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安徽省固镇县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安徽省固镇县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2.计算(﹣)﹣1的结果是( )
A.﹣ B. C.2 D.﹣2
3.实数﹣5.22的绝对值是( )
A.5.22 B.﹣5.22 C.±5.22 D.
4.已知图中所有的小正方形都全等,若在右图中再添加一个全等的小正方形得到新的图形,使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正确的添加方案是( )
A. B. C. D.
5.在下列函数中,其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的是( )
A.y=2x B.y=﹣3x+1 C.y=x2 D.y=
6.如图1,在矩形ABCD中,动点E从A出发,沿A→B→C方向运动,当点E到达点C时停止运动,过点E作EF⊥AE交CD于点F,设点E运动路程为x,CF=y,如图2所表示的是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给出下列结论:①a=3;②当CF=时,点E的运动路程为或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都对 B.①②都错 C.①对②错 D.①错②对
7.某城年底已有绿化面积公顷,经过两年绿化,到年底增加到公顷,设绿化面积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由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8.平面上直线a、c与b相交(数据如图),当直线c绕点O旋转某一角度时与a平行,则旋转的最小度数是( )
A.60° B.50° C.40° D.30°
9.如图,已知正五边形内接于,连结,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10.如图,正比例函数y=x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2,2)、B(﹣2,﹣2)两点,当y=x的函数值大于的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2
C.﹣2<x<0或0<x<2 D.﹣2<x<0或x>2
11.如图,点M为▱ABCD的边AB上一动点,过点M作直线l垂直于AB,且直线l与▱ABCD的另一边交于点N.当点M从A→B匀速运动时,设点M的运动时间为t,△AMN的面积为S,能大致反映S与t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12.化简(﹣a2)•a5所得的结果是( )
A.a7 B.﹣a7 C.a10 D.﹣a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使得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为负整数,且使得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仅有5个整数解的所有k的和为_____.
14.如图,在Rt△ABC中,∠ACB=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若∠F=30°,DE=1,则BE的长是 .
15.分解因式:m2n﹣2mn+n= .
16.在Rt△ABC内有边长分别为2,x,3的三个正方形如图摆放,则中间的正方形的边长x的值为_____.
17.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连接BD与AM,AN分别交于E,F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____.
①MN=BM+DN
②△CMN的周长等于正方形ABCD的边长的两倍;
③EF1=BE1+DF1;
④点A到MN的距离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⑤△AEN、△AFM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⑥S△AMN=1S△AEF
⑦S正方形ABCD:S△AMN=1AB:MN
⑧设AB=a,MN=b,则≥1﹣1.
18.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内角度数相差45°,那么它的顶角度数为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为了抓住梵净山文化艺术节的商机,某商店决定购进A、B两种艺术节纪念品.若购进A种纪念品8件,B种纪念品3件,需要950元;若购进A种纪念品5件,B种纪念品6件,需要800元.
(1)求购进A、B两种纪念品每件各需多少元?
(2)若该商店决定购进这两种纪念品共100件,考虑市场需求和资金周转,用于购买这100件纪念品的资金不少于7500元,但不超过7650元,那么该商店共有几种进货方案?
(3)若销售每件A种纪念品可获利润20元,每件B种纪念品可获利润30元,在第(2)问的各种进货方案中,哪一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20.(6分)已知是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的全体实数,如表是与的几组对应值.
小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利用上述表格所反映出的与之间的变化规律,对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从表格中读出,当自变量是﹣2时,函数值是 ;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在画出的函数图象上标出时所对应的点,并写出 .
(4)结合函数的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
21.(6分)如图,在正方形中,点是对角线上一个动点(不与点重合),连接过点作,交直线于点.作交直线于点,连接.
(1)由题意易知,,观察图,请猜想另外两组全等的三角形 ; ;
(2)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已知,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8分)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半圆⊙O,交BC于点D,连接AD.过点D作DE⊥AC,垂足为点E.求证:DE是⊙O的切线;当⊙O半径为3,CE=2时,求BD长.
23.(8分)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它可能继续直行,也可能向左转或向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现有两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
(1)试用树形图或列表法中的一种列举出这两辆汽车行驶方向所有可能的结果;并计算两辆汽车都不直行的概率.
