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北方地区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北方地区,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方概况,北方地区的气候,齐齐哈尔,石家庄,北方地区的地形,大兴安岭,内蒙古,秦岭淮河,黄土高原,东北平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答案:1.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以横断山脉为界。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以大兴安岭、长城为界。2.北方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地区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南方地区包括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读图说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思考探究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答案:1.平原地形为主,温带季风气候显著;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速度缓,沉积作用显著,河流有结冰期;受季风影响,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2.差异:兴安岭东侧为温带季风气候,西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思考: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什么?
北方地区气候的差异:
1.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与范围:大致位于____________和青藏高原以东,________高原以南,____________一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地势①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②主要地形区包括.____________、华北平原、____________、山东丘陵、____________等。
(3)气候:以____________气候为主,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____________,降水由东向西递减。(4)水文特征:以__________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________较大。
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白城与哈尔滨的年平均气温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白城( )A.接近冬季风源地B.海拔低C.地处大兴安岭背风坡D.纬度低
解析:由图中等温线可以看出白城的年均温高于哈尔滨。接近冬季风源地气温会更低,A错误;白城位于哈尔滨的上游,海拔更高,B错误;白城西侧为大兴安岭,位于大兴安岭的背风坡,故气温相对较高,C正确;二者纬度大致相同,D错误。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
4.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 )A.光照更强 B.土壤的水分更好 C.坡度更缓 D.植被覆盖率更高
解析:依据图中高度及沟谷位置,可判断①位于沟谷的南侧为阴坡,②位于沟谷的北侧为阳坡,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少,农作物长势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水分,阳坡光照强而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要弱于阴坡,故阴坡农作物长势要好于阳坡。
下图示意我国华北平原西部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低山、丘陵地带以荒山草坡为主,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和太阳能面板清洁度有关。据此完成11~12题。
11.在甲、乙、丙、丁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面板,发电效率最高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12.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 )A.太阳辐射强 B.日照时数多 C.用地成本低 D.面板清扫频次少
解析:第11题,图示乙坡为阳坡,太阳光照条件最好。第12题,河西走廊气候干旱,紧邻沙漠,沙尘多,而该地位于华北平原,为半湿润区,西侧有山地阻挡,空气中沙尘颗粒要少于河西走廊,故太阳能面板清扫频次较少。答案:11.B 12.D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尔沁沙地原为科尔沁草原,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逐渐演变成了沙地。沙地地势南北高,中部低,西辽河水系横贯其中。沙地腹地地下水丰富,埋藏深度10 m左右。近年人们在沙地腹地种植水稻喜获成功,该地所产稻米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1)分析科尔沁草原变为科尔沁沙地的原因。
答案:(1)位于大陆内部,降水少,气候干旱;(冬春季)多大风天气;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破坏草场;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2)分析科尔沁沙地腹地地下水丰富的原因。(3)简析该地所产稻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2)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土质疏松,地表水易下渗;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下水易汇集。(3)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多晴天,昼夜温差大;冬季低温,病虫害少;人类活动少,污染少。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答案:(1)年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分析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治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答案:东北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有利因素主要有:①森林和矿产等资源比较丰富;②工农业生产的基础比较好;③交通比较发达;④科技和人才也有一定基础。不利因素主要有:①传统工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任务比较繁重;②某些资源面临枯竭;③某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任务也比较艰巨;④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比较大。在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要以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为原则,在调整、改革、改组、改造中把握好方向和尺度。
1.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地表特征:三面环山,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多沼泽;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高温短促,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集中在夏季;南北热量差异较大;水文特征:径流量较大,结冰期长,有春、夏两个汛期,含沙量小;植被类型:温带针阔混交林为主,在南部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土壤类型:黑钙土、黑土;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分布
答案:1.平原广阔、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又有肥沃的黑土;夏季气温较高,雨热同季,作物可一年一熟;春季积雪融化,使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春播。2.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二是一些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三是地下有季节性和永久性冻土层,不利下渗。
耕作方式:以旱田为主,熟制: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人参、貂皮、鹿茸;有利条件①地形平坦广阔,黑土肥沃;②夏季日照长,热量充足,降水较多;③纬度较高,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
(2)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全年生长期短,总热量相对不足,熟制只能达到一年一熟;②寒潮影响大,易受低温灾害影响;③开发过程中,容易破坏草原和沼泽,导致生态恶化。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4)问题:土地退化、沙化;水土流失;黑土变薄,肥力下降;湿地减少等。
2.针对湿地减少,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保护湿地的重要措施。为此,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做出决定,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将集中力量抢救和保护好三江平原上的湿地。
