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京高考语文专项突破: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京高考语文专项突破: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01
    北京高考语文专项突破: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02
    北京高考语文专项突破: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高考语文专项突破:古代诗歌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高考语文专项突破:古代诗歌阅读,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八韵,转为抒情,既叹仙坛路远,阅读下面的诗和词,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
    秦观
    满天风雪,向行人、做出征途模样。回首家山才咫尺,便有许多离况。少岁交游,当时风景,喜得重相傍。一樽谈旧,骊驹【1】门外休唱。
    自笑二十年来,扁舟来往,惭愧湖头浪。献策彤庭【2】身渐老,惟有丹心增壮。玉洞【3】花光,金城柳眼【4】,何用生凄怆。为君起舞,惊看豪气千丈。
    注释:【1】骊驹:这里指告别歌。【2】彤庭:指皇宫。【3】玉洞:岩洞的美称,亦指仙道或隐者的住所。【4】柳眼:形容初生的柳叶细长柔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先写秦观离开家乡,踏上征途,“满天风雪”也喻仕途艰难。
    B.上阕后写秦观喜逢好友,劝酒叙旧,以休唱“骊驹”故作洒脱。
    C.下阕表现秦观忠心朝廷,壮心不已,而没有丝毫的气馁与凄怆。
    D.秦观是一位婉约派词人,而本词的语言却体现出了豪放的特点。
    2.这首词中的“金城柳”,借“桓公叹柳”典故,慨叹光阴易逝,年华易老。下列写柳的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此最接近一项是(     )
    A.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唐·罗隐《柳》)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C.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咏柳》)
    D.颜色鲜明能几时,未辞黄叶已辞枝。都缘爱管闲离别,多恨多愁故早衰。(宋·李静独《柳》)
    3.词中秦观的“自笑”蕴含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赏析。

    参考答案:
    1.C
    2.D
    3.答案示例:词中秦观的“自笑”,是苦笑,苦笑自己仕途的不得志。秦观胸怀一片“丹心”和千丈“豪气”,想实现“献策彤庭”的远大理想,可是二十多年来,却一直在仕途的“满天风雪”和宦海的“扁舟来往”中,饱受仕宦浮沉的痛苦。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而没有丝毫的气馁与凄怆”错误。由诗句“惭愧湖头浪”和“何用生凄怆”可知,诗人虽然壮心不已,但是二十多年来,却一直在仕途的“满天风雪”和宦海的“扁舟来往”中,饱受仕宦浮沉的痛苦,也有一丝的气馁与凄怆。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A.霸州送别,争着想用“柳条”牵绊住远行人,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B.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C.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D.柳树颜色鲜艳没有多长时间,就满树的黄叶已经从枝头落下,慨叹光阴易逝,年华易老。所以此项与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最接近。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满天风雪,向行人、做出征途模样。”诗人离开家乡,踏上征途,然而自己的仕途却很艰难。“自笑二十年来,扁舟来往,惭愧湖头浪。”笑自己这二十多年来,在宦海中来来往往,起起落落,面对湖头浪却深感惭愧。“献策彤庭身渐老,惟有丹心增壮。”还没有想实现“献策彤庭”的远大理想,却已经老了,但是一片“丹心”和千丈“豪气”有增无减。所以词中秦观的“自笑”,是苦笑,苦笑自己仕途的不得志。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其三十三)
    李白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凌随海运,烜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古风(其四十二)
    李白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
    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
    寄影宿沙月,沿芳戏春洲。
    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仰喷”两句描绘了北溟巨鱼喷水吞川的磅礴气势。
    B.“凭凌”两句写大鹏在海动之时,乘风而起,声势浩大。
    C.“摇裔”两句写白鸥身姿摇曳,盘旋鸣叫于江流之上。
    D.“宜与”两句写海鸥不愿与海客狎戏,只愿与白鹤为伍。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溟”等句化用了《庄子・道遥游》的“鲲鹏”典故。
    B.“寄影”句融情于景,营造出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
    C.两首诗想象丰富,都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两首诗语言自然,体现了李白诗歌飘逸浪漫的诗风。
