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专区化学一轮复习练习整套
新高考化学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三单元有机化合物(A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三单元有机化合物(A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三单元 有机化合物(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总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第11~1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答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的0分。1.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举世瞩目。下列所涉及的主要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BCD作为火箭燃料的偏二甲肼(C2H8N2)构成舱内用鞋的热塑材料、混纺针织材料构成宇航员头盔的聚碳酸酯(PC)制备可抵御120℃温差的飞船涂层的有机硅树脂A.A B.B C.C D.D2.下列关于烷烃与烯烃的性质及类型的对比中正确的是A.烷烃只含有饱和键,烯烃只含有不饱和键B.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烷烃的通式一定是CnH2n+2,而烯烃的通式则一定是CnH2nD.烷烃与烯烃相比,发生加成反应的一定是烯烃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甲烷和乙烯完全燃烧,甲烷消耗的O2多B.C5H11Cl有6种同分异构体C.聚乙烯与乙烯性质相似,可使溴水褪色D.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4.天然橡胶的单体是异戊二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乙烯是同系物 B.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常温下能与水互溶 D.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5.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世界能源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中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立方米以上,居世界第一,几乎是美国的两倍。下列关于页岩气主要成分甲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和氨气分子所含的电子总数相等B.甲烷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甲烷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可推测出甲烷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鉴别H2、CO和CH4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比较三种气体燃烧后的产物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B.环已烷()与甲基环戊烷()属于碳骨架异构C.扁桃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D.异戊二烯()与发生1∶1加成时,产物有两种7.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除杂试剂方法A酒精(水)CaO蒸馏B乙酸乙酯(乙酸)NaOH溶液分液C甲烷(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D苯(溴)KI溶液分液8.碳酰氯(COCl2)俗名光气,熔点为-118℃,沸点为8.2℃,遇水迅速水解,生成氯化氢。光气可由氯仿(CHCl3)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B.装置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氯化氢C.装置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Cl3+O22COCl2+2HClD.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降温,防止挥发9.油纸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天工开物》中写道“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这里的皮纸主要是指桑皮和山桠皮。通常油纸伞的制作工艺主要经历备料、制伞骨架、制伞面、伞面绘图、装饰等几个步骤。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桑皮和山桠皮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桐油在空气中发生物理变化变稠变干C.绘图颜料石绿——孔雀石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为复盐D.桐油由桐树种子压榨而得,属于油脂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均不考虑立体异构)A.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B.的一氯代物有7种C.(CH3)2CHCHClCH3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D.分子式为C4H8O2且官能团与相同的物质共有5种11.工业上或实验室提纯以下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括号内为杂质)A.溴苯(溴):加NaOH溶液,分液B.乙烷(乙烯):通入高锰酸钾溶液,洗气C.乙酸(水):加新制生石灰,蒸馏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12.根据有机物的结构预测其可能的反应类型和反应试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分析结构反应类型反应试剂A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Br2B含O-H极性键能发生取代反应CH3COOH,浓H2SO4C含能发生消去反应NaOH的水溶液D含C-O极性键能发生取代反应浓HBrA.A B.B C.C D.D13.化合物如图的分子式均为C7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M、N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W、M、N的一氯代物数目相等C.W、M、N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 D.W、M、N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4.