(2)求至少有一辆汽车向左转的概率.
24.(10分)某中学为了解学生平均每天“诵读经典”的时间,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统计(设每天的诵读时间为分钟),将调查统计的结果分为四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将收集的数据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请补全上面的条形图.
()所抽查学生“诵读经典”时间的中位数落在__________级.
()如果该校共有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平均每天“诵读经典”的时间不低于分钟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25.(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E是上的一点,∠DBC=∠BED.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已知AD=3,CD=2,求BC的长.
26.(12分)已知,如图所示直线y=kx+2(k≠0)与反比例函数y=(m≠0)分别交于点P,与y轴、x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且cos∠ABO=,过P点作x轴的垂线交于点C,连接AC,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AC是△PCB的中线,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7.(12分)2017年10月31日,在广州举行的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开幕式上,住建部公布许昌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在2018年植树节到来之际,许昌某中学购买了甲、乙两种树木用于绿化校园.若购买7棵甲种树和4棵乙种树需510元;购买3棵甲种树和5棵乙种树需350元.
(1)求甲种树和乙种树的单价;
(2)按学校规划,准备购买甲、乙两种树共200棵,且甲种树的数量不少于乙种树的数量的,请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
原式各项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
A、原式=,正确;
B、原式不能合并,错误;
C、原式=,错误;
D、原式=2,错误.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D
【解析】
根据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可得答案.
【详解】
解: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
3、A
【解析】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实数﹣5.1的绝对值是5.1.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性质,熟知绝对值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B
【解析】
观察图形,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选项A,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选项B,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选项C,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选项D,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熟知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D
【解析】
依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正比例函数y=2x与x轴交于(0,0),不合题意;
B.一次函数y=-3x+1与x轴交于(,0),不合题意;
C.二次函数y=x2与x轴交于(0,0),不合题意;
D.反比例函数y=与x轴没有交点,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解析】
由已知,AB=a,AB+BC=5,当E在BC上时,如图,可得△ABE∽△ECF,继而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y=﹣,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由此可得a=3,继而可得y=﹣,把y=代入解方程可求得x1=,x2=,由此可求得当E在AB上时,y=时,x=,据此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解:由已知,AB=a,AB+BC=5,
当E在BC上时,如图,
∵E作EF⊥AE,
∴△ABE∽△ECF,
∴,
∴,
∴y=﹣,
∴当x=时,﹣,
解得a1=3,a2=(舍去),
∴y=﹣,
当y=时,=﹣,
解得x1=,x2=,
当E在AB上时,y=时,
x=3﹣=,
故①②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性较强,弄清题意,正确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B
【解析】
先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2015年的绿化面积,进而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2016年的绿化面积,根据等式关系列方程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绿化面积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x,则2015年的绿化面积为300(1+x),2016年的绿化面积为300(1+x)(1+x),经过两年的增长,绿化面积由300公顷变为363公顷.可列出方程:300(1+x)2=363.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其中的等式关系式解答此题的关键.
8、C
【解析】
先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1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180°﹣100°=80°,a∥c,
∴∠α=180°﹣80°﹣60°=4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9、C
【解析】
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正五边形的性质求出∠ABC、CD=C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BD,计算即可.
【详解】
∵五边形为正五边形
∴
∵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多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是解题的关键.
10、D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2<x<0或x>2时,正比例函数图象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即有y=x的函数值大于的函数值.故选D.
考点: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2.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1、C
【解析】
分析: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进行计算得出函数解析式,即当点N和点D重合之前以及点M和点B重合之前,根据题意得出函数解析式.
详解:假设当∠A=45°时,AD=2,AB=4,则MN=t,当0≤t≤2时,AM=MN=t,则S=,为二次函数;当2≤t≤4时,S=t,为一次函数,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函数图像的实际应用问题,属于中等难度题型.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得出函数关系式.
12、B
【解析】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计算即可,计算时注意确定符号.
详解: (-a2)·a5=-a7.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熟练掌握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12.1
【解析】
依据分式方程=1的解为负整数,即可得到k>,k≠1,再根据不等式组有1个整数解,即可得到0≤k<4,进而得出k的值,从而可得符合题意的所有k的和.