    3.这两首《古风》都借物抒怀,却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
    2.C
    3.第一首诗借大鹏抒怀。大鹏借海运之际,乘风而起,雄视万方,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第二首借白鸥抒怀。白鸥鸣叫沧江,嬉戏海滩,逍遥自在,表达了诗人忘却机心(洗涤心灵)的思想情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D.“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的意思是:无心的海鸥与无心的海客相游戏,无意高攀云鹤。并非“写海鸥不愿与海客狎戏,只愿与白鹤为伍”。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都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错误,《古风(其三十三)》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古风(其四十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并非“都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古风(其三十三)》写大鹏鸟“喷山”“吞水”,然后乘风而起,“九万未已”实际是借大鹏抒怀,表达自己如大鹏鸟般的凌云壮志。
    《古风(其四十二)》前六句写无心的白鸥与无心的海客相游戏,无意高攀云鹤,自由自在地宿沙地,戏芳洲。实则诗人是引以自况。末二句直接表达洗心、忘机之情。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赴洛道中作(其一)
    陆机【1】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注释:【1】陆机,吴国人。此诗是作者在吴国灭亡后,赴任洛阳途中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开篇点明辞亲远行,诗人驾马登车哭泣告别。
    B.三四句写诗人被世事和孩子缠身,难以从容地赴任。
    C.七八两句写诗人越走越远,荒野的小道上空无一人。
    D.这首诗既有直抒胸臆,又有间接抒情,富有感染力。
    2.“顾影凄自怜”中的“顾影”表达了一种悲情。下列诗句中的“顾影”没有表达悲情的一项是(     )
    A.卷珠帘,凄然顾影。(苏轼《永遇乐》)
    B.真妃解语,西施净洗,娉婷顾影。(王沂孙《水龙吟》)
    C.空庭孤月下,顾影一潸然。(吴扩《怀伯兄》)
    D.起居常若随,顾影独无依。(皇甫濂《悼子乘二首》)
    3.“悲情触物感”的意思是,“触景感物生悲绪”。请简要概括诗中的悲情,并分析“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这四句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参考答案:
    1.B
    2.B
    3.答案示例(意思对即可):作者怀着国破之痛,离乡之悲,离家赴任洛阳。在赴任途中,沿途山谷不时传来虎啸声,高树上传来鸡鸣声,半夜里还有袭人的悲风,孤独奔跑的野兽,营造出一种悲凉、恐怖的氛围,也加深了作者的离家赴任之悲。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文内容及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B.“三四句写诗人被世事和孩子缠身”理解错误。“子”不是孩子,“婴”:缠绕。“世网婴我身”:世间的事缠绕着我。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A.“卷珠帘,凄然顾影”:我卷上珠帘,凄然地看一眼月影。“顾影”紧跟“凄然”,表达悲伤之情。
    B.“娉婷顾影”:姿态美好貌,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所以,“顾影”没有抒发悲伤之情。
    C.“空庭孤月下,顾影一潸然”:孤月高悬,庭院空旷,看着自己孤单的身影,不觉潸然泪下。所以,“顾影”传达出一种悲伤之情。
    D.“顾影独无依”:看着自己影子,形单影只,孤单无异。所以,“顾影”抒发了悲伤之情。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情感及鉴赏景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开篇点明辞亲远行,诗人驾马登车哭泣告别,抒发离乡之悲;由“陆机,吴国人。此诗是作者在吴国灭亡后,赴任洛阳途中所作”可知,作者写词诗时,怀有国破之痛。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诗人在赴任途中,沿途山谷不时传来虎啸声,高树上传来鸡鸣声,半夜里还有袭人的悲风,孤独奔跑的野兽。这里所描写的景物,有“虎啸”、“鸡鸣”、“哀风”、“孤兽”。处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怎么不使人感到胆战心惊呢?这样的自然景色的描写,凄凉景象,对环境起了渲染作用,对诗人内心的悲愤苦闷起了烘托作用。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梦李白①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②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流寓泰州,闻李白流放夜郎而作。②冠盖:指代达官贵人。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梦中李白的到来离去,都令杜甫感到局促不安。
    B.“苦道来不易”写出了行路艰辛,二人见面不易。
    C.“冠盖满京华”,写出了李白在长安的交游之广。
    D.“千秋万岁名”,体现出杜甫对李白极高的评价。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浮云联想到游子,这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B.诗中的“梦”字,具有呼应诗歌题目的作用。