下列各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苯的硝化反应B.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C.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淀粉与稀硫酸共热D.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苯和氢气制环己烷(C6H1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吞服“钡餐”会引起中毒B.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C.液态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性质更稳定的氢化植物油D.淀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待溶液冷却,向溶液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证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60分)16.I.含碳原子数最少且存在同分异构体的烷烃的分子式是_____,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II.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回答下列问题:(1)B的结构简式______。(2)与A相邻的同系物C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3)B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在50~60℃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III.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1)C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_;(2)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工业上可利用地沟油作为原料制备乙醇,乙醇可再加工制备多种化工材料。(1)反应②实现了官能团的转化(写出结构简式):—OH→_______。(2)反应②的类型是_______;反应④的类型是_______。(3)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请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5)关于乙二醇又称甘醇,是常用的一种有机溶剂,关于乙二醇HOCH2—CH2OH性质预测正确的是_______。A.乙二醇与水能够以任意比例互溶B.乙二醇能支持燃烧,充分燃烧其产物是CO2和水C.向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乙二醇溶液,可观察到紫色溶液褪色D.乙二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18.现有以下几种有机物:①CH4 ②CH3CH2OH ③ ④癸烷 ⑤CH2=CH2 ⑥ ⑦ ⑧ ⑨丙烷请根据上述给出的物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它与⑧互为_____________关系。(2)与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3)在120℃,1.01×105Pa条件下,某种气态烃与足量的O2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没有发生改变,则该烃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4)用“>”表示①③④⑨熔沸点高低顺序:_____________(填序号)。(5)具有特殊气味,常作萃取剂的有机物在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6)有机物②在加热条件下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19.丙烯酸甲酯(CH2=CH—COOCH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沸点为80.5℃。某实验小组制取丙烯酸甲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I.丙烯酸甲酯的制备与提纯步骤1:将10.0g丙烯酸、6.0g甲醇和2mL浓硫酸放置于三颈烧瓶中,连接好冷凝管,用搅拌棒搅拌,水浴加热。步骤2:充分反应后,冷却,向混合液中加入5% Na2CO3溶液洗至中性,分离出有机相。步骤3:有机相经无水Na2SO4干燥、过滤、蒸馏,得丙烯酸甲酯。(1)步骤1装置如图1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三颈烧瓶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仪器b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混合液用5% Na2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配制100g 5% Na2CO3溶液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5)关于产品的蒸馏操作(夹持装置未画出)如图2所示。将步骤3(蒸馏)的操作补齐:安装蒸馏装置,加入待蒸馏的物质和沸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弃去前馏分,收集80.5℃的馏分。II.丙烯酸甲酯含量的测定步骤1:将油状物质提纯后平均分成5份,取出1份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5mol·L−1的KOH溶液10.00mL,加热使之完全水解。步骤2:用酚酞作指示剂,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加0.5mol·L−1的HCl溶液,中和过量的KOH,滴到终点时共消耗盐酸20.00mL。(6)本次酯化反应丙烯酸的转化率为___。20.如图所示的各物质中,E、F为具有香味的液态有机物。已知相关物质被氧化的顺序:RCHO>RCH2OH>RCHOHR1。(1)B→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F、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E、F两种物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剂Ⅲ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对淀粉与A物质的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均能发生水解反应b.均属于糖类,且均有甜味c.可用碘或银氨溶液作试剂将它们的溶液区别开d.A脱水可得到淀粉(4)1mol D物质与足量B发生与B→E相同反应类型的反应时,最多能消耗_________mol B。(5)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试剂Ⅱ[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三单元 有机化合物(A)答 案1.【答案】A【解析】A.偏二甲肼虽属有机物,但不是高分子材料,A错误;B.