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北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训练(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北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训练(附解析)01
    河北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训练(附解析)02
    河北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训练(附解析)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训练(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训练(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放翁先生剑南诗草①
    戴复古
    茶山②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
    入妙文章本平澹,等闲言语变瑰琦。
    三春花柳天裁剪,历代兴衰世转移。
    李杜陈黄③题不尽,先生模写一无遗。
    【注】①“放翁”是陆游(1125年—1210年)的号,曾在川、陕一代为官生活,其间的诗歌创作结果为《剑南诗稿》。②茶山:指南宋大诗人曾几(1084-1166),字吉甫、志甫,自号茶山居士。陆游曾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③李杜陈黄,指李白、杜甫、陈师道、黄庭坚,前二位是唐朝大诗人,后两位是北宋大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题目交代了写诗的墙由,“先生”理解为“老师”或是“尊称”,饱含对陆游的崇敬之情。
    B.“衣钵”一词交代了曾几师承陆游,暗示了陆游诗文水平很高。
    C.“三春花柳天裁剪”化用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句
    D.诗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第二句暗含对比,尾联明确对比,两处角度不同。
    2.本诗对放翁诗文作了哪些方面的高度评价?试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重题郑氏东亭①
    杜甫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②。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注]①此诗咏洛阳郑驸马园亭,作于天宝三年(744年)。杜甫身处洛阳,刚刚成家,诗才渐为人知。②水衣:此处指水生苔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全诗可知,东亭建于山水之间,景美野旷,规模很大,衬托出主人身份不凡。
    B.首联写亭子周围景色,融情入景,以“秋日乱”三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烦忧。
    C.颈联写动景,一“跃”一“归”,勾勒点染出鱼的跳脱活泼和苍鹰回巢的急切。
    D.尾联写诗人游罢山亭后,于黄昏策马奔驰,写意般描绘出马逐云飞的意境。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论此诗时说“此诗得力,全在诗腰数实字”。对这一说法你怎样理解?请联系诗歌的颔联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
    孙应时
    潇潇雨作对床声,小语灯前睡不成。
    诗礼一庭真自乐,江山千里若为情。
    远来正觉亲颜喜,别去其如心事惊。
    孟氏小园①能辨否,径须归共白鸥盟②。
    【注】①孟氏小园:杜甫《孟氏》诗中有“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句。②鸥盟:与鸥鸟为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标题可知,诗人的兄长远道而来为母亲祝寿,在将要离开时诗人写下了本诗。
    B.首联描绘了兄弟久别相聚,在潇潇夜雨中难以入睡,倾心交谈的温馨画面。
    C.“诗礼”一句写家族中以诗礼传承,寿宴上亲人欢聚吟诗作赋,其乐融融。
    D.颈联紧承“若为情”,采用互文的手法,在“远来”“别去”,“喜”“惊”的对照中展现出亲情。
    2.本诗以“情真”而著称,请就此从虚实的角度对尾联进行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中年
    唐·郑谷①
    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
    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
    【注】①郑谷,江西宜春人,唐僖宗光启三年考中进士,长期在京城做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用两个叠词分别描绘“云”和“天”,表现了西北春天辽阔暗淡的特征。
