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专区地理一轮复习习题全册
新高考地理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七单元中国地理(B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七单元中国地理(B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夏季青海湖流域风力最小,湖水表层平均温度约为16℃,底层平均温度约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
A.入湖径流减少 B.湖水蒸发加剧
C.入湖盐类物质增多 D.外泄河道下游断流
2.青海湖表层水温与底层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湖底释放热量增多B.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C.湖水上下扰动加剧 D.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
传统村落也称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及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截至2019年6月,国家先后公布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其中黄河流域(下图所示)现存673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主要分布于( )
A.湿润地区 B.平原地区 C.行政中心附近 D.河流附近
4.黄河下游流域传统村落少主要因为( )
A.经济落后 B.开发历史短 C.涝灾多发 D.旱灾多发
5.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由于( )
A.保护措施加强,传统村落多B.基础设施完善,传统村落多
C.城市化进程快,传统村落少D.生态环境恶化,传统村落少
河道来沙系数(ζ)是指河流含沙量与流量的比值,主要反映河道输沙能力与水沙变化关系。依据河道来沙系数将水沙运动状态划分为水少沙多(ζ≥0.011)、水沙协调(0.009<ζ<0.011)与水多沙少(ζ<0.009)3种状态。水沙搭配关系越不协调,越容易导致河道冲刷或淤积。下图示意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头道拐水文站位置及各季节来沙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头道拐水文站河道输沙能力最大的季节是( )
A.秋季B.冬季C.夏季D.春季
7.头道拐水文站不同季节水沙不协调引起的河道冲淤状态是( )
A.春季淤积 B.夏季冲刷
C.秋季冲刷 D.冬季淤积
8.导致头道拐水文站春季水沙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用水 ②风沙入黄 ③河道封冻 ④降水产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天津市政府一直对“煤改电”工程给予极大的财政支持,鼓励采用新能源、新技术。天津市是国家清洁取暖项目重点城市,对具备采暖条件的,通过蓄热电锅炉、空气能源泵(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等多种形式,实施“煤改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天津市“煤改电”工程顺利进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 B.政策 C.环境 D.资源
10.天津市空气能热泵的使用最重要的意义是( )
A.丰富供暖形式 B.节省取暖费用
C.使用方便、安全 D.有效减轻大气污染
11.迫切需要推行清洁取暖的地区是( )
A.上海 B.西藏 C.河北 D.内蒙古
“被动房”是上世纪80年代由德国学者提出来的绿色建筑方式之一,指的是仅通过建筑的能源环境机满足室内的通风、空气净化,且不用主动的采暖和空调系统就可以维持舒适室内热环境的建筑。近年来,中国也开始高度重视建筑业的环境问题,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修建“被动房”建筑的直接目的是( )
A.节约建筑能源消耗B.降低建筑成本
C.提高城市绿化面积 D.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13.被动房建筑在设计与施工时最需考虑的问题是( )
A.建筑物的供热系统B.建筑物的气密性
C.生活用水的回收率 D.外墙门窗的通风性
14.下列属于能源环境机作用的是( )
①过滤室外新风,净化空气 ②节约空调用电量
③燃烧煤炭为建筑物供暖 ④恒定室内温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盛产竹子,当地传统的竹编工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古时以竹替木,手工制作竹器作为生活用具,代代相传,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而今泾县传统竹器制作工艺面临失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历史上泾县竹编工艺能够代代相传,主要由于当地( )
①原料丰富,取材便利 ②政府扶持,资金支持
③产品多样,用途广泛 ④地形阻隔,交流不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古时泾县匠人以竹替木制作生活用具的主要原因是( )
A.结实耐用B.木材匮乏C.便于加工D.美观大方
17.当前泾县传统竹编工艺面临失传的主要原因有( )
①技艺传承后继乏人 ②竹材资源短缺 ③替代产品冲击 ④工艺流程复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谷坊一般布置在干沟上游或纵坡大的支毛沟,横卧在沟道中,高度一般为1—3米,最高5米,在一条沟道内往往需节节修筑多座谷坊,形成谷坊群,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按所采用建筑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土谷坊、石谷坊、木料谷坊、竹笼装石谷坊、混凝土谷坊、钢筋混凝土谷坊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谷坊的主要作用是( )
