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9第四章第9讲海水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含解析

    新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9第四章第9讲海水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9第四章第9讲海水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9第四章第9讲海水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含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9第四章第9讲海水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9第四章第9讲海水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 海水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A组 基础必做题1.(2022·河北衡水高三检测)(双选)向下列溶液中通入氯气,现象和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AB )A.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加热该褪色溶液,仍无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氯气只作氧化剂D.硫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氯气作还原剂[解析] A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已褪色的溶液,溶液不会恢复原来的颜色,正确;B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变红的石蕊溶液褪色,正确;C项,氯气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其中,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次氯酸钠的漂白性和溶液碱性的减弱均会使溶液的红色褪去,错误;D项,Cl2+Na2S===2NaCl+S,溶液变浑浊,氯气作氧化剂,错误。2.(2022·辽宁大连一模)某同学取等量84消毒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各加3滴紫色石蕊溶液,再立即分别加入如图所示的试剂。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D )实验现象溶液先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溶液变蓝色后迅速褪色,无气体产生溶液变蓝色后迅速褪色,并产生大量气体A.实验说明84消毒液呈碱性、有漂白性B.实验表明,c(HClO)越大越易使有色物质褪色C.ClO与Cl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反应D.实验中ClO先转化为HClO,再分解产生Cl2[解析] 实验中加入石蕊的84消毒液变为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说明具有漂白性,A正确;实验②③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产生次氯酸,分析实验现象发现加入硫酸的浓度越大,蓝色褪去的越快,说明c(HClO)越大越易使有色物质褪色,B正确;实验加入硫酸后产生大量气体,而实验中不产生气体,说明ClO与Cl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反应,C正确;实验产生气体是因为ClO与Cl在酸性条件下能反应产生氯气,D错误。3.(2022·山东实验中学诊断)某混合溶液中含有NaI、NaBr、Na2SO3三种溶质,其物质的量均为1 mol,向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将溶液蒸干最多可以得到4 mol NaClB.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NaCl、NaBr、Na2SO4C.向溶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则氯气一定过量D.若通入氯气的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解析]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NaCl、Na2SO4、HCl,因此溶液蒸干后最多得到2 mol NaCl,故A错误;还原性:SO>I>Br,当氯气把SO、I全部氧化时,再将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为NaCl、NaBr、Na2SO4,故B正确;还原性SO>I>Br,当加入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有I2产生,氯气不一定过量,故C错误;氯气先氧化Na2S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Cl2+H2O===Na2SO4+2HCl,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 11.2 L时,消耗Na2SO3的物质的量为0.5 mol,Na2SO3没有被完全氧化,因此I没有被氧化,D错误。4.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若干种化学物质的流程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应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A.除去粗盐中的SO、Ca2+、Mg2+、Fe3+等杂质,中加入试剂的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中包含制取MgCl2溶液、无水MgCl2及电解熔融状态的MgCl2几个阶段C.③④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蒸馏法是技术最成熟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海水淡化方法[解析] A项题给试剂不能除去钡离子,加入药品的正确顺序可为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故A错误;B项第步,氢氧化镁先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浓缩结晶得到MgCl2·6H2O,再在HCl气流中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Mg,故B正确;C项第步中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第步中Br2被还原为Br,第步中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故C错误;D项从海水蒸馏可得蒸馏水,但消耗能源多,该技术不最具发展前景,故D错误。5.(2022·锦州模拟)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五个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实验序号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淀粉KI试纸变蓝色氯水中含有Cl2将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 氯水中含有H将SO2气体通入氯水中浅黄绿色逐渐消失 (1)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氯水中含有Cl__。(2)指出实验和实验中的实验现象__溶液褪色__,__有气泡冒出__。(3)实验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__取一片淀粉KI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试纸上__。(4)实验中的结论是__氯水中含有Cl2__,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SO2+Cl2+2H2O===H2SO4+2HCl__。[解析] (1)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可用AgNO3溶液检验Cl的存在。(2)氯水中含有Cl2、HCl、HClO,中和反应和HClO的漂白性均可使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HCl可以和Na2CO3反应生成CO2。(3)氯水中的Cl2能将KI中的I氧化成I2,I2使淀粉变蓝色。(4)新制氯水中含有Cl2,能与SO2发生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6.(2022·山东泰安第一实验学校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1)制备氯气选用的试剂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__。(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除去Cl2中的HCl__;同时装置B也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装置C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装置B中的现象:__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__。(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装置C中处依次放入__d__(填字母)。 abcd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装置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橙黄__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装置E中液体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__。[解析] (1)次氯酸钙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2)浓盐酸易挥发,反应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若装置C发生堵塞,装置B中的压强会增大,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3)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要对比验证干燥氯气和湿润氯气有无漂白性,因此处应为湿润的有色布条,处应为干燥剂,处应为干燥的有色布条,U形管中应用固体干燥剂,故d符合。(4)当向装置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橙黄色,发生反应:Cl2+2NaBr===2NaCl+Br2。