措施:1.针对黑土退化,要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在黑土的利用过程中,还要注意土壤的培肥,如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以保持黑土较高的生产力。
东北地区地势低平,地广人稀,耕地集中连片,易于机械化耕作;东北地区有雄厚的机械制造业基础。
思考探究3:为什么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适合林木生长的山地面积大;热量条件由南向北适宜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生长;夏季高温、雨热同季,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冬季有较厚的积雪,春季融化后可滋润树木生长;冬季气温低,使病虫害不易滋生,对树木生长有利。
商品林基地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东北地区林木超采现象十分严重,采育失调,采伐方式不合理,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措施: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已成为东北林区的首要任务。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 具体措施: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优势:东北地区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科技人才较多,自然资源比较丰富。问题:传统产业的比重比较大;市场活力不足;就业和再就业的难度也比较大;有些资源已面临枯竭;一些资源型城市转型困难等问题。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重点是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推进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发展第三产业,改善环境等)
读我国局部地区≥10 ℃等积温线(单位:℃)分布图,回答4~6题。
4.银川≥10 ℃的积温值最可能是( )A.2 700 B.2 750C.3 000 D.3 1005.导致唐山与包头的积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表植被 C.地形状况 D.大气环境6.太原周边盛产红高粱,由此可知,红高粱( )A.喜水湿环境 B.生长周期长C.耐酸性土壤 D.热量需求大
解析:第4题,银川纬度比包头低,≥10 ℃积温应该高些,故银川附近的等积温线数值应为3 000,则银川的积温值应在3 000~3 250之间,故D正确。第5题,包头位于内蒙古高原,海拔高,年平均气温较低;唐山位于华北平原,海拔低,再加上受海洋影响大,年平均气温较高。第6题,太原位于黄土高原,同时红高粱属于耐旱作物,A错;太原位于黄土高原,海拔高,积温较同纬度东部地区的华北平原低,说明红高粱生长周期较长,B对;酸性土壤多分布于南方地区,C错;黄土高原积温低,说明红高粱对热量需求小,D错。答案:4.D 5.C 6.B
下图为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C.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D.南方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的4倍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我国人口重心在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南方少于北方,结合人口和耕地的比重可推出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与图中M河比较,N河( )A.径流量更大 B.含沙量更大C.落差更小 D.冰期更短
解析:第9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秦岭山区,M河位于秦岭以北,是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水量小;植被条件差,河流含沙量大;落差较小,有结冰期。N河位于秦岭以南,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量大,无结冰期,植被条件较好;由图中等高线判断落差较大。答案:9.A
下图为我国赣南地区简图,该地区是我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读图,回答11~12题。
11.赣南地区作为资源型区域,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②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③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④改善投资环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12.下列关于图中18 ℃等温线从甲地到乙地的缺失部分,绘制合理的是 ( B )
解析:第11题,赣南地区是我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作为资源型区域,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一方面附加值较低,另一方面还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根据产业转移的原理可知:转移的往往是资源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更会造成环境的恶化,形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第12题,影响气温的因素很多,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据图可知:甲、乙之间分别有河谷和山脊,河谷处气温较高,山脊处气温较低。答案:11.C 12.B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00余千米,大部分海拔在1 200米以上,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下图为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貌分布图。
(1)说出图中山地东西两侧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征差异。(6分)
答案:(1)东侧: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平坦广阔。西侧:以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千沟万壑。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图中山地对其东侧地形区的影响。(4分)
答案: (2)山地阻挡了冬季风,使山地东侧冬季气温相对较高;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增加夏季降水;水土流失,在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提高了平原地区的土壤肥力。
(3)说明植树造林改善山地西侧地形区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理由。(4分)
答案 (3)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滞留降水,避免对地表的直接冲刷,并积蓄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或植物根系和枯树落叶减缓地表径流,泥沙沉积,防止水土流失),减轻风、旱、涝等灾害;降低风速,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
1.华北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表特征: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600~800毫米,集中在夏季;春季干旱多风沙;水文特征:径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汛期多出现在夏季,冬季结冰,含沙量较大;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土壤类型:棕壤和褐土;
农业生产:以旱田为主;作物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林产品: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苹果、梨;主要问题:旱涝、盐碱和风沙。
华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1)有利条件①多数地方属于暖温带,热量条件较丰富,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光照资源充足,降水集中;②地形平坦,土地资源面积广阔。(2)不利条件①降水不够充沛,灌溉水源不足,降水多集中于7、8月份;②容易引起春旱,春季多大风和沙尘天气,以及低温冻害;③地势低洼地区容易产生盐碱地。
(3)华北春旱严重的原因①夏秋多雨,冬季和春季少雨;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③春季多大风天气,加剧了水分蒸发。(4)华北盐碱地形成的原因①气候条件:华北平原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②地形条件:华北平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人类活动: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而积盐。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光照充足;黄河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大量中低产田经过整治,产量大幅上升,商品率提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思考探究 2:华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有哪些区位优势?