①减缓沟谷扩张 ②拦蓄泥沙 ③增加植被覆盖 ④增加水力发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谷坊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主要目的是( )
A.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B.减轻侵蚀,增加持久性
C.形式多样,增加景观 D.透水性好,防止冲垮
20.谷坊建成后,沟谷( )
A.平均海拔下降 B.年降水量减少
C.沟底逐渐台阶化 D.向两侧展宽
大型数据中心是支撑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其运行需恒温条件,能源消耗量大。贵州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大数据中心,贵州市以此打造了公路货运平台一货车帮(帮货找到车,帮车找到货),平台上还发展了卡车、配件、保险等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但大数据产业发展中还面临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下图是贵州地形与部分能源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在贵州建设大型数据中心耗能较低,原因是( )
A.环境优美 B.能源充足
C.人口稀少 D.海拔较高
22.借助货车帮平台,公路运输可以( )
A.提升货运效率 B.提升装卸效率
C.缩短货运里程 D.提高货车速度
23.未来,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
A.交通不便 B.人才短缺
C.能源不足 D.产业雷同
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并开展测量工作。成功获取到了峰顶GNSS、重力、气象、冰雪深度以及交会测量等大量珍贵数据,圆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此次登山过程中,登山队员要越过大片的冰塔林。冰川末端由于消融而残留的塔状冰体,称为冰塔,成群出现的冰塔为冰塔林。完成下面小题。
24.有关珠峰测量一般选择在5月份进行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西风影响每年10月到次年3、4月份是雨季
B.受印度洋暖湿气气流影响,6月到9月是风季
C.5月份珠峰地区积雪厚度最小,便于攀登
D.来自印度洋的空气和来自大西洋的气流达到动态平衡
25.冰塔林对于登山者来说就是灾难,原因是( )
A.坡度较大,不易攀爬 B.表面有融水,易滑落
C.结构脆弱,易崩塌 D.气压较低,空气稀薄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12分)
青藏高原分布有亚洲最大的湖泊群,该地区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然乌湖(现由上湖、中湖、下湖三部分构成)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头,湖面海拔3928米,流域春季气温低且受西风南支暖湿气流影响较明显。约200年前,然乌湖现今出水口处附近山体发生崩塌,帕隆藏布江上游狭长河道受阻,形成由上中下三个有河道相连的湖泊组成的呈串珠状分布的姊妹堰塞湖。曲尺河、然弄巴、真空弄巴、曲日河为然乌湖的主要支流,下图为然乌湖位置及水系示意图。
(1)说出串珠状然乌湖的形成过程。
(2)冰川是地球表面致密而巨大的流动冰体,说明该地形成冰川的有利条件。
(3)已有研究表明,近25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加剧,然乌湖流域的湖泊面积增加明显。如果气候继续变暖,说明短时间内然乌湖出湖流量的变化及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荒漠植被在防风固沙及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沙漠G为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年降水量在150mm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植被较其他沙漠茂密,但植被覆盖率年内差异较大,主要植被有多年生灌木、一年生和短命植物,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该沙漠地区冬季常出现雾凇现象,雾凇的出现与该地温度、湿度、风速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观察发现雾凇在日出后2小时内大部分飘落到雪面,较我国吉林地区持续时间短。研究表明,冬季雾凇和积雪覆盖对于该沙漠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1)说明该沙漠地区“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原因。
(2)分析该沙漠冬季有利于雾凇出现的条件。
(3)简述冬季雾凇及积雪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8.读我国南方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和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12分)
(1)由材料看出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十分相近,但冬季温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与山东省相比,海南岛更有利于蔬菜生产,其气候优势有哪些?海南岛成为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其冬季蔬菜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什么?