    C.诗用五言,简洁而朴重;对偶又使节奏鲜明。
    D.“网恢恢”一词化用了“天网恢恢”的典故。
    3.本诗写法灵活多样,运用比兴、比喻、对比乃至细节刻画,为表达感情服务。请选择上述中的两种写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
    2.C
    3.(1)比兴:用漂泊不定的浮云,引发对漂泊不定的游子的思念,自然地引出了对李白的思念。(2)比喻:以“江湖”“多风波”比喻世事难料、危机四伏;用“舟楫恐失坠”表达对杜甫生涯的担心,形象而又贴切。(3)对比:“冠盖”一句,用满城达官显贵的奢华,与李白的“独”“憔悴”作对比,突出表现了李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4)细节刻画:写梦中李白离去的“局促”不安,表现二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
    A.“李白的到来”错误,只有“告归”,没有“到来”;“令杜甫感到局促”错误,“局促”形容李白在梦中离去的情态;
    B. “写出了行路艰辛”错误,“苦道”意思是“苦苦地诉说”;
    C.“李白在长安的交游之广”错误,“冠盖满京华”形容京城长安达官贵人很多。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对偶又使节奏鲜明”错误,本诗没有对偶。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开篇以比兴领起:“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意思是说浮云可见,而游子 (李白) 却不可见。浮云漂泊不定,李白如浮云一样也漂泊不定,由此引出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说明诗人对李白思念之深切。 
    “告归”以下六句,写梦中李白魂返前的幻影:每当辞别之时,李白总是局促不安,不愿离去,并且再三苦苦诉说:“来一趟多么不易啊!江湖上风波险恶,我真怕沉船坠水呢!”他出门离去,总是搔着头上的白发,仿佛是为辜负平生壮志而怅恨!六句中第一二句写不愿“告归”,依依不舍的神态;第三四句是李白“恐失坠”的内心独白,写他忧路险、伤坎坷的苦情,以“江湖多风波”比喻世事难料、危机四伏;用“舟楫恐失坠”表达对杜甫生涯的担心;第五六句写他“出门”时的动作,展现他壮志未酬的悠悠心事。使用细节描写表现二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冠盖” 以下六句,是写梦醒后为李白的遭遇坎坷表示不平之意。你看,在京都长安城里,到处是高冠华盖的达官权贵,惟有李白这样一个大诗人“独憔悴”,困顿不堪,无路可走;甚至在年已五十九岁的“将老”之年,被放逐夜郎,连自由也失掉了。运用对比手法,将达官显贵与李白作对比,突出表现了李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种竹(并序)【1】
    唐 元稹
    昔乐天赠予诗云:“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予秋来种竹厅下,因而有怀,聊书十韵。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
    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丹丘【2】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3】。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4】。
    注释:【1】此诗作于元和五年,时作者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2】丹丘: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3】青琅玕:指竹子,比喻绿竹美如玉石。【4】阑:结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韵,点题,呼应诗序,逢秋思友,借竹明志,交代了种竹缘由。
    B.第三至六韵,写竹失地伤根,又遭蝉聒蛙集等,突出生长环境的恶劣。
    C.第七、八韵,转为抒情,既叹仙坛路远、书信难达,又惊瘴江地偏岁寒。
    D.第九、十韵,收束全诗,“可怜”“坐伤”两句抒发了诗人种竹的感慨。
    2.下列与竹的诗句所体现的竹的品格,与“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最接近的一项是(     )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
    B.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唐•刘长卿《斑竹》)
    C.岁寒有贞姿,孤竹劲而直。虚心足以容,坚节不挠物。(明•唐寅《孤竹图》)
    D.种竹满山阿,萧萧风雨多。会当成翠实,鸣凤一来过。(元•于立《题墨竹》)
    3.《种竹》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参考答案:
    1.C
    2.C
    3.①逢秋忆老友赠竹诗而种竹厅前看,表达对老友白居易的思念:“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②以秋竹的直、清、高、节、向上,表明自己正直清高的品格与志向:“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梢云良独难”;
    ③表达自已遭受小人攻击而被贬的感伤与愤懑:“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④抒发自己被贬远方、归隐不能、岁暮心寒、无人理解的复杂心情:“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⑤抒发了诗人不得重用的无奈,以及看不到希望坐等时光流逝的感伤:“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
    C.“书信难达”错误。“信”是确实,实在的意思。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是说竹子的孤高刚直。