【详解】
解分式方程=1,可得x=1-2k,
∵分式方程=1的解为负整数,
∴1-2k<0,
∴k>,
又∵x≠-1,
∴1-2k≠-1,
∴k≠1,
解不等式组,可得,
∵不等式组有1个整数解,
∴1≤<2,
解得0≤k<4,
∴<k<4且k≠1,
∴k的值为1.1或2或2.1或3或3.1,
∴符合题意的所有k的和为12.1,
故答案为12.1.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式方程的解,解题时注意分式方程中的解要满足分母不为0的情况.
14、2
【解析】
∵∠ACB=90°,FD⊥AB,∴∠ACB=∠FDB=90°。
∵∠F=30°,∴∠A=∠F=30°(同角的余角相等)。
又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EBA=∠A=30°。
∴Rt△DBE中,BE=2DE=2。
15、n(m﹣1)1.
【解析】
先提取公因式n后,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详解】
m1n﹣1mn+n=n(m1﹣1m+1)=n(m﹣1)1.
故答案为n(m﹣1)1.
16、1
【解析】
解:如图.∵在Rt△ABC中(∠C=90°),放置边长分别2,3,x的三个正方形,∴△CEF∽△OME∽△PFN,∴OE:PN=OM:PF.∵EF=x,MO=2,PN=3,∴OE=x﹣2,PF=x﹣3,∴(x﹣2):3=2:(x﹣3),∴x=0(不符合题意,舍去),x=1.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相似三角形,用x的表达式表示出对应边是解题的关键.
17、①②③④⑤⑥⑦.
【解析】
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AB与AD重合,得到△ADH.证明△MAN≌△HAN,得到MN=NH,根据三角形周长公式计算判断①;判断出BM=DN时,MN最小,即可判断出⑧;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断②④;将△ADF绕点A顺时针性质90°得到△ABH,连接HE.证明△EAH≌△EAF,得到∠HBE=90°,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判断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断⑤;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判断⑥,根据点A到MN的距离等于正方形ABCD的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判断⑦.
【详解】
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AB与AD重合,得到△ADH.
则∠DAH=∠BA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AD=90°,
∵∠MAN=45°,
∴∠BAN+∠DAN=45°,
∴∠NAH=45°,
在△MAN和△HAN中,
,
∴△MAN≌△HAN,
∴MN=NH=BM+DN,①正确;
∵BM+DN≥1,(当且仅当BM=DN时,取等号)
∴BM=DN时,MN最小,
∴BM=b,
∵DH=BM=b,
∴DH=DN,
∵AD⊥HN,
∴∠DAH=∠HAN=11.5°,
在DA上取一点G,使DG=DH=b,
∴∠DGH=45°,HG=DH=b,
∵∠DGH=45°,∠DAH=11.5°,
∴∠AHG=∠HAD,
∴AG=HG=b,
∴AB=AD=AG+DG=b+b=b=a,
∴,
∴,
当点M和点B重合时,点N和点C重合,此时,MN最大=AB,
即:,
∴≤≤1,⑧错误;
∵MN=NH=BM+DN
∴△CMN的周长=CM+CN+MN=CM+BM+CN+DN=CB+CD,
∴△CMN的周长等于正方形ABCD的边长的两倍,②结论正确;
∵△MAN≌△HAN,
∴点A到MN的距离等于正方形ABCD的边长AD,④结论正确;
如图1,将△ADF绕点A顺时针性质90°得到△ABH,连接HE.
∵∠DAF+∠BAE=90°-∠EAF=45°,∠DAF=∠BAE,
∴∠EAH=∠EAF=45°,
∵EA=EA,AH=AD,
∴△EAH≌△EAF,
∴EF=HE,
∵∠ABH=∠ADF=45°=∠ABD,
∴∠HBE=90°,
在Rt△BHE中,HE1=BH1+BE1,
∵BH=DF,EF=HE,
∵EF1=BE1+DF1,③结论正确;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90°,∠BDC=∠ADB=45°,
∵∠MAN=45°,
∴∠EAN=∠EDN,
∴A、E、N、D四点共圆,
∴∠ADN+∠AEN=180°,
∴∠AEN=90°
∴△A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AF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⑤结论正确;
∵△A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AF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M=AF,AN=AE,
如图3,过点M作MP⊥AN于P,
在Rt△APM中,∠MAN=45°,
∴MP=AMsin45°,
∵S△AMN=AN•MP=AM•AN•sin45°,
S△AEF=AE•AF•sin45°,
∴S△AMN:S△AEF=1,
∴S△AMN=1S△AEF,⑥正确;
∵点A到MN的距离等于正方形ABCD的边长,
∴S正方形ABCD:S△AMN==1AB:MN,⑦结论正确.