    B.对花花无语、借酒浇愁两个细节,笔墨经济而含蓄,烘托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C.“苔色”和“雨声”一静一动,“寻”和“忆”一行一思,体现诗人心事重重。
    D.虽然年老体衰,人生迟暮,好在还可以研究作诗的技巧,这让诗人备感欣喜。
    2.这首诗抒发了人到中年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
    曾巩
    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①忧。
    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②果满篝。
    【注】①长人:指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②瓯窭(ōu jù):狭小的高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说自己偶然处置了一个窃取朝廷俸禄的官员,便生出对官场的忧虑之情。
    B.农人有的编织竹匾供蚕结茧,有的挥镰收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C.颈联的“更”字表明诗人对农人忙于农活是喜悦的,对响雷下雨更觉喜上加喜。
    D.尾联“祷”字透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盼,“非虚”二字是说他的愿望终将实现。
    2.清初文学家褚人获评此诗曰:“忧喜之间,尽见儒者情怀。”请结合诗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泰州杂诗①(其五)
    杜甫
    西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浮云②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啸骦③。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注释】:①公元759年,即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因受牵连被贬华州,因躲避战乱到达秦州,用诗书的形式记录下他的所见所感,即《秦州杂诗二十首》。②浮云:良马名,这里代指一切良马。③骕骦(sù shuāng):良马的名称。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两句写自从西域引入“天马”以来,数以万计的良马被带到中原。
    B.诗歌通过写“阵没”“秋草”从正面勾勒出战马惨败于阵的情形。
    C.诗歌勾勒出老马独立于广漠之上,昂首于苍茫天际,萧萧长鸣的形象。
    D.本诗表面写马,实则写人,诗人将深沉的情感寓于诗中,意蕴丰富。
    2.请结合三、四两联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崔判官使太原①
    武元衡
    劳君车马此逡巡,我与刘君②本世亲。
    两地山河分节制,十年京洛共风尘。
    笙歌几处胡天月,罗绮长留蜀国春。
    报主由来须尽敌③,相期万里宝刀新。
    【注】①崔判官,武元衡任到南节度使时的蜀中幕僚,共事多年,辞职欲回大原。武元衡写此诗一方面是为其遇别,一方面是为其举荐。②刘君:太原节度使。③尽敌:全歼敌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元衡称属下崔判官为“君”,且用一“劳”字,尽显其礼贤下士的谦恭态度。
    B.“两地”句写作者与刘君一在剑南,一在河东,相距遥远,分别节制着两地山河。
    C.“十年”表现共事之久,“共风尘”则传达出风雨同舟之情,颇有动人的力量。
    D.颈联分写作者和崔判官的别后生活,出句推测对方情况,对句叙述自己的生活。
    2.前人认为尾联是作者与刘君、崔判官二人的共勉,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晚
    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注]看,方惊笑语稀。
    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注]交游:朋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联选取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杨柳,写水池边的柳枝依依,柳树旁的人靠着门欣赏春天的美景。
    B.第二联写飞舞的蝴蝶,飘落的花瓣、掠水而过的燕子,与第一联一起描绘出一幅富有特色的晚春图。
    C.第四联“倚杖对斜晖”,写诗人伫立在夕阳下,看着落日的余晖,以景语作结,言有尽,意无穷。
    D.全诗前四句侧重写景,后四句侧重抒情;前面的风格明快,后四句风格有所改变,略显伤感。
    2.第三联写“方惊笑语稀”,诗人为什么“惊”?
    参考答案:
    一、1.B
    2.①语言风格方面:看似平淡,实则精工。颔联的“平澹,等闲”说的是平淡,“入妙,瑰琦”说的是精工。②题材内容方面。极为全面,自然景色、历史兴衰等,都进入了写作范围。”模写一无遗”就是这个意思。⑧历史地位方面:宋室南渡后百余年间,陆游是最优秀的诗人,能与李白杜甫等大诗人比肩。首联和尾联都能体现这一内容。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
