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三、 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加进来、减出去教案设计
展开加进来,减出去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46
教学目标:
能根据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知道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加减法之间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20序列图、双色片等。
教学流程:
(一)操作感知:
1、在20序列图上摆双色片并列式(要求:一加一减)
(1)同桌合作摆一摆、列一列
(2)学生演示、全班交流
例如:
加法算式:7+6=13
减法算式:14―5 = 9
(3)说说图意及算式含义是什么?指名反馈、相互补充
2、初步感知:
(1) 师说算式:8+5=13、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交流:先放8片,再放5片,一共有13片。
(2)师说算式:13―5=8、学生操作
学生交流:共有13片,拿去5片,还有8片。
探究新知
1、观察、讨论
①仔细观察自己的这两次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
(第一次5个圆片是添加进去,8片变成13片;
第二次是从刚刚的13片中拿去5片 又变回8片。)
②仔细观察所列出的这两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补充
(8在加法题中是第一个加数,而在减法题中是差;
5在加法题中是第二个加数,而在减法题中是减数;
13在加法题中是和,而在减法题中是被减数。)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8 + 5 = 13
13―5= 8
③小结:在8片基础上添加5片进来,则一共有13片。
从13里把5片拿出来,则还剩8片,又回到原先的8片。
2、揭示课题:加进来、减出去
3、实践、巩固
1
(1)算式怎么列? 独立完成
(2)怎么想的? 交流、汇报
[新课程理念提出:“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必须改善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实践、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真切感受知识的形成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应用新知:
1、第一阶段:(P52/2)
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摆双色片)——组内交流核对
9+3= 5+6= 8+4= 6+7=
12-3= -6= -4= -7=
1、第二阶段:(P52/3)
问:这组题与刚才做的题有何不同?观察、交流
独立完成——交流核对
11-6= 12-5= 14-7= 17-8=
5+6= + = + = + =
3、第三阶段:比一比,赛一赛
师:现在我们来一次比赛,看谁做得既快又正确。(P52/4)
15-7= 6+8= 16-8 = 9+9=
8+7= 14- = + = - =
4、小结:怎样做得又对又快?
加法里的和在减法中是被减数,加法里的一个加数在减法里是差。加法里的另一个加数在减法里是减数。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四、拓展新知:
1、根据算式编故事
师出示算式如:9+3、12-3…学生编故事。
2、补问题并改编
(1)原来12个小朋友在做游戏,现在有3个回家了。
①问:你能提一个什么问题?
提出“还留下几个小朋友做游戏?”
根据问题列算式:12—3=9
②改编成“有一些小朋友做游戏,有3个小朋友回家了,还留下9个小朋友,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做游戏?”
(2)想不想再来一题,看谁想得快、编得快。
15只鸟停在房顶上,有3只飞走了。
问:谁来根据这两个条件提一个问题?算式怎么列呢?
独立思考——交流核对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此环节设计的题,是联系生活实际,着眼于解决问题。这不但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巩固了,也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更使学生真正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本领?你还有哪些收获?
板书: | 加进来,减出去 |
| 8 + 5 = 13
13―5= 8
|
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墙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结,检测目标达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一年级上册讲讲算算(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讲讲算算(三)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主动探究,学习新知,多样化练习,巩固新知,看算式,说情景,提问题,逆向的题,拓宽延伸,发展新知,师生共同总结,课后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数墙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数墙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结,检测目标达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