即:正确的有①②③④⑤⑥⑦,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⑥⑦.
【点睛】
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构造全等三角形.
18、90°或30°.
【解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顶角比底角大45°;顶角比底角小45°.
【详解】
设顶角为x度,则
当底角为x°﹣45°时,2(x°﹣45°)+x°=180°,
解得x=90°,
当底角为x°+45°时,2(x°+45°)+x°=180°,
解得x=30°,
∴顶角度数为90°或30°.
故答案为:90°或30°.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顶角比底角大45°或顶角比底角小45°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A种纪念品需要100元,购进一件B种纪念品需要50元(2)共有4种进货方案(3)当购进A种纪念品50件,B种纪念品50件时,可获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2500元
【解析】
解:(1)设该商店购进一件A种纪念品需要a元,购进一件B种纪念品需要b元,
根据题意得方程组得:,…2分
解方程组得:,
∴购进一件A种纪念品需要100元,购进一件B种纪念品需要50元…4分;
(2)设该商店购进A种纪念品x个,则购进B种纪念品有(100﹣x)个,
∴,…6分
解得:50≤x≤53,…7分
∵x 为正整数,
∴共有4种进货方案…8分;
(3)因为B种纪念品利润较高,故B种数量越多总利润越高,
因此选择购A种50件,B种50件.…10分
总利润=50×20+50×30=2500(元)
∴当购进A种纪念品50件,B种纪念品50件时,可获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2500元.…12分
20、(1);(2)见解析;(3);(4)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解析】
(1)根据表中,的对应值即可得到结论;
(2)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利用平滑的曲线连结各点即可;
(3)在所画的函数图象上找出自变量为7所对应的函数值即可;
(4)利用函数图象的图象求解.
【详解】
解:(1)当自变量是﹣2时,函数值是;
故答案为:.
(2)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3)当时所对应的点 如图所示,
且;
故答案为:;
(4)函数的性质: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故答案为: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值,函数的定义:对于函数概念的理解:①有两个变量;②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数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③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值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
21、(1);(2)见解析;(3)存在,2
【解析】
(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全等即可;
(2)由(1)可知,则有,从而得到,最后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即可证明;
(3)由(1)可知,则,从而得到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当最短时,的面积最小,再根据AB的值求出PB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在和中,
在和中,
,
故答案为;
(2)证明:由(1)可知,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解:存在,理由如下: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最短时,的面积最小,
当时,最短,此时,
的面积最小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2、(1)证明见解析;(2)BD=2.
【解析】
(1)连接OD,AB为⊙0的直径得∠ADB=90°,由AB=AC,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AD平分BC,即DB=DC,则OD为△ABC的中位线,所以OD∥AC,而DE⊥AC,则OD⊥DE,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到结论;
(2)由∠B=∠C,∠CED=∠BDA=90°,得出△DEC∽△ADB,得出,从而求得BD•CD=AB•CE,由BD=CD,即可求得BD2=AB•CE,然后代入数据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1)证明:连接OD,如图,
∵AB为⊙0的直径,
∴∠ADB=90°,
∴AD⊥BC,
∵AB=AC,
∴AD平分BC,即DB=DC,
∵OA=OB,
∴OD为△ABC的中位线,
∴OD∥AC,
∵DE⊥AC,
∴OD⊥DE,
∴DE是⊙0的切线;
(2)∵∠B=∠C,∠CED=∠BDA=90°,
∴△DEC∽△ADB,
∴,
∴BD•CD=AB•CE,
∵BD=CD,
∴BD2=AB•CE,
∵⊙O半径为3,CE=2,
∴BD==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的外端点且与半径垂直的直线为圆的切线.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
23、 (1);(2).