    B.“曾几师承陆游”错,曾几,是陆游的老师。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思想内容并概括要点的能力。
    首联“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意思是说号茶山居士的曾几的弟子陆游的诗作,是南宋百年来绝无仅有的出神入化的文学极品。“奇”“百年无此”突出成就至高,这是总体评价。
    颔联“入妙文章本平澹,等闲言语变瑰琦”意思是说高妙的文章原本就是质朴自然的,貌似平常的词语组合起来就显得奇伟超拔。这是语言风格方面的评价,照应首联,交待“奇”的原因,突出“入妙”“瑰琦”。
    颈联“三春花柳天裁剪,历代兴衰世转移”化用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句写阳春三月花枝柳叶的抽条生长本是天造地设,历史朝代的兴衰更迭推陈出新,使用比喻修辞突出题材内容方面的全面、细致、独出心裁。
    尾联“李杜陈黄题不尽,先生模写一无遗”写李白、杜甫、陈师道、黄庭坚这些著名的大诗人尚不能把天地万物、事态人情书写详尽,陆游先生却能描写得惟妙惟肖、情真意切、包罗无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鲜明地突出放翁诗文与众不同。这是从历史地位方面评价陆游和诗歌的优秀。
    二、1.B
    2.①前人诗评的意思是说诗句练字精工,尤其是动词使用贴切,颔联化静为动,点染激活,境界全出。②“欹”是斜倚之意,写巉岩参错,山树掩映,衬托出华亭的气势;③“曳”是拖拉牵引之意,写出水波微漾,仿佛可见藻荇交横,反衬环境的幽静。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内心的烦忧”错误,“内心烦忧”在诗歌中没有根据,且明显与全诗风格不符。此联“翠微”“清晖”可见周围环境之美,“入”“乱”二兵字化静为动,更显一片生机。可见诗人此时应该是愉悦的心情。该诗写于天宝三年,属于杜甫的早期作品,也是盛唐之音。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首先要理解仇兆鳌评价语的意思,然后结合颔联具体分析。
    “此诗得力,全在诗腰数实字”是说这首诗歌中间两联用词极为精妙,所以考生需要从炼字的角度来赏析颔联,而炼字一般炼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意思是“崩裂的巨石斜倚着山树,清清的涟漪荡漾着水面的'苔藻”,诗句中主要写到“崩石”“山树”“清涟”“水衣”几种景物,其中动词为“欹”“曳”;“欹”意为“斜靠”“斜倚”,巨石斜靠山树实际是说山树掩映巨石,结合首联“华亭入翠微”以及诗歌标题可知,这是描写华亭周围之景,山树掩映,巨石参差,烘托出华亭的巍然气势;“曳”意思是“拖拉”“牵引”,清澈的涟漪中依稀可见水中的苔藻,以一“曳”字化静为动,凸显出周围环境的清幽静谧。
    三、1.D
    2.①实写仲兄将要离家远行,诗人对其殷切叮咛。
    ②想象仲兄他日归来,自己和仲兄也像孟氏兄弟一样一起养亲尽孝,共享田园乐趣,这是虚写。
    ③虚实结合,饱含着对离别的不舍、别后的牵挂和对重逢欢聚的期盼,感情真挚。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
    D.“互文的手法”理解有误,“互文”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而这首诗歌颈联中“亲颜喜”是因“远来”,写欢聚之乐;“心事惊”是因“别去”,写离别伤感,不是互文。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手法,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分析尾联中虚和实的部分,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品味其中的“情真”。
    结合标题“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和颈联“别去其如心事惊”可知,诗人的兄长远道而来为母亲祝寿,在将要离开时诗人写下了本诗,尾联中“能辨否”“径须归……”是诗人对兄长的叮咛嘱托,这是实写。
    结合注释可知,前一句“孟氏小园能辨否”运用典故,“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意思是姓孟的一对好兄弟,在家里供养亲人,诗人借助这一典故表达了希望与仲兄一起归家供养双亲,共享天伦的渴望;后一句 “径须归共白鸥盟”化用典故,相传海上有位喜好鸥鸟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与鸥鸟相游处,后遂以与鸥鸟为友比喻隐居生活,诗人想象仲兄和自己一起隐居,跟孟氏兄弟一样,供奉双亲,这是虚写。
    虚和实结合流露出对兄长离去的不舍,同时还包含了将来重逢欢聚,归家共养双亲、同享天伦之乐的期盼。
    四、1.D
    2.①新年到来,节序更替,引发了诗人孤独寂寞、年华老去的惆怅。
    ②“寻故第”和“忆春田”,表现出诗人对往昔故乡的怀念之情及归隐之意。