3.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1)中低产田的分布与成因自然原因: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至渤海之滨地势更为低洼。冬春干旱,夏秋多雨,使华北平原极易发生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春季,气温升高很快,蒸发旺盛,风沙多。此时,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会出现土壤中的盐分向地表积聚的现象,形成盐碱地。雨季,洼地往往积水1~2个月,一遇暴雨,常形成洪涝灾害。人为原因: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也会加重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例如,采取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干旱、半干旱区不合理的开垦,导致风沙肆虐,土地荒漠化。
答案:1.分布在山前的缓斜平原及东南滨海平原,这些平原地区有一定的坡度,利于排水。2.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北部渤海之滨,由于地势低洼,冬春干旱,夏秋多雨,易发生洪涝、盐碱、风沙等危害。
答案:夏秋季节;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河水倒灌入洼地,产生渍涝灾害。
(2)中低产田的治理措施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但是耕地质量和农作物的产量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平原上的100多万公顷的涝洼盐碱地,是农业低产区。然而,这部分土地分布集中、水土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答案:因洼地低于河流水位,挖渠无法将洼地的水排入河流。
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会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盐碱容易随地下水的蒸发富集到地表积聚,形成次生盐碱化。
思考探究 4:为什么大水漫灌可能导致盐碱化问题?
1.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表特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气候特点:地处湿润、半湿润区与干旱、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年降水量200~600毫米),集中在夏季;水文特征:径流量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很大;植被类型:植被多为次生的灌丛、矮林,覆盖率低;土壤类型:黄土;耕地类型以旱田为主;作物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林产品:谷子、苹果、枣;主要问题:水土流失、水旱灾害。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 )①旱涝 ②台风 ③凌汛 ④风沙 ⑤寒潮 ⑥盐碱化 ⑦缺水 ⑧低温A.①②③④ B.①④⑥⑦C.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⑧(2)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水稻、油菜、茶叶 B.春小麦、亚麻、甜菜C.棉花、玉米、甘蔗 D.冬小麦、棉花、花生
[巩固练习]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限制该地农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2.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④地—水库大坝C.①地—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水土保持林D.①地—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规划了六大生态区(如下图),2020年,区域森林覆盖率增长到25%,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材料和图,完成3~4题。
3.西部三个山地生态区防治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 D.大气污染
4.除了建立生态区,本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还有( )A.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梯田改造,减少地表径流B.河流上游进行梯级开发,有效防治洪涝灾害C.东部地区推广新型灌溉方式,节约用水D.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产业,保护环境
1.某一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的答题思路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而找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该环境问题的分布与危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治理措施。
2.区域开发与综合整治的答题思路
(2)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域的优势条件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1.白城与哈尔滨的年平均气温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白城( )A.接近冬季风源地B.海拔低C.地处大兴安岭背风坡D.纬度低2.白城的年降水量少于哈尔滨,原因主要是白城( )A.受冬季风影响较小B.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C.蒸发旺盛D.受夏季风影响较小
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温线可以看出白城的年均温高于哈尔滨。接近冬季风源地气温会更低,A错误;白城位于哈尔滨的上游,海拔更高,B错误;白城西侧为大兴安岭,位于大兴安岭的背风坡,故气温相对较高,C正确;二者纬度大致相同,D错误。第2题,与哈尔滨相比,白城更靠近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故降水量少于哈尔滨。答案:1.C 2.D
3.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A.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C.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D.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4.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 )A.光照更强 B.土壤的水分更好 C.坡度更缓 D.植被覆盖率更高
解析:第3题,从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则沟谷地貌发育的主要原因是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第4题,依据图中高度及沟谷位置,可判断①位于沟谷的南侧为阴坡,②位于沟谷的北侧为阳坡,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少,农作物长势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水分,阳坡光照强而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要弱于阴坡,故阴坡农作物长势要好于阳坡。答案:3.A 4.B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5~6题。
5.该地区2012年粮食平均亩产量比2000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异常,水旱灾害频发 B.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C.受寒潮、冻害影响严重 D.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6.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B.治理风沙危害,发展绿洲农业C.适当退耕还林,种植经济林木 D.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及水产加工产业
解析:第5题,表中信息显示2000年至2012年间,该地森林覆盖率下降明显,耕地面积增加,导致降水减少,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壤的肥力下降,从而导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第6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不能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该地区位于华北地区,不适宜发展绿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结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适当退耕还林,种植经济林木。答案:5.D 6.C
黑龙江省黑河市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这里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据此完成7~8题。7.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A.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B.劳动力缺乏 C.灌溉水源缺乏 D.热量不足8.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C.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D.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解析:第7题,黑河纬度高,热量不足是制约水稻种植的主要条件。第8题,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引进优良品种是黑河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原因。答案:7.D 8.D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回答9~10题。
