据后平均数可以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
【详解】
(1)该公司“高级技工”的人数=50﹣1﹣3﹣2﹣3﹣24﹣1=16(人);
(2)工资数从小到大排列,第25和第26分别是:1600元和1800元,因而中位数是1700元;
在这些数中16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因而众数是1600元;
(3)这个经理的介绍不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
用1700元或1600元来介绍更合理些.
(4)(元).
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
20、(1)∠D=32°;(2)①BE=;②
【解析】
(Ⅰ)连接OC, CD为切线,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OCD=90°,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OC=2∠ABC=29°×2=58°,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的大小.
(Ⅱ)①根据∠D=30°,得到∠DOC=60°,根据∠BAO=15°,可以得出∠AOB=150°,进而证明△O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根据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BE的长;
②根据四边形ABCD的面积=S△OBC+S△OCD﹣S△OAB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Ⅰ)连接OC,
∵CD为切线,
∴OC⊥CD,
∴∠OCD=90°,
∵∠AOC=2∠ABC=29°×2=58°,
∴∠D=90°﹣58°=32°;
(Ⅱ)①连接OB,
在Rt△OCD中,∵∠D=30°,
∴∠DOC=60°,
∵∠BAO=15°,
∴∠OBA=15°,
∴∠AOB=150°,
∴∠OBC=150°﹣60°=90°,
∴△O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在Rt△CBE中,
∴
②作BH⊥OA于H,如图,
∵∠BOH=180°﹣∠AOB=30°,
∴
∴四边形ABCD的面积=S△OBC+S△OCD﹣S△OAB
【点睛】
考查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题目比较典型,综合性比较强,难度适中.
21、 (1)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分别以A,B为端点,大于为半径作弧,得出直线l即可;
(2)利用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点D是AC的中点,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1)如图所示:直线l即为所求;
(2)证明:∵点H是AB的中点,且DH⊥AB,
∴DH∥BC,
∴点D是AC的中点,
∵
∴AB=2DH.
【点睛】
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性质.
22、(1)50;4;5;画图见解析;(2)144°;(3)64
【解析】
(1)根据统计图可知,课外阅读达3小时的共10人,占总人数的20%,由此可得出总人数;求出课外阅读时间4小时与6小时男生的人数,再根据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根据求出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2)求出课外阅读时间为5小时的人数,再求出其人数与总人数的比值即可得出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求出总人数与课外阅读时间为6小时的学生人数的百分比的积即可.
【详解】
解:(1)∵课外阅读达3小时的共10人,占总人数的20%,
∴=50(人).
∵课外阅读4小时的人数是32%,
∴50×32%=16(人),
∴男生人数=16﹣8=8(人);
∴课外阅读6小时的人数=50﹣6﹣4﹣8﹣8﹣8﹣12﹣3=1(人),
∴课外阅读3小时的是10人,4小时的是16人,5小时的是20人,6小时的是4人,
∴中位数是4小时,众数是5小时.
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50,4,5;
(2)∵课外阅读5小时的人数是20人,
∴×360°=144°.
故答案为144°;
(3)∵课外阅读6小时的人数是4人,
∴800×=64(人).
答:九年级一周课外阅读时间为6小时的学生大约有64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统计图与中位数、众数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与根据题意作图.
23、(1)50,10;(2)见解析.(3)16.8万
【解析】
(1)结合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中的参加“3科”课外辅导人数及百分比,求得总人数为50人;再由总人数减去参加“1科”,“2科”,“4科”课外辅导人数即可求出答案.
(2)由(1)知在被调查者中参加“3科”课外辅导的有10人,
由扇形统计图可知参加“4科”课外辅导人数占比为10%,故参加“4科”课外辅导人数的有5人.
(3)因为参加“1科”和“2科”课外辅导人数占比为,所以全市参与辅导科目不多于2科的人数为24× =16.8(万).
【详解】
解:(1)本次被调查的学员共有:15÷30%=50(人),
在被调查者中参加“3科”课外辅导的有:50﹣15﹣20﹣50×10%=10(人),
故答案为50,10;
(2)由(1)知在被调查者中参加“3科”课外辅导的有10人,
在被调查者中参加“4科”课外辅导的有:50×10%=5(人),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
(3)24× =16.8(万),
答:参与辅导科目不多于2科的学生大约有16.8人.
【点睛】
本题考察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关键在于将两者结合起来解题.
24、(1)证明见解析;(2)-2.
【解析】
分析:(1)将原方程变形为一般式,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2p+1)2≥1,由此即可证出:无论p取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5、x1x2=6-p2-p,结合x12+x22-x1x2=3p2+1,即可求出p值.
详解:(1)证明:原方程可变形为x2-5x+6-p2-p=1.
∵△=(-5)2-4(6-p2-p)=25-24+4p2+4p=4p2+4p+1=(2p+1)2≥1,
∴无论p取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原方程的两根为x1、x2,
∴x1+x2=5,x1x2=6-p2-p.
又∵x12+x22-x1x2=3p2+1,
∴(x1+x2)2-3x1x2=3p2+1,
∴52-3(6-p2-p)=3p2+1,
∴25-18+3p2+3p=3p2+1,
∴3p=-6,
∴p=-2.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1)牢记“当△≥1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x12+x22-x1x2=3p2+1,求出p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事件中必然发生的事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山南市重点名校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a5的是,下列计算结果是x5的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江西省新余市名校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下列命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