    ③借助翻出旧诗稿修改几遍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无聊、索寞心绪。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这让诗人备感欣喜”错误。表面说的“喜”,实际是在年事虚长、无所作为情况下的自我安慰。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人当时寓居长安,面临着新春的到来。漠漠秦云(长安旧属秦地),淡淡天色,正是西北春天的典型景象。望见这个景象,诗人自然会想到,又一个春天降临人间。但随即也会浮起这样的念头:跟着时光推移,自己的年岁不断增添,如今是愈来愈品尝到中年的滋味了。中年,往往是人的一生中哀乐感受最深切的时候。青春已逝,来日几何,瞻前顾后,百感交集。诗中不作过多的描述,只是抓住对花无语、借酒浇愁两个细节,就把那种思绪满怀的复杂心理状态烘托出来了,笔墨经济而又含蓄。
    “故第”,即旧时的住宅。寻找故第,只见苔色满墙,斑驳难认,意味着追怀平生,遗踪恍然。“春田”,指家乡的农田。由连夜雨声,触发起春田的忆念,暗示要弃官归隐,安度余生。上句是回顾,下句是展望,正体现了人到中年时的典型思想活动。作者借故第、春田、苔色、雨声等事物反映出来,形象鲜明而又富于概括力。
    往事既不可追,来日也未必可期;现实的处境一时难以摆脱,衰迟的年华更无情地逐日而去。在这样的矛盾交织之中,除了翻出旧诗稿来修改几遍,琢磨一下自己作诗的技巧,还能用什么方法来排遣心头的烦恼呢?结末两句表面说的“自喜”,实际是在年事虚长、无所作为情况下的自我安慰。透过外在的平静气氛,分明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强自压抑下的无聊索寞心绪。
    五、1.A
    2.(1)诗人之忧,是忧百姓生计。诗人刚一做官便心忧天下百姓的生计,这种“忧”正是儒家积极入世、自觉担当的情怀;(2)诗人之喜,是丰收之喜。蚕结茧,麦已熟,丰收在望,好雨适时而至,可助菽粟生长,让诗人欣喜不已。这种“喜”正是儒家“富民”“足民”“制民之产”思想的体现;(3)诗人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始终心系苍生,以民为本,尽显儒者情怀。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
    A.“偶然处置了一个窃取朝廷俸禄的官员,便生出对官场的忧虑之情”错误,“徇”是“谋求”之意,“偷禄”是尸位素餐之意,是诗人的自谦之辞,说自己偶然求得一官,便心忧百姓生计。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到诗歌中找到诗人“忧喜”的内容,然后结合儒家情怀进行分析。
    先看“忧”的内容。
    由“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可知,诗人一登官位就心怀百姓之忧,“长人忧”即“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关心百姓生计”,而儒家提倡“有为”,爱民治国,积极入世,把百姓、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所以曾巩的“忧”体现的就是儒家的这种情怀。
    再看“喜”的内容。
    由颈联“更喜”可知,颔联“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也是喜的内容,“蚕初茧”“麦已秋”意味着丰收在望,这是一喜;颈联“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是喜雨之及时,让“菽粟非虚祷”,可以想见“瓯窭果满篝”,这是为百姓的丰收和即将带来的生活富足而喜;儒家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富民”“足民”“制民之产”,只有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安定,曾巩的“喜”体现的就儒家的这一理念。
    综合来看,曾巩无论是“忧”还是“喜”,都是以民为本,都是与百姓相关,可以说“尽显儒者情怀”。
    六、1.B
    2.①驰骋沙场,为国立功的期待。②处境艰难,怀才不遇的伤感。③年华老去的痛苦。④对国家战乱的担忧。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诗歌通过写‘阵没’‘秋草’从正面勾勒出战马惨败于阵的情形”理解错误,“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的大意“然而邺城一仗那云般的骏马与阵同没,空留下秋草遍山高长”,由此可知,“浮云连阵没”是正面描写,“秋草遍山长”是侧面描写。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1)“闻说真龙种,仍残老啸孀。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大意是说:听说此处的骏马群中,仍然剩有老啸孀。它悲鸣着渴望去战斗,向苍天挺起坚强的脊梁。
    (2)这首咏马诗,由悲马进而悲事、悲人。诗歌后两联中,“龙种“老”等词写出了良马已老,突出年华老去的痛苦。“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表明军中战士虽老残,但仍想驰骋沙场,为国立功。邺城之战,官军惨败,究其原因,在于朝廷用人不当、未能把指挥权授与郭子仪、李光弼这样的将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乱的担忧。此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悲怆之情,寓意深婉而韵味悠长。
    七、1.D
