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粤高教版 (2018)七年级上册第1课 追寻发展的足迹——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学设计
展开粤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1课追寻发展的足迹教学设计
课题 | 追寻发展的足迹 | 单元 | 第一单元 | 学科 | 信息技术 | 年级 | 七年级 |
学习 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掌握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通过计算机的发展史,感受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 ||||||
重点 |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 ||||||
难点 |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视频:《神威太湖之光》 计算机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它是我们畅游信息海洋、立足信息社会的得力助手。 那么,计算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呢? | 思考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
讲授新课 | 一、早期的计算工具 最初的计算机是为了解决数值计算问题而研制的,那么在此之前,人类是用什么来计算的呢? 人类最早用手指计算,后来用石头、刻痕或结绳来延长计算时的记忆时间。 最早的人造计算工具是算筹(如图所示),它由我国古代人民最先创造并使用。 算盘(如图所示)是从算筹发展而来的,它作为一种计算工具至今还在使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商业、航海和天文学等领域都提出了许多复杂的计算问题。 17世纪初,西方的科学家们先后发明了机械加法器(如图所示)差分机、机电式穿孔卡系统一一制表机、2-3型计算机(如图所示)和通用型机电计算机MARK-I等计算工具,这些发明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早期的计算机器 视频:《计算机发展史》 二、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一)计算机的诞生 在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下,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ENIAC(如图所示)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 时间:1946年2月15日 地点: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 名称:埃尼阿克 (ENIAC) 特点:体积庞大,占地180平方米,重量达30多吨,使用了 18000多只电子 管,耗电量大,运算速度慢,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电子计算机有以下特点: 1.记忆力强。 2.运算速度快算精度高。 3.有逻辑判断能力。 4.能在程序控制下完成各种操作。 (二)计算机的发展 现代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 主要特点 逻辑元件——电子管 主存——磁鼓 辅存——磁带 软件——机器语言、符号语言 应用——科学计算 主要成就 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揭开了人类历史新篇章。 1946年6月,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以及计算机组成和框架,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 图灵、图灵机及图灵测试 图灵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4岁,提出图灵机理论; 31岁,参与Colossus(二战时英国破解德国通信密码的计算机)的研制; 33岁,构思了仿真系统; 35岁,提出自动程序设计概念; 38岁,设计了“图灵测试”; 在后来还创造了一门新学科——非线性力学;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之父,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 ——阿兰·图灵(Alan Turing,1912-1954) 阿塔纳索夫及ABC计算机 冯·诺伊曼及冯·诺伊曼结构 1945年6月30日,冯·诺依曼发表“101页报告”——First Draft of a Report on the EDVAC; 1946年7、8月间,冯·诺依曼又提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初探”(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e the logical design of an electronic computing instrument)。 这两篇报告的综合设计思想,便是著名的“冯·诺依曼结构(von Neumann Architecture)”。报告明确指出: 采用二进制,不但数据采用二进制,指令也采用二进制; 计算机由5部分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装置; 程序由指令组成并和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按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来并逐条执行,从而自动完成程序描述的处理工作。(即,“存储程序”思想)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主要特点 逻辑元件 —— 晶体管 主存 —— 磁芯 辅存 —— 磁盘 软件 ——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 应用 —— 除科学计算外,已应用于数据处理、过程控制 主要成就 首次将晶体管用于计算机,使计算机缩小了体积,减低了功耗,提高了速度和可靠性。 发明了高级语言。 首次提出了计算机的兼容问题,包括硬件兼容和软件兼容。 晶体管与电子管的比较: • 体积比电子管小很多 • 耗电大大降低 • 稳定性有很大提高 集成电路计算机 集成电路与晶体管的比较: 1964年4月7日,在IBM公司成立50周年之际,由年仅40岁的吉恩·阿姆达尔(Gene Amdahl)担任主设计师,历时四年研发的IBM360计算机问世,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的全面登场,这也是IBM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机型之一。 •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 主要特点 • 逻辑元件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VLSI) • 主存 ——LSI/VLSI半导体芯片 • 辅存 —— 磁盘、光盘 • 软件 ——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 • 应用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并进入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应用时代 各种第四代计算机 •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时代
成电路时代 探究 查找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情况,并把下表填写完整。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目前计算机技术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融入计算机。 探究 查找我国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如图所示)的概况 2016年6月20日,在法兰克福世界超算大会上,国际TOP500组织发布的榜单显示,“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登顶榜单之首,峰值性能为12.5亿亿次/秒,持续性能为9.3亿亿次/秒。 计算机的巨型化是指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功能更完 善的计算机系统。巨型机主要用于尖端科技和国防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如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 微型机得益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它的性能不断提高,而体积却不断缩小。 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计算机网络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智能化是指计算机能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这是第五代计算机要实现的目标。 计算机的分类 1.按处理方式可分为: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数字模拟混合计篁机。 2.按规模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3.按功能可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交流 说一说你心目中未来的计算机将是什么样子的,它将有哪些特点及功能。 1.利用生物芯片的生物计算机,它究能自动修复故障,还能模仿人脑进行思考。 2.利用光子进行数据运算、传输和存储的光子计算机。它比今天的超级计算机快1000倍以上。 近年来,一种能突破目前经典计算机多种局限的量子计算机,正在受到多国重视并对其积极开展研究实验 我国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如图所示)。 三、计算机的应用 交流 举例说说计算机有什么用途。 采矿、治金石油、化学、船舶核能、航空、航天医药、生化、家庭清洁、医疗康复、水下作业、高压线作业、服装裁剪、军事扫雷、军事作战等方面应用 目前,计算机在过程检测与控制、信息管理、计算机辅助教的产物将越来越有利学与设计、人工智能和多媒体应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于造福人类。 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检测与控制 4.辅助设计(CAD)、辅助教学(CAI)和辅助制造(CAM) 5.人工智能 视频:《探寻人工智能》 实践 查找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在下表中用连线的方式把计算机应用的实例归类。 检测与评估 1、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ENIAC(如图所示)于(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 2、目前计算机技术正朝着( )、( )、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融入计算机。 3、目前,计算机在过程检测与控制、( )、计算机辅助教的产物将越来越有利学与设计、( )和多媒体应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于造福人类。 |
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
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
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
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
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
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
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
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
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
学生小组间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并分组汇报。
|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组内团结、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组内团结、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组内团结、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组内团结、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组内团结、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组内团结、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组内团结、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组内团结、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组内团结、共同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能力。
|
课堂小结 | 分小组总结归纳,教师补充。 | 各组汇报总结,其他小组成员做补充。 |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
布置作业 | 1.创作一个主题名为“探索计算机的奥秘”的演示文稿,在班内分享学习。要求作品首页含单元标题和学生班别、姓名等信息,并设置各课题相应的栏目名称,以便以后通过超链接联系各课相关内容。结合本课内容,从网上搜集一些有关计算机发展和应用的资料图片。 |
|
|
板书 | 一、早期的计算工具 二、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一)计算机的诞生 (二)计算机的发展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三、计算机的应用 |
|
|
初中信息技术第1课 认识我的实验助手——传感器及其应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第1课 认识我的实验助手——传感器及其应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项目分析,探究新知,作品创作,作品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1课 认识动画——动画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1课 认识动画——动画基础知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画的起源与发展,了解动画原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信息技术粤高教版 (2018)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探索计算机的奥秘*第6课 综合应用实践——自己动手配电脑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粤高教版 (2018)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探索计算机的奥秘*第6课 综合应用实践——自己动手配电脑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准备,活动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