9.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显示( )A.廊坊指数大小与距离北京远近无关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相同10.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之间的联系
解析:第9题,由图可以看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天津最大,但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河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京对河北各城市的产业转移力度不同;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有关;各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极大地影响其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第10题,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也会影响到京、津地区,不可取;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不可取;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京、津形成在京津冀城市区域发展的双引擎,利于区域发展;冀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形成互补,不能以发展种植业为目标。答案:9.B 10.A
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1~3题。
1.有关A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亚热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B.黄土高原区,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C.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D.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2.有关B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变率大,水资源缺乏B.低山丘陵,土壤为红壤,肥力低C.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河流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D.陇海线、京沪线、浙赣线经过本区
3.有关C、D两地区比较,正确的是( )A.C地区地形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昼夜温差小B.D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昼夜温差大C.两地区畜牧业以家畜饲养畜牧业为主D.两地区都主要是外流区域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地区是中国北方地区,该区域大部分属于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该区域的黄土高原区位于暖温带,积温较高,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第2题,图中B地区是中国南方地区,该区域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降水多,所以水资源丰富;在东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壤为红壤,呈酸性,肥力低。第3题,由图可知C地区是中国西北地区,该地区主要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形区,因而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昼夜温差大;D地区是中国青藏高原区,地形以高原为主,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两地区畜牧业以草原畜牧业、山地畜牧业为主;两地区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河流流量小,主要属于内流区域。答案:1.B 2.B 3.B
4.银川≥10 ℃的积温值最可能是( )A.2 700 B.2 750C.3 000 D.3 1005.导致唐山与包头的积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表植被C.地形状况 D.大气环境6.太原周边盛产红高粱,由此可知,红高粱( )A.喜水湿环境 B.生长周期长C.耐酸性土壤 D.热量需求大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C.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D.南方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的4倍8.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B.耕地面积差异较大C.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大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我国人口重心在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南方少于北方,结合人口和耕地的比重可推出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第8题,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丰富;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较少。答案:7.B 8.A
9.与图中M河比较,N河( )A.径流量更大 B.含沙量更大C.落差更小 D.冰期更短10.与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图中东西向铁路干线沿线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是( )A.劳动力丰富 B.矿产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 D.市场广阔
解析:第9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秦岭山区,M河位于秦岭以北,是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水量小;植被条件差,河流含沙量大;落差较小,有结冰期。N河位于秦岭以南,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量大,无结冰期,植被条件较好;由图中等高线判断落差较大。第10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多,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广阔;但是矿产资源贫乏。图中铁路沿线地区位于我国内陆,矿产资源丰富。答案:9.A 10.B
12.下列关于图中18 ℃等温线从甲地到乙地的缺失部分,绘制合理的是 ( )
读台湾地区2004年的水量收支平衡示意图和台湾岛水系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甲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和蒸腾 B.水汽输送C.下渗 D.水汽凝结
14.台湾岛地表径流量中约80%的水量不能被控制利用而损失的原因是 ( )①水污染严重 ②降水集中 ③河道落差大,水流急 ④水资源浪费严重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2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后分为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环节和甲环节,降水后的水要么形成径流,要么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因此甲环节为蒸发和蒸腾环节。第25题,由台湾岛水系分布图可知,台湾中部为山地,河流短小急促,不利于水资源收集;台湾岛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答案:13.A 14.B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1章第1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立足四层·提升四翼,热点地区1,热点地区2,黑龙江,辽中南,京津唐,温带季风,长白山,一年一熟,天府之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中国地理第1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立足四层·提升四翼,热点地区1北方地区,热点地区2南方地区,黑龙江,辽中南,京津唐,温带季风,长白山,2人文地理特征,一年一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09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的地理分区,地形以丘陵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河流特征差异,南船北马,北方以陆路运输为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