热塑材料分子结构特点为线型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活性基团,受热不发生线型分子间交联,B正确;C.聚碳酸酯(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C正确;D.有机硅树脂(也称为聚硅氧烷)是一类由硅原子和氧原子交替连结组成骨架,不同的有机基团再与硅原子连结的聚合物的统称,为高分子材料,D正确;答案选A。2.【答案】D【解析】A.烷烃属于饱和烃,含有饱和键,烯烃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但不全是不饱和键,如丙烯中,含碳碳单键、碳氢单键和碳碳双键,A错误;B.烷烃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中有饱和键,也可发生取代反应,B错误;C.烷烃的通式一定是CnH2n+2,单烯烃的通式是CnH2n,分子中含多个碳碳双键的烯烃通式则不是CnH2n,C错误;D.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而烯烃含不饱和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3.【答案】A【解析】A项,根据烃分子的燃烧通式CxHy+O2xCO2+H2O可知在质量相等时烃分子含氢量越高,耗氧量越多,甲烷是所有烃类物质中含氢量最高的,则等质量的甲烷和乙烯完全燃烧,甲烷消耗的O2多,正确;B项,C5H11Cl相当于是戊烷分子中的1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正戊烷有3类氢原子,异戊烷有4类氢原子,新戊烷有1类氢原子,因此C5H11Cl有8种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聚乙烯不能使溴水褪色,错误;D项,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不是同系物,错误。4.【答案】B【解析】异戊二烯分子中有2个碳碳双键,而乙烯分子只有1个碳碳双键,两者结构不相似,在分子组成上也不是相差若干个CH2,故其与乙烯不是同系物,A说法不正确;异戊二烯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生成聚异戊二烯,B说法正确;所有的烃均不溶于水,因此,异戊二烯常温下不溶于水,C说法不正确;异戊二烯分子中有1个甲基,根据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甲基上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因此,异戊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说法不正确。本题选B。5.【答案】C【解析】A.每个CH4分子和每个NH3分子均含有10个电子,A正确;B.甲烷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B正确;C.甲烷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O元素可以来自于O2,C和H元素只能来自与甲烷,因此甲烷中一定还有C、H两种元素,但是也可能存在O元素,C错误;D.H2燃烧后只生成H2O,CO燃烧后只生成CO2,CH4燃烧后生成H2O和CO2,因此可以通过燃烧后的产物鉴别三种物质,D正确;故选C。6.【答案】B【解析】A.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A错误;B.环已烷()与甲基环戊烷()均属于环烷烃,环烷烃不存在官能团位置异构,二者属于碳骨架异构,B正确;C.扁桃酸()分子中连有羟基和羧基的碳原子采取了sp3杂化方式,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与其直接相连的四个原子不可能共面,故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C错误;D.由于结构不对称,与发生加成时。分别可发生1,2-加成、3,4-加成、1,4-加成,产物有3种,D错误。故选B。7.【答案】A【解析】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增大了乙醇和杂质沸点间的差值,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将乙醇蒸出,能够达到分离的目的,故A正确;乙酸乙酯和乙酸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错误;乙烯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溴与KI反应生成的碘,易溶于苯,会混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故选A。8.【答案】A【解析】A.洗气瓶按气流方向应该是b口进气,a口出气,A错误;B.制备光气时有HCl气体产生,因此装置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氯化氢,B正确;C.装置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Cl3+O22COCl2+2HCl,C正确;D.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降温,防止COCl2挥发,D正确;故选A。9.【答案】D【解析】A.桑皮和山桠皮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A错误;B.桐油是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质,故不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复盐是由两种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故碱式碳酸铜不是复盐,故C错误;D.桐油是油脂,故D正确;故选B。10.【答案】C【解析】A.的分子式为C10H14O,的分子式为C10H16O,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B.的一氯代物有苯环上4种、苯环上甲基1种、丙醇基上两甲基算1种,共6种,B错误;C.(CH3)2CHCHClCH3的同分异构体,即戊烷的一氯取代,有碳链异构正、异、新三种,正戊烷的一氯取代有3种,异戊烷的一氯取代有4种,新戊烷的一氯取代有1种,故(CH3)2CHCHClCH3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C正确;D.具有的官能团是酯基,分子式为C4H8O2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OOCH2CH3、,共4种,D错误;故答案选择C。11.【答案】BC【解析】A.氢氧化钠能与溴单质反应,与溴苯不反应,然后分液即可,故A正确;B.乙烯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无法达到除杂的目的,故B错误;C.水和乙酸均能和生石灰反应,故C错误;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故D正确;故答案为BC。12.【答案】C【解析】A.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Br2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B.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含O-H极性键,在浓硫酸作用下能够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B正确;C.