【解析】
(1)可以采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求解.可以得到一共有9种情况,从中找到两辆汽车都不直行的结果数,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2)根据树状图得出至少有一辆汽车向左转的结果数,根据概率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
(1)画“树形图”列举这两辆汽车行驶方向所有可能的结果如图所示:
∴这两辆汽车行驶方向共有9种可能的结果,其中两辆汽车都不直行的有4种结果,
所以两辆汽车都不直行的概率为;
(2)由(1)中“树形图”知,至少有一辆汽车向左转的结果有5种,且所有结果的可能性相等
∴P(至少有一辆汽车向左转)=.
【点睛】
此题考查了树状图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再由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求解.
24、)补全的条形图见解析()Ⅱ级.().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Ⅱ级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总数,从而求出三级人数,进而补全图形;
(2)把所有同类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则该数在Ⅱ级.;
(3)由样本估计总体,由于时间不低于的人数占,故该类学生约有408人.
试题解析: (1)本次随机抽查的人数为:20÷40%=50(人).三级人数为:50-13-20-7=10.
补图如下:
(2)把所有同类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则该数在Ⅱ级.
(3)由样本估计总体,由于时间不低于的人数占,所以该类学生约有.
25、 (1)证明见解析
(2)BC=
【解析】
(1)AB是⊙O的直径,得∠ADB=90°,从而得出∠BAD=∠DBC,即∠ABC=90°,即可证明BC是⊙O的切线;
(2)可证明△ABC∽△BDC,则,即可得出BC=.
【详解】
(1)∵AB是⊙O的切直径,
∴∠ADB=90°,
又∵∠BAD=∠BED,∠BED=∠DBC,
∴∠BAD=∠DBC,
∴∠BAD+∠ABD=∠DBC+∠ABD=90°,
∴∠ABC=90°,
∴BC是⊙O的切线;
(2)解:∵∠BAD=∠DBC,∠C=∠C,
∴△ABC∽△BDC,
∴,即BC2=AC•CD=(AD+CD)•CD=10,
∴BC=.
考点:1.切线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26、(2)y=2x+2;(2)y=.
【解析】
(2)由cos∠ABO=,可得到tan∠ABO=2,从而可得到k=2;
(2)先求得A、B的坐标,然后依据中点坐标公式可求得点P的坐标,将点P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求得m的值.
【详解】
(2)∵cos∠ABO=,
∴tan∠ABO=2.又∵OA=2
∴OB=2.B(-2,0)代入y=kx+2得k=2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
(2)当x=0时,y=2,
∴A(0,2).
当y=0时,2x+2=0,解得:x=﹣2.
∴B(﹣2,0).
∵AC是△PCB的中线,
∴P(2,4).
∴m=xy=2×4=4,
∴反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中点坐标公式的应用,确定一次函数系数k=tan∠ABO是解题的关键.
27、(1)甲种树的单价为50元/棵,乙种树的单价为40元/棵.(2)当购买1棵甲种树、133棵乙种树时,购买费用最低,理由见解析.
【解析】
(1)设甲种树的单价为x元/棵,乙种树的单价为y元/棵,根据“购买7棵甲种树和4棵乙种树需510元;购买3棵甲种树和5棵乙种树需350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设购买甲种树a棵,则购买乙种树(200-a)棵,根据甲种树的数量不少于乙种树的数量的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再由甲种树的单价比乙种树的单价贵,即可找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详解】
解:(1)设甲种树的单价为x元/棵,乙种树的单价为y元/棵,
根据题意得:
,
解得:
答:甲种树的单价为50元/棵,乙种树的单价为40元/棵.
(2)设购买甲种树a棵,则购买乙种树(200﹣a)棵,
根据题意得:
解得:
∵a为整数,
∴a≥1.
∵甲种树的单价比乙种树的单价贵,
∴当购买1棵甲种树、133棵乙种树时,购买费用最低.
【点睛】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读懂题目,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7,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王庄中学等校中考二模考试数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a,b是一元二次方程,观察下列等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3,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王庄中学等校2024年中考三模考试数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05,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王庄中学等校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数学试题,共4页。