    A.“幽篁”写竹子的青翠幽深;
    B.“斑竹”写竹子的忠贞;
    C.“孤竹”写竹子的孤高刚直;
    D.写竹子的勃勃生机与希望。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中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这首诗是有感白居易几年前《赠元稹》“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而作。诗中以比兴象征的手法描述所种秋竹的生长情况,用以自喻。全诗言竹即是言己,稳当贴切,吻合无痕。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往昔您怜惜我的刚直,就像秋天的竹子,秋天里非常思念你,就种上竹子寄托思情。时逢秋天,忆起老友赠竹诗而种竹厅前看,表达对老友白居易的思念;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这里以竹子自喻,以秋竹的直、清、高、节、向上,表明自己正直清高的品格与志向;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自己遭受小人攻击被贬,远离故土,行踪飘忽,充满感伤与愤懑;
    “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求仙不能,归隐不成,又是一年冬来岁暮。抒发自己被贬远方、归隐不能、岁暮心寒、无人理解的复杂心情;
    “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虽有玉质材,却无人赏识,空等年华流逝。抒发了诗人不得重用的无奈,以及看不到希望坐等时光流逝的感伤

    六、阅读下面的诗和词,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冲卿【1】除日立春【2】
    王安石
    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
    迎阳朝翦彩,守岁夜倾银。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3】。
    重叠金・除日立春
    黄升【4】
    银幡彩胜【5】参差剪,东风吹上钗头燕。一笑绕花身,小桃先报春。
    新春今日是,明日新年至。擘茧【6】莫探官,人间行路难。
    注释:【1】次韵: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冲卿:北宋人吴充的字。
    【2】除日立春:除日、立春双节重合喜上加喜。但下一年就是“无春年”,古人认为不吉利。
    【3】只自尘:出自《诗・小雅》“无将大车,只自尘今”意为用人力去推本应牛拉的大车,会让人沾染尘埃。
    【4】黄升:宋人,科举不顺。
    【5】银幡彩胜:用银箔或纸剪成的燕子、花朵形头饰。宋代立春时有互赠幡胜的习俗。
    【6】擘茧:掰开。茧,宋时在面食中放置的用来卜测官运的纸签或木片。
    1.下列对上面的诗和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诗中的“翦彩”,写人们剪裁出各种形状的饰物,互赠佩戴,以示迎春。
    B.黄词中的“钗头燕”,写伴着春风归来的燕子落到游人发钗上的轻盈姿态。
    C.王诗和黄词生动描写了人们在除夕、立春重合的日子里辞旧迎新的场景。
    D.王诗黄词从习俗风物写到了个人的感慨,体现宋代诗词追求理趣的特点
    2.诗词为了增强表现力,往往会使用多种手法。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用夸张手法,突出腊月最后一天与立春巧遇的喜悦心情
    B.“守岁夜倾银”使用借代修辞,用天上倾泻的月光代除夕灯火,写出灯火的明亮辉煌。
    C.“小桃先报春”使用拟人手法,写出桃花率先开放,作者由此感受到春天到来的气息。
    D.“新春今日是,明日新年至”使用对比手法,引发了词人对明年是个无春之年的联想。
    3.除日立春,双节并至,王安石与黄升对此有不同的感触,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2.C
    3.(1)王安石的感触有二:一是颔联“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所写的年头接年尾,获得新的感受、想法,表达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是尾联“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写自己劳而无功,愧领嘉节赏赐,表现了他致力改革却又自谦的高尚人格。
    (2)黄升则从人们佩戴彩胜赏花欢度佳节的场景,想起自己科举不顺畅的经历,劝人掰茧时不要希求官运,表达了仕途艰难的伤感、悲戚。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 “写伴着春风归来的燕子落到游人发钗上的轻盈姿态”错误,“钗头燕”指簪于发钗上的燕子形头饰。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A. “用夸张手法”错误,此处是指除日和立春在同一天,并不是夸张手法。
    B. “使用借代修辞,用天上倾泻的月光代除夕灯火”错误,此处使用的是比喻修辞,将除夕夜的灯火比作银,写出除夕灯火的明亮。
    D. “使用对比手法”错误,此处不是对比手法,“新春今日是,明日新年至”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王诗:
    “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世上万物在一年的结束,也是新的开始,人也是从旧的一年到新的一年,获得新的活力。写出了除日、立春双节重合喜上加喜的高兴,表现了其乐观、喜悦之情。
    “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皇帝的恩赐随着佳节的到来赏赐下来,自己感觉自己没有任何的功劳有愧于皇帝的恩赐。写出了王安石对于改革的决心,希望自己的改革能够对朝廷有利,改变国家面貌。
    (2)黄诗:
    词的上阕写除日人们都穿上了华丽的衣服,戴上了华美的饰物,表现了人们欢度佳节的场景。而在下阕,词人写道:“擘茧莫探官,人间行路难。”当词人看到人们的欢乐场景,不禁想起自己科举仕途之路的坎坷,就劝人们,在这欢乐的场合下,占卜也不要占卜自己的官运,人间之路非常艰难,从劝诫别人,可以看出作者因自己的仕途失意,而表现出的悲凉、伤感的情感。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不写“叶落”而写“木落”,凸显了落叶的枯黄衰萎,更显出秋景萧瑟。
    B.第二句写江上北风呼啸,为叶落雁翔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起到了点题的效果。
    C.“乡泪客中尽”写诗人看到客居的友人洒下思乡之泪,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乡思。
    D.尾联借用孔子问津的典故,揭示了作者思家难归的原因,情感表达深沉含蓄。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写作者联想到远在楚地襄水之滨的家乡,以虚映实,抒发内心情感。以下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C.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D.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3.本诗第六句“归帆天际看”,有的版本作“孤帆天际看”。请结合诗句,比较这两个字表达效果的异同。

    参考答案:
    1.C
    2.D
    3.“孤”字和“归”字都能表达思乡之情。“孤”字自况处境,突出作者思念家乡却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归”字则想象家人盼望自己遥望天际归帆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看到客居的友人洒下思乡之泪,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乡思”错误,“乡泪客中尽”是说诗人自己客居他乡,因为思念家乡而留下思乡之泪,直接点明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D.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意思是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这是实写眼前之景,没有以虚映实。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归”是“归来”的意思,“归帆天际看”,意思是遥看天边的归来孤帆。作者不仅自己思乡, 而且说家人也在盼望着自己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家人的想望,自然是假托之词,然而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归”字含蓄地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孤”是“单独”的意思,“孤帆天际看”,意思是遥看天际孤舟,作者以“孤帆”自况,自己远离家乡在外漂泊,就像“孤帆”一样,“孤”字突出作者思念家乡却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由此可见,无论是“归”字还是“孤”字,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前出塞 (其七)
    杜甫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雨雪”语义相同,均表现了征途环境的恶劣。
    B.“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两句写出了天寒地冻、征人戍边筑城的艰难困苦。
    C.颈联和尾联中诗人借“汉月”和“浮云”表达了征人的羁旅漂泊之苦。
    D.本诗以第一人称征夫的口吻直接向读者诉说,更有真实性和感染力。
    2.下列边塞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B.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高适《入昌松东界山行》
    C.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常建《塞下曲》
    D.只待烟尘报天子,满头霜雪为兵机。                       ——韦庄《赠边将》
    3.杜甫《前出塞(其八)》:“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该诗和《前出塞(其七)》在内容和情感上各有侧重,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
    2.C
    3.其七重在写边塞天寒地冻,环境艰苦,征夫仍要修城筑垒,表达了征夫渴望结束征战,早日归家的迫切心情。
    其八重在写敌我交锋,轻松制敌,擒王而归,并不邀功。表达了对征夫英勇作战,有功不居的高尚风格的赞赏。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表达了征人的羁旅漂泊之苦”错误。表达了征人的思乡之情。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A.表达了作者对勇武刚强、死于国事的“鬼雄”的礼赞,颂扬为国捐躯的壮士,寄托了他对英烈的无比崇敬之情,表达了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B.诗人说“且莫顾刀环”,就是提醒自己“王程”未尽,公事未了,决不能中途而止。表现了诗人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C.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D.只等待未来的某次战斗来报答天子,满头的白发都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机会。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国家的耿耿忠心。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其七: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意思是:驱马奔驰正逢天降大雪,行军进入一座高山。沿着危险的山路抱运寒石修筑城垒,冻掉的手指落在厚厚的冰凌间。这四句着力于描写边塞天寒地冻的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下,征夫仍要修城筑垒。“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意思是:此处距国门已十分谣远,何时才能筑好城垒得以归还?表达了征夫渴望结束征战,早日归家的迫切心情。