该有机物含有结构,能够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试剂应该为浓硫酸,C错误;D.该有机物含有含C-O极性键结构,能够与浓HBr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答案选C。13.【答案】D【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W不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M、N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B.W的一氯代物数目为4种,M的一氯代物数目3种,N的一氯代物数目4种,故B错误;C.根据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分子和苯分子的共面结构可知,W、N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M中的碳原子不能共面,故C错误,D.W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了有氢原子,M和N均含碳碳双键,故W、M、N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D正确;答案:D。14.【答案】A【解析】A.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和苯的硝化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A符合题意;B.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属于加成反应,B不合题意;C.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属于氧化反应,淀粉与稀硫酸共热属于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C不合题意;D.乙醇和氧气制乙醛属于氧化反应,苯和氢气制环己烷(C6H12)属于加成反应,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15.【答案】BC【解析】A.重金属盐是指那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钡餐"不是可溶性重金属盐,A错误;B.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B正确;C.液态植物油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固态氢化植物油,C正确;D.淀粉水解的产物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实验中,需要保证碱过量,故题中实验中若非碱性环境则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进而不能证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D错误。16.【答案】I.C4H10 CH3CH2CH2CH3、CH3CH(CH3)2 II.(1) (2)CH2=CHCH3+Br2→CH2BrCHBrCH3 加成反应 (3) 取代反应 III.(1)醛基 (2)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 【解析】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是乙烯。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则B分子中碳原子个数是,氢原子个数是,即B是苯。I.烷烃中碳原子数目≤3的烷烃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现象,即CH4、C2H6、C3H8都无同分异构体,从丁烷开始才出现同分异构体,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分别是CH3CH2CH2CH3、CH3CH(CH3)2;II.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CH2=CH2,B的分子式为C6H6,B为苯,则(1)B是苯,结构简式为。(2)与A相邻的同系物C是丙烯,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2=CHCH3+Br2→CH2BrCHBrCH3;(3)B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在50~60℃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III.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为乙醇,C为乙醛,D为乙酸,则(1)C为CH3CHO,乙醛中含有的官能团为醛基;(2)B为乙醇,D为乙酸,乙醇和乙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也是一种取代反应;(3)反应③为乙烯的加聚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17.【答案】(1)—CHO (2)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 (3)+O2+2H2O(4)nCH2=CHCl (5)ABC【解析】由题给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利用地沟油作为原料制备得到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共热到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乙二醇,在铜做催化剂作用下,乙二醇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二醛,在催化剂作用下,乙二醛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二酸;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在480—53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氯乙烯,氯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则X为聚氯乙烯。(1)由分析可知,反应②为在铜做催化剂作用下,乙二醇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二醛和水,反应中羟基转化为醛基,故答案为:—CHO;(2)由分析可知,反应②为在铜做催化剂作用下,乙二醇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二醛和水;反应④为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故答案为:氧化反应;加成反应;(3)由分析可知,反应②为在铜做催化剂作用下,乙二醇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二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2+2H2O,故答案为:+O2+2H2O;(4)由分析可知,反应⑥为氯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Cl,故答案为:nCH2=CHCl;(5)A.