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3页。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2022.2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 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中约2/3体液存在①④⑥中B. 图中⑤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⑥C. ④⑥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1-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是指⑦2. 内环境成分复杂,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全部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A. 胰蛋白酶、Na+、ATP、葡萄糖B. 甘油、DNA聚合酶、磷脂、胆固醇C. 肝糖原、核苷酸、纤维素、氨基酸D. CO2、胰岛素、尿素、抗体3. 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将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A. 肝糖原的分解增加B. 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C. 红细胞吸水增加D.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4. 下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B. 分别电刺激②、④,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C. 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以及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均需消耗ATPD. 丙释放兴奋性递质后,乙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5. 已知一个鲜活的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的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置于某一等渗溶液E中(其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电位变化可能如乙、丙、丁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组织液中K+浓度比细胞内高,Na+浓度比细胞内低B. 乙图,E液中Na+、K+两种离子的浓度都要比组织液高C. 丙图,E液中K+浓度与组织液相同,Na+浓度比组织液低D. 丁图,E液中K+浓度比组织液高,Na+浓度与组织液相同6. 排尿反射受脊髓和大脑皮层的共同控制,幼儿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善,对排尿反射的控制较弱,故小儿排尿次数多,且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如图表示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下丘脑,受大脑相应高级中枢调控B. 膀胱壁的感受器受刺激而产生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该过程为非条件反射C. 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 兴奋在③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7. 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在人体内的神经纤维上具有双向传导的特点B. 若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分解受抑制,则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 神经递质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神经细胞、腺体细胞或肌肉细胞D. 膝跳反射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因此无神经中枢8. 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B. 下丘脑能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 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时,既可作为感受器,又可作为效应器D.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还可以调节生物节律9. 下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途径①可参与血糖调节,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B. 途径②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C. 途径③可参与水盐平衡调节,大量饮水后,激素D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D. 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渴觉中枢等10.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说法正确是( )A. 恒温动物在寒冷条件下散失的热量比在炎热条件下更少B. 当人的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变化,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调节体温上升C. 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降低,尿液减少D. 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下丘脑通过胰岛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来降低血糖浓度11. 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物质I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都可以产生,主要存在于细胞表面B. 物质I具有促进细胞D增殖分化的作用,而且是正反馈调节C. 细胞B和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D. 图中细胞B和细胞C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细胞A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12.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B细胞和T细胞均为免疫细胞,二者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分别在骨髓和胸腺发育成熟B. 免疫活性物质包含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C. 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主要是被记忆细胞识别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吞噬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并没有发挥作用D. HIV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发挥作用,摧毁大多数病毒,但到后期辅助性T细胞数目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人体免疫能力大部分丧失13. 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BC段感受刺激的是冷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B. 若某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A、C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AB、CD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C.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D.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14. 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鲍森·詹森实验是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并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B. 拜尔实验的结论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 温特实验的结果证实: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D. 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15. 红叶石楠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研究人员将红叶石楠插条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以探究促进其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与低浓度相比,在高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插条生根数量少,乙烯含量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果说明,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插条生根,高浓度时抑制插条生根B.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红叶石楠插条生根的效果一定不同C. 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二者调节插条生根具有协同作用D. 在预实验中,应该设置不含生长素的一组实验作为空白对照组16. 某兴趣小组想验证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小组验证了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抑制侧芽发育B. 该实验证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调控侧芽的萌发C. 丁组侧芽恢复生长的原因是抑制剂阻断了生长素的向下运输D. 若将实验材料放在太空上,则实验结果与此不相同17.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B. 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 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D. 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18.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跳蝻是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应选择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 在“S”型增长种群的不同时期,其年龄组成可能呈现增长型C. 水稻田中水稻与杂草等植物高度不一,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 弃耕的农田可能经过若干年演替成森林19.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计数时应将样方内和边缘上的植株全部统计在内B. 利用标记重捕法对2hm2农田中田鼠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2只鼠,第二次捕获38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2只,估算该农田田鼠的种群数量为133只C. 对一支试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实体镜或放大镜等用具进行计数D. 