    其八: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意思是:敌人前来攻打我们的城垒,百里沙场风尘昏暗。我们挥动宝剑几次出击,就把敌军打得东逃西散。我活捉了敌人的一个酋长归来,系上他的脖子交给主将。然后悄悄地站到队列里,初次得胜又何必为自己张扬?本诗重在写写敌我交锋,轻松制敌,擒王而归,并不邀功。表达了对征夫英勇作战,有功不居的高尚风格的赞赏。

    九、阅读下面陆游的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①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成都大阅②
    千步球场爽气新,西山遥见碧嶙峋。
    令传雪岭蓬婆外③,声震秦川渭水滨。
    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
    属櫜④缚裤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
    注释:①本诗写于作者从抗金前线调回后方成都的途中。②大阅:大阅兵。③雪岭蓬婆外:岷山主峰以外的地区,名义上属四川制置使统辖,实则为吐蕃占据。下句中的“渭水”,指长安地区,当时被金人占据。④櫜:箭囊。
    1.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剑门》诗前两句,写出了长途跋涉的情状,“无处不”即“处处都”,既指过往所经之地,也包括此时的剑门途中。
    B.《成都》诗首联,“爽气新”既写出秋季雨后的特点,与“遥见”相呼应,表现出阅兵场天朗气清的开阔景象。
    C.《成都》诗颔联,运用夸张手法渲染阅兵声势浩大,寄托了诗人的美好理想与远大抱负,笔调雄壮,气势昂扬。
    D.《成都》诗后两联,情感转入低沉,先以风中旗影闪动比喻小人当道,再写“属櫜缚裤”的军人装束宽慰了自己。
    2.《剑门》诗中的“销魂”,意指悲伤愁苦。下列诗句中“销魂”的含义与之不同的一项是(     )
    A.日暮黄云千里昏,壮心轻别不销魂。勤君用却龙泉剑,莫负平生国士恩。(钱起《送傅管记赴蜀军》)
    B.尽日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谁向桥边吹笛,驻马西望销魂。(韦庄《清平乐》)
    C.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淡淡飞鸿没,千古共销魂。(朱敦儒《水调歌头》)
    D.芳草江头路,斜阳郭外村。匆匆十年梦,故国黯销魂。(文天祥《过池州见九华有感》)
    3.作者在两首诗中都写到了自己的“文人”身份,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D
    2.C
    3.《剑门》:表达对此生只能做诗人的不甘与无奈,抒发政治失意、壮志难酬的痛苦。
    《成都》:抒发阅兵中身着戎装的喜悦,喜悦中夹杂着“儒冠误身”的遗憾和感慨。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手法的能力。
    D.“低沉”错误,从诗中来看,中间两联写大阅兵的情形,如果说颔联是雄壮的话,那么颈联趋于场面的宁静、整齐、严肃,“低沉”一说太过;“以风中旗影闪动比喻小人当道”错误,“旗脚倚风时弄影”是写风吹而旗影闪动,暗指士兵训练有素,驰马轻捷。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C.结合“幸遇重阳佳节”可知,这是写重阳佳节的情景,结合“,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可以看出这是写重阳佳节登高、赏菊、喝酒的习俗,而“红”“黄”可以看出色彩之浓艳,节是佳节,事是乐事,景是美景,所以此处的“销魂”应是欢乐之情。与诗中的“销魂”不同。
    A.结合诗歌标题可知,这是送别诗,“销魂”是别离之情,属于悲伤愁苦之情。
    B.结合“尘满衣上泪痕”可知,这里的“销魂”是悲伤愁苦之情。
    D.结合诗歌标题可知,这是羁旅诗,感慨故国,所以“销魂”也是悲伤愁苦之情。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不同之处。
    先看《剑门》一诗。
    作者先写“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这是说长期奔走,自然衣上沾满尘土,而“国仇未报”,壮志难酬,“征尘杂酒痕”是壮志未酬,处处伤心的结果,也是“志士凄凉闲处老”的写照。“远游无处不销魂”的“无处不”(即“处处”),既包括过去所历各地,也包括写这首诗时所过的剑门,甚至更侧重于剑门。这就是说:他“远游”而“过剑门”时,“衣上征尘杂酒痕”,心中又一次黯然“销魂”。诗人自问:“我难道只该(合)是一个诗人吗?为什么在微雨中骑着驴子走入剑门关,而不是过那‘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地生活呢?”“此身合是诗人未”,并非陆游的欣然自得,而是他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如果不是故作诙谐,他也不会把骑驴饮酒认真看作诗人的标志。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所以这首诗中借助“文人”的身份抒发的是壮志难酬、政治失意的痛苦。
    再看《成都》一诗。