乙二醇分子中含有的羟基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能与水能够以任意比例互溶,故正确;B.乙二醇具有有机物的通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C.乙二醇分子中含有的羟基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二醛或酸,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正确;D.同系物必须是含有相同数目的相同官能团的同类物质,乙二醇与乙醇的官能团数目不同,不是同类物质,不互为同系物,故错误;故选ABC。18.【答案】(1)CH3CH2CH3 同系物 (2)⑦ (3)①⑤ (4)④>③>⑨>① (5)+Br2+HBr (6)CH3CH2OH+CuOCH3CHO+Cu+H2O 【解析】(1)烷烃的通式为:CnH2n+2,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烷烃,则12n+2n+2=44,所以n=3,即烷烃的分子式为C3H8,结构简式为CH3CH2CH3;它与⑧()的结构相似,且分子组成相差3个CH2基团,两者互为同系物;(2)和分子式均为C6H14,且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即与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⑦;(3)在120℃,1.01×105Pa条件下,生成的水为气态,由CxHy+(x+)O2xCO2+H2O(g),则1+(x+)=x+,解得y=4,即分子式中氢原子数目为4,为甲烷或乙烯,序号为①⑤;(4)烷烃中碳原子个数越多,沸点越大,相同碳原子个数的烷烃中支链多的沸点低,则沸点为④>③>⑨>①;(5)苯在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HBr;(6)乙醇与CuO反应生成乙醛、Cu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uOCH3CHO+Cu+H2O。19.【答案】(1)CH2=CH-COOH+CH3OHCH2=CH-COOCH3+H2O CH3OCH3 (2)冷凝回流 (3)除去混合液中的丙烯酸、浓硫酸和甲醇(降低丙烯酸甲酯的溶解度) (4)烧杯、玻璃棒、量筒 (5)通冷凝水、加热 (6)54.0% 【解析】利用该实验装置制备并提纯丙烯酸甲酯,装置a中将10.0g丙烯酸、6.0g甲醇和2mL浓硫酸混合用搅拌棒搅拌,水浴加热发生反应制取丙烯酸甲酯,发生反应为CH2=CH-COOH+CH3OHCH2=CH-COOCH3+H2O,制得的粗品丙烯酸甲酯用5%Na2CO3溶液洗去混合液中丙烯酸、甲醇和浓硫酸至中性,经干燥过滤,利用水浴加热蒸馏分离出丙烯酸甲酯,蒸馏操作时,冷凝水的方向与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反,温度计测定蒸汽的温度,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将制得的丙烯酸甲酯利用中和滴定的原理进行含量的测定并计算含量,I(1)根据分析,三颈烧瓶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CH-COOH+CH3OHCH2=CH-COOCH3+H2O,结合乙醇的消去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本实验中使用的反应物中有甲醇,具有乙醇相似的化学性质,在浓硫酸作用下,达到一定温度,甲醇也会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甲醚,则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CH3OCH3;(2)制取丙烯酸甲酯过程中,反应物丙烯酸、甲醇都易挥发,导致原子利用率较低,制备产率也较低,仪器b的作用为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产量;(3)混合液中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醇、浓硫酸,浓硫酸、丙烯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甲醇能溶于碳酸钠溶液中,所以用5% Na2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混合液中的丙烯酸、浓硫酸和甲醇(降低丙烯酸甲酯的溶解度);(4)配制100g 5% Na2CO3溶液通常用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量筒;(5)将步骤3(蒸馏)的操作补齐:安装蒸馏装置,加入待蒸馏的物质和沸石,通冷凝水、加热,弃去前馏分,收集80.5℃的馏分;II(6)中和过量的KOH,滴到终点时共消耗盐酸20.00mL,即0.5×0.02mol=0.01mol,所以用于水解的KOH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0.01mol=0.015mol,所以用于生成CH2=CHCOOCH3的CH2=CHCOOH的质量为:0.05mol×72g/mol=1.08g,参加实验的样品为原样品的,则丙烯酸的转化率为:×100%=54.0%。20.【答案】(1)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和 同分异构体 (2)H2 (3)cd (4)6 (5)CH2OH(CHOH)4CHO(葡萄糖)+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C6H12O62C2H5OH+2CO2↑ 【解析】由B、C、D分子中均有6个碳原子并结合A是淀粉的水解产物知A是葡萄糖,A被氧化成B(葡萄糖酸);由C的分子组成及题干中不同物质被氧化的顺序知C是;由D的组成及生成途径知其是己六醇,试剂Ⅲ应该是。B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生成环状酯E、F。(1)B→E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或是取代反应;F、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和;E、F两种物质的关系是:同分异构体;(2)试剂Ⅲ最可能是:H2,D的结构简式为;(3)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淀粉本身没有甜味;葡萄糖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而淀粉不能,淀粉遇碘呈蓝色而葡萄糖不能;葡萄糖通过缩聚反应可以得到淀粉,故答案为:cd;(4)D是己六醇,属于六元醇,B是一元酸,1mol D最多可与6mol B发生酯化反应;(5)葡糖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葡萄糖)+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A→G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经典版)高考化学一轮单元卷:第13单元 有机化合物 A卷(含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三单元有机化合物B卷(A3版,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十三单元有机化合物B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