性别比例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20. 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 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 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D. 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21. 科学工作者在某自然保护区内放养甲和乙两种哺乳动物,连续4年调查这两种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并统计λ值(),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种群数量在调查时间内近似呈“J”型曲线增长 B. 甲种群第3~4年增加个体数大于第2~3年增加的C. 乙种群的数量在第1~2年最多 D. 甲种群数量的发展受保护区资源和空间的限制22.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的空间结构加剧了种间竞争和种内斗争B. 不同水层动物分布不同主要受食物的影响C. 由于盐碱度等条件的差异会导致群落中的生物呈现镶嵌分布D. 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群落具有垂直结构23. 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应取表层土进行采集、调查B. 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采集、调查C. 采集的小动物只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D. 诱虫器中土壤和花盆壁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是为了保证空气流通24. 如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为消费者,消费者不一定都是动物 B. b是生产者,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C. c只包含腐生细菌和真菌 D. 图中a、b、c构成了2条食物链25. 如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若该生态系统引入鹰,则该食物网会增加1条食物链B. 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田鼠的数量也随之减少C. 自养型生物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D. 鸟和蝗虫之间的捕食关系会使两个种群的数量波动甚至其中一个种群灭亡26. 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个种群的食物关系为:甲→乙→丙B.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由种群甲、乙、丙和分解者构成C. 种群丙在A点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点种群增长率大于A点D. C点时,种群乙、丙的数量相等,种群甲数量最多且变为被捕食者27. 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D. 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28.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 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B. 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呼吸量,且所占比例基本相符C. 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1/(a1+b1+c1+d1)×100%D. 消费者从生产者摄取的能量数值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29. 常绿直立灌木夹竹桃可产生名为夹竹苷的剧毒物质,孕妇及幼儿接触会使人昏睡、智力低下,但其花、叶可吸引夹竹桃天蛾前来产卵,天蛾幼虫以夹竹桃叶为食。由此无法推断A. 夹竹桃天蛾幼虫可以抵御夹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B. 借助夹竹苷可引诱雌性夹竹桃天蛾前来并杀死,属于生物防治C. 夹竹苷可以吸引夹竹桃天蛾的天敌前来捕食天蛾幼虫,调节种间关系D. 进化过程中夹竹桃和夹竹桃天蛾均被选择出了适应性变异30. 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增加了种群个体之间基因交流的概率B. 自然保护区面积越小越容易控制,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C. 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发出吼叫以吸引异性,这种求偶行为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D.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二、综合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31. 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脑脊液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请回答下列问题。(1)脑脊液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外液,它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_____(填“双向”或“单向”)的。(2)脑脊液不仅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_____的媒介。(3)机体脑部受到严重外伤时可能会引发脑水肿,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脑外伤时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蛋白质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脊液渗透压_____,进而引起脑组织水肿。(4)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脑水肿,其副作用是停药后会出现反弹。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促皮质激素(ACTH)也能用于治疗脑水肿。为了研究ACTH的治疗效果,有关医疗专家做了临床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编号A组B组使用药物ACTH(79例)地塞米松(79例)治疗时间3个月3个月治疗前水肿指数4.1~9.65.1~7.1治疗后水肿指数1.1~2.93.3~4.9停药两周后水肿指数1.1~2.95.1~9.8对照实验类型有空白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等,该实验方案体现了_____对照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_____ ②_____。32. 胰岛B细胞是可兴奋细胞,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其细胞外Ca2+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0000倍,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下图1为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后产生ATP,ATP作为________________(能源物质/信号分子),与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的识别位点结合,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进而触发Ca2+通道打开,使胰岛B细胞兴奋,此时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2)某种糖尿病的病因是患者血清中存在有异常的抗体,该抗体能与图1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特异性结合并使其活性降低,最终导致出现糖尿病。该病________(能/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种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病。(3)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为GLUT-4,其作用机制如下图2所示。
据图2分析,当胰岛素与受体蛋白M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传递,引起_________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胰岛素促进细胞内葡萄糖去向中的①和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 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__。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结构。(4)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①空间分布②迁入率③互利共生④物种丰富度⑤种群密度(5)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34. α-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似物,某科研小组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甲图所示。
(1)若选用带顶芽的葡萄茎段作实验材料,要对其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2)根据甲图所示的结果,a、b、c三种浓度中,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a浓度的NAA溶液作用下,葡萄茎段侧芽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甲图所示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NAA作用的两重性。(4)进一步探究NAA促进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X时,可将甲图实验称为这个探究实验的___________。据图乙分析,b、c浓度在X浓度两侧有______种分布可能性。
答案 1-10 CDBBC DCBAB 11-20 DCBDD DAABB 21-30 CADAC CDDCB31. (1) ①. 属于 ②. 双向 (2)脑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相对)升高 (4) ①. 相互对照、自身 ②. ACTH治疗脑水肿的效果好于地塞米松 ③. ACTH治疗后基本无反弹情况出现32. (1) ①. 协助扩散 ②. 信号分子 ③.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 ①. 能 ②. 自身免疫 (3) ①. 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 ②. 合成糖原 ③. 转化成非糖物质33. ①. 生产者 ②. 二、三、四 ③. 大型真菌、跳虫 ④. 无机盐、CO2、H2O ⑤. 水平 ⑥. ①②⑤ ⑦. c ⑧. a-b34. (1) ①. 去顶芽 ②. 避免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造成影响 (2) ①. a ②. 通过abc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只有a组是抑制生长的浓度;由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a浓度最高(强调了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即可) (3) ①. 能 ②. 能 (4) ①. 预实验 ②. 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西省万载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双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奉新县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