    诗人在这首诗歌中抒写自己参加成都的阅兵大典的所见所感。首联写大阅兵时的时令和环境,烘托出诗人参加大阅的愉快心情;中间两联写大阅兵的情况,展现阅兵声势的盛大,场面的整齐严肃;尾联以“属囊缚裤”写自己身着军装,“毋多恨”,写乐意为此,乐意的原因是诗人久抱从戎壮志,恨“儒冠”的“误此身”,这一句乃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儒冠多误身”句,这一联在喜悦中带有感慨余音,遗憾“儒冠误身”。所以这首诗歌中借助“文人”身份抒发的是身着戎装的喜悦以及文人身份耽误自己的志向的遗憾。

    十、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1】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文氏外孙【2】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释:【1】莳:种植。【2】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的外孙。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诗“田夫”两句,写出了一家四口插秧时秩序井然,一丝不苟。
    B.杨诗“秧根”两句,写田里秧苗还未完全插好,要提防鹅鸭捣乱。
    C.苏诗“三夜”两句,写连日阴雨后天晴,乡邻手举竹竿跳起舞来。
    D.苏诗“闭廪”两句,写诗人抖擞起精神,赋诗迎接外孙收麦归来。
    2.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与《插秧歌》最接近的一项是(     )
    A.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韦应物《观田家》)
    B.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张继《山家》)
    C.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王禹偁《畲田词五首》其四)
    D.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3.这两首诗都写了劳动场景,但运用的手法不同。请结合诗句赏析。

    参考答案:
    1.B
    2.A
    3.①杨诗正面描写劳动的场景。如:动词表现分工,局部特写表现辛苦,比喻手法增加生动性,对话描写突出劳身劳心。
    ②苏诗侧面描写表现劳动场景。如:用收麦人的“饥乏”和外孙的“劳苦辛”表现抢收新麦劳动的紧张、热烈;用“一竿晴日舞比邻”表现乡邻盼来晴日的喜悦,渲染抢收的迫切气氛,令人想见收麦时热火朝天的景象。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秩序井然,一丝不苟”错,写雨中抢插稻秧,紧张热烈的劳动场面。
    C.“乡邻手举竹竿跳起舞来”错,“一竿晴日”指日上一竿,“一竿晴日舞比邻”写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D.“赋诗迎接外孙收麦归来”错,“赋诗怜汝足精神”意思是,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插秧歌》描写劳动场景,表现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A.写农忙时节,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的生活。与《插秧歌》思想感情最接近。
    B.前两句描写赶路情形,反映了山间的优美景致和诗人的潇洒神态;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渲染出到达“山家”时的欢乐气氛。
    C.赞扬了商州山民勤劳友爱的精神和互助合作、淳朴无私的美德。
    D.表现农民连夜打稻子的丰收欢乐。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杨诗正面描写劳动的场景。
    动词表现分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局部特写表现辛苦:“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比喻手法增加生动性: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对话描写突出劳身劳心:“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结句“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
    苏诗侧面描写表现劳动场景。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这句从侧面描写麦收季节繁忙的劳动景象。诗句没有直接描写麦收场景,而是通过家里人忙着做饭、忙着酤酒的场面来间接刻画收麦劳动的艰辛和劳苦,表达了诗人对诸孙的感激之情。“一竿晴日舞比邻”“一竿”突出了“晴日”到来之惊喜,“舞”突出了农人收获时热火朝天的辛勤与喜悦之情,侧面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收麦时的迫切气氛和热火朝天的景象。











    相关试卷

    北京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北京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共59页。

    北京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修辞手法: 这是一份北京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修辞手法,共14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古诗的结构练习: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古诗的结构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题,律诗有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本诗的尾联堪称精妙,请简要赏析,清人方东树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