(3)近50年来洞庭湖与青海湖水面面积都在大幅度减小,分别说明其减小的人为原因。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境内北部莱州湾海域实施,预计2024年6月完工。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基本原理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十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
(1)指出在莱州湾海域进行风电场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海洋条件。
(2)说明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
(3)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
第十七单元 中国地理(B)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答案】
1.D
2.C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青海湖以前与黄河水系相通,水体可以交换,盐分不易积累,所以为淡水湖。而后来不相通了,青海成为内流湖,河流水只有注入没有河水流出,湖水不能与外交换,盐分不断积累,逐渐演变为咸水湖,所以根本原因是外泄河道被阻断,D正确,根据材料推断,入湖径流并未明显减少,变化的是出湖水量,以前湖水能流出,后来湖水不能流出了,A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当地湖水蒸发是否加剧,B错误。由于入湖径流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所以入湖盐类物质也不会增多,主要原因是盐分不能排除,积累的越来越多了,C错误。故选D。
2.“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导致湖水上下扰动加剧,促进了表层水体和深层水体之间热量的交换,因此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变小,C正确。湖底水温比较稳定,释放热量季节变化不明显,A错误。阳光透射深度对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影响小,B错误。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不会导致表层水温与底层差异变小,D错误。故选C。
【答案】
3.D
4.C
5.C
【解析】
3.从图中分布密度分析,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主要分布于河流附近,黄河流域主要位于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水源较紧张,河谷地区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合定居生产,D正确,A错误。古村落多在高原河谷地区,边远地区,BC错误。故选D。
4.黄河下游地区为地上河,历史上多次发生决口改道,洪涝灾害多发,对人们的居住生产构成较大的威胁,传统村落分布少,C正确。下游村落分布少与经济水平、开发历史和干旱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5.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多位于省会城市周围,由于城市化进程快,城市人口增加,工业化发展,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村落逐渐被城市包围,建筑物进行了拆迁改造,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分布较少。C正确。故选C。
【答案】
6.C
7.A
8.A
【解析】
6.从文字材料中可知,来水系数指的是河流含沙量与流量的比值,这个数值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河流的含沙量大,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夏季的来沙系数最高,据此可知,输沙能力最大的季节是夏季。故选C。
7.水多沙少应当是冲刷作用为主,水少沙多应当是淤积作用为主。依据此原理对照图表当中的信息,可知,春夏秋三个季节都是水少沙多,以淤积为主,冬季水多沙少,以冲刷为主,故选A。
8.春季是水少沙多,考虑来水量和沙源,来水量方面,春季,该地区降水较少,且蒸发量较大,地表裸露,容易起沙,同时春季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水量损耗大。故水少沙多。故选A。
【答案】
9.B
10.D
11.C
【解析】
9.由材料可知,天津市政府一直对“煤改电”工程给予极大的财政支持,鼓励采用新能源、新技术,故天津“煤改电”工程顺利进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政策。故选B。
10.由材料可知,空气能热泵就是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具有节能省电、环保、使用安全等特点,但其最重要的意义体现在清洁取暖方面,即可以有效减轻大气污染。故选D。
11.迫切需要推行清洁取暖的地区应为冬季取暖主要依赖燃煤且人口密集的地区。上海冬季不供暖;西藏、内蒙古人口密度较河北小,冬季供暖燃煤量相对河北较小,故河北迫切需要推行清洁取暖。故选C。
【答案】
12.A
13.B
14.A
【解析】
12.由材料可知,被动房指的是不用主动采暖和空调系统,即可维持室内热环境的建筑,其直接目的是节约建筑能耗,故A正确。
13.气密性是被动房建筑的核心指标,提高气密性来减少冷风的渗透和热量的散失是“被动房”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最需考虑的问题,故B正确。
14.由材料可知,能源环境机能满足室内的通风、空气净化,且不用主动的采暖和空调系统就可以维持舒适室内热环境,节约空调用电量。故A正确。被动式建筑不用主动采暖,无需燃烧煤炭供暖,室内温度可人工调节,并非恒定不变,故BCD错。
【答案】
15.A
16.C
17.A
【解析】
15.题干要求分析竹编工艺能够代代相传的原因。材料里提到“泾县地处皖南山区,盛产竹子”,所以竹编制品的原材料丰富,取材便利,①正确。材料显示手工制作的竹器主要作为生活用具,从图上看出产品多样,用途广泛,③正确。故选A。
16.“以竹替木”说明这里有木头,只是不用。木头结实耐用,竹子柔韧性好。对于手工编制器具来说,竹子的柔韧性更适合加工,C正确。故选C。
17.题干中强调“当前”。伴随城市化发展,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竹编技艺传承后继乏人,①正确。当前随着环保政策的实施,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环境趋于良好,竹木资源更加丰富,②错误。目前物资较为丰富,替代产品如塑料制品等很多,对竹制品冲击较大,③正确。手工编制,工艺流程比较简单,④错误。故选A。
【答案】
18.A
19.A
20.C
【解析】
18.谷坊横卧在沟道,可以拦截雨水,减缓流速,增加泥沙淤积,减小对沟谷的侵蚀,①②对。谷坊本身与植被无关,并不能增加植被,③错。谷坊高度小,不能用于发电,④错。故选A。