(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含Br2的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发生反应:Br2+2KI===2KBr+I2,碘单质溶于苯,呈紫红色,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E中液体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B组 能力提升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欲除去Cl2中少量HCl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C.过量的铁丝在Cl2中剧烈燃烧,反应生成FeCl2和FeCl3D.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法制Cl2时,若有14.6 g HCl参加反应,则可制得3.55 g Cl2[解析] 久置氯水主要成分为盐酸,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但不褪色,而新制氯水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A项错误;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但HCl易溶,故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杂质,B项正确;铁丝在Cl2中燃烧只能生成FeCl3,C项错误;根据MnO2+4HCl(浓)MnCl2+2H2O+Cl2可知,14.6 g HCl参加反应,可生成7.1 g Cl2,且 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D项错误。8.ClO2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几乎不与冷水反应的黄绿色气体(沸点11 ),实验室制备纯净ClO2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下列反应:NaClO3+HClNaCl+ClO2+Cl2+H2O;NaClO2+HClNaCl+ClO2+H2O;NaClO2+Cl2NaCl+ClO2(均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a中通入的N2可用CO2或SO2代替B.b中NaClO2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C.c中广口瓶最好放在冰水浴中冷却D.d中吸收尾气后只生成一种溶质[解析] 根据实验装置和反应方程式可知,a中用盐酸和NaClO3反应制取ClO2,由于制取的ClO2中混有Cl2和HCl杂质,b装置可吸收Cl2和HCl,再用c中的蒸馏水吸收ClO2,获得纯净ClO2溶液,d中NaOH溶液进行尾处理。a中通入的N2可将a中产生的ClO2等气体吹出并进入后续装置继续实验,SO2具有还原性,可将ClO2、NaClO3等物质还原,A项错误;b中换成饱和食盐水只能吸收HCl,不能吸收Cl2,B项错误;根据题中信息可知c中广口瓶最好放在冰水浴中冷却,有利于吸收ClO2,C项正确;d中NaOH和ClO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Cl和NaClO3,产物至少两种,D项错误。9.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甲图中:若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被完全消耗B.乙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丙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丁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解析] 若MnO2过量,反应一段时间后浓盐酸变为稀盐酸,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A错误;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B错误;铜丝与Cl2反应产生棕黄色的烟,C错误;Cl2与水反应生成HClO,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D正确。10.(2022·山东枣庄期末,9)实验室中从海带里提取碘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步骤灼烧海带需要用蒸发皿B.步骤主要操作为分液C.步骤在进行氧化操作时,加入的氧化剂可以是新制氯水、双氧水等D.步骤可以加入酒精作萃取剂[解析] 灼烧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故A错误;步骤是从海带灰悬浊液中得到含I的水溶液,该步骤通过过滤操作达到目的,故B错误;步骤是I被氧化成I2,需要加入氧化剂,氧化剂可以是新制氯水、双氧水等,故C正确;酒精易溶于水,不能出现分层,因此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不能使用酒精,故D错误。11.(2022·山东枣庄三中第二次阶段测试)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它们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MnO2+4H+2ClMn2++Cl2+2H2O__。(2)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Cl2+2OH===ClO+Cl+H2O__,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避免生成NaClO3__。(3)Cl2O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HgO和Cl2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2Cl2+HgO===HgCl2+Cl2O__。(4)Cl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2、NaHSO4、NaHCO3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逸出大量气泡,得到ClO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l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1 mol ClO2消耗NaClO2的物质的量为__1.25__mol;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HCO3+NaHSO4===CO2+Na2SO4+H2O__。[解析] 由题给实验装置图可知,圆底烧瓶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装置a中除去氯化氢气体,装置b中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氯酸钾和水,装置c中氯气与冷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装置d中盛有能与氯气反应的碱液或还原性物质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4)由于生成Cl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则有关系式5NaClO2~4ClO2~Cl,由关系式可知生成1 mol ClO2消耗NaCl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1.25 mol。12.(2022·北京海淀期末)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关闭活塞a。.……(1)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分液漏斗__。(2)在烧瓶内发生反应时,体现浓盐酸的性质为__还原性和酸性__。(3)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__。(4)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Cl2+2Br===Br2+2Cl__。(5)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为__吸收挥发出来的Cl2,防止污染空气__。(6)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步骤和现象是__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变为紫红色__。(7)过程实验的目的是__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__。[解析] (1)根据装置图可知盛放浓盐酸的仪器为分液漏斗。(2)烧瓶内发生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HCl中Cl化合价升高的表现出还原性,化合价不变的表现出酸性。(3)A上部湿润的淀粉-KI试纸上发生反应:Cl2+2I===I2+2Cl,I2能使淀粉变蓝,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Cl2>I2。(4)因氧化性:Cl2>Br2,溶液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5)Cl2有毒,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能吸收挥发出来的Cl2,防止Cl2污染空气。(6)要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溶液中应发生反应:Br2+2I===I2+2Br,即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变为紫红色。(7)为验证氧化性:Br2>I2,实验时应避免Cl2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应关闭活塞a,否则Cl2过量影响实验结论。

    相关试卷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 第9章 第30讲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 第9章 第30讲 (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乙酸乙酯的制取,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 第9章 第29讲 重要的烃 同分异构体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 第9章 第29讲 重要的烃 同分异构体 (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种烃的化学性质,烷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9海水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9海水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含答案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