    2.示例一:尾联确实是作者与二人的共勉:尾联表达了双方都要保持昂扬的奋斗精神、杀敌报国的情怀。理由:①这首诗是武元衡用于赠别崔判官的,则尾联自然是对其到达太原后的勉励。②本诗从第二句到第六句,都在写作者与刘君的关系,则向刘君荐举崔判官的意思十分明显,刘君读到此诗是意料中事,因此,尾联也可以看作是作者与刘君的共勉。
    示例二:尾联并非是作者与二人的共勉,而是与崔判官的共勉;尾联表达了双方都要保持昂扬的奋斗精神、杀敌报国的情怀,理由:①这首诗是武元衡用于赠别崔判官的,则联自然是对其到达太原后的勉励。②虽然本诗从第二句到第六句,都在写作者与刘君的关系,但这只是作者对可能到刘君处求职的崔判官的安慰,诗不是给刘君看的,所以不是作者与刘君的共勉。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 “颈联分写作者和崔判官的别后生活”错,从诗的内容看,颈联是承颔联而来,颔联写的是作者与刘君,则颈联写的也是作者与刘君,因此,颈联上句写的是刘君的生活而非崔判官的生活。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对于“人认为尾联是作者与刘君、崔判官二人的共勉”这一观点,既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
    若答同意这一观点,那么可以从题目“送崔判官使太原”“我与刘君本世亲”和注释“武元衡写此诗一方面是为其遇别,一方面是为其举荐”可以看出,这首诗是送给崔判官的,和“崔判官”共勉是理所当然的;又本诗的写作目的既是送别,又是举荐,那么把崔判官举荐给“刘君”,肯定也是把这首诗给刘君读的,那么,诗中也有刘君共勉;“报主由来须尽敌,相期万里宝刀新”,是期望崔判官到达太原后“报主”“尽敌”,是对崔判官的一种勉励。
    若答不同意,“报主由来须尽敌,相期万里宝刀新”,是期望崔判官到达太原后“报主”“尽敌”,是对崔判官的一种勉励,可以说这是作者与崔判官共勉之句;看题目“送崔判官使太原”,这首诗是送给崔判官的,目的是赠别勉励,自然全诗是与所送对象崔判官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虽然写到了“我与刘君本世亲”“十年京洛共风尘”,但是,作为赠别,崔判官会去刘君处求职,但并不一定会让刘君看到此诗,故作者这是和崔判官的共勉。
    八、1.A
    2.①惊讶朋友一个一个离开自己,越来越少。②惊叹春日美景将尽,而无人欣赏。③感慨时光匆匆,自己逐渐衰老。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 “柳树旁的人靠着门欣赏春天的美景”错,“掩扉”是关门的意思,此句应是柳树旁的人家关着门。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及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意思是“想要约上一些朋友一同欣赏欣赏,方如梦醒明白同行赏春的老友少了”,可见“惊”的第一个内容是朋友一个一个离开自己,越来越少。
    诗歌前四句选用依依的杨柳、飞舞的蝴蝶、飘落的花瓣、掠水的燕子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富有特色的晚春图。这样的美景想要找朋友一同欣赏却不能够,因此“惊”的第二层意思是春日美景将尽,而无人欣赏。
    最后一联,诗人感慨生命的短促。晚春是一季之终结,斜晖是一日之终止,倚杖于晚霞中的老人心中充满了寂寥哀伤之情。因此“惊”的第三层意思是感慨时光匆匆,自己逐渐衰老。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考前必测--12.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附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考前必测--12.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附答案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Ⅱ,古代诗歌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考前必测--8.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附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考前必测--8.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附答案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Ⅱ,古代诗歌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考前必测--4.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附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考前必测--4.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附答案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Ⅱ,古代诗歌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