19.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一个沟谷需要修建大量谷坊,所需要的材料多,一般须先考虑劳力、材料等经济因素,因此需要就地取材,减少成本,从而出现了采用不同建筑材料的谷坊类型,A对。土谷坊、木料谷坊等的抗侵蚀或被冲垮的可能性就较大,B和D错。建设谷坊主要是为了拦截沟谷雨水,减少水土流失的危害,材料的不同也是被迫考虑成本的因素,并非是为了增加景观,C错。故选A。
20.谷坊拦截泥沙,可以形成层层阶地,使得沟谷底部逐渐台阶化,C对。沟谷由于泥沙的堆积,平均海拔小幅度上升,A错。谷坊不会对降水量造成影响,B错。谷坊建成后,沟谷加大了泥沙沉积,减小了对沟谷的侵蚀,不会向两侧展宽,D错。故选C。
【答案】
21.D
22.A
23.B
【解析】
21.根据材料分析,大型数据中心运行需恒温条件,能源消耗量大。贵州海拔较高,气候凉爽,设备散热耗费的能源低,成本低,这是贵州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D正确。AC与能耗无关,B不是耗能低的理由。故选D。
22.根据材料,借助货车帮平台,公路运输可以帮车、货搭建桥梁,平台上还发展了卡车、配件、销售、保险等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缩短周转时间,提高货运效率,A正确。但平台并不直接帮助装卸,也不能缩短运距或提高运速,BCD错误。据此选A。
23.目前,贵州省的大型数据中心是支撑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属于较低端的云数据,较高级别的大数据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因此这里的产业进一步提升急需人才,这是未来大数据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B正确。故选B。
【答案】
24.D
25.C
【解析】
24.每年的十月到次年的三四月份是珠峰地区刮大风的时间,风势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加大,所以这段时间显然是不适合攀登珠峰的。而每年的六月到九月珠峰地区又会出现频繁的下雨天气,所以也不适合攀登珠峰。五月份西南季风相对较弱,只有在5月,正是风季和雨季交替的短暂时间,风雪较小,是登山活动的好季节,适合攀登,D正确。故选D。
25.冰塔林高度大,结构不稳定,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出现崩塌,容易造成登山事故,C正确。一般不用攀爬冰塔林,AB错误。气压与冰塔林无关,D错误。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12分)
【答案】
(1)河谷狭长;山体崩塌(滑坡或泥石流)堵塞多段河道,河水汇聚形成串珠状堰塞湖。
(2)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受西风南支暖湿气流影响较明显,产生固态降水,经多年压实,形成冰川。
(3)湖泊面积增加明显,湖泊水位上升,出湖流量增加。出湖流量的增加可能导致出水口堰塞体溃决;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解析】
本大题以然乌湖位置及水系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湖泊的形成过程、冰川的形成条件、地质灾害等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由材料约200年前,然乌湖现今出水口处附近山体发生崩塌,帕隆藏布江上游狭长河道受阻,形成由上中下三个有河道相连的湖泊组成的呈串珠状分布的姊妹堰塞湖分析,串珠状然乌湖的形成原因主要与狭长河道、山体崩塌有关;河谷狭长,以峡谷地形为主,河道易受阻;山体崩塌(滑坡或泥石流)堵塞多段河道,出水口出水受阻,形成三个有河道相连的姊妹湖,河水汇聚形成串珠状堰塞湖。
(2)冰川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分析气温、降水;该地位于青藏高原,湖面海拔3928米,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积雪不易融化;流域春季气温低,且受西风南支暖湿气流影响较明显,易降水且以固态降水为主,经多年压实,形成永久性积雪,即冰川。
(3)近25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加剧,然乌湖流域的湖泊面积增加明显,说明冰雪融水是然乌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冰川面积变化不大,说明如果气候继续变暖,短时间内流域冰雪融水增加,湖泊水位上升,出湖流量增加。出湖流量的增加可能导致出水口堰塞体溃决进而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7.(12分)
【答案】
(1)地处西北内陆沙漠腹地,冬季气温较低;有稳定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下渗使土壤水分含量上升,促使植被生长,因而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2)气温: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沙漠地区,冬季降温显著,盆地中央冬季冷空气聚集,地表温度低,有利于水汽遇冷凝结;湿度:开口向西,有利于西风所携带湿润气流进入,冬季地表有稳定积雪覆盖,进一步增加大气湿度,有利于雾凇形成;风速:冬季风速较小有利于雾凇形成;植被:植被覆盖率较高,且灌木枝条纤细,有利于雾凇出现 。
(3)雾凇飘落到雪面,增加冬春季节的积雪覆盖量;雾凇增加了该地区的水分,有利于沙漠地区植被的生长,保证了植被的覆盖率,从而有利于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1)该沙漠地区“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原因主要结合该地的自然环境从水分角度考虑。由材料可知,该地地处西北内陆沙漠腹地,冬季气温较低;而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随着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下渗使土壤水分含量上升,促使短命植被生长因而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2)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该沙漠地区冬季常出现雾凇现象,雾凇的出现与该地温度、湿度、风速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从气温看,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沙漠地区,冬季降温显著,盆地中央冬季冷空气聚集,地表温度低,有利 于水汽遇冷凝结;从湿度看,开口向西,有利于西风所携带湿润气流进入,冬季地表有稳定积雪覆盖,进一步增加大气湿度,有 利于雾凇形成;从风速看,冬季风速较小有利于雾凇形成;从植被看,植被覆盖率较高,且灌木枝条纤细,有利于雾凇出现。
(3)冬季雾凇及积雪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从水分条件对植被生长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角度考虑。雾凇飘落到雪面,增加冬春季节的积雪覆盖量;雾凇增加了该地区的水分,有利于沙漠 地区植被的生长,保证了植被的覆盖率,从而有利于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
28.(12分)
【答案】
(1)地形: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台北地处平原,地势高低差异导致气温差异;位置:昆明位于内陆,台北位于沿海,冬季两地受海陆影响差异明显(或昆明气候的大陆性强,台北气候海洋性强);洋流:台北冬季受日本暖流增温影响。
(2)纬度低,光照充足;降水丰富。
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量少,干旱影响蔬菜生产;冬季强寒潮天气带来的低温影响蔬菜生产。
(3)青海湖水面减小是因为湖区周围开荒,灌溉用水增加;时人口增加,生活用水也在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洞庭湖水面减小主要是因为围湖造田,其次是上游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农业发展。
(1)一般来说,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以及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气温的一般因素。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可以判断左图是我国冬季的等温线分布图,昆明气温约8℃,台北约16℃,二者纬度相似,但冬季气温差异大。该现象首先源于二者的地形差异,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台北地处沿海平原,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地势差异导致气温差异。其二,海陆位置、海陆热容量的差异影响,昆明位于内陆,气候的大陆性强,台北位于沿海,气候海洋性强。第三是洋流影响,台北冬季受日本暖流增温影响,气温较高。
(2)冬季,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不能露天栽培蔬菜,北方蔬菜市场大,而海南岛地处热带,为我国纬度最低省份,冬季光照和热量条件全国最好,种植蔬菜优势明显,因此,海南岛为我国冬季的“菜篮子”。读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到,冬季气温较高,适宜作物生长,但降水少,而种植蔬菜又必须保障充足的灌溉水源,所以水分是主要的限制因素。冬季缺水现象是因为中国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太平洋上,且多伴随着锋面雨带的推移。冬季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活动已经结束,海南岛的雨季已经结束,故降水稀少。这里纬度低,光照强,热量充足,但蒸发旺盛,导致水源不足。
(3)湖泊面积减小的人为原因从围湖造田和湖泊淤积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直接原因是围湖造田、泥沙淤积。这是因为该地盲目发展农业中的种植业,围湖造田较为普遍;其次是上游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以致湖面缩小,湖水变浅。人口增加,生活用水也在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29.(14分)
【答案】
(1)夏季水温高,冬季海冰破坏;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波浪等海水运动干扰。
(2)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风力发电机建设对海洋生态所造成的破坏;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渔业产量;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3)海上风电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海洋牧场扩展渔业空间范围,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
【解析】
本大题以莱州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为材料,涉及风电场选址的区位条件、风力发电机底座的影响、能源资源的开发的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由材料可知,莱州湾海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海水结冰会对风电场建设产生影响;项目在海洋上施工,海水盐度大,对建筑材料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对建筑材料要求高;海洋上风浪大,风暴潮等恶劣天气影响施工进度。
(2)风力发电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可从改善生态、渔业、海洋空间利用等方面分析;人类建设风力发电机破坏海洋生态,鱼礁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起到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作用;通过人工鱼礁构建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有利于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增加渔业产量;实现风力发电与海洋牧场的融合,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的利用率。
(3)“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可以从风电(能源)和牧场(渔业)两方面阐述;风电是清洁能源,海上风电一方面可以提供丰富的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一方面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海洋牧场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场所,扩展渔业空间范围,从而提高渔业产量,供应市场需求,保障渔业产品供应安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单元训练第十八单元旅游地理(B卷)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单元训练第十六单元世界地理(B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的的喀喀湖,推测马拉维湖的成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七单元中国地理(A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该溜索分布区,四川省凉山州森林火灾发生时